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海外伊甸专辑”的讨论 各抒己见 [打印本页]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18 11:30     标题: 关于“海外伊甸专辑”的讨论 各抒己见

我们当初创建伊甸文苑时,网站宗旨除了加强文友们的分享、交流、帮助、提高等。早就计划创出和出版我们自己的文学品牌----伊甸专辑。

伊甸月刊启动后,发现文友们的旧文太多。既然月刊注重新文,版面又有限制要求。联想到斋主的出色中篇,象“背面”,都搁置多年不能出版。园丁们重新讨论,认为开始“海外伊甸中篇小说集” 的编辑和出版,时候到了。

中篇小说进展顺利。与文友简杨商量时,发现大家的短篇小说又积存太多。现在有悲歌为“海外伊甸短篇小说集” 主打杂,估计也会顺利进行。

然后就是“海外伊甸诗歌集” ,“海外伊甸游记专辑”……这些也已经有文友奉献时间和精力做负责人,就让他们没有压力的慢慢做吧,不着急。

关于出版。我们园丁的意见是先把专辑们编辑出来,然后文友们分别在国内和海外寻找出版社。他们是互不要版权的。在中宣部的干扰、专制下,国内和海外的出版社属于两个制度、两种系统。

得益的应该是我们文友们,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我可是净听人们抱怨国内的出版社,为什么不珍惜海外的写作、出版自由?)。

至于出版费用:底线,有文友愿意奉献。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18 11:35
请有兴趣的文友们,能看看这篇。作为开拓者,他们的确有勇气。

POD — 美国华人出版业悄悄崛起的一支异军


宋永毅

当人们把大部分热情和注意力都倾注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之际,在西方传统媒体和出版领域中,一支异军正在悄悄崛起……近年以来,在美国中文出版领域,它也已经初露端倪,渐成规模,取得了令人不容小视的成绩——它就是被称为POD的新兴的传统出版业。

POD 的英文全称是PRINT-ON DEMAND。如果把它简单地直译成中文,就是“按需要出版”的意思,现在这种出版方法被誉为被对传统出版业的“静悄悄的革命”。据说这场革命的主角叫Jeff Marsh。他原来在汽车制造厂工作,1984年被解雇,以后自办企业Marsh Technologies, Inc. (MTI),发明了 一种名叫“完美的书”(PerfectBook)出版机器,便掀起了POD的新潮。

那么,它和传统的出版有些什么区别呢?首先,这里有“多”(成千上万本)和“少” (小批量甚至1本)的区别。就传统出版而言,如果一个作者的著作无法销出2000-4000本(这里用的是海外中文出版的数字),出版社就会一定亏本。在操作中,出版社编完了作者的稿件后还要送到另外一个部门 ─ 印刷厂去。而传统的出版工业大机器所做的制版、纸张、印刷、市场等程序则一定要有数千本的量才能开印。POD则不一样,它用的是一套用崭新的电脑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排版、印刷、装订、裁切的小机器,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便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包括了“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单位。这样,只要选好文件,按一下按纽, 几分钟一本书就出来了。你要换一本书,只要换一个文件,再按一下按钮就行了。因为省去了排版后再送去印刷厂制版、纸张、印刷的程序,POD可以印刷1000本,也可以印刷10本。如此,它就不会有印出来卖不掉的问题。 其次,在销售途径上有“网下”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区别。虽然现在各大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网络书店,但是鉴于他们大规模的印刷量,他们的主要销售途径还是“批发商─书店”的传统路子。与此相反,POD少量的出版物则主要用的是“网上书店”的路子, 这种网络销售每本可以省下至少50%的给批发商的利润。写到这里,细心的读者或许会问:传统的出版业不也有自费出版一说吗?它和POD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的区别在于POD的根本性质,即“需要”和“不需要”之别。即便是接受自费出版的出版社,他们在印刷厂的开印量也至少要数千本。 如果在现实中没有这个需要, 作者只能把自费出版了的书推积在自己的地下室中发霉,或送给本来不需要的亲戚朋友。否则,租一个仓库的费用更是不菲。而POD的出版,则是小批量定制出版:可以按需要马上印数百本,也可以立刻就加印一本,这就没有了这个浪费和堆积的问题。

