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8-7-11 09:16     标题: 《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出版

热烈庆祝!!!

订购《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请进柯捷书店:

http://www.cozygraphics.com/cozy_book_store.htm[/url]
附件 1 : novel.jpg (2009-1-11 15:03, 45.69 K )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8-7-11 09:17

春天花正开(代序)

朱晓玲


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由几位身居北美的海外学人、学者共同创建的《伊甸文苑》中文网站,推出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终于要付梓,变为铅字,与读者见面了,实属不易。且不说这部《中篇小说精选》(下面同此)集的文学品质如何纯粹、多元,又如何拥有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单从历炼的时间而言,真可谓是一部倾注了作者及组织者大量心血的书哩。由2006年6月开始筹划,到今天的出版,已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其中的波波折折、风风雨雨,其中的艰难甘苦、酸甜苦辣,我是晓得一二的。没有一种毅力,没有一种执着无悔的精神,这部凝聚着海外学人心血,浓缩中华民族文华情结的书,恐怕是难以出版问世的了。
  
此前,《伊甸文苑》网站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提出结集出版《中篇小说精选》集的发起人之一、加拿大籍华文女作家为力,邀请我为《中篇小说精选》集写“序”,是在2008年初,一个下雪的日子。那段日子天气是出奇的寒冷。为力说加拿大下过好几场大雪。而中国的南方,多个省份也是小雪、中雪、大雪、暴雪轮番着下个不停近一个多月。堪称百年难遇。到处是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我们却在这个百年难遇的寒冷冬天,隔着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一次次通过电波,谈论与财富与谋生与物质没有多大关联的文学,及文学作品选集出版的事儿。
   
由此,这个寒冷无比的冬天,这个冰天雪地的冬天,这个中国的南方,从城市到乡村,满山遍野雪凝枝头的冬天,于我,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和蕴涵了。
   
是啊,我没理由不答应为力的邀请,为《中篇小说精选》集写“序”。因为收集在《中篇小说精选》集中的小说的作者们,大多是去国多年的海外学人、科学家、教授、博士、行业专家。他们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思维敏捷。他们是一群勇于放飞梦想,敢于挑战的求索者和实践者。他们不仅在他国的各个领域,以独立的人格、超凡练达的智慧,各领风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好诗文。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啊。祖国在他们心中,母语在他们心中。五千年的优秀中华文化,在滋养、抚慰一颗颗漂泊、流离的心灵。为了传承、弘扬东方文化精髓,为了反哺、彰显中华文化,他们在异国他乡坚持用母语写作的同时,自费建立中文网站,义务管理网站。他们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汇通,独树一帜地架起了一条金色虹桥——《伊甸文苑》。
   
他们虽然去国多年,但对故国本土母语,却有着千丝万缕无以释怀的情结和眷念。这种对母语、对本土文化无以割舍的情结和眷念之情,混合、裹杂着他们的体温,他们的思绪,他们的血脉,他们对故国的深切追忆、遥望与期许,一如清澈的山涧溪流,迤逦、绵长地流淌在他们书写的每篇(部)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淌在他们步履坚定求索的征途。
   
当您捧读这些文字时,您的心就会在不经意之间与他们的叙说产生共震、共鸣。甚而在他们或温婉素雅;或深远粗犷;或玲珑剔透;或冷峻犀利;或机智幽默的文字中,读到了绚丽,读到了昂扬的气质,读到了盘旋于苍穹美妙、悠扬,震颤心灵的天籁之音,也读到了思想的痛楚,抑或读到了伫立于风中雨中含泪的凄然一笑,读到了对故国的深情凝望……让我们流连其中,不舍释卷。
   
因为他们的谦逊,因为他们要求我客观、低调地写这篇“序”,我不敢将他们誉为“精神界战士”,也不敢将他们誉为“文化精英”。但是,我敢说,他们是真正“一举砸碎锁链”,为心灵自由而歌的思想者和坚定的麦田守望者;他们是“我思故我在”的觉醒者。在他们的文字中,看不到陈腐、看不到酸臭、闻不到胭脂粉气、听不到无病呻吟;不媚态、不自恋、不苟且,不空洞,不浮华。唯有的是真实。他们真实地表达个体生命对人生,对命运、对世事万物独到的思考、诉说和指涉。这种诉说,这种指涉,能使读者在读其作品时,体察到文字的脉动和心跳。是的,用真性情凝铸的文字,是有生命的,是有质感的,是有骨骼的,是有思想内核的。它们能鲜活、洁净、沸腾行将枯萎的灵魂和行将麻木的生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先生,曾在他的获奖感言中说过:“作家把握真实的洞察力,决定作品品格的高低。这是文字游戏和写作技巧无法替代的……真实,恐怕是文学颠扑不破的最基本的品格。”他继续说:“那怕是文学的虚构,在写作态度严肃的作家手下,也照样以呈现人生的真实为前提,这也是古往今来那些不朽之作的生命力所在。”
     
