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朱晓玲:《朱晓玲自选集》(中短篇小说集) [打印本页]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5 16:29     标题: 朱晓玲:《朱晓玲自选集》(中短篇小说集)

朱晓玲:《朱晓玲自选集》

附件 1 : xueer.jpg (2007-5-15 16:29, 35.92 K )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5 16:31

回到朴素与原始(代序)

莫言


记得“五四”时期曾有过一种“私小说”,作者大都是女性,写的大抵是女人的感情方面的缠绵曲折、恩恩怨怨。乍读你的小说,便是这种感觉,好像你写的都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读了《作家报》上介绍你的文章,才知道这感觉并不准确。由此我想,把小说写得使读者感到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这正是你的本事,甚至是你的风格。小说写到如今,各种花样都被人玩了个遍,你能回到朴素与原始,看似复旧,实则很有可是在翻新。因为要把小说写得像自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想,你的小说造成这种错觉,是得力于你往往以第一人称写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不是与你的身份相符的女性。这些女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不幸早逝的父亲。这事件,留给主人公的印象是那么深刻,产生的后果又是那么可怕。寻找父亲这一在“现代派”小说中隐晦地表现了若干遍的主题,在你的小说里,变成了毫不掩饰地寻找。对于暴夭的父亲的那种既爱又恨,既怀念又排斥的感情,是你所有小说的“中心话语”。而且,由“寻找”变为“复仇”,这里的感情毫无疑义是特别先锋、特别另类的,是真正属于现代女性的感情。所以,我认为,你的小说有某种意义的认识价值。你的主人公的一切不合时俗的行为,都根源于“父亲”的迷失,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大胆歪曲,但对于艺术,也许是个发现。只可惜,你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写得更深刻些,我认为。

另外,你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恋倾向,这也是你的小说颇似“自传”的一个原因。你的主人公不但多情,而且有点多情得哼哼唧唧,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艺术女青年”,这样的“艺术女青年”是港台言情小说中的人物,对于某些年龄的青年,她们是迷人的,但对于有了些沧桑的人,就显得单薄而轻飘了。当然,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类真人。这是作者笔下的典型,而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以上信口开河,一孔之见,不是定评。希望读者喜欢你的书。祝你写的更多更好。
                                          
1995年元月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5 16:32

朱晓玲简介


朱晓玲,湖北孝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职业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多家杂志任过记者、编辑工作。在《十月》、《中国作家》、《长城》、《天津文学》、《广州文艺》、《长江文艺》、《今日名流》、《文论报》、《北大荒》、《农民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人物专访等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冬日的季风》、《朱晓玲自选集》专集多部。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被收入多种版本文集或选集之中。入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湖北作家辞典》等。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5 16:34
书名:  《朱晓玲自选集》       
作者:  朱晓玲       
编者:  杨玉文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地址:  北京太平桥大街23号
邮编:  100024
经销: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书籍类型:文学类               
书刊号: ISBN7-5034-1414-6/G 0223
出版时间: 2003年10月
价格:  ¥ 31.00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5 16:36

《朱晓玲自选集》简介


收集在《朱晓玲自选集》中的所有小说、纪实文学、人物专访及文学评论,都是作者近几年相继发表在《中国作家》、《广州文艺》、《青海湖》、《今日名流》、《女子文学》、《农民日报》、《当代人》、《文论报》等报刊、杂志上的文学作品。  朱晓玲在这部专著中,以她惯常的质朴冷隽、机智灵秀、怨而不怒的语言风格魅力,向你叙述着人间每一个感人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不乏对丑陋人性的揭露和对不平世事的控诉和抨击。体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深重的人文关怀及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孜孜追求和探索。作者对人性、对社会、对生命的思考渗透在每一部作品的字里行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她的作品中,你很难看到激烈火爆的情感渲泻、大声疾呼的褒贬臧否。而是于无声处中,如小溪流水般娓娓道来。冷峻中不乏幽默和隐喻,给人一种既生动又具理念的质感和美感的同时,也有一份沉重和忧思。使你忍不住要随着她的文字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掩卷深思。在谋篇布局上,作者更是巧妙、睿智地将复杂曲折的情节在不经意之间,如行云流水般向你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你如身临其境。因此我们郑重地说:这是一部文字优美精致,结构严谨晓畅的专著;这是一部您读后,一定不会后悔的专著。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6 16:38

凝聚在文字中的忧思

吴友明(美)


给女作家朱晓玲的中篇小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写书评,应该说纯粹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意外。我意外读到她的作品,由此也就意外地结识了这位沉浸在行走于文字中的孤寂的歌者。认真说起来,我读朱晓玲的作品,远不是由这篇中篇小说《东边日出西边雨》(下面简称《雨》)才开始的。早在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就在北美女人网上开始读到她不少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麻木部落的女人》,中篇小说《梦醒时分雪纷飞》、《瘫儿》等等。由朱晓玲的这些作品中,你能读到一种执著,一种温情、一种冷峻、一种忧郁、一种沉静、一种触动灵腑的品质和纯粹、一种不落俗的洒脱与超然,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和伤愁。这种惆怅和伤愁是弥漫在她作品中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是契合我们心灵所需的内在表达,是引领我们随了她的文字走进为底层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和他们的生存状况而忧的元素和隐痛,是觉醒麻木灵魂的处方。她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文字,正如她在有封电邮中对我说的那样:是用心温暖的。她说,她不愿读者读到的文字是麻木的、是冰冷的、是隔阂的、是没有灵性的、是疏离的、是没有质感的、是没有骨骼和生命的。而我却认为,如其说朱晓玲是在“用心温暖每一个文字”,还不如说,她是在用心温暖、关照她笔下每个人物的命运,关照、思考人类命运的走向。

