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公正——美国印象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6-14 21:22     标题: 公正——美国印象之一

公正——美国印象之一

廖康


我是在1989年那场大事件后不久来到美国的。耶鲁大学校园的优美和宁静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学生们或单独,或三三两两地徜徉在碧绿的草坪间,有些人索性枕着衣物躺在草地上,沐浴在阳光下阅读、小憩。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大家都那么轻声细语,我那习惯了轰鸣和吵嚷的耳朵恨不得要支起来才能听清楚他们说话。我们能够听到的共同声音只有正午教堂悠扬的钟声。即便这钟声也不能打扰真正潜心阅读的学者,尤其是在柏奈克(Beinecke)图书馆里的学者。那座图书馆没有窗户,钟声基本上传不进来,阳光却能穿透那大理石壁,泛着暗红色淡淡的光,对珍藏的善本书卷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校园里唯一能够见到的冲突似乎只是松鼠在青灰色的石板小路上争抢人们有意无意扔掉的食物……我好像走入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仿佛身在梦中。那年夏天在纽黑文住过的人一定还记得六月底那场龙卷风吧?那晚,狂风突起,只见窗外粗大的树枝忽而弯倒点地,忽而弹起欲飞,窗棂振得乱响,我觉得玻璃随时都可能震碎。第二天出门一看,满街狼藉,有些轿车被刮断的树干砸扁了。是的,我最初见到的那种表面的宁静美随时都可能被打破。美国留给我的另一种印象更为深刻,而且至今尚未改变,那就是——公正。

一个月后离开耶鲁,我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一所山城大学。与新朋友聚会时,大家愤恨地谈到大学“入校和记录处”负责留学生的一个头目,此处称她夏迪吧。她是个胖大的白人中年妇女,要是她减肥一百五十磅,就是个面容娇好的褐发女郎了。她单身,却没有人追求,每天独自一人移动着沉重的脚步上班、下班。大部分时间她都坐在自己办公室里那尊巨大的转椅上,或滑来滑去,很少起身。据说,曾经有个挺帅的中国学生跟她拍拖过一阵,吹了。从那以后,夏迪就迁怒于所有中国学生,总是给大家找麻烦。她的惯用手法是,办一个手续如果需要做五件事,她一次只跟你说一件,非得要你跑五趟。而且每件事稍微有点不合规格,她都要借机刁难你。就算你把一切都办妥了,她也要找茬折腾你。她的解释和指示很少有人听得明白,她那盛气凌人的架势让你觉得你简直就不是人,最多不过是下等人,在求她办事,要看她脸色。而且,她还经常拖拉耽搁,不把你搓掉一层皮,决不罢休。几乎每个新入学的都有一本“血泪帐”,留学生最怕见的就是夏迪,但谁都躲不过她。帮了我不少忙的一哥们儿说:“你是学英语的,替我们写封抱怨信吧!”大家立即同声附和。

其实夏迪对我还不错。初次见面时,她费力地从转椅上挣扎起来,拥抱了我一下,那力道几乎使我窒息,但我知道她是好意。后来找她办事,虽然也因为她没有交代清楚而遛过我两趟,但我不敢确定是不是我自己没听明白。她南方口音,说话很快,可我是英语专业的,还真不好意思老让人家重复。再加上我以前工作过的单位,以打官腔、繁文缛节为家常便饭。相比之下,我觉得这里的办事效率不算低,多跑两趟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我见同学们有的义愤填膺,有的声泪欲下,明白大家受不少委屈,便写了信。

多年学英语,以前都是书生论谈、风花雪月。这是我第一次学以致用、风刀霜剑。那封信先称赞了一番该校如何享誉海外,并以山城的淳朴民风和热情友好著称。然而,这盛名却因夏迪而受到玷污。她把很多人折腾得精疲力尽,让我们在她面前不寒而栗,对这所大学失去好感。她所任之职乃大学门槛,门槛如此之高之艰,让人望而却步。百般碰撞,进得门来,我们方知,其实本校不负其名,人人友善。只因夏迪,我们几乎另寻门路。而且,因为夏迪,也许已经有人知难而退,或许即将有人退而求次,让我校痛失人才,毁誉海外。如果夏迪因个人经历而对某一族裔有偏见,能否让她做其它类型工作,不与留学生直接打交道?请领导考虑。我们征集了二十多个签名,把信递交上去。

两周后,副校长就回了信,邀请我们选代表来开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开会那天,不仅我们这些代表去了,还有很多学生,包括其他国家的亚裔学生也去了。一群人等在屋外要诉苦。副校长索性换了个大房间,让大家都进来讲话。情况比预料的严重多了,竟然有这么多人由于夏迪的刁难而多花了很多冤枉钱,有些人多等了半年,甚至一年,才得以入学;还有些人来晚了,没有赶上开学。大家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原定一小时的会,开了两个多小时都没讲完。

几天后,校方便让夏迪停职,接受检查。不久,她就被解雇了。我们都大吃一惊。在中国,撼山易,撼官倒多难啊!对夏迪,我们只希望能让她调换个工作,申请人和新生不再受她气就行了,没料到竟让她丢了工作。我和建议我写信那哥们儿都有点内疚。后来才得知,检查她办公室,发现有很多份求学申请被她长期无理扣压,还有另外一些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解雇她,并不只是因为她的工作态度有点问题。如此违背职业道德者,无论是谁,无论什么原因,都必须受到惩罚。

