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晚霞与孤鹜齐飞 [打印本页]

作者: 洛陀     时间: 2006-10-31 10:43     标题: 晚霞与孤鹜齐飞

晚霞与孤鹜齐飞- 洛陀

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北京某大学大众传播系的邹桃芬教授。入学已经一年余了,我想写一篇较有分量的新闻报道作为结业成果,但首先为选题伤透了脑筋。

距学校不远处有一家中兴书店,刚开不久,为这条街增加了学术气氛。店中书籍不下5万种,大部分是社科人文性质的。每个周末我都要到这家书店浏览新书、掏掘旧书,消磨了不少大好时光。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大笔大笔地购买新书,而且大多数书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但还是有一些是我想常常阅读的、不忍遽拒的好书,使我非买下不可。买书也是我的一大乐趣。

一天,我看书之余有些疲累,就到书店旁的一家咖啡店小憩,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同同来的同学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那同学向窗外指了一指,说:这个小区里住着许多知识分子家庭,但很多都是“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家中的子女都飞到国外去了,或是下海经商去了,家中只留下了孤老头、孤老太。他们的生活很单调,虽然生活条件比较优裕,但精神生活并不丰富,相反却是冷冷清清,相当孤寂。特别是过年过节,他们格外思念远方的儿女子孙们。不是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嘛,但原在天涯海角的儿孙们要常回家看看又谈何容易?

同学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灵感突然来了,这不是一个值得调查的好题材吗?我国正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而老龄化却已经提前到来了。据说全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了,今后10-20年,这个情况还会更严重。我立刻向导师汇报了我的想法,姚老师肯定了我的选择,并希望我作出成绩来。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意思是要千方百计进行调查研究,找寻材料。我立即拜访了附近一个居民小区的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但他们都拒绝我访问的请求,他们对媒体的采访十分敏感,唯恐闹出些是非、弄出些问题来。他们说:你要调查的内容属于公民隐私,我们不能提供资料,而且我们也不掌握这些情况,我们有责任保护居民的安全和声誉。

初次上阵就吃了闭门羹,但我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坚定了要把这个选题作下去的决心。我忽然想起,为了深入了解情况,我必须打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很多“空巢家庭”都雇佣了钟点工帮助料理家务,我是个女孩子,不是可以去做钟点工吗?说干就干,我通过家庭服务公司的帮助,很快找到了服务对象。为了多了解一些人家的情况,我一共找到了九家主人,一家每周三次,每天2小时。虽然劳动强度不小,但对于我这个出身农村的女孩子却并不是难事,无非是打扫房间、清洗厕所、整理厨房这些活,有的人家还要我煮饭烧菜,陪同散步等。

今天我开始上班工作了。11:00-13:00在刘教授家。他家在某大学家属宿舍区3号楼1单元的三层。按了电铃后,一位七十多岁满脸慈祥的老太太开了门。她身材适中,宽脸庞,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显示出她经历的岁月的沧桑,但她精神还算矍铄。我见了她就叫:奶奶好,还自我介绍说:我是赵宇飞,您叫我小赵就好,我又说:奶奶您尽管吩咐,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干得不好的地方您就批评,不要客气。老太太脸上绽放了笑容,连忙说:小赵姑娘,欢迎你。我姓张,你就叫我张老师吧。接着她领我看了看家中的两个卧室、两间书房、客厅饭厅和两个厕所,说明我的任务就是打扫卫生和做一顿饭。 走进他们那件大一点的书房,我被那里丰富的藏书镇住了。张老师告诉我,这是她老伴陆老师的书房,他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她又说:陆老师出差上海了,今天你就留在我这里吃饭吧。吃饭时张老师同我平等地聊着天,我才知道陆老师是个大忙人。他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受到了当局的重视,各地纷纷邀请他讲课、开会,虽然年过七十,却还带着好几个研究生,还经常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一年中有近半年不在家中。

我很快适应了当保姆的生活,但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那就是考察“空巢家庭”的特点。我越来越发现,张老师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却承受着双倍的孤寂。她既想念远方的子孙们,又惦记着在外的老伴,心情不可能快活。于是,一次我主动对她建议:“张老师,我晚上过来陪伴你说说话,散散步,好吗?你不用为此给我加工钱的”。她高兴地同意了。晚上七时多我去到她家,她正一人在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到我她很高兴,从冰箱拿出一罐椰子汁给我。新闻结束,我们就谈开了。她说:没有你来,我整个晚上没有人说一句话, 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谈话中我得知,原来她自己是学化学的,一直在中学任教,陆教授在大学任教,曾经在57年被打成右派,在北京远郊劳动了好几年。他们是大学期间相识、恋爱的,育有一子一女,但儿子在10岁那年患了肾炎,不听医生忠告,偷偷地吃了咸菜,结果病情恶化,不幸夭折了。张老师说到这里,眼泪流了下来。女儿长大成家后,随丈夫去了美国,已经有了两个外孙儿女, 前两年曾经回来探望父母,这两年添了小女儿,忙得走不开了。张老师告诉我,她已年近八十,患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最令人烦恼的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想这想那,辗转难眠。那天她不知不觉地同我谈了三个多小时,我见她心情愉快平静了,就劝她上床睡觉,然后才辞别她而去。

