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1-2-28 21:39     标题: [转载]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ZT Online


中国人不解地问蒙古国海军:“你们蒙古国又没有海,为什么还成立海军部?”蒙古人说:“你们中国不也有文化部吗?”

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里消失了,花60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他是在骂谁,反应可真够慢的。

对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以及北师大五所大学的有效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对两国的制度越了解,越喜欢美国的制度。对美国的制度越了解,越喜欢美国的制度。对中国的制度越了解,越喜欢美国的制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陈生洛

香港回归之前, 撒切尔夫人说了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一语成谶)

不要让青少年有判断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车明星、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竞争意识就行了。剥夺青少年的思考力,根植他们服从指导者命令的服从心。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和领袖抱着一种憎恶。让他们深信那是少数派和异端者的罪恶。让他们认为想法和大家不同的就是公敌。--阿道夫·希特勒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王小波

当今中国已是一个自由程度很高的国家,对于大多数普通公民来说,其实只有两件事是不允许的--就是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消灭富不起来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儿子们的,最终是那帮孙子们的。

飞夺泸定桥纯属虚构,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5月29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邓小平在1982年对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亲口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没有打过什么仗” --布列津斯基

我听到过很感动的故事:某网站编辑看着电话响,拖到最后一声振铃才接。他知道是谁打来的,晚接一秒电话,某篇文章就可以多存活一秒。

美国人说:我们是民主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嘲笑美国总统。中国人骄傲地说:我们也是民主的,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嘲笑美国总统。

今年我们去美国去看新闻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头有一个触目惊心的东西,它是2001月9月12日那天各个国家报纸的头版,所有的头版都是9·11,只有我们的是领导的接见。 -白岩松

刘瑜:“说到底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太难,改变别人更难,剩下的容易改变的只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之所以失去友情、爱情……一部分就是这个原因吧。

阿道夫·希特勒:“宏伟的建筑是消除我们民族自卑感的一剂良药。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话来领导一个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须能建造一些能让民众感到自豪的东西,那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这并不是在炫耀,而是给一个国家以自信。我们的敌人和朋友一定要认识到这些建筑巩固了我们的政权。”

我们看朝鲜的目光有多复杂,世界看我们的目光就有多复杂。朝鲜用体育证明自己,我们用经济证明自己,但体育和经济都不能代表一切,远非一切。人民的丰衣足食,人民的幸福感才是一切,一个国家想让世界尊重你,一切的行为都应该围绕人民进行。建筑在民众痛苦上的大力神杯或GDP,无法获得世界认同。

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人在世界各国消费代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问题:嗯,是的,一个人剥削一万个人,大家正骂着呢,突然这个人飞去日内瓦车展买一台全世界最贵的跑车,消息传到国内来,那一万个人都很自豪。--韩寒

当一个国家只有体育迷关心奥运的时候,说明它真的强大了。

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便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可见人多口杂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是冲着那里人多去的。--韩寒

我们喜欢说走出象牙塔,但中国根本没有象牙塔。一切都要有用,大学要有用,专业要有用,连人也要有用。“人才”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它被领导用,被老板用,说穿了就是打工仔。--姚国华

日本最大面额钞票上的人物福泽谕吉曾说,一个社会的改变有三个方面,人心-政令-物质。依这个顺序,开头困难,但终能成功;顺序反过来,看似捷径,但最后走不通。不幸,中国变革的逻辑正是后者。 --姚国华

20多年来引领中国前进的智慧,居然不是来自大学,而是南方崛起的一小渔村!说到底,这智慧不是自己的,而是洋人的。洋人拽着香港走,香港拽着深圳走,深圳拽着武汉走,武汉拽着黄石走……。 --姚国华

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韩寒

明明下流的人,凑一起就叫上流社会。--韩寒

你们发表分享着“不顶不是中国人”的帖子……可笑……你把自己当中国人,中国ZF把你当人了吗? --井越《关于圣战,愤青,以及其它》

如果你希望了解你的祖国,你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艾未未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赖他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王尔德

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王尔德

邓丽君:为什么会禁止我的歌曲? 鲍勃·迪伦:不管是什么原因,被禁止永远是一种没有授勋仪式的荣誉。

在这个国家,做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是最傻和最痛苦的,国家不乐意,国民不在意。--韩寒

