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華文明的利弊(舊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外逸士     时间: 2009-3-25 18:26     标题: 中華文明的利弊(舊文)

有比較才能說明問題。現在我們住在美國﹐讓我們把自己的文明來與外國的文明比較
一下。看看我們的文明有幾分值得吹噓。

老外(其實我們自己在這裡是老外﹐但姑承其舊。)有許多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學習
的。一般情況下(不包括極少數犯罪分子)﹐老外對人比較熱情﹐樂于助人﹐能自
覺遵守各項法律規章。有一次﹐我太太上班途中輪胎漏氣了﹐停在路邊﹐束手無策。
她又沒力氣換。這時一個老外把車停在她後面﹐幫她換了備胎。我太太要給他二十
元錢﹐他堅決不收。老外對於人命特別看重﹐救人不遺余力。相反﹐中文報上說在
長江三峽有一艘輪船上﹐一群學生中的一個不慎落水。其他學生甚至跪下叩頭﹐求
船員去救﹐就是沒人肯下去﹐還有人說給多少錢。結果那學生淹死在水裡。兩兩相
比﹐其道德精神面貌何啻相差霄壤。

老外講究實際﹐沒有“務虛”一招﹐就是制定今後計劃﹐也是就事論事﹐低調處理﹐
不象中國人非常喜歡用豪言壯語﹐提出響亮口號。如說要鼓動士氣﹐用低調懇切的
語言也能達到目的。唱了高調而又做不到時﹐就變成了在吹大氣。這種事例還少嗎﹖
不知誰第一個提出來﹕二十一世紀屬於中國的。聽上去豪壯非凡。能不能多做點實
事﹐少說點大話。等做到了再說句結論性的話﹐不更好嗎﹖

爭勝好強也許是人之本性。我發現老外要與人爭勝﹐就不斷努力提高充實自己﹐以
期超過別人。但中國人往往把別人壓低或貶低﹐以表示自己的高出一等。自己不肯
上進﹐還不許別人上進﹐硬要把別人拉低到與自己一樣的水平才心滿意足。這或許
就是數千年來中國社會不能長足進步的思想根源之一。

我們為之而感到驕傲的老祖宗留下的五千年文化遺產究竟給了我們些什麼﹖這是一個
嚴肅而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不能老是空說繼承發揚。當我們得到一份遺產時﹐我
們應該清點一下遺產的內容﹐看哪些是好的﹐值得保存發揚﹐哪些是不好的﹐必須
加以改造﹐才能利用﹐有的甚至須揚棄。我們不要總是高唱為五千年文明而感到自
豪。世界上文明古國不只是一個中國。我們從沒聽說埃及人﹑印度人﹐羅馬希臘人
經常在叫為他們的古老文明而驕傲。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表現得謙虛一點呢﹖反思與
條析我們的五千年文化遺產﹐此其時也。

五千年中華古國的文化遺產究竟有些什麼﹖讓我們來細細條列一下。我們有許多歷
史文獻﹐有倫理書籍﹐文學作品﹐繪畫書法﹐音樂舞蹈﹐飲食文化﹐各種手藝﹐戲
劇說唱﹐醫藥武術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看不到而又實際存在於生活中的
有禮儀﹐道德倫理規範﹐封建思想等。(肯定有遺留的。請各位補充。)這些文化
遺產對後世﹐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究竟有什麼影響﹖是值得繼承發揚﹐還是要改造捐
棄﹖