我的第二家雇主是朱教授。她要我每天下午2:00-4:00 去她家,除了打扫房间,就是照看她的两只波斯猫,给它们喂食、洗澡,有事还让我帮她购物。我逐渐了解到她退休后曾在一家公司任职,但没有干多久。他的丈夫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擅长软件工程,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出国潮的带动下去了美国。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儿子、儿媳和孙儿不久也随同而去。他们当然动员朱老师也去,但她舍不得自己熟悉的一切,特别是她曾经从事的园林专业使她酷爱的中国古典园林,在异国他乡是找不到的。但是一个人独自生活,寂寞的时光也实在难熬。每天晚上,她都要喝点酒来麻痹自己,不料酒量越来越大。常常躺在沙发上换着看一个又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困倦了会在沙发上睡去,拖到很晚才上床。她有时也要去美国,但似乎地不熟、人也生了,总觉得不能融合在一起,不多就就想回家。如今,家务都交给了我,她白天看书写文章消磨时光而已。

我的第三个雇主是黄先生。黄先生是一个离婚不久的古稀老人,他们的矛盾要追溯到上一世纪60年代,当时孩子不到一岁,妻子蔡老师却被下放到农村搞“四清”,孩子无人照料,只好送托儿所。黄先生忙工作,忙照料孩子,实在是忙不过来。妻子拜托了自己的亲密好友金老师来帮忙,金老师自己没有孩子,又很热心,常常要等照顾孩子入睡后才离去。天长日久,黄先生同金老师也如胶似漆,分不开了。待到妻子“四清”结束回家,他们的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从此,黄先生夫妇的争吵就没有停息过,一直拖了30多年,长大成人的孩子也同意父母分开,这才办成了离婚。孩子随着妈妈,黄先生一人生活,不久前还作了一次心脏手术。坚强的老人生活的很平静,种花养鸟,下棋散步,有我打扫卫生,酷爱干净的他十分满意。

时日飞逝,我结交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了。由于我工作努力,认真负责,待人接物温和,在居住区中口碑不错,找我帮忙的人也越来越多,愿意同我聊天的老人也很多,这使我了解到了很多“空巢家庭”的情况。

例如,一位老师告诉我,她认识一位老太太,已经快八十了,命运对她十分不公,曾在杂志社担任总编辑的老伴在二十年前就因心脏病儿逝去了,唯一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却在海南岛经商时因车祸身亡。不久儿媳带着小孙子嫁了人,就只剩下孤苦老人一个了。她的朋友们常常去探望她,但谁又能真正解除她的孤苦寂寞呢?

还有一对大学教授夫妇,子女们都移民加拿大了,常常邀请父母去那里住,也要为他们办理移民手续。无奈他们就是住不惯。白天年青人上班去了,他们守着空荡荡的家,无处可去,特别是漫长的冬天,出门只见白茫茫一片,人影也难见到,实在是觉得冷清。他们最长的一次是在儿子家住了三个半月,那次回家后竟然下决心不再去了。现在只有每个周末儿孙们来的电话给他们带来一些生气、热气,平时就只有两个老人相伴着。

对于“空巢家庭”的深入调查使我深感这是一个国家应该关心的大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以人为本”的实际课题。我要利用我的笔写出我了解的情况,呼吁社会、国家来关注这些孤苦的老人。他们曾经对社会、国家做过贡献啊。

虽然我看到了“空巢家庭”中老人的孤寂,但我也看到,并不是所有老人的生活都是如此。我看到了不少老人,他们从孤寂中挣扎出来,追求自由、富有、创造、欢乐的生活,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例如,院子里不少老人每天集合在一起跳扇子舞,腰中扎着红绸带,手中摇着花折扇,伴着录音机力柔和的音乐,她们翩翩起舞,乐在其中。居委会楼上还有钢琴,一些老人相约聚在一起,伴着琴声引亢高歌,虽然嗓音已显苍老,但欢乐之情显露。有的老人晚年开始学画活练习书法,或山水,或人物,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也有几分韵味。有一位老人原来是学工程的,退休下来时间多了,他就开始博览群书,西洋艺术史是他的至爱,一天他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学学画画呢?他开始练习起素描来,照着画册上的任务一张张地临摹,居然能有五六分相象。发给远在海外的儿子看,儿子竟说:爸爸有天赋,可惜发掘得太晚了。他说:一点都不晚,我又不想出名,画画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我开心还来不及呢。短短两个月时间,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画画的热情也就更高了。老人还常常自豪地把自己的画作给人欣赏、批评,听到人们的夸奖,他笑在脸上,乐在心中,这个晚来的爱好将陪伴他怡养天年。

总之,这次对“空巢家庭”的调查激励了我,我想导师汇报了调查结果,也汇报了我的决心,我将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而继续努力。我观察道德老人们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身体上述健康,心理状态也好,生活能够自理的;二类为生活能够半自理,重大活动不能独立进行的;三类则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陪伴照顾的。对于这三类人,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老人的分类育他们的年龄又很大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我就见到过九十老人还能参加郊游的,而五六十岁的有需要坐轮椅的。做好对老年人的保健和照料工作,还可以创造出就业机会,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啊。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10-31 11:01
这是小说吗?
作者: 洛陀     时间: 2006-10-31 11:09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不大象小说,我就放在纪实文学里面了。不知道合适不?
谢谢为力阅读!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06-11-1 01:49
稍稍加工一下,就是一篇好的小说啊.这么好的素材,不该轻易浪费啊.
作者: tugan     时间: 2006-11-1 15:34
  题材没有浪费,在伊甸,可以修改。改好了,再提线,给大家通个气,大家再重
读。写作就是这样提高的。一般来讲自己写,总是看不到哪里写得不好,反馈很重
要。
  这篇小说的构思挺好的,通过做钟点工,写退休生活。
作者: 洛陀     时间: 2006-11-3 11:56
我这篇东西,虽然内容和人物大致基于现实,开始确实是当小说写的,完稿后感觉不
是很象,所以没有放到小说论坛里去。大家读着感觉是什么就是什么吧。谢谢!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