很显然,收集在《中篇小说精选》集中的六篇小说的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无疑是深谙其要素的。无不是准准地把握了“真实的洞察力”,从而将文字建构在“以人生的真实为前提”的基础上,“贴着人物写”。在叙述过程中,体现着各自独具个性的文学品质和语言风格。
   
其中,毕业、定居于英国剑桥大学的英籍华文女作家土干,在她的中篇小说《土城之歌》中,所表现的应该是一个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话题。即: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人的基本生存权,是如何被强权政治剥夺、肢解得七零八落的。然而,幽默、风趣的土干,在创作过程中,没有举起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而是以一个孩童的视角,用她惯有的冷幽默的思辩方式,审视那个“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污浊又混乱的年代。那个年代在“我”的眼中,充满着种种不可解的物象和不可预测的变数及灾难:“文革来了,爸爸是总工程师,被眼睛雪亮的人民群众给揪出来了,说他是反动技术权威。组织上又说爸爸当年去过的游击队是‘土匪窝’,好一个‘老土匪’,罪加一等!……自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就记得爸爸的脸很可怕。有时他的眼睛里会有眼泪,嘴里还会呻吟。妈妈会小声提醒他说:‘别这样,想开点。’
   
……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没有人到我家来串门,有一次,有几个穿军装的人来了,妈妈还跟他们吵架。我后来才知道,那是军管代表催促我爸爸妈妈准备行李,全家下放五七干校。土思那时发高烧,脚肿得厉害,妈妈要求等土思恢复健康,我们才可以动身。
   
……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河南罗山县,干校是由一个小型劳改农场扩建的,当时还没有完全建成。大批的下放干部分期分批地来,先到的人就加入到建盖集体宿舍的工程中。爸爸每天去参加盖房子,妈妈带著我们住在县城的招待所里。
   
住了几天后,我们家和另一家又被一辆大卡车送到一个生产大队,那儿有一间破庙,庙的旁边有个大粮帧S胛颐峭?械恼饧胰擞幸桓霾宦?芩甑挠ざ??虼耍??羌冶话才旁谝患湫∥菽冢?颐羌以虮话才沤?四亲?罅覆帧?br />     
我当时七岁,觉得那粮仓特别大,象一个大电影院。粮仓的一边堆积著玉米,另一边是一张用几条木板搭成的双人床,那就是我们全家的床。经过长途跋涉,我们能喘口气了,我说:‘我们真阔气,住这么大的房子。’”——这就是土干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中,满盈着写作者看似欢乐,其实藏匿着不易察觉的深切忧郁和伤痛。所以,读者在读其作品时,有了含泪的笑。
   
加拿大籍华文女作家为力的中篇小说《源》,则是以爱的名义,撰写了一曲心的恋歌。她以活泼、俏丽的文字,大写意大泼墨的行文艺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爱情的玫瑰之花,在《源》中,盛开得是那样的娇艳,吐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我醒了过来,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爱是一种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执着情感,理智控制不了爱,因为爱是一种本能。千山万水割不开爱,曲解误会斩不断爱。爱长着翅膀,飞翔在天空,驾驭着人类!
     
此时我不得不向自己承认,我的一生中只爱过一个男人。从小就爱,年轻时爱,临近不惑之年还在爱。他始终占据在我的内心,他是我唯一的爱人。
     
我祈求上苍:既然您让我与钟语有缘相爱,能不能发发善心,让我们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声音在反问我:我知道你一直爱着他,但你还记恨他吗?
     
这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太空,我静静地聆听,却发现它来自我的心灵深处!
      