由朱晓玲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从中感觉到她是一个严谨的思考者,勤勉的写作者。由朱晓玲的文字中,我们闻到的是书的芳香和浓浓的书卷气,而不是脂粉气做秀气更不是商业气、媚俗气。读着这样的文字,能使浮燥、惶惑的心趋于平静和祥和,让思绪随了文字的翅膀遨游在纯粹文学艺术的殿堂——读者与作者思维灵光的相遇和交流,就这样一锤定音于千里万里之外,这故然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更是心与心畅快勾通的例证。

由于比较喜欢朱晓玲的作品,就经常以文学为话题同她进行一些笔墨交流和探讨。一来二去,我们就比较熟了。说熟,其实也就是文字上的熟,自认为读懂了她的一些文字。读懂了潜藏在她在文字中的苦与痛;读懂了蕴涵于她文字中的宁静和痴狂;读懂了浸润在她文字中的善良和实诚;读懂了流动在她文字中的悲情和忧患。是的,我以为朱晓玲是一个心中充满悲情和忧患的作家。这是我读了她很多篇(部)文学作品后的一种总体感觉。当然,她的这种悲情不是消极的、颓废的、绝望的,而是犹如“古希腊人制造了绝望与悲剧的观念一样,总是通过美制造”的,而不是“从丑恶与平庸出发制造绝望。”
——因为,朱晓玲作品中,对人世间黑暗与恶势力的暴露和揭示是立足于批判与鞭挞的;也因为,朱晓玲作品中暴露、认同人性的丑陋和扭曲是建立在拷问灵魂,寻求人性光辉的立场之上的;还因为,渗透在朱晓玲作品中的强烈现实关怀意识和人性关怀意识,闪烁着熠熠的光辉,照亮着她文本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样能打动人心、温暖人心的文字吗——朱晓玲的文字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动。

今春,当我同北美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文友正在筹备组建伊甸文苑文学网站之时,得知朱晓玲也正在为她的第三部文学作品专集《朱晓玲作品选》的出版而四处奔波。然而,机缘和阳光并不怎么眷顾这位执著行走在文字中的歌者,机缘慈爱之手这次好像同样没有那么顺当地抚摸到她的头上。果然不久,朱晓玲就不无遗憾地坦诚告诉了我们:《朱晓玲作品选》的出版之事,因种种原因而搁浅。恰在此时,我们伊甸文苑筹备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说集,邀请朱晓玲加盟,她非常高兴地向我们推荐了她的中篇小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并很快将稿件邮寄给了我。读完朱晓玲的中篇小说《雨》后,的确被她文笔的练达和灵性,思绪的飘逸和凝重所感染、折服。我的思绪被她所叙述的故事中令人悲悯、叹息的人物命运不可遏制地牵引着,使我在阅读《雨》的过程中,时而心痛,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沉思或愤懑。

在我认为,朱晓玲中篇小说《雨》的主题,是在立足于批判与怜悯的基础上,直抵社会及人性丑恶、阴暗的层面,将生活及人性不光彩的、晦暗的一面掀撕开来,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对个体生命命运的解析和打造,寻求大世界的真理和共性。所不同的是,朱晓玲在她的《雨》中,将她以往对'知识女性"、"职业女性"命运的思考,置换为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命运及她们生存状况的思考和探究,“揭示现实社会及男权对女性的挤压,进而思考女性的前途和命运”。她的作品由此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民众,更为平民化(当然不是世俗化),更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及现实意义。但是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揭示问题的深刻性,并没因她笔下人物们的“小”和事件的“平”而减弱分毫。朱晓玲中篇小说《雨》中的聪明、可取之处就在于从小(小人物、小事件)处着手,反映挖掘形而上的问题——人性及人的生存状况。“而人性的冲突与抵抗,也就构成了朱晓玲作品的主要描写内容和传达底蕴。” 正是如此,朱晓玲在她的《雨》中,同样不回避对残缺、扭曲人性的挖掘和暴露。朱晓玲对人性丑陋、残缺一面的深入挖掘和暴露,才使得她的文学作品更加凸现出人物的真实性,故事的可信性,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及可读性。

朱晓玲中篇小说《雨》中的女主人翁紫依,是个典型的既无“内我”又被社会力量挤压、扭曲得不成人样的悲剧性人物。紫依的悲剧性不仅仅在于她是个既无社会背景(父母亲都是装卸运输工)又贫穷(自己下了岗,全家的生活全靠丈夫并不丰厚的工资维持)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在于她灵魂的不觉醒,不认知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而且,她的人生态度中有一种无可救药的、不可弥合的人性裂隙。这个裂隙叫——虚荣。虚荣使她无知;虚荣使她浅薄;虚荣使她贪婪;虚荣使她不觉醒;虚荣扭曲了她的人性;虚荣使她找不到正确的人生坐标;虚荣使她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虚荣使她沦为某房地产开发商米家山的情妇,而后被他无情抛弃;同样是虚荣,使她丧失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尊严。

