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海外作家呼吁纯洁写作的回归
[打印本页]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6 19:19
标题:
[转载]海外作家呼吁纯洁写作的回归
海外作家呼吁纯洁写作的回归
(会议新闻稿一)
张祈
本报讯 面对当今文学的写作出版变得日益商业化和炒作化,许多海外作家呼吁,文字应该向纯洁写作回归,作家应该从心灵的高度来把握现实,同时,出版界也应该更多地关注纯粹文学的写作。
7月16日,由海外著名文学团体文心社主办,海内外作家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别致的见面会。在会上,张翎、施雨、融融等当前较活跃的海外作家和国内出版界和文学界许多作家、编辑见面。他们对当前文学写作的日益商业化和炒作化表示忧虑,并认为,文学在追求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给纯洁的心灵一席之地。曾经两次入选“中国小说排行榜”的加拿大华语作家张翎在回顾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历程之后,意味深长地指出,文学写作最终还是个人的心灵表达,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首先需要有一颗宁静澄澈的心灵。作家的作品虽然最终要和市场接轨,但作家在写作时,心里不能够时时刻刻只想着市场。旅美作家、文心社社长施雨则指出,当前国内出版界对海外文学的印象与期待和眼下海外文学的发展实际有很大距离,新一代移民作家的写作已经和从前的“唐人街写作”有了很大区别。
海外作家的言论也引起了国内出版界、文学界的反应。作家、学者摩罗表示,当前国内的一些文学写作有点“看不懂”,有些作家的作品显得很浮躁,很多卖得火的东西却是没有灵魂深度的。他认为,作家在关注创作个性的同时,也应该以艺术的形式对现实发言。作家衣向东指出,当前的中国小说写作已经走过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现在许多小说都是接近于写实主义的,最近涌现出的直面现实的一些作家、作品值得期待。青年诗人张祈则在发言中强调,文学是高度艺术化了的社会现实,能否直面社会现实是对作家的一个考验,现在的写作那种来源于政治、社会道德方面的压力还是减小的,而来自于市场的压力却在增加,作家们现在面临的不是承受之重的问题,而是承受之轻的问题。作家们应该向鲁迅、路遥、北岛等作家、诗人学习,直面社会现实,写出无愧于这一时代的作品。
作为出版界、编辑界的代表,美国轻舟出版社社长融融、美国《彼岸》月刊副主编王威、《红杉林》季刊主编吕红等也向与会者介绍了当前海外文学创作的发展状况,他们认为,在眼下“大汉语写作”的趋势下,海外文学和大陆文学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对于海外作家的一些想法,台海出版社社长安然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出版界在出版一些畅销书的同时,也应该给纯粹的文学以适当的支持。《小说月报》原创版副主编邓芳则感觉,当前的海外文学写作存在着选材雷同、深度开掘不足等问题,她期待作家们能够写出更有海外生活特色和时代深度的,有灵魂感、大手笔的作品。
文心社成立于2000年11月,在美国新泽西州注册,是一个以海外华人为主的非盈利性中国文学社团。文心社社员大部份是旅居北美、在网络上和平面媒体上进行写作的中国文学爱好者,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欧洲、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中国文学爱好者,现有成员近三百人。据主办者介绍,他们将把文心笔会办成一年一度的会议,并邀请海内外更多的作家、评论家来参与。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6 19:44
作家应该自觉地关注社会现实
——2006年第一届文心作家笔会欢迎词
张祈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文心社北京分社的张祈。
.........