我闭上双眼,先用白云清净了蔚蓝的天空,然后把意念竭尽全力集中在我的裸体上。这时我吃惊地看到了我通身所渗出的污泥浊水。稍做犹豫,我从山间引来了清泉。山泉洗不净,我干脆跳进了彩虹环绕的瀑布之中,让可贵的生命之水冲洗着我的身体,纯净着我的灵魂。我渐渐感到轻松舒适,意识到体重越来越轻,最后终于无力驻足,凌空飞翔起来……”——徜徉在这样美妙的文字中,心也随了文字的翅膀,凌空腾飞。飞向爱的彼岸,梦想的天堂!   
     
朱晓玲的《村官余老黑的戏剧人生》,是一部贴近生活走进弱势群体,深切关注、观照生活在底层农民命运的小说。朱晓玲的文字平实,隽永。她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在娓娓道来中完成。让我们看看她笔下的村官是个什么样子吧:“那天老支书余福享和新支书余老黑交接手的程序进行到尾声时,俩人差点闹翻了。
   
他们差点闹翻了的主要原因,就是余老黑无法忍受老支书说的一些阴不阴阳不阳的风凉话。当时,老支书干涸浑浊的眼睛望着堆在桌子上的、各色已泛黄,宽窄长短不一又脏又烂的借条道:‘村委会欠下这么多债务,主要原因是村委会不仅没有任何创造经济效益的企业或部门,每月还要发放村委会一帮人的职务津贴。’老支书说这话时,余老黑的心中还是很平和的。接下来老村支书又说:‘这些债务主要是由二大块组成。一块是招待各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的招待费;另一块是村干部津贴和办公经费。说起来,还是蛮可怜的,村干部津贴每人每月就只20多元钱。只怪村委会完全没有经济来源,招待费和村干部的津贴就基本上靠向村民摊派。所以就弄得村民们有些怨气……’老支书说到这儿时,咳了口恶痰吐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又补充说:‘时间一长,就累计下了这么多的欠债。’
   
眉头一直蹙得紧紧的余老黑此时的心中还是很平和的。只是在心中暗想‘你这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嘛。’嘴上却说:‘这一村之长真是不好当啊。亏你当了这么多年嘞。’村支书立马附和说:‘就是呀就是呀。你还没上任嘞,等你正式上任了,让你难办的事多着哩。’余老黑这回没有回应老支书的话。
   
场面闷住了。
   
老村支书见余老黑蹙眉蹙脸的不做声,心中很是不悦。暗想‘你余老黑能当上村支书,不仅不感谢我,还要做脸子给我看,真是过河拆桥哩,真是抽了鸡巴不认人哩。’想到这儿,老支书的脸也拉下了,他就想说几句恶心余老黑的话解解气。他闭目苦脸地‘吧哒吧哒’地抽了几口水烟后,说:‘说句实话,让你接我的手是没办法的事啊。我已经是60岁往外走的人了,实在干不动。村里其他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出外打工了,就你黑子舍不得媳妇留在家里。你能当上村支书还要感谢党的政策好,要是放在十年前,我就是想让你当,也不敢让你当啊,怕遭村里人骂咧……’”——由朱晓玲质朴无华的文字中,我们是否读出了隐隐的忧患呢?那就是,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基层干部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存在严重缺陷。
   
《妙玉活冤孽》则是作家赵燮雨,以他渊博深厚的东方古典文化功力,解析、重构《红楼梦》魂的一部力作。瞧呀,遁入空门的妙玉向我们走来:“静修她们占了一个独院,师父住上房,妙玉也是独自一个人一个云房。其余人等,从姑苏带来的两个小尼姑焚琴煮鹤合住一间,妙玉自个的奶妈李妈妈和她姥姥家的陪房邹嬷嬷都是佛婆身份,也各有一间。原跟着妙玉的小丫头年纪尚幼还未祝发,相跟上牟尼院原来的佛婆。不去管焚琴煮鹤除念佛诵经之外再在干些什么,大家日子也都过得松心平常。
   
往日功课并不紧。最多是师父师叔高兴了,叫上妙玉一起谈禅论经。
   
一日静修将妙玉唤来,与师叔普度三人一起做了早课。
晨钟已罢,师叔普度开口言道:“妙玉,我来问你,我佛慈悲,何谓慈悲?”
妙玉赶忙静心屏气,轻声地答道:“师叔在上,依弟子愚见,慈是予乐,悲是拔苦。”
静修接口道:“何为予乐?何为拔苦?”
妙玉接着说:“予乐,予众生以快乐;拔苦,拔众生之苦难。”
     ……
释迦摩尼,观音菩萨,一桩桩的佛经本事……。妙玉顿悟,立时三刻地心坎里印上了佛说‘我不入阿鼻地狱,谁入阿鼻地狱?’的经典语句。”——我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时常有了一种错觉,感觉自己是在拾读久已没读的《红楼梦》了哩。
     