朱晓玲在她的《雨》中这样对我们说:“紫依太想出人头地了。因此她活得很虚荣且张扬。而她的出身又是那样的卑微,而她自身的文化素养又那样低,她的社会背景又几乎是零。这就注定她会为自己的虚荣和张扬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就注定,她要去攀缘那些有权有势力之人。更可悲的是,紫依还是一个摔得头破血流也从不吸取教训的女人。而且,但凡是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情,她就会对自己卑微的家庭背景产生莫名的怨恨。”瞧吧,就这么几笔,朱晓玲就为她笔下的女主人翁的悲剧命运隐匿下了深重的伏笔。而且,她坚定地不给她笔下女主人翁的虚荣心提供任何正常社会秩序下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其用意是显而易见了——她要将紫依悲剧性的命运推到一种极至。这样的安排之于紫依是一种残酷,而之于艺术则是一种深邃和必须。更是彰显、深隐着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触人心境的语言魅力。

在《雨》中,朱晓玲不仅向我们揭示了紫依自身人性的弱点是形成她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素,而且还一点也不留情地给紫依安排了一个与她性格完全相反的、淡泊名利的男人做她丈夫。故事的错综性和矛盾的冲突由此纠结在了一起。那么紫依的丈夫黄豆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某专科学校的普通教师,同紫依一样,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加上性格孤傲,交际能力极差,不善言辞,因此,无论在事业上或是在仕途上,从未得意过,甚至也差点下了岗。丈夫仕途、事业上的不得意,必定导致家庭生活的平淡无奇,门庭冷清。而这种门可罗雀、清汤寡水式的生活,是出身原本低微、生性又虚荣且爱张扬,也有几份姿色的紫依不甘心过的。由此她怨天尤人,她将生活中的不如意常常归罪于丈夫的无能,通常为一些芝麻粒大小的事就同丈夫闹个没完没了。然而,闹也好吵也罢,身为普通教师、性格又不阿的丈夫黄豆豆是无法、也无能力给予她所向往、憧憬的那种生活的。为了寻求精神、感情上的安抚,物质上的满足及命运的改变,红杏出墙,攀附权贵似乎就成为紫依的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

故事中的紫依,利用了一个良机终于攀附上了在槐海市数一数二的房产公司的总经理米家山,而且很快就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地下情妇。她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违背社会世俗道义的,也是会被世俗道德所不齿的。但是,从人性角度分析,紫依对婚姻的背叛和对权贵的攀附依傍,是她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无意识的挑战和反叛。而且我认为,她的这种对命运的反叛和对社会道义的抵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很符合人性求生的本能的,更是令人同情的。因为这种抵抗和反叛是需要勇气和胆量做底气的。还因为,她挑战的不仅是自我,更是在挑战庞大的、坚固的社会秩序。为了活着,为了活出一个人样来,为了自己的丈夫下学期不下岗,为了读书的儿子能转到快班,为了下岗多年的自己和哥哥能重新找到工作,紫依义无反顾地向自己的命运发起了挑战,向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发起挑战。她要挑战她所不熟悉的、同时是她觊觎已久,艳慕已久的、与势力、权贵、富足紧紧纠葛在一起的全新的生活。她希望通过挑战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与权力和富有融合。

由于巴结上了权贵,做了权贵的地下情妇,故事中的紫依是有过短暂的、被称之为“幸福”的生活的。比如说,她如愿地不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调到了房屋开发公司,被安排在了米家山的身边,而且倍受房屋开发公司上上下下职员们的尊重(尽管这种尊重是值得怀疑的),倍受办公室主任郝好天的奉承和巴结(瞧,她也成为被巴结的对像了)如此等等,但是这一切又都能说明什么呢?这一切能给紫依的命运带来必然的转机吗?紫依多舛的命运由此会结束吗?当然不会。朱晓玲之所以这样安排,为的是使她的故事更为复杂跌宕,人物命运更为多舛曲折,这是文学艺术的技巧,也是朱晓玲行文的技巧。

朱晓玲在她的小说《雨》中,是这样让她的女主人翁紫依走近她仰慕已久的权贵们的阵营的:“紫依就是在米家山同同桌的人喝到第三巡酒的时候出现的。她端着高脚酒杯,如仙子般迈着轻盈的猫步,从另一席间飘然而至……不过这个时候,米家山还不知道紫依叫紫依。他更不知道这个浑身有股妖气的女人是这些女流之辈中最最没身份、最最没地位的下岗女工……叫紫依的女人紧挨着米家山的身子,连着同一个她叫三哥的男人一口气喝了五杯啤酒。她还同那个叫阿红的妇联主任喝了二杯;同一个被她称为财务处长的女人喝了一杯;同一位被她称为教委主任的女人喝了一杯。她的本是平平的小肚皮在一杯又一杯啤酒的灌溉下一点点地隆起了……”不知为什么,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心中有种苦涩——为紫依。也为那些像紫依一样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女性们的命运。她们悲苦的命运和不觉醒的灵魂是值得人同情和安抚的。紫依及紫依们以为攀附上了权贵,依傍上了上层人物,她的人生之路就可坦途通天,她的命运就会发生必然的转机,她的生活中就会有太阳的光辉映照。其实不是。