人们的观念和看法与他们各自的经历有关。也许我幸运,在美国碰到的都是好事。至少我们这些经历过这件事的同学都体验到了美国的公正,没有因为夏迪是白人,而我们是外国学生,就偏袒她或置之不理。美国虽然没有我们那种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各种媒体整天都在批评政府,但是美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可能不下于任何国民。为什么呢?《左传》记载,齐国将伐鲁国,当曹刿得知鲁庄公对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察办,但一定会按实际情况处理时说,有您如此忠心为民办事,这个战可以打了。曹刿遂参战并出谋划策,果然打了胜仗。美国没有国王,其制度和多数公民的正义感就是国王,他保障国民在最大范围享有公道。我知道,美国的制度并不完善,不公不义之事也不少见。所谓最大范围仍远非每件案情都得到公正处理,但这里的冤假错案也许比其他国家要少。仅仅为此,如曹刿所说,人民也愿意为国家而战。这就是我对美国的首要印象,其优美和宁静不会被龙卷风摧毁,更不会被几架飞机撞倒,因为它是无形的,是深植于国家体制和民众心中的。

2006年6月14日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6-14 21:25
土干的帖子启发我写了这篇。不怕有人笑话我崇洋,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作者: yuyue     时间: 2006-6-15 00:21
喜欢廖康这篇。“事儿妈”的事,有时也是正事,好事,虽然用的是绍兴师爷的手段。很同意你结尾的议论,如果是崇洋,我也愿意跟进。

但觉得题目不太理想。倒底多“初”?这里我就觉得“初”得模糊,后来的议论也与“初”的意义隔远了些。愚意,更直接专指些?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6-16 14:10
接受愉悦建议,改了题目。
作者: fancao     时间: 2006-6-16 23:25
〉〉〉我最初见到的那种表面的宁静美随时都可能被打破。美国留给我的另一种印象更为深刻,而且至今尚未改变,那就是——公正。

现在这个题目好一些。不过,虽然有了这句话过渡,还是觉得第一段和下边衔接得不太好。

愉悦好,好久没见,还以为你也跟尚兄一样回国腐败去了呢。
作者: adagio     时间: 2006-6-17 08:4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6-6-15 02:22 AM:
公正——美国印象之一

廖康

其实夏迪对我还不错。初次见面时,她费力地从转椅上挣扎起来,拥抱了我一下,那力道几乎使我窒息,但我知道她是好意。

唉,都怪廖兄长得太潇洒,才会受到胖女郎如此挤压~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6-17 11:55
把头两段合起来也许好些。
作者: fancao     时间: 2006-6-17 14:06
笑话你崇洋?咱这儿有一段典型的崇洋文字,都没敢贴出去,可是描写的全是事实:

骑一个多小时的车,他来到美国领事馆,出示了护照和签证申请表。工作人员笑容可掬,请他填了一张表格,在接待室里稍候。室内灯明几亮,柔软的沙发,雕花的家具,墙上还挂着美丽的壁毯,明睿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华丽的陈设。小时候,教授父母的家庭也算高级了,却远远没有这个水平,更何况这么多年来,他习惯了黯淡的泥墙草屋,即使最近在京城里住了几年,也是和大伙儿一起挤集体宿舍,连晨绚来看他都没有个安身之处,只好在办公室里打地铺,晚上铺开,白天拆掉。面对眼前的富丽堂皇,他不禁有些无措手足,那双专门为了出国买的新皮鞋沾满了泥土,真不好意思踩上那块花色的地毯。四边看看,茶几边插着一些小册子,上边标着“敬请取阅” ,就拿过一本来看,是中英对照的“美国简介” 。他随手翻翻,其中一段吸引了他,“美国是一个各民族的大熔炉,立国近两百年来,她本着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明睿刚翻了两页,管签证的领事就出来了,和明睿亲切地握手招呼,还彬彬有礼地道歉,说让他久等了。领事和明睿交谈了几句,对明睿去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表示感谢,可又略微带点歉意地说,虽然他批准了明睿的申请,可还要去国务院办一道手续,麻烦明睿两天以后再来取签证。明睿的英文阅读还可以,口语却是最近几个月里听灵格风,读九百句突击出来的。糊糊涂涂地基本上明白了领事的意思,为了确定,还请他用中文重复了一遍,知道自己确实得到了去美国的许可。约好了来取签证的时间,他慢慢地跨出大门,好像还没有完全迷糊过来。这几个月来办出国许可,申请护照,早就搞得头昏脑胀,没想到签证居然办得如此顺利。本来是自己求人办事,而领事却这么客气。这么多年来,在哪儿办事都是看人的脸色,好像你跟谁都欠了二百大洋,今天看到的却全是笑脸,连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这脸上的笑肌长期不用,都觉得有些累得发酸。他不由自主地感慨了起来,多年来听到的全是对这个国家带有敌意的宣传,仅从这么一点点小事,他却看见了一个泱泱大国之风,那颗对出国本来还有些犹疑不定的心,好像一下和这个国家拉近了距离。
作者: 月满西楼     时间: 2008-5-27 11:04
可恨又可怜的夏迪。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