下面,我主要来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两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叫做海外汉语文学和中国大陆文学的交融。我们选择这个议题,其出发点是,近几年来,随着一些海外作家的回归,海外文学和大陆文学的交流逐渐变得活跃和密切,海外文学也好,国内文学也好,已经逐渐地归于一个大汉语文学的概念。虽然在写作视野、题材选择、艺术技巧等方面,海外文学和大陆文学还有很多不同,但交融对话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洪流。在这方面,有北岛等很多作家和诗人的例子,他们一方面是著名的海外作家,同时也拥有数量巨大的国内读者。他们的作品既在国外出版,也在国内出版,其思想和艺术也影响着更多的受众。
分析这个现象,我个人觉得其中有三个因素,其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辐射力有所增强,加之交通、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文学的交流也变得方便快捷。其二是海外作家出于对母语的依恋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以及回归情结的影响,他们也愿意听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国内产生回响;其三是由于文学的本质是一样的,无论作家身在何地,使用何种语言,写什么作品,他们总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进行恰如其分的对话和讨论。
当然,从深层次的角度看,当前海外文学和大陆文学的交流还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比如,当前一些大陆作家还只认为海外文学只是国内文学的一个分支,而国内的出版界也多是从市场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选择出版海外作家的作品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看到这些现象正在有所改观。今天来到我们会议上的许多嘉宾都是文学杂志的编辑或者出版人,我想大家应该在这方面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障碍,消除隔膜,使双方的交流变得稳定化、透明化,以共同促进中国汉语文学的繁荣。
这次会议还有一个议题,就是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这是最近较热的一个焦点话题,其起缘是由于“思想界”批判“文学界”不关注现实,没有社会责任感;而他们的批判也引来了作家界的反击,说思想界不懂得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只想要求文学成为某种传声筒。这次争议的基本情况,我们会议的背景材料里有,我在这里就不复述了。我只是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我的看法之一是,优秀的作家或者诗人应该自觉地关注社会现实。
看了思想界和文学界的争论后,我的感觉是双方都看到了事情的一个侧面。事实上,学者们的论点虽然有些生硬,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从文学的本体来说,它就具有认识现实、引领大众的功能;其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无论如何,作家或者诗人还是应该在社会道德,人性维护方面有所担当。当然,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作家们的事,而是所有的思想者、艺术家都要真诚来面对的课题。以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说文学是一门高雅艺术,不食人间烟火,一味玩弄技巧,逃进象牙塔的老路是走不通的。
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个问题以前也有过争论,但是比起艺术的问题来,人生的问题终归是更大的问题。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以前的文艺,好象是写别一个社会,我们只需要鉴赏;现在的文艺,就在写我们自己的社会,连我们自己也写进去;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现们自己。以前的文艺,如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从上面的观点看,鲁迅先生是支持作家直面现实,不回避现实的,这在他自己的小说和散文、杂文创作中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作家们反驳思想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反对“听命式的写作”,事实上,我个人的感觉是,现在的写作那种来源于政治、社会道德方面的压力虽然依然存在,其压力却还是减小的,而来自于市场的压力却在增加,作家们现在面临的不是承受之重的问题,而是承受之轻的问题。很多的作家面临现实是失语的,他们采取的是一种逃逸的姿态,这个倾向是值得怀疑的。
我的看法之二是,文学是高度艺术化了的社会现实。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再用过去的“模仿说”、“镜子说”等来说明文学的本质,但文学来源于社会现实这一基本规律还是没有变化。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各种新流派、新手法也层出不穷,但卡夫卡也好,博尔赫斯也好,普鲁斯特、乔伊斯、马尔克斯也好,我们在看到他们伟大的艺术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感觉到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也正是如此,他们的作品才是多义的,复调的,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有人说写诗是“戴着镣铐跳舞”,打一个比方来说,作家们也就像是一个单杠运动员,他可以在杠上做各种动作和技巧,但社会现实就是他所凭借的那个单杠。客观地讲,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有时的确会增加作家写作的难度,因为作家需要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完成一个双重的甚至多重的任务,但越是如此,作家们就更应该多研究现实,观察和参与现实。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和作家路遥,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其卓越的写作技巧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始终不渝地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和探询。
当然,我们说作家应该关注现实并不是说,一个作家关注了现实就会有好作品,当前,也有一些很像是现实题材的作品,比如某些官场小说,单位小说,市井小说,小男人小女人文学,他们的确是在写现实,但这些作品由于受其作者的思想深度、艺术水准等方面的制约,也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灵魂的高度。总结一下就是,我们说作家应该自觉关注现实,这是文学创作本身内部规律的需要,也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自身成长的需要。作家如何关注现实,表现现实,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一个优秀作家必须时刻沉思的主题。