由于紫依对生命及人生价值认知的局限性和肤浅,使她们走进了人生的误区,她或她们不可能深究生命及人生的深刻含义;不可能追问自己生命价值的意义究竟何在;不可能在自尊、自强、奋斗中体验、寻找活着的乐趣;不可能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寻找大世界的真啼,她或她们所需要的只是漂浮在生活表层的、很不牢靠的肤皮潦草的所谓荣华富贵,她所需要的是“今日有酒今日醉”的麻木了的陶醉和迷恋——这种人生价值的认定和努力的结果,使她付出的代价就不言而喻了——那当是人格尊严的必然丧失和沉沦。她的反叛和抵抗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由此也注定了紫依的抵抗和挑战,都是很徒劳无功的,更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她的所有努力都是不可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最终与她暗渡陈仓了三年之久的情人米家山反目成仇,以至再次丢掉工作,就成为这个灵魂不觉醒的女人的必然结局。这也许不一定是生活的必然,但它必定是文学艺术的必然,更是朱晓玲式的必然——她的悲悯和忧患;隐痛和哀其不争;指陈和暗示都隐喻在了其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能由每个温热、冷峻的字体中触摸到令人心动的人性关怀和忧虑“一种冷寂而热切的、不仅仅属于女性的感叹与呼喊!”——是的,我们由这种感叹和呼喊声中,感受到了有一种血还是热的,有一种文字还是纯的真的,这就足够了。我以为。

诚然,对于每部文学作品的解读,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如果诸位在《东边日出西边雨》中,读出了别一样的内涵,别一样的感受,那同样是合乎情理的、更是值得尊重的一种解读。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6 16:41

灵感里流出一条潋滟的河
─ 初读《朱晓玲自选集》印象散记

汉楚


2004年金猴闹春之际,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准备运作一个“开纪元”计划──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知名作家及其作品来个全方位的“集”(积)淀──出一本文学评论专集,给孝感人文景观圈点一道亮色。这自然少不了对早已获得中国作协会会员头衔的朱晓玲的作品的评论和收集。于是在金猴闹春之际的一个明媚丽日,我们在那间洒满阳光,弥漫着书香的“朱晓玲工作室”,采访了她。采访时有幸得到朱晓玲的馈赠——一部她前不久推出的《朱晓玲自选集》。

据悉,在我省地市州范围内(除去省城武汉),迄今作为文学耕耘族中进入“国家队”的女作家,朱晓玲是唯一一个。

阅读族有一句概括阅读捷径的名言叫“看报看题,看书看皮”。我感觉到《朱晓玲自选集》取悦于读者瞳仁的,不止是其“皮”上色调冷暖迭加、清丽雅致的设计──以淡绿泛青的参天杉林和洁白山花为背景的“冷底”,托起以赭石为主的朱褐色“暖调”的书名──这种冷暖交迭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鲜明、艳靓的愉悦视角。而引人由阅读到“悦读”再到“热读”的深深陷入,是其“面皮”上三段从书中提练出来、几近冷艳、凄婉的文摘开始的。封面首当其冲是一段宛如“天国童话”的文字:

“他们未婚先孕的那个生命,就是现在己为人妻的顾艳红。因此,顾艳红在还没有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阴谋的帮凶。她是她母亲的帮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顾艳红的生命使她的母亲如愿以偿。同时,也是她的生命,使她的父亲走进了万劫不复的痛苦的深渊──《来自天国的欺骗》。” 

如果说这段文字是令作家为之心痛的讲叙,那么封底那段文字,则是作家创作灵感疼痛的自吟:

“生活实在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阴谋家。它总能在不经意之中将你引领到使你无法逃遁的境地。使你瞠目结舌、使你目瞪口呆、使你捶胸顿足、使你悲天悯人也无济于事……当你被它耍玩得焦头烂额进退维谷的时候,它却如幽灵般躲在暗处嘲笑,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大雪有梦故里难归》。”

两段文字实在不同凡响!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内容提要”,又不同于时下常见的广告包装;既可以看成作家敷演故事、提纯全貌的“点睛”之笔,也可以视为作家创作心态的真实写照。简直就是全书匠心独运的一个创意。

──这是不是朱晓玲对读者设下的一旦让其陷入就不能自拨的阅读“陷井”,我不知道。反正一打开《朱晓玲自选集》,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迎面扑来。当我们走进书中,宛若进入一条条激情涌动的溪流,使人撂不下,撇不开,欲罢不能。读着读着,渐渐感到那激情涌动的溪流,渐渐汇成宛如灵感里流出的一条潋滟的河,“河”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激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光辉。每个故事或缠绵悱恻;或对不平世事的控诉和抨击。体现了作家对底层民众深重的人文关怀及对人性及人道主义的孜孜追求。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我无法对《朱晓玲自选集》中的每一部作品进行子细的研究和评论,我只想“散漫”地谈点初读后的整体感觉。

