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 施雨:在交锋中增进了解 ─ 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与成都作家的对话
[打印本页]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28 12:56
标题:
[转载] 施雨:在交锋中增进了解 ─ 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与成都作家的对话
在交锋中增进了解──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与成都作家的对话
施雨
【文心社成都消息】2006年7月20日下午,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第二届笔会举办“海外作家与成都作家座谈会”。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少君、张翎、陈瑞琳、施雨等与成都本土作家洁尘、柏桦、冉云飞、卢泽民等就“新移民文学”的界定以及它的艺术特色,跨文化汉语写作的感受等进行了交流。
(一)如何定义“新移民文学”与“新移民华文作家”
成都作家卢泽民提出,准确界定“新移民文学”的概念是谈论华语文学建设的前提。同样是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为何海外作家要用“新移民华文作家”这个词。
对此问题,世界华文文学会副会长陈公仲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新移民文学”指的是70、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移居海外的作家用华文创作的作品。这是近20、30年来,几十万以大陆为背景的留学生在海外定居后产生的一大批令人瞩目的华文作家。他还特别指出,在这批作家之前的海外华文写作,主要是指以白先勇、聂华苓、陈若曦等为代表的港台作家群。
美国华人评论家陈瑞琳曾经关于海外华文作家有过说明,海外华文作家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台湾、香港、澳门海峡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欧洲等地的华文文学还只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阵容)在这里,北美的华文文坛越来越成为海外文学的重地,原因是变化快,作家层出不穷,又来自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创作的成就也就格外地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新移民中有一批用英文创作的作家如哈金,他们的作品被归入美国文学。相对于这些用英文创作的作家,用汉语创作的华裔作家,他们的作品属于中国文学的范畴,因此就被定义为“新移民华文作家”
(二)“新移民文学”的现在与将来
陈瑞琳回顾了移民文学发展的历史,提出了移民经历对文学创作的意义。她认为“中国文人是需要流浪的”,古代诗人如李白也有过流浪、自我放逐的经历;“五四”作家如果没有留学经历,中国现代文学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流浪和移民是一种放弃,放弃原先拥有的,求索新的、不同的文化。对于新移民华文作家来说,她强调:“中西文化的碰撞让我们获得了新的视角和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母文化。”她提出,在创作上本土作家与海外作家各有所长,海外作家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本土作家对中国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但也都各有局限性。她说:“我们回来就是为了寻找母文化的根。”
作为一个评论家,在鼓励创作的同时,陈瑞琳还客观地指出,“新移民文学”只有20来年的历史,实在太年轻了,目前的“新移民文学”在艺术技巧方面尚显不成熟,但它给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它有自己崭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有不一样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背景。也许今天在座的作家不是新移民华文作家中写得最好的,但我们是开拓者,我们愿意为我们这一代作家做开路先锋。她还说:“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也曾迷失过,但很多作家做出了不起的努力──大家在努力写出我们自己的故事。”
(三)针锋相对论“新移民文学”特征
成都评论家蒋蓝在会上关于“新移民文学”的特征提出了疑问,他说:“新移民作家在《青年作家》上发表的一组文章大部分是散文,作为“新移民散文”从文体、体裁上不知道表现了哪些美学特征?”他还特别指出,国内新散文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美学气质和美学特征。
陈瑞林表示,散文是非常个人化的创作,每个作家关注点不同,很难找出共同的特征。在《青年作家》7月期上发表的这组散文,是海外作家为了表达对成都的热爱和敬意写的应景文章,不能用这些文章来衡量他们散文创作的成就。
对于成都作家提出,他们希望在新移民华文作家中,读到高尔泰《寻找家园》这样令人震撼的好作品。
旅美女作家施雨认为,由于经历和背景不同,作家的创作题材一定也不同。与高尔泰相似经历的作家在大陆不少,为什么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能让你们如此感动并印象深刻?这不是也说明了出国以后,高尔泰有更深的思考和更高的精神天空?不在海外高尔泰能写出《寻找家园》吗?她表示,很多作家出国以后的作品呈现出了更深刻更淡定的思考。她还举例说,严歌苓出国之后的作品更多的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对人性的挖掘更深刻。
施雨还强调,新移民作家中多数是20多岁就出国了,不可能有高尔泰那样的经历。可是,他们在异国他乡求学、求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
人们常说,出国的人更懂得爱国,这是因为在别人的土地上,和其他族裔的人竞争尊严和生存条件,这就是海外移民的基本生存状态。这10年来,几十万北美新移民渗透到主流社会,通过自己的全方位努力,以自己的文化和智慧深深影响、改变了身边的西裔人士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越来越的人开始喜欢中国文化,了解春节、中秋的含义。这一代新移民影响并改变了美国对华人的政策:这两年汉语被法定为大学的第二门外语,与法语等其他国家的语言有着同等的待遇;中国针灸经过多少次法庭上的激烈交锋,多少人倾家荡产,去年已经被确定了它的合法地位。从前是英语热,现在变成全球汉语热。这一切都是新移民的责任,都是新移民自己的故事,也都是新移民华文作家创作的题材。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大陆本地土作家有自己的创作使命,新移民作家也有自己的创作的创作使命,彼此相辅相成,共同丰富、完善中国文学。
(四)“新移民”身份是“金缕玉衣”
旅加女作家张翎在会上坦言,海外和国内作家彼此了解不够,大家更需要的不是争论,而是交流和沟通。张翎称,人到了海外像是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植入另外一块新的土地,会产生很多激烈的反应,理性的观察和成熟思考还需要时间,所以,新移民写作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和大多数移民作家一样,张翎说她的创作时间并不长,不超过10年,这批作家在移民前10年,要为生存而求学、工作,在温饱解决以后才开始写作。她说,一方面她不希望一生喜爱的文学沦为谋生手段;另一方面她觉得连根拔起树,露在泥土表面的根须太敏感,需要时间的积淀,才真正领悟异国文化的精髓。
她真诚地对大家说,与在座的专业作家相比,我们创作的经验不多,请给我们时间,相信20年、30年以后我们的作品就有份量了,她还表示,“新移民作家”这种身份让她“又爱又恨”,这个概念可以作为一个标签让他们被共同关注和研究,但也限制了对作家个体的认识。她将这个身份比喻为“金缕玉衣”,她说:“严歌苓等人的创作与这个身份并没有多少关系,我们要挣脱这件‘金缕玉衣’创作必须更成熟。”
作家洁尘对张翎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她认为作家都是以个人身份写作的,标签对一个作家来说一点不重要,海外作家与国内作家一样面临著个人身份的认定,甚至包括与母文化关系的认定。她认为,疏离感和漂泊感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海外作家更容易抵达这种感受,她说:“怎样用有高度文学品质的表达抵达这种感受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五)结语
通过提问、回答的激烈交流之后,海内外作家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各种原因,除了在《青年作家》7月期上发表的这组散文,成都作家对在座的海外作家的作品并不熟悉,而拜海外图书馆华人图书馆员的爱心,花钱购买收藏了不少在座成都作家的不少作品,海外作家都有机会拜读。当然,正因为不了解,才更体现这次交流的重要性。
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在总结时说的:作为作家来说永远都需要开阔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思想视野,这次双方互相交流一下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对双方将来创作都会起到良性的效益。
我们非常感谢成都政府和《青年作家》杂志社的热情邀请和辛苦接待,让海内外作家有了近距离的了解。
座谈会最后,《青年作家》杂志还向所有与会作家颁发了“特约作者聘书”,并希望海外移民作家为杂志新一期专题《成都映像:海外作家笔下的成都》撰稿。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