我的看法之三是,当前的中国现实在呼唤伟大文学的出现。
事实上,我的直觉是思想界也好,作家界也好,大家的分歧的产生更多的原因是对“现实”这个词语和这个词语背后的所指有着不同的理解。现实是多种多样的,人的心灵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学作品只有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并且从心灵的高度来把握了现实,它才会是深刻的,有价值的。
怎样看待当前的中国社会现实?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有两个角度:首先是正面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这个成就是巨大的,也是不应该被误读的;其二是,毫无疑问,在当前中国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人权维护乏力,官员腐败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社会保障不足、底层民众依然在痛苦中煎熬等,这些也是格外需要作家们关注的。对于更年轻的一代写作者来说,1989年后,思想界和文学界都是哑寂的,沉默的,在反映现实方面是软弱无力的。当前,也有一些走红的热闹的作家作品,但显而易见,它们采取的姿态更多的是一种回避,是一种盲目的狂欢。
我个人是支持作家的独立写作的。但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一方面需要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更需要作家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修炼。作家们需要树立起更为高远的文学目标,在不盲从于政治、道德压力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和来自市场的压力保持一些距离,这样才能够保持自身写作的纯粹性,避免过于浮躁、急功近利的危害。
前一段时间,美国作家哈金提出了有关“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说法,他指出,写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小说家写作的最高目标。作家们应该建立起这一抱负,因为伟大中国小说的意识的形成将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分野,将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公平的尺度和相同的空间,因为大家都将在同一起跑线上,都面对无法最终实现的理想。今后不管你人在哪里,只要你写出接近于伟大的中国小说的作品,你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作家。他的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国内一些重要作家的争鸣。总体来看,大家对这一提法是认同的,这也是海内外文学的一个重要的觉醒。
有人常爱说,当前的中国相当于历史上的盛唐,也有人说当前的社会还是黑铁时代,不管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但我们要承认,我们面对的这个时代是气象万千、生气勃勃的。对于一个以文字和语言来安身的作家和诗人来说,能够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该算是很难得。美国作家爱默生曾经用他充满睿智的激情,预言了一个伟大的美国文学时代的到来,事实上,眼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拥有了一些很好的诗人,很好的作家,往远处看,假如我们的作家们能够怀有责任、信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用真诚和热情来关注现实,全身心地投身于文学写作,创作出真正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也是非常可能的。
关于两个议题的探讨我就说这么多。我再表达一下我们的一个期望。虽然这次的文心笔会是第一次举办,但我认为它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开端。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会议办成一年一度的会议,以后我们也将邀请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海内外作家、思想家和评论家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议,使文心笔会成为海内外作家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化的文学交流平台。文心社的宗旨是“以文会友、以文交心”,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对各位嘉宾和代表的与会表示感谢,也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增进彼此的交流,获得一份美好的心情!谢谢大家!
2006,7,16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6 19:48
嘻嘻,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思考、笔耕更重要!
作者:
beige
时间:
2006-7-17 01:04
"作家应该自觉地关注社会现实"
“怎样看待当前的中国社会现实?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有两个角度:首先是正面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这个成就是巨大的,也是不应该被误读的;其二是,毫无疑问,在当前中国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人权维护乏力,官员腐败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社会保障不足、底层民众依然在痛苦中煎熬等,这些也是格外需要作家们关注的。对于更年轻的一代写作者来说,1989年后,思想界和文学界都是哑寂的,沉默的,在反映现实方面是软弱无力的。当前,也有一些走红的热闹的作家作品,但显而易见,它们采取的姿态更多的是一种回避,是一种盲目的狂欢。”
这些话倒是说得不错。可惜的是真有这样的勇气的作家太少了。 我倒很希望有谁能介绍一下海内外作家“自觉地关注上述中国社会现实”的好作品。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7 07:45
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人权维护乏力,官员腐败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社会保障不足、底层民众依然在痛苦中煎熬等,
我倒很希望有谁能介绍一下海内外作家“自觉地关注上述中国社会现实”的好作品。
为力的长篇小说“追逐”。嘻嘻。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7-17 08:36
我的直感是不应过分强调某一种写法,直面社会现实和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的东西都有存在的价值,只要写得真诚,写得深刻,写出人性。举个例子,国内周梅森的东西取材很大,但是我看了很不舒服。这里可见光的散文<<佛缘>>和岩声江的散文<<列日一小时>>几乎人见人爱。昨天看完王安忆的<<长恨歌>>(电视剧),我仍然喜欢王这个作家。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