我读了《朱晓玲自选集》后的第一感觉是:朱晓玲是一个用灵魂打造文字的女作家;朱晓玲是将创作和生命融为一体的女作家。正如她在“自选集”的“后记”里面写到的那样:“一个将耕耘溶入生命中的劳作者,在依然如故地、真诚而执着地劳作着。如一个无怨无悔又别无选择的农夫般,在认真而汗流浃背地耕种着她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这块土地并不富饶,又是那样冷寂。”作家这种纯粹而全心身的创作状态,我们由她的作品之中不难看出。在《朱晓玲自选集》中,作家将冷峻且具有灵性的温涔涔、湿漉漉语言和读来令人心生感动的文字,揉进每一部文学篇什里,从而使每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蒸腾、透射着一股灵气、一股娟秀、一种隽永和豪放。

你看,作家一进入故事,就和故事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时而“戏”里,时而“戏”外;时而对读者讲叙别人的故事,时而又像作家在敷演自己的人生。使读者在读她的作品时,分不清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作者自己,还是故事中人。尤其她那篇早年发表在《十月》杂志上的《秋恋》(那时我只是铅字上认识她),她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创作的。由于朱晓玲在创作这部小说过程中,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加上作品中的主人翁与作者的经历(创作经历)、包括写作投稿、与“远方的朋友”的书信交往都如同一人,由此迷惑了不少的读者。小说《秋恋》写的是一个离婚后,在情感上又屡遭挫折的独身女人——“我”的故事。作品发表后,有不少的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关心她,向她求爱的也不乏其人。包括同是写作者的我,也一直以为《秋恋》是一篇纯粹“自传体小说”,故事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我”的经历就是作者本人的经历。直到构思这篇文字之前,我采访了朱晓玲后,才弄明白,原来艺术中的“我”与现实生活中的“我”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而作家将故事中的“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我”,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珠联壁合地结合为一体,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在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陷入到深深的迷惑之中,还有牵挂——对故事中的“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我”(作者)的命运的牵挂,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独具匠心的结果使然。这种罕闻鲜见的亲和读者的“磁力”加上女性写作的“雌力”所产生的“引领”效应,可以使任何一个阅读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无不为之“悦读”而“无法逃遁”。况且,朱晓玲将智慧锁定于格田,将灵感坚定于笔端,读者一不小心,很容易陷入她敷演的精彩故事深处而不能自拨。

在朱晓玲的许多作品中,她赋予了一系列人物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这种品质在作家心河溪涧与月光流水中踟蹰徘徊,在结构与情节之间行吟激荡。这不能不说是作家另一个“魅人”之处。读朱晓玲的小说真的让你感到,一股灵动的气韵遏制不住地从她敷衍的故事中倾泄而出。林林总总凄婉悱恻的爱情与相思、孤独与彷徨、现实与梦境、亲情与友情交织的矛盾,犹如一组组诱人的謎面,静静地躺在时空交叉、风姿摇曳的文字里,使你身不由己地不得不在这条充满艺术魅力的“河”里,一猛子扎下去,探究和打捞那多彩多姿的“谜底”。尽管朱晓玲敷演故事一般都是多成份、多层次、多转折的长句式,但读起来却没有一丝的晦涩和沉赘,反倒有一种如同在“嘬”一绺悠长而又鲜美圆润、芬芳四溢的“方便面”、抑或多味粉丝那样的味美而利索流畅。显而易见,这是作家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所能产生的效果。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朱晓玲有什么天生的“艺术细胞”。对此,朱晓玲在她的《我的创作路》中就阐述得很清楚。她在文中坦言:“我创作的初衷,基准很低,就想发泄某种情绪和苦闷。因此,不敢随意动笔去写心灵最深处的隐痛。”所以她同许多初上道者一样,同样经历了无数次寄出的作品,如“石沉大海”的阵痛。当处女作《秋恋》在《十月》杂志上发表后,朱晓玲就“迭进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迷狂阶段。在这个时候,我几乎付出了作为女人、作为妻子的全部欢乐。成天沉浸在既心酸又悲壮,且迷狂又充满艰难的创作的汪洋大海之中……”很显然,《朱晓玲自选集》就是“汪洋大海”中又一个“阵痛”后的产物。

我认真读了《朱晓玲自选集》中的几部中短篇小说,自我感觉到在这条波涛潋滟的“河”里,触摸到了朱晓玲的一泓女性写作的心脉。按流派和风格讲,朱晓玲的前期小说,多是属于那种时尚的“私人写作”风格,正如《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章仲鍔(也是她读研时的导师)先生,在这部专集的《序》中所评价:就朱晓玲的创作风格及创作个性而言,显然近乎“私人写作”,所表现的多是个人心理体验和感受。”但接着他又写道:“但在主题的开掘和表达上,则更近于第一种创作风格,即:新写实主义。作者对现实社会某些弊端的揭露和对不平世事的抨击和控诉,体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深重的人文关怀及对人性、人道的追寻和孜孜探索。”

