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红楼是一个大迷宫(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红楼是一个大迷宫(下)

这下半部分搁在那里多时,因为单单说出红楼这个大迷宫里有许许多多的谜各种各样的谜重重叠叠的谜丝毫不稀奇——这早已成为共识。而要对这红楼大迷宫看似出路多条却是峰回路转走不出去走不出来,作一阐述可是非常困难。原先准备从两方面来谈谈,拖到现在有了多一方面的辅证就赶快抛出来这下半块。

第一个答案便是这破解的谜底已经有层出不穷的谜底。比如作者,从单一作者来讲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不下十来个作者。如果包括作者套作者——也就是多人合伙前后操作(抑或真的是写作),或者是隔开代沟并非是协同作战而是各自为政的那样也同样是众说纷纭。再譬如书中人物到底是有否原型而那些原型究属是谁谁谁,照样闹翻了天——并且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执己见各不相让。倘使加上最近最新的“分身法‘理论’”有让一个人分身分到一打之多者,可谓叹为观止。其余如贾宝玉生日也好,大观园地点也好,方言归属性也好,甚至于到底哪一个是贾琏的娈童也能够有多种可能的分析结果。具体到曹雪芹直截了当写成红楼谜语而没有给出谜底的,后人的谜底越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这便从客观上(此处无法像某些人那样高喊辩证法)说明了这一座大迷宫看起来好像是有着许多门窗,能够走得通;但是正因为那么些“门窗”打开着就更加让人感到扑朔迷离恍惚不解无所适从。

鉴于篇幅和时间,不再一一细数那些各门各类的谜语谜底。也没有兴趣来列举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或者说是各不相让。就此一笔交待过去。

第二个答案便是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灯谜本身的规律。灯谜完整的组成部分分成四个部分——谜面谜目谜底谜格。普通的灯谜不一定要谜格,谜格的作用在于增添文字游戏的乐趣同时能扩大制作灯谜的范畴加大猜测谜底的难度。

一个上乘的灯谜需要字字有落实谜面不能有别解别解要设置在谜底等等。但是,制作灯谜者本身水平有高下,所以导致某些谜语刚一贴出面糊未干即被刮走,某些谜语让人猜来猜去不知所云——要说明的是达到这样难度的谜语未必就是好谜语,恰恰很可能是谜语制作者遗漏或者违反了通常规律所致。这是不能一味责怪猜谜者水平低下的。

红楼谜语毫无疑问运用了许许多多制作灯谜的技巧。比如拆字法谐音法回文法之类,这些也都为人所熟知不再罗索。可是,假定——让我们来假定谜语作者本身就不指望你们来猜谜的人有朝一日能够猜出来呢?破解红楼谜语的那些热心人可能就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尽管他们绞尽脑汁开动机器煞费苦心也确实具有很高的智商。为啥就不能想一想这样一个总谜底——本来就希望你们读者见仁见智不必要真正地猜中制谜人自己设想的谜底。即便真有人猜中他原先设定的谜底——说不定他也站在一边矢口否认甚至于躲在那里窃窃偷笑呢。

最最平常的谜语尚且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比如虽不中亦不远——这是指猜的谜底并非原先设定者但也不能说它不对到哪里去;比如猜出的谜底甚至于比原先设定者更妙——格外确切使得谜语制作者自己也拍案惊奇;比如无论如何猜不中——结果发现制谜人自家有疏漏,难怪别人猜不中等等。

一部红楼奇书,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一个作者绝对不是一时之作。非常可能的是好几个人插手其间横跨好几个朝代方始成为目前普通读者看到的普通版本(不去管它是否是真本原始本之类只讲常见正式出版本)。于是,字里行间的错漏缺损相互之间的异见分歧并不让人吃惊。换句话说,这也就造成了红楼迷宫格外的峰回路转不得其门而入不得其门而出。

关于版本这一板块,摘录一段:“戚续本《石头记》最初的来历至今并不清楚,周汝昌先生推测,他可能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到京应试,在北京庙市购得的坊抄本,但也有人推测说戚蓼生获 得的乃是《石头记》古本。此本究竟源出于浙江还是北京,购得的时间究竟在何时,没有证据,红学界的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 那不是很清楚地说明了研究红楼阐述红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存在许多问号么!