歷史文獻卷帙浩繁。文革中我當了逍遙派﹐有許多空閑時間﹐不甘虛度人生﹐就瀏
覽了一遍二十四史。因是走馬看花﹐記住的很少﹐但得到一個總的印象﹐可用八個
字總結﹕“爾虞我詐﹐殺來殺去”。歷史是誰的歷史﹖是統治者的歷史﹐寫的都是
王侯將相﹐沒有勞動人民的份。雖然“敗則為寇”者也有提及﹐只是陪襯。雖說歷
史應該作為鏡子﹐但從各種史籍﹐包括野史來看﹐有幾個後世的統治者從歷史上去
學點好的東西﹐把國家治理得更好。所看到的只是從歷史上去學些爾虞我詐的手段﹐
爭權奪利的策略﹐從而引起一次次的戰爭﹐死掉許多人。由此可見﹐這項歷史遺產
究竟給中華民族帶來什麼好處﹖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講倫理道德的書﹐或留下來的整個倫理道德觀念﹐還有一點可取之處。例如提倡父慈
子孝﹐兄友弟愛﹐朋友之間要講義氣。但也有些糟粕。例如“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這個糟粕觀念不知害了多少忠臣義士。有的人被君王武力劫持﹐沒有辦法﹐祇得就
死。但如岳飛﹐明明手邊有支隊伍﹐卻投向臨安送死。雖然他老媽在他背上刺了
“盡忠報國”﹐但沒有教他去報昏君奸臣。“國”者指“社稷”也。“君為輕社稷
為重”。岳飛枉讀了許多書﹐沒有領會要點主旨﹐可惜白死。還有糟粕如“天下無
不是之父母”。古人說“聖人尚有三分錯”。“無不是之父母”是超聖人了。還有
“禮”的觀念。社會運行需要有一定的禮儀。但自周公制禮以後的“禮”基本概念
是壓制婦女﹐維護統治者的絕對權力。所以在“禮”的觀念上﹐只有安定社會所需
的一部份“禮儀”是必要的﹐其他都是須摒棄的糟粕。在整個意識觀念中最該批判
的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各個方面﹐
在阻礙著中華民族的進步﹐阻礙著中國社會的進步。這是有目共睹的﹐不用再多饒
舌。

火藥是中國發明的。但洋槍洋炮是舶來品。這麼聰明的中國人為什麼沒能從發明火
藥﹐而自己去發明槍炮呢﹖這也是值得深思的。這跟中國人的思維哲學有關。

文學作品和繪畫書法是遺產中最有價值的一部份﹐值得繼承發揚。如果我們說優秀文
化遺產只是指這一部份而言﹐那麼還說得過去。但我們的這部份遺產決不比其他國
家的同類遺產更好更優秀﹐應該說各有其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在提及
時非得把調子唱得老高。但須注意的是﹐這方面的藝術創作已一代不如一代了。據
一些老畫家老書法家的看法﹐明清人的字已沒有可作碑帖來臨摹的價值﹐而畫家的
功力也是宋元的深厚。就詩詞來說﹐唐宋後的詩詞很少有家喻戶曉﹐人口傳誦的。
現代人寫的詩詞更不在話下。至於新詩﹐不是從詩詞承繼下來的﹐看上去像從翻譯
詩派生出來的﹐應是舶來品﹐不像詩詞牽涉到“功力”問題﹐所以與繼承無關。至
於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已後繼無人﹐更談不上發揚光大。現在佔領舞台的都是外國
貨﹐唱歌是外國曲調﹐跳舞是外國身段﹐無國粹可言。

只有飲食文化尚可繼承發揚。現在差不多世界各國都有中國餐館。這是沾了“民以
食為天”的光。但在飲食文化中也須剔除其糟粕。據說有講究“鮮嫩美味”的人﹐
從活雞身上直接割下肉來烹調﹐把雞摔在邊上讓它活活痛死。這樣殘忍的人比野獸
還不如。野獸吃雞還先把雞咬死才吃﹐沒有直接從活雞身上咬下塊肉來就吃的﹐還
有點“獸道主義”。飲食文化還有個副作用是﹐據說大陸每年吃公家吃掉幾個億。
真是玷污了中華飲食文化。

中國的醫藥﹐包括針灸﹐還有中國武術﹐正在逐漸佔領外國陣地﹐為外國人所日益
重視和愛好。不過謙虛些﹐別再說值得驕傲。就是要驕傲也應該讓我們的祖先去驕
傲﹐不肖子孫拿了祖宗所創的成就去驕傲﹐是沒有出息的表現。我們應該自己去創
造一些真正對全人類有貢獻的業績﹐隨後再驕傲不遲。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