笔者的“浅见拙识”则以为,朱晓玲仍然没有脱离“时尚写作”、“女性写作”的时代轨迹。仍在以女性“阴盛”昂扬的生命姿态,搏击于时代潮头。她深切关注女性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秩序中的种种不幸,和由此导致的各式各样的悲剧命运。极力宣扬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比如集子的开篇《来自天国的欺骗》,就是以一种既冷峻又激越的人性批判、既幽默又酸楚的女性呐喊,讲述了少女顾艳红“还未来到人世就是一个阴谋的帮凶”的尴尬和痛不欲生的人生;发表在《中国作家》杂志上的《冬日的季风》则标志着朱晓玲“由当初即兴地叙述故事、反映个人恩怨情仇,向注重塑造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内心世界隐秘,揭示现实生活矛盾的创作风格的嬗变。”(章仲锷语)。

的确,精彩的语言风格、深重的人文关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满、优美、精致了《朱晓玲自选集》中的每一部作品。

结束采访,朱晓玲告诉笔者,她将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创作走向。跳出“私人写作”的燓篱,将饱醮着人文关怀汁液的笔峰,瞄向社会最底层,为民众的疾苦而呼而呐喊。

总之,读着《朱晓玲自选集》,我真佩服她那轻松自如地把故事的碎片,纠集到荧屏上的得心应手,又从荧屏“降生”到纸上的从容不廹。尤其她驾驭语言的功力,文本肌理细腻的流畅,敷演故事的技巧,以及表现主题、组合文字的匠运独具,简直令我惊叹。她瞄向社会底层芸芸众生的笔端,总有一种饱满的诗性的跃动。她充盈的想象力,仿佛是思想灵动的翅膀,穿行飞翔在故事的字里行间。从而使人物熠熠生辉,情节结构跌宕起伏。使读者不可抗拒地感觉到,她是一定要不可置疑地将人格高傲的品质坚定于笔端,进而使你清皙地听到语言的呐喊,拧出人格尊严的真汁。

——这便是为我的读后感。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6 16:45

独特风格在继续(代序)

章仲锷


当朱晓玲表示希望我为她的《自选集》作序时,我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因为,诚如她在这个《自选集》的“后记”中所说的:“一个将耕耘溶入生命之中的劳作者,在依然如故地、真诚而执着地默默劳作着,如一个无怨无悔又别无选择的农夫般,在认真而汗流浃背地耕种着他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这块土地并不富饶又是那样冷寂。”我是看着作者走过的这个艰难而又逐步有所建树的过程的。

认识朱晓玲是在10年前,她到北京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后来接触到她的作品。严格的说,那时她写的作品,无论是从文字或是到思想内涵,都还显得比较稚嫩。这一时期她所写的作品更接近于“私人写作”风格。等到她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中篇小说《冬日的季风》时,标志着朱晓玲向创作的高峰迈进了一步。即由当初那种即兴地叙述故事、反映个人恩怨情仇,进而讲究谋篇布局,注重塑造人物形像,深入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朱晓玲创作风格的嬗变,实际上乃是所谓的时尚写作和纯文学创作的区别所在。我们由朱晓玲近十年来创作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孜孜以求和不懈努力的,显然是后者。

我知道这几年朱晓玲在担任编辑、记者工作之余,仍在潜心创作,是高兴并期待着她的成果的。及至今天,当我通读了她给我寄来的这部《自选集》中的所有作品后,给了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深切感叹。深感到她在创作上的长足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从她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她在文字技巧上的娴熟晓畅,篇章结构上的驾驭自如,从而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同时,在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和题材的把握上,也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力度,这无疑标志着朱晓玲在创作上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许这该是作家创作上的高峰期。无论从创作实力或是生活阅历上看,朱晓玲都有条件也有能力产生更丰厚、更深刻、更精彩的作品。

20世纪最末的十几年,中国文坛出现了女性文学的高潮。女作家迭起纷呈,佳作如云、流派各异、各领风骚。如:“新写实主义”、“私人写作”、“另类”等等构成了新时期文学“阴盛阳衰”的夺目异彩。就其朱晓玲的创作风格及创作个性而言,显然也是属于这个潮流和范畴之中的。她在取材上,更近于第二种写作风格,即“私人写作”。她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多是个人心理体验和感受,流露于笔端的也多是一己的愤懑和怨怼;但在主题的开掘和表达上,则更近于第一种创作风格,即对现实社会某些弊端的揭露和对不平世事的控诉和抨击。体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深重的人文关怀及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追寻探索。对于朱晓玲这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创作特点,我们无须追究其得失优劣,重要的是看作品给我们读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和情趣,所写的故事是否感染人。当我们读完集子中的这些小说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创作形式,已构成了作者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是特点之一。

特点之二是作者的语言风格。概括地说,朱晓玲的语言风格,质朴冷隽、怨而不怒。从她的小说中,你很难看到激烈火爆的感情宣泄,大声疾呼的褒贬臧否。而是娓娓道来,不动声色,起伏跌宕、从容不迫。冷静中不乏幽默和倾向性,给人一种既生动又具理念的质感和美感,深深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你忍不住要随着她的文字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忍俊不禁。作者很善于叙述故事,拈重若轻。尤其是对故事情节的处理上,作者往往很巧妙、机智地将复杂曲折的情节能在不经意之间,如行云流水般向你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故意设悬疑、卖关子也是朱晓玲小说创作的惯用手法之一。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驾驭功力很是了得的。