最后,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的领域,对一个年轻的作者来说,出版第一本书都是最难的。在英文出版中,出版常常要通过代理人,而出于利益的自然考虑,代理人却常常希望作者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而恰恰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才最希望通过代理人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这样,便形成了一个“22条军规”式的矛盾和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新人的辈出。 在中文出版领域里,尤其在中国大陆,还有一个层层政治审查的问题。 一些非常优秀的政治文化作品,即便可以在那里畅销,也大多无法问世,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 ─ 美国华人的POD出版业就是在这样的科技、市场以及政治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短短几年内,POD出版社在全美已经有了四、五个之多。

“替普通人出书,为平凡者立传”
这两句话是美国华人第一个POD出版社--柯捷出版社(Cozy House Publisher)给自己定下的出版宗旨。创办开出版社的是纽约的陈文乔、曾壁华夫妇,前者是留美的化学博士,曾在圣地亚哥一家药物设计软件公司工作了多年;后者经过多年的奋斗,也已经成了一家毛衣厂的女主人。2000年他们离开各自的工作,创办了这个今天在圈子内名闻遐迩出版社。说起动机,陈文乔淡淡地说一句:“因为喜欢”。确实如不少朋友所说,他们是一对“痴心圆梦人”。

但是对于“圆梦”,他们却一点也不含糊。他们不仅从自己十几年的积蓄中,拿出20万美元投资,使装订机、切纸机等设备一次性到位,而且 他们购置的设备也是最好的。例如,激光打印机技术更新频繁,几乎一年半载就有新机种问世,柯捷在五年之内已经更换了三次之多。装订机也经过三次更新技术,实现了半自动装订。在他们首批出版的书里,既有他们高中老同学覃雪芝先生父亲的古诗词集(《覃汉川诗选》);也有在网上相识的大陆语言学者张宏对日语的文化学研究(《闲聊日语》);还有海外华人业余的文学社团“文心社”的“文心丛书” (《施雨幽默散文集》,《中国 人眼里的美国人》等)。 短短四年内,柯捷已经出版了六十六本中英文著作,广泛地涉猎了政治、文化、历史、语言等十多个领域。不要说他们出版的书一直以装帧精美,制作考究闻名于美国华人出版界,仅就数量而言,也已经接近一个国内中小型出版社的水平了。

近年来,柯捷还表现出了一种“社会保存一些文化遗产、历史见证” (陈文乔语)的历史感。他们给著名的旅美诗人黄翔出了他近100万字的宏篇巨制《自由之血》上下册; 他们为鲜为人知的大陆最早的七、八十年代的青年“现代派小说”刘自立出了《自立小说集》(尽管刘自立在政论界早已经成名);他们还在在去年12月12日新泽西纪念“南京大屠杀”和追思历史记述文学家张纯如的纪念会上,以仅仅数周的时间推出的《永远的张纯如》一书。第一批印 好的100册,当场一售而空。更值得一提的是:陈文乔夫妇出版这本纪念文集是免费,售书利润所得全部捐赠给了新州史维会,以继承张纯如未竟的事业。

柯捷出版社不仅有自己的网上书店-- 柯捷书店(www.cozygraphics.com),还有自己的独特高雅的品书园地 -- 柯捷动态和柯捷论坛(cozygraphics.com/modules/news/)。看到这么多的好书和网页竟然出自一对夫妇之手,真令人无比感叹这些“圆梦人” 的痴心和纯真!自觉地填补历史和文化领域的空白
如果人们注意观察一下请POD在北美出版自己著作的作者,便会发现其中竟有不少是大陆的中国人,而哪些作品则明显是在大陆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而被禁止出版的。例如至今在中国大陆未被解禁的“文革研究”和对历次政治运动的回忆思考,便是一例。作这一如是观,北美的POD出版社又自觉地填补了历史和文化领域的空白。

去年刚刚成立的位于休斯敦的溪流出版社(Fellows Press of America, Inc.)最近接连推出了几本好评如潮的著作。大陆青年作家陈为人的《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详尽而真实地记录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好人”唐达成在中国文坛的风雨五十年历程,真是历尽艰难险阻,而又充满悲喜交集的戏剧性变化。他曾是一个因挑战文艺理论权威周扬而崭露头角而获罪的青年斗士;一个反右运动中检讨真话的痛苦灵魂;一个沉没社会底层二十年等待戈多(盼望 回到文坛)的夜行人……最终,他等到了回归文坛的那天,又一步步地登上了文坛的最高位(表面的),卷进了文坛的激流漩涡中心。然而在政治、文学、党性、宗派、 良心、理智、感情的冲撞、挤压下,几十年来一次次地,他为失去“自己”而煎熬,为不做“自己”而痛苦。作者笔力倾注的不是什么内部资料披露,而是在中国大陆残酷的政治运动中一个痛苦灵魂的无边的炼狱和煎熬。从而,此书有了一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震撼效应。