中国网络防火墙是“世界上第二堵不是用来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百姓的墙” --某网友改编自肯尼迪对柏林墙的评价

当中国把停止征收农业税视为对农业的一大恩惠时,却忽略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直在对农业实行高补贴或补贴的政策。--时寒冰

被qq 监视,被雅虎出卖,被迅雷吸血,被谷歌抛弃的时候都无怨无悔,现在却才开始讨伐那个叫百度的山寨引擎,爱国主义大旗就是猛。--井越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活过。

永远不要跟一个纯傻逼争论,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他多年当傻逼的丰富经验打败你。

且永远不要跟一个五毛争论,俗话说的好,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作者: 山豆凡     时间: 2011-2-28 21:45
没有都读,太多语录了,但读到的部分,都有道理。
作者: 酝藉     时间: 2011-3-1 00:48
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人在世界各国消费代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问题:嗯,是的,一个人剥削一万个人,大家正骂着呢,突然这个人飞去日内瓦车展买一台全世界最贵的跑车,消息传到国内来,那一万个人都很自豪。--韩寒
明明下流的人,凑一起就叫上流社会。--韩寒
在这个国家,做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是最傻和最痛苦的,国家不乐意,国民不在意。--韩寒

嗬,对韩寒要刮目相看了!
作者: 酝藉     时间: 2011-3-1 00:51
如果你希望了解你的祖国,你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艾未未

这个艾未未,说得真是透彻明了。
作者: 酝藉     时间: 2011-3-1 00:56
此篇转文中的好多话,使人忍不住要叫绝。
作者: 山豆凡     时间: 2011-3-1 10:49
当时没看到这句“在这个国家,做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是最傻和最痛苦的,国家不乐意,国民不在意。”--韩寒

再读读,道理是有的,感受也是有的,所以,大家平时也抱怨也发牢骚,但都是自己那些事情,宏观上的,没有太多人在意了,那些东西,大家基本上都留给相关的专家去这样说那样说,普通百姓一般听听跟跟就行了,如果不是专家再发话的,没有钱也没有利,人们也会和他远离,现实大概就是这样了...

人们为什么停止对“宏观”的事物忧虑,我想,人们都很忙,要生存,很多空间都被仓碌给占据了。

忧国忧民的人,一般是不太忙碌的,不是闲,就是有心情或时间去想...
作者: 山豆凡     时间: 2011-3-1 11:0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酝藉 at 2011-3-1 05:51 AM:
如果你希望了解你的祖国,你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艾未未

这个艾未未,说得真是透彻明了。

这一句之前也没注意到。

艾未未是个很特别的人,他说话有点儿像济公沙僧鲁智深海明威的混合体。

我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罪,现在想想真是有道理,虽然指的不一定是艾未未说的那个罪。

良知和罪,会手牵手,然后人们就试着让自己和别人心里的罪轻一些,也会包容和原谅,社会也就慢慢改变了。
作者: 一元     时间: 2011-3-1 11:57
一个没有吃软饭男人的社会一定是不文明的. - 洪晃

洪晃: "男人吃软饭是最让人看不起的。网络上的口水战中,想把男人骂死的(比如大摩女)就说他是吃软饭的。今天的男人没什么自信,一被骂吃软饭,立刻背着包出去找工作,要不就开个公司,再把老婆的财富也重新分配一把。这些才叫没出息的男人,又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我最看不起这些人。安心吃软饭的男人都是大人物,真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就少了哲学家、艺术家、作家,一个没有吃软饭男人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不文明、没文化的社会。今天,大家都在说中国当代文化缺乏有力量的作品,这跟大部分男人都去经商挣钱是有关系的,经济如此增长,文化怎能不后退,不管男的,女的,所有心思都去凿磨怎么赚钱了。谁都没有这些闲功夫再去画画、作曲、写小说,去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何在。所以,有人吃软饭是好事,如果我们还是闲不下来,地球就会爆炸的。 "
作者: xyy     时间: 2011-3-1 17:44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兒子們的,最終是那幫孫子的。”——雅俗共賞,忍俊不禁。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