当然,如果作者将生活的视野再扩大一些,更着重于揭示世态沧桑及社会深层问题,多一些对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发掘,相信作者将会收获更加沉甸的果实。

2002年12月1日于北京

注:
1、本文作者系原《中国作家》杂志常务副主编
2、本文作者将为《朱晓玲自选集》写的“序”,已收入到他的《同渡之什》一书之中(该书于2005年12月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在该书中,作者将“序”改名为《独特风格在继续》。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07-5-16 16:47

创作是我生活的方式 (《朱晓玲自选集》后记)

朱晓玲


将“自选集”的稿件整理完后,没有一丁点儿的轻松感。心中依然被一种无言的情绪塞得满满当当的,很有斩不断理还乱的意味。我想,那就写个后记吧。将塞满心间的话儿真实地倾诉出来,应该说是不同如小说的另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吧。这种表达方式能更本真、更直接地同每一位翻开这本专集的——您和你们,进行交流。因此,我祈望您在接受这本专集中的所有作品的同时,也能接受这篇“后记”,我当是谢了!

我将这本书真诚地棒在您面前的时候,首先,想告诉您的是,一个将耕耘溶入生命中的劳作者,在依然如故地、真诚而挚着地默默劳作着。如一个无怨无悔又别无选择的农夫般,在认真而汗流浃背地耕种着她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这块土地并不富饶又是那样冷寂。再之想说的是:感谢您。因为使我永不言说放弃的力量,是来自您的关注和期待。是您的关注和期待使我度过一道道难关,跨过一道道坎。从而使我在风吹雨打中坚定地走到了今天。并且还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我生活和生命的唯一。

贝利在没有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球王之前,只是一个爱踢足球的穷男孩而已。但是他的教练很看好他踢足球的天赋,有一天送了只真皮足球给他以示激励。贝利对真皮足球爱不释手的同时,对他的教练心怀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一直激励着他走到人生的峰巅)。当时因为穷,他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这种关爱和期待。在同年的圣诞节,贝利到野外挖了棵小小的松树,作为圣诞节的礼物放在了教练的门前……这个在我听来很感人的小故事,是我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的妹妹有一天在电话中对我讲起的。记得当时我们聊的是关于成功和爱心这样的话题。我们都认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必定同时拥有着一颗爱心。对一个帮助过你的人,心怀永远的感激,这也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和追求梦想的动力之一。贝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他成功了。

在一篇篇幅不会、也不可能很长的后记里面插进这么一个故事,看似似乎有些离题千里。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所表现的主题太符合我此时此刻的情状和心境了。因为,我的心中自始至终都满怀着感激之情。是为了感激和热爱我才坚守着;是为了感激和热爱我才创造着;是为了感激和热爱我才不屈不挠地纯粹着;是为了感激和热爱,我才不充许自己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毫不掩饰地说,我始终是一个很不得生活垂青的女人。尽管自己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文学创作很努力、很刻苦、很自律、很执着、也很真诚。但是无论是创作之路或是生活之路,一直都是走得不是那么顺畅。总是走得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个中原因我自己也是无法说得清楚。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自己不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而耿耿于怀(此时,或是在此之前,我已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无知和浅薄感到羞愧和脸红)。那是因为,在我的意识中,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认为:凡是搞文学创作的人,必须走进文化部门,才会成为一个被社会接纳的正宗文人,否则就是“另类”,就是“边缘人”。在此期间,也是有某些地方文化官员嚷嚷着要帮我解决这问题那问题的(甚至连工作调动表都填过好几次)。而事实的结果是,最终一个个与文化与创作无关的人,早已很顺理成章地调进这些文化部门。他们进了文化部门后,打着文化部门的牌子,红红火火地开办着各式各样与文化有关或无关的公司、商店。而我,至今依然在文化部门的外面被无情地“边缘着”。个中玄机谁能说得清楚。文行至此,我想起了天津作家牛伯成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创作道路会很艰难,凭直接感受是这样。凭灵性创作的人都很艰难。因为你还没有世俗化,就文学不是坏事,而就创作者而言,就会很艰难。”回想自己走过的历程,真的不幸被他而言中。我真是无法穷透命运之手,在如何给我的人生之旅缠绕起的一团团迷雾……

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心灵深处滋生了一种本能的拒绝和深重的悲哀。时时刻刻总想面对无言的电脑,无言地静坐。无处不在的人性的丑陋表演和愚昧无知,狡诈和玩弄权术,使你既怜悯又悲痛。很多时候,面对生活的黑暗和人间的丑恶时;看着那些面对善良和真诚显现愚昧、狡诈及凶残和暴力、而在权力面前奴性十足又极端卑微的人的表演时;当目睹人性的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张牙舞爪大行其道时;当权力者(无论大小权力者)们肆无忌惮地挥攉权力践踏人性的善,张扬人性的恶时,一种凄凉的悲苦常常使我陷入深深的无望、困顿和迷茫之中。这种无望和困顿几乎要使我丧失所有的信心,使我对人性及人性的本质发生质疑。这种质疑在我的《大雪有梦故里难归》、《生活如烟》、《瘫儿》、《冬日的季风》、《来自天国的欺骗》等小说中都有所表现。但是我知道,我的小说中所表现的远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来得深刻、来得残酷及精彩。