加拿大籍华文作家李西宁的中篇小说《背面》的艺术价值,就在于,作者以不能忘却的记忆,抒写了生命历程中的磨砺,不屈与顽强。在《背面》中,作者以类似于写实的文本结构,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向我们勾勒出了在那种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下,人的尊严是如何被扭曲践踏的图景:“我慢慢吃着这一半饭菜,感到犯人们都盯着我,脸上火辣辣的。唉,竟然沦落到这等地步了。荷马史诗中俄底浦斯的养猪奴曾说过:“一个人沦为奴隶,就失去了人的一半尊严。”引喻伸意,一个人沦为囚徒,就失去了人的一切尊严。难道不是吗?我还有人的尊严吗?我心里异常难受,喉咙隐隐作痛。
      
……
   
气温愈来愈高,牢房像蒸笼一般。我舔着干裂的嘴唇,强打精神,继续讲未结束的《双城记》:“他被关进巴士底狱一间黑暗的牢房……”
   
……
   
老宋眯起眼睛望着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假如今晚地震,将会把你砸死,那么你怎样奋斗才能逃脱这种可怕的命运呢?”老宋没说话。他合上双眼,眼窝像两个黑洞,面部肌肉渐渐松驰,破芭蕉扇又呼呼地扇起来。扇了一会儿,他微睁双眼,慢吞吞地说:“李老师,这就是命。”
   
他举起扇子,狠狠挥了几圈,赶走身边嗡嗡的蚊子,叹息道:“唉,人生如梦。总归是要死的,干吗还要梦上一场呢?”
   
听到这话,令我想起古希腊一位无名氏的墓志铭:
我裸体来到地上,
又裸体回到地下。
为什么还要徒劳?
要知道总是裸体。
   
这位勘破红尘的异族祖先所表达的宿命,与老宋的话何乃相似。“为什么还要徒劳?”我感到困惑,茫然。”——“为什么还要徒劳?要知道总是裸体。”也许,这是人类整体的迷茫和困顿。然而生命还是要繁衍,生活不能终止。所以人类必须继续努力创造;所以人类要永无止境地追寻美好的梦想。文学是梦中的天使。?

美籍华文作家章凝的中篇小说《华盛顿DC的小提琴》,我将其喻为是一曲《震颤心灵的天籁之音》。其创作手法充满着诡谲和诗性;飘逸在小说中的思绪是那样凛冽、跳跃、变化多端。小说中的每个字符及至思绪,无不是在激越、怆然、忧愤、舒缓、浪漫的音乐旋律中浸泡过,复而又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流淌而出,从而使文字和音乐,思绪和旋律有机地纠聚成一道既旖旎多姿又悲怆昂扬的阅读风景,给予阅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美还有听觉美。

每每读章凝的文字时,心灵就有了被撕裂的疼痛和修复的颤栗。章凝在他的《DC》(下面同此)中写道:“我爱人,虽然对人类的总体行为失望,但还远远没有对人类本身绝望,尤其没有对爱绝望。脱离了世人我没法活。我和你们没有共同的命运,但有着相同的呼吸。”
     
“而此时此刻撕扯着我耳膜、摇荡着我血液、撼动着我魂魄的东西,不是什么音乐,不是什么艺术,而是一颗心,一颗旷野里呼号、寒风中哭泣、苍空上舞蹈的心!”
     
“我看到我的同类夥伴散落于街头巷尾乞讨,最后一层尊严在风雪和冷眼的双重利刃下鲜血淋淋,换来不足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我不知道乞讨者与被乞讨者谁更教我羞愧……对人的本质天性我永远似懂非懂。我只是很想告诉你们:人啊人,当我们相互失去了悲悯的时候,冥冥中有一双眼睛正饱含悲悯注视着我们。”
   
“音乐是我们呐喊的美声,呻吟的咏叹调。”如此等等,这些文字,这些情景,这些咏叹,让我们读来是那样黯然神伤、是那样倍感心酸、是那样使人透彻心骨的寒冷。但我们分明又由这些文字中,依然能感触到创作者灵魂的悸动,体悟到生命意识中依然对人间暖意的无限眷顾和真切的记忆,还有心灵内在的奔突并时时向外张望的渴求!
     