溪流还出版了胡风女儿晓风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我的父亲胡风》。这是在美国出版的有关胡风的第一本专著。它给了读者一个女儿的独特角度,来看待当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这一历史事件。该书还附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辅助资料,如历史照片,胡风简明年表,胡风著作目录,胡风研究书目,“胡风分子”名单和介绍,还有书中涉及人名和事件的注释等等。尤其是后者,可以说,当年中国文艺界的许多主要人物和重要作家基本都包括在内了。)

位于新泽西州的成家出版社(BeAuthor Press, Inc. )是一个成立较早的POD出版社,它在“文革研究”的历史空白上,作了为人称道的工作。成家在2003年出版了国内作者丁群编的《陆兰秀狱中遗文》也是一本在大陆转辗多年无法出版的“禁书”。 此书完整地记载了1940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陆兰秀在文革中因批判文革入狱,又在狱中因系统而尖锐地批判毛泽东晚年思想,在1970年7月4日被枪杀的十几万字的日记和檄文。陆兰秀狱中遗文,从她1968年5月开始的“反动日记”,1969年的从理论上直接批判毛泽东和文革的论文,到她被枪杀前的完整的审讯记录,这对当代和后代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部最真实、最可贵的“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史、抗争史。这样一本著作能在海外问世,对世界性的文革研究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史料。

除了《陆兰秀狱中遗文》,成家出版社的主人不平先生还推出了自己文革中的大字报和读书笔记选编,命名为《挑战毛泽东》,以此演绎出文革一代在红旗下长大的年轻人从毛泽东的狂热崇拜者但他的反对者的思想轨迹。这样的政论好书,成家还推出过当时还在国内的青年学者任不寐的《灾变论》,文思的《弱者》(政治生活剧)等。

和成家出版社偏重于政治历史领域的空白填补不同,位于西雅图的轻舟出版社 () 出版了一些快捷地反映大陆重大社会问题的书,自然这些好书也是因为选题敏感而无法在大陆出版的。例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女婿张冠生先生的《北京SARS 日记》 ,新海川网站同仁集体编着的《来自民间的人道关怀--艾滋病专辑》 。自然,轻舟出版社还帮助美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出版过大陆女学者陈小雅的六四研究论文集《佛之血》、法学家于浩成先生《人权与宪政》等。

自八十年代以来,北美至少已经接纳了数十万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带着“故国不堪回首”的历次政治运动的创痛移民海外的。 来到自由世界后,他们自然想写出自己一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苦难经历。记得捷克的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记忆和遗忘的斗争”。北美的POD出版社,在这方面也有可圈可点的建树。金汉平先生的自传小说《天堂路远》(轻舟出版社, 2004),田建模先生的《史迹》(成家出版社, 2003),萧牧的《风雨人生》(柯捷出版社,2004),秋潇雨兰的《荆棘桂冠》(柯捷出版社,2003)都是这一类的好作品。可以预测,只要那段血泪的历史在人们的心灵中没有被抹去,而且在大陆现实中还不断地重演,人们便会有和遗忘作斗争的意志和冲动,它们又会变为海外POD出版物的不小的市场和一个常见的主题。

理想主义者的困境和出路

迄今为止,北美的POD出版社都还是基本上不赚钱的企业。在这些第一批“吃螃蟹者”的创办者身上,都可以发现他们为了理想和事业不惜“倾家荡产”的经历。前面已经说过陈文乔夫妇辞去工作、卖掉毛衣厂开办了柯捷。但是,他们不是唯一的人。轻舟出版社的创办人、旅美女作家融融也是卖掉了自己的心爱的房子筹措了第一笔开办费用。溪流出版社的主人王晓梅夫妇,其实都是有全职工作的人,只是用自己的薪水和业余时间创办了出版社。

然而,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创业之路是举步维艰的。对他们威胁最大的目下还是经济上的困境。例如,因为长期积劳成疾,缺乏医疗保险,陈文乔最近被查出癌症后期。这显然对于正在兴旺发展的柯捷的POD出版事业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真令人不禁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再如,这些POD出版社还缺乏有效的发行渠道。虽然北美中文书店不少,但是它们一般都属于世界书局等几个大的销售部门,都还没有接受这些POD出版社的产品。如果这些POD的书每次只能印几十本,又如何保证出版者在海外生活的基本的生活来源,实现他们理想的凌云壮志更谈何容易?