其实,现实生活的戏剧性和残酷性绝对远远超过我们写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由此,很多时候,我有一种被生活的本身在不断地鞭挞和质疑着的强烈危机感。我痛彻地感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质疑着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洞察力和驾驭力。生活常常无情地嘲笑着我:你是懦夫。你的作品全是他妈软不叭叽的玩意儿。你目睹了多少人间的黑暗和肮脏、丑恶和奸诈、虚伪和歹毒,你为什么对这些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面对这样的质疑和诘问,我无言以对,我无地自容。我唯一可说的是,从今往后,我是会不断调整我的创作思路,写出令亲爱的读者满意,也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一定会努力的!

另外,我要说的是,我收集在这本“自选集”中的所有小说、纪实文学、人物专访、文学评论,都是近几年相继发表在《中国作家》、《青海湖》、《广州文艺》、《今日名流》、《女子文学》、《农民日报》、《当代人》、《读书时报》、《文论报》、《枫叶》等报刊、杂志上的作品。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曾经以《冬日的季风》命名出版过一部集子。今天,当我在编选这本专集时,之所以又将中篇小说《冬日的季风》收入进来,是因为这部中篇小说我比较钟爱,但愿您也能喜欢;还有如《抓老鼠》、《冢边的小屋》、《如水的女孩》、《小河水哟女人泪》等,这几篇我早期创作的比较短小的小说,也是我比较钟爱的篇章,故也被收入到这本“自选集”中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早几年应某杂志之约,写就的纪实文学《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和我最近完稿的中篇小说《瘫儿》,在题材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我在中篇小说《瘫儿》中,只写了弃婴瘫儿一个人的命运;而在纪实文学《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中,我写的是一群被遗弃的儿童的命运。这些被亲生父母所遗弃的儿童的命运,无疑都是不幸的、悲惨的,更是值得每个有良知的人同情的。无论是在写《瘫儿》的时候,还是早几年前在采访和创作《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的过程中,我除了为这些悲苦的幼小生命感到心酸、感到悲痛,也为他们流了很多泪之外,还有痛恨。痛恨那些泯灭人性的枉为人父枉为人母的男人和女人们。

……现在,我依然常常会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在人口稠密的闹市区,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浪儿在伸着肮脏的小手向过往路人讨要。有的甚至拽着路人的衣服,或抱着路人的腿,完全是一副你不给钱,就绝对不放行的架式。从他们幼小稚嫩的脸上,看不到那怕是一丝丝的、作为人的尊严和羞耻感。这绝对是一幅令人心寒、令人悲哀的景象。谁是制造这幅悲哀景象的主凶?我始终在心中这样诘问自己。因此,继《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之后,我怀着一颗无限悲悯之心,又写了《瘫儿》。我是希望自己微弱的呼吁,能唤醒人们麻木的人性及人性的良知。

将近几年散发的部分文章收集起来出版这本“自选集”,是不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心愿、抑或旨在一种证明,我真的是无法界定。我只是在冥冥之中感觉,应该对一如继往关注着我、默默地支持着我的亲人、老师、朋友们有所回馈。我想我只能用这种方式向遥远又无处不在的亲人、老师、朋友们,表示我最深重的感激之情和我最深切的怀想。我之所以能在文学这条路上坚守至今天,除了因为我自身无法逃遁的文学情结使然外,更重的是亲人和读者朋友们热切的期待和深情的关注,在永远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推动着我,向前向前向前!越往年轮的深处走,对文学创作,越是欲罢不能。越是深切地感到,文学创作,就是我今生今世的生活的信念、人生的信念,是我无法释怀的一种情结;越往生活的实处看,我越是深切地感到,除了文学,我将什么都不是。尽管文学这条路上,同样充满着荆棘、坎坷和艰辛。但是,只有在文学这条路上行走时,才会有缕缕阳光照进冷寂的心灵;才会感觉到有温暖的手拉着你前行;才会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你并为你高高地擎着一盏明亮的灯。向你昭示着生活和生命的希望,并召唤着你往前走,向着高高擎着的那盏明灯——永不回头。

在这篇“后记”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著名评论家周政保先生在他的《精神的出埸》一书的“后记”中写到的一句话:“我别无所求,仅仅是热爱文学而已。”我将此段文字引用至我的后记中来,并作为我后记的结束语,是我感觉到,这一段文字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我为什么“坚守着”的心态。但愿周政保先生看到了此文后,一定不要责怪我不仅盗用了您的文字,而且盗用了您的态度,是为感谢!

最后,我着重要说的是,深重地感谢编辑家章仲锷老师为我的“自选集”而写的《序》。我在遥远的南方向您深深地鞠躬、致意!
                     
二00二年十一月八日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07-5-17 00:25
感谢章凝的辛勤劳作!
作者: 伊甸园丁     时间: 2013-2-24 20:54
伊甸文讯:《朱晓玲自选集》(电子版)由“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授权推广。可在“微读书”网下载至手机阅读。

链接:“微读书”网:http://book.weibo.com/book/89678/825899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