这种张望,这种渴求,不仅拓展了个体生命外延无限的意义空间,也使我们感知到了个体生命与外部世界休戚与共的关联性,读到了自动生成体己度人的谦让与关怀。始终秉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端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万物的拥爱,而后与之“同舟共济”,将“阻止生命正向发展的败血因子消解清除”,使生命意识到,个体的命运处境与其存在的所有维度和生存环境,在客观上都具有机能上的同构性——是患难与共,相互依存的。所以需要相互温暖,所以需要彼此宽容和认同,所以需要相互怜惜、珍视。从而感恩于红尘际遇中所有的世故风情,生活的点点滴滴,陶然于个人灵性与万物同生共度的喜怒哀乐,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的处境改善和人的良性回归重新奠基加冕的殿堂——毫无疑问,章凝的小说《DC》,蕴藏着这一切的向度和内涵。
   
因此,我说,章凝的中篇小说《DC》,使我们在毁灭和新生,悲怆和欢欣,迷惘和觉醒中找到了文学的绿洲,生命的温情,人性的暖意。
   
来吧,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在文学的绿洲,手挽手,肩并肩,相互温暖,相互关爱,相互包容,往前走。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过客:“从我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到那边去,前面!”
   
前面,伊甸文苑春天花正开!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8-7-11 09:20
介绍《海外优秀中篇小说选》

土干


出书了。

现在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出书,是否卖得出去,另论。

书的好处是没电也能读。我认识一个人,他感到世界太喧嚣,于是请了假,到一个乡村房屋静思三日。那里没电视,没电话,他只带了几本书。他说那样他可以听到自然和上帝的声音。

我们出书了,不容易,磨难了两年。书名牛哄哄,其内容也牛。我姓土,按姓氏笔画排名第一;据说第二本书在酝酿中,其中一名作者姓“八”,我将屈居第二位了。

现在说这第一本书,一共六位作者。

第一位是土干,就是在下,定居英国,从事生物研究。《土城之歌》是自传体小说,有二十八位读者提了建议。我根据建议,删改了很多病句错字和段落。据评论,这篇是我最好的小说,特点是土得掉渣,通篇幽默,完全没有传统小说的框架,让读者含泪微笑,微笑含泪。我知道我的小说都很拙朴,我爱我的每一篇,它们都是我的孩子。《土》是浅褐色的。

第二位是为力,定居加拿大,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源》是篇想象飞扬的小说,女主人公同飞机一起坠落,掉到海上。惊险吧?可作者并没写得很惨烈,甚至有些田园景观,这是我所喜欢的。为力去的国家区域比较多,每到一个地区,她就学习当地的历史地理和花草。我喜爱她写的草虫篇,好级了。为力小说的特点是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她的句子不安静,让我想起除夕的鞭炮。《源》是金黄色的。

第三位是朱晓玲,就是冬雪儿,我叫她雪儿,雪儿居住中国,作家。我认识她,是从她的女人系列小说开始的。她笔下的女人真实普通卑微可怜愚蠢可悲。我以为没有怜悯和勇气是无法写这些悲剧的。写一部悲剧就经历一场悲哀,何况写十几个悲剧,那是一种历练了吧。《村官余老黑的戏剧人生》是我读过的唯一不太悲哀的小说,风趣幽默,是讲村里乡里县里的故事。老乡们说话特粗特牛,很党八股,很中国特色。《村》是深棕色的。

第四位是赵燮雨,定居美国,笔名主持。赵是戏曲世家出身,他是票友,我猜他会唱戏。他写了很多关于戏曲方面的文章。他是化学硕士,后学法律,做过副教授和专利代理人证券主管,算技术管理人才。赵的笔力非常传统扎实,唯一遗憾的是他的原创少,他花大量时间改写名著。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张说《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她怎么知道呢?还有另一个人知道古人的想法,就是赵。张爱玲只是议论而已,我们的赵燮雨同志却行动起来,改写了《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小尼姑妙玉的另一面。我读《妙玉活冤孽》,竟然从椅子上掉到地上,震了我一个大跟头。《妙》是艳红色的。