为了走出困境,北美POD出版社近年来开始探索一些新路。其一是设法进入中国大陆,和国内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一些丛书。例如,轻舟出版社最近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吃一道美国风情菜》(融融着)、《素素的美国恋情》、《吃在天涯》等六、七本海外实用生活方面的书。据说溪流出版社也在做和国内合作出版中文教科书的努力。柯捷出版社近年内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成绩不菲。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主动前来要向柯捷买下《闲聊日语》一书在国内出版的版权。 其二,柯捷还开始出版一些有学术基金赞助的严肃的学术著作。他们最近出版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大学主管科研与师资发展的准副校长洪朝辉博士 的专著《中国特殊论:中国发展的困惑和路经》,在学术界颇受好评。

毫无疑问,北美华人的POD出版业是一支异军,是一条新路,现在仍在筚路蓝缕的开拓之中。但从目前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来看,这一新型的出版业自有它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天借以时,加上这些出版者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他们是完全可以在世界性的中文出版领域内闯出一番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的。

2005年3月
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
作者: benfangd     时间: 2006-6-18 16:55
一个可以操作的方式是,入选作者预先认购,比如一人认购几十本,如果认购到达一定数目,就可以出书了.
这适用在海外出书,几十本就可以印了.在国内自费印有麻烦,国内要五千本才开印,一般人认购不了那么多.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0 13:06
“海外伊甸中篇小说集”由为力总负责,我们要尽力赶在前面,第一个出版。

“海外伊甸短篇小说集”由悲歌打总工。

“海外伊甸诗集”      由章凝做主编。   

“海外伊甸游记”      现在由副手曼陀罗照看着,等主角欣欣回来动手开工。


至于“海外伊甸散文集” “海外伊甸纪实集” 等,希望有文友毛遂自荐,做牵头人,奉献时间、精力和爱心。

大家时间都太宝贵,但谁也不要太有压力。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6-6-20 13:19
建议去掉“海外”字样,原因有二:

1) 摆脱不正常的寄人li下的“海外”心态。我们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就是各地的主人,就是当地的“海内”主人。
而汉语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字,不仅只是在中国才能登堂入室。

2) 伊甸有不少优秀的大陆写手,如“枯荷”等等。如果用“海外”,置他们于何地。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0 13:3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6-6-20 02:19 PM:
建议去掉“海外”字样,原因有二:

1) 摆脱不正常的寄人li下的“海外”心态。我们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就是各地的主人,就是当地的“海内”主人。
而汉语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字,不仅只是在中国才能登堂入室。

..

请大家都谈谈,各抒己见。
作者: 白荒地     时间: 2006-6-21 15:33
感觉不论海外的华人如何定位,国内的文学界都将外边写的东西笼统地称为“海外文学”。将居住在国外作家称为海外华人作家。这可能是从本土的角度看问题有关。 不过冠以海外可能也未必是寄人篱下,当年白先勇等人写东西,也被称为海外作家。我感觉,看出版发行的对象如何,如果是面向国内,冠以海外也无妨,毕竟写作者大都在海外,所涉及的生活内容主要也是海外,有别于国内的文学专辑。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2 13:16
之所以没有用国内读者最感兴趣的“海外游记”打头炮,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有些逆流而上的精神。

小说毕竟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首先弘扬。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6-6-22 14:29
看来“海外”二字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尤其在大陆。

那就留着吧,我无所谓。至于大陆作者,就当他们的作品是先在海外发表的吧,虽
然人在本土。
作者: adagio     时间: 2006-6-22 16:26
有个问题,你们感兴趣的到底是写作还是出书? :)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6-6-22 16:31
磨刀不误砍柴工,90写作,10出书。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agio at 2006-6-22 05:26 PM:
有个问题,你们感兴趣的到底是写作还是出书? :)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2 19:1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agio at 2006-6-22 05:26 PM:
有个问题,你们感兴趣的到底是写作还是出书? :)

阿达,我想任何一个系统,有进有出才能运转正常。在咖啡时我们就互相交流,收益不少,现在的环境更好,应该更有希望啊!