最后一个道理是年代久远文字资料的贫乏。这方面也不想多唠叨——在这一点上倒有的是浩如烟海的文字研究资料,让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只想拿最近结案的戴安娜王妃死亡事件来说道说道。这位所谓人民的王妃死了才不到十一年,当今世界信息传播快捷便当技术手段高超发达,关于她死因盖棺论定才刚刚下了一个并非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结论。

据悉,整个调查过程始于去年10月2日,期间共传唤了287名证人,其中包括戴安娜王妃的密友、菲利普亲王的私人秘 书、前英国情报部门高官以及戴安娜的前管家保罗•伯勒尔。搜集到的证据共有上千条之多,花费约为900万欧元。

终究因为年隔多时,证据保全的不可能以及真正当事人均已死亡等原因只能做出如此的结论——显然与所谓“上百万支持者”(戴安娜男友多迪的父亲言)的猜想和期望绝对不符。

对比一下,红楼之谜和戴妃之谜。两者并列对照的结果很容易得出结论——前者年代更久远资料更不齐全人证书证越发缺乏提供采信的呈堂证据更加带有问号等等。

由此可见,红楼之谜必不可解必不能解——要拿我自己的观点作法来说不必去解。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不去涉及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自然是才疏学浅加上没有时间资料。这有点像极限的不可到达更像是模糊数学,真的不必去花大功夫在这上面。有时间不如冷眼旁观,倒能够发现贴出谜底的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以至于这些所谓的谜底究竟有几分说服力。

好啦,这样贴出的(下)难免要被人说成是没出息——确实是没有像某些人士那样有出息有那么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可是尽管我不想直接参与,却很理解为何红楼这个大迷宫如此之吸引许许多多前赴后继者。

惟其千古一书,千年一部,那无可替代的内容无可超越的情节无人不晓的人物,怎么能不像一个黑洞一样富有磁力极具能量呢?要知道,任何一个谜底或者准谜底的发现,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破解那块奇石惊动那重情天——这就是许多人们勇于投身孽海的根源。

附录——
英国王妃戴安娜及其男友多迪10年半前死于醉酒司机的玩忽职守以及狗仔队的跟踪追击。这是伦敦一宣 誓陪审团周一(4月7日)宣读的历时6个月的再审判决结果,从而为1997年8月31日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命案盖棺定论。戴安娜王妃的两个儿子威廉和哈里王 子表示支持陪审团的裁定,并对陪审员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两名王子在其声明中写道:"我们同意他们的裁定。我们非常感谢他们中的每一位在过去的6个月里付出的努力。"与此同时,威廉和哈里还对事故发生之后"近乎绝望地试图抢救母亲生命"的所有当事人致谢。

几周之前,主持戴安娜王妃死因调查的大法官贝克(Scott Baker)就已公然否定了埃及大亨法耶德关于戴妃及其儿子死于受英国王室指使的英国军情六处(MI6)特工谋杀的说法。

法耶德称,他对陪审团的判决感到失望,认为"显然有人站在了法律之上"。当法耶德非常激动地从大厅走出之后,就坚持说自己依然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场谋杀。"并表示判决结果是对上百万支持者的"一次重创"。

伦敦陪审团的11名宣誓陪审员以九票对两票做出的上述裁决也让此前经手戴妃死因调查的英国警方松了一口气。前伦敦地 区警察局局长史蒂文斯爵士(Lord Stevens)负责的一份警方调查报告也在2006年12月全盘否定了阴谋论。"现在,裁决证明我们当初的结论是完全合理的。"史蒂文斯表示,"阴谋一 说已被排除在外。"

这份大约于一年半前出炉的警方调查报告将戴妃之死归结为司机保罗(Henri Paul)的醉酒驾驶。事发之时正超速行车的保罗也死于这场车祸。该报告还指出,狗仔队也要承担部分责任。但史蒂文斯并未在报告中给司机扣上"玩忽职守"的帽子。

4月7日公布的陪审团判决不仅得出司机醉酒的结论,而且认定当时的驾驶速度是法律规定的两倍。当车驶入巴黎阿尔玛隧 道之后,保罗已经对车失去了控制,径直向一侧冲去。造成超速疾驰的另一个原因是:紧随其后的摩托车狗仔队正在进行跟踪拍照。此外,戴安娜及其男友多迪没有 系安全带。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此前,英国媒体认为,陪审团判定戴妃之死"事出有因"的裁决将令英国王室如释重负。据英媒报道,负责调查戴安娜死因的主审法官贝克向陪审团给出的另一种方案是判定戴妃及其男友死于意外。但这种"死因不明"的判决可能会让英国成为种种阴谋理论的温床。

据悉,整个调查过程始于去年10月2日,期间共传唤了287名证人,其中包括戴安娜王妃的密友、菲利普亲王的私人秘 书、前英国情报部门高官以及戴安娜的前管家保罗•伯勒尔。搜集到的证据共有上千条之多,花费约为900万欧元。而法耶德要求为王室成员菲利普亲王定罪的可 能性早在陪审团公审之前就已被贝克法官排除。



是非是我非我
2008-4-15 11: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