第五位是独善斋主,真名李西宁,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他曾因反四人帮入狱,邓小平复出时,他获释。他的作品中现实味道很浓,也不乏想象力,还有些神功传奇的小插曲,让读者不尽要问:是真的吗?《背面》的场景在一间牢房里,在如此小的空间和时间里,李向读者展示了深而广的思考。李曾获得过海外文学创作奖,他参赛两篇小说,结果两篇都获奖,你可以看到他的功力。我觉得那个奖很不公平,不公平在于它有奖金,两份奖金就这么落入一位写手的腰包。想透了,这是上帝对李的补偿。他去年回国讲学,没研究中国签证细则,犯了戒,被中国海关狠罚一笔。两份文学奖金也抵不上他在中国海关的罚金。《背》是深蓝色的。

第六位是章凝,大众传媒硕士,现在美国一家公司工作。他文字优美,擅长诗歌,他的小说是诗歌的一种延伸,可以说没有一般小说的格局。《华盛顿DC的小提琴》刊载于《中国文艺》2007年11/12期头条,是一幅优美的抒情长诗。章凝的文字严谨,他的每篇初稿里几乎找不到错字病句,可以说从篇幅构思到句词提炼,他都是精益求精的。如果有个句子不太顺,那决不是错,而是他创新的诗样的语言发挥。章凝的文字里融合着诗歌音乐和文史哲的思考,更有他独特奔放的情感。很多人喜欢他的文字。《华》是洁白色的。

这本书的问世,首先要感谢为力,她四方联络出资,使其成为可能。其次要感谢柯捷出版社的璧华,她十分耐心地等待我们六位作者的不统一的步伐。再要感谢的是朱晓玲,她一直推动着这一设想,鼓励每个人。她让我们了解到了国内出书行情,并有机会比较国内外出书利弊。在国内出书的优势是读者多,但劣势是要通过政审,另外花费太高。我喜欢将精句埋在小说里,但是政审往往会去掉这些文眼,那么,小说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很多人都说,在国内发表小说,小说已经被删改得面目全非了,我信。在国外出书的优势是,你可以坚持自己的文眼,保留你独特的风格。劣势是专业力量弱,没有文学专业的人把关。最后,我们落实在美国出书,国内的书号费到了一种不可思意的巨大数额。第四要感谢的人是我,我设计的封面,校对六篇小说。该小说由朱晓玲写《序》,为力写《后记》。从出书这件事,你就可以看到还是女子伺候男子。三位男作者就没有做很多后勤服务方面的事情。

这本书还有个遗憾,就是网事,是段痛苦的经历和分歧,也使这本书失去几篇优秀小说。这已经成为遗憾。如果遗憾能让我们更智慧,也不白遗憾。生活还是要继续。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8-7-11 09:25
《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

后记

伊甸文苑这个起始于北美的网络文学沙龙,创建于2006年的早春4月。在经历了两度春秋的星转斗移花开花落后,如今已成为伊甸文友们深深喜爱的美好精神家园。

希望能为遍布世界各地、坚持中文写作的文友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伊甸文苑的良好宗旨是祝愿大家在共同探讨文学、艺术、人生的过程中,获取身心的滋养、灵感的触动、文才的发挥和生活的充实。

文苑始料不及的迅速发展,伊甸文友们踊跃献文,登出令人目不暇接的优秀原创作品,于是在2006年7月,水到渠成地促成了《伊甸文摘》这个网络杂志的诞生。《伊甸文摘》图文并茂,色彩纷呈,至今已经出版了九期,每期都受到了读者们的支持和喜爱,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网络杂志是当今电子时代的必然表现,但平面出版并没有陈旧过时,书籍永远是人类最可贵的朋友。

现在,我们得以捧出《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这伊甸文苑成立以来最沉甸甸的硕果。且不强调这六位海内外作者的写作才华、心血付出、灵感创作、辛勤笔耕,我们最珍惜和骄傲的,是作者们携起手来合作,但却呈现风格各异的集体精神。和盘托出、以飨读者,我们荣幸地称呼自己为“六合彩” 。

《伊甸文萃:海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出版之后,《伊甸文萃:海外优秀短篇小说精选》也会相继推出,同时,《伊甸文萃:海外优秀散文精选》正在讨论和筹备当中。

言为心声,文学应当如此。因书写,我们得以释放;因交流,我们获得升华。

衷心祝愿伊甸文苑!诚挚祝福伊甸作者!

为力写于2008-03-09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