刚才上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论现代文学”。引一下她做过的几件事:

---後來以她們和幾位朋友為中心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

---她在1905年开始職業寫作生涯,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遠航》出版,其後的作品都深受評論界和讀者喜愛。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賀加斯岀版”推岀。

电影“时时刻刻”的立意真好,一百年中,女人们的思维到底有什么最实质的变化?
作者: adagio     时间: 2006-6-23 09:09
我读过Leonard Woolf的回忆录(Beginning Again, An Autobiography of the Years 1911 to 1918),对你说的这段历史很清楚。需要指出的是,Bloomsbury圈子搞的是文学,不是追逐市场的畅销书商业。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不是上世纪初了,我看目前这里作品的质量基本还在商业档次,市面上的那些也一样。如果就是为了出书,那就热哄哄地出,反正到处都是商业化的文学作品,这是时尚。但不要提高雅追求啥的。

我只可怜那些树!在这样一个时代~
作者: 章凝     时间: 2006-6-23 09:26
阿达为何如此激愤?

伊甸的诗文我看不错,游记比余秋雨的强,小说不比贾平凹的差,为什么不能出书?
小人物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天经地义!

至于那些可怜的树,最好到你每天的信箱里去哀悼。
作者: adagio     时间: 2006-6-23 09:37
我没说不能出书啊,但认为为力举Bloomsbury的例子不妥~

大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写作,这个时代只有余秋雨贾平凹之流作参照系,是蛮可怜地~
作者: 简杨     时间: 2006-6-23 09:46
出着玩儿,在家看,跟朋友说一句:“这几个人我认识!”。

这是我的态度:)。玩儿完还是得认真写字。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3 14:2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agio at 2006-6-23 10:09 AM:
我读过Leonard Woolf的回忆录(Beginning Again, An Autobiography of the Years 1911 to 1918),对你说的这段历史很清楚。需要指出的是,Bloomsbury圈子搞的是文学,不是追逐市场的畅销书商业。当然现在这个时代..

阿达怎么总这么悲观?若干年后,如果我们的“古董”象罔写出了“伟大”戏剧;我们的“诗人”章凝写出了“惊世”小说,(当然可能是别人,可我不敢再胡点名了)。那你的眼镜还不要跌碎一地?

真有这种可能呀!我自己就是写不好,也要全力帮助伊甸的写手们。

与此同时,让我们热闹着、鼓舞着、开心着......总比压抑着好吧?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3 21:57
凡草倒是提醒我了:为什么我们的主题不是伊甸文苑? 伊甸文苑就象一个作家的名字一样,可以吧!

国内在骂文坛,人们不再尊重作家,因为名利污染了一切。当然名利不是坏事,但一搀上虚假就全都完蛋了。

我们能不能创出一个牌子:这是一个聚集全世界写手的文苑,文友们为自己的爱好而写,是一个纯净的写作环境。我把先磨写好的伊甸文苑文摘的发刊词先贴在这里,反正他写的比我说的好。

伊甸朋友是善良真诚的,伊甸文摘是开放进取的。

刚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建成的伊甸文苑网站,又在炽烈火热的夏日里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份刊物----伊甸文摘,这自然要归功于世界各地文友的热情赐稿和志愿编辑者的无私奉献。

言为心声,文学应当如此。发自心底的呼唤决定了文学的个体性,又因着读者的共鸣而存有普遍意义。我们曾迷失于心灵的沙漠,也曾跌倒在物质的庸俗,但无论如何,由于怀着对文学的追求,人生的漫长黑夜始终闪烁着希望的亮光。

文学编织纯真的梦想,寄托不灭的情怀。在这几十页版面里,或描绘人生,或抒发感性,每篇作品都充满了舒展自如的灵魂。因书写,我们不再孤寂;因交流,我们得以自由。

在这阳光灿烂的伊甸园,我们不会不感到写作互动的乐趣以及团结友爱的温暖。伊甸文摘欢迎大家一同来笔耕,在字里行间释放自我。让我们为自己,为世人,为后代留下哪怕微乎其微的真实人性的踪迹。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6 08:3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6-6-22 05:31 PM:
磨刀不误砍柴工,90写作,10出书。


这个数字,还大致准确。我们的写手,大都笔耕了好几年了,文章积压了太多。现在花一点时间整理、编辑,另外还有国内、海外专业编辑的帮忙。

我认为90/10,是对的。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6-26 22:12
我自己的想法:在国外出版,我们是和出版社一起为中文在海外的传播,大家共同尽力而为。在国内,我们一般不会考虑自费出版,主要是不想付中宣部的那2万人民币左右的书号费(是不是又涨了?),不必要弯这个腰。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