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过眼云烟(1):为什么只有文攻没有武卫?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7-8 09:58     标题: 过眼云烟(1):为什么只有文攻没有武卫?

如果你没有健忘的话,文攻武卫应当是一个熟悉的名词。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不多久,随即进入了一个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火爆阶段。算起来,上海市是最太平的。仅有的一场大规模武斗是上海工总司打上柴联司,也只不过持续了没有几个小时。上海人不喜欢武斗,有点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味道。与之相邻的苏杭就惨了,更不要说四川山西湖北。本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那时候西湖边上有飞虎队,一片杀气腾腾。苏州是支派与踢派大打出手,连苏州姑娘都抗上长枪大刀在街上晃荡。我姑妈就曾开玩笑说过,捺勿要以为苏州姑娘就像格林妹妹一样,不相信到观前街浪去看看叫。多少冤魂多少血泪。追根寻源,当然又是中央文革闹的鬼,背后就是那个伟大统帅。(这次我把毛和江夫妻俩都批上了。)

美国的这次大选,争斗分外激烈。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要说火药味,也真够刺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连棺材都抬上了街。可是一切的一切,始终停留在文攻的范畴,未曾越过雷池一步。要说红兰两派派别斗争如此之激烈,有人说这是一场闹剧,依我说不如讲是一场全国运动——群众运动运动群众。百分之六十多的选民都卷入其中,甚至于并无投票权的小孩子。其政治热情之高涨其动员范围之广泛,一点不亚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方式方法也一样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也一样是牵连到了国际世界。

大选云烟过后,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一条就是为什么只有文攻没有武卫?

道理很简单。宪法不允许国情不允许民情不允许。总统即使贵为三军统帅,枪杆子印把子都在手里,但权为民所用,他不敢也不能动用一兵一卒一枪一弹来对付不投他票或投他对立面票的选民。反过来,挑战白宫的这一方面也不能搞武装政变,不敢也不能拉队伍上井岗。老百姓呢?他们也没有动则拔出拳头比谁胳膊粗的先例来解决政治纠纷。而国人则世代相传,棍棒下出孝子拳头下出真理枪杆子里出政权。记得亲耳听到过(不是亲眼看到过)一个朋友说,在那“洪洞县里无好人”的百里方圆,有一个地方叫赵城。那打架是有名气的,连洪洞县城的人都怕。一开打,连老婆婆和有吃奶娃或怀孩子的婆姨都拿了扁担锄头倾巢而出。(观世音菩萨保佑,千万不要再挨CND上洪洞赵城人打过来的板砖。)由于国情民情不同,因此不要说在大选中开打,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也没有武斗。更妄谈让8341部队出去拉练,调野战军进京郊兵临城下要挟政治局高层。

部队不行,警察也不行。没有人会听命于总统下令因为发生特殊情况而不得参加投票。连在海外作战的士兵都有神圣而庄严的一票,决不会莫名其妙地被剥夺投票权。选民的选举权谁也不敢,不得侵犯。即使是每一张选票的代价是一百美元也罢。这就是天赋人权。

枪杆子属于全体公民,属于国家机器,是为公器。不是某一人某一党某一派所拥有所占有的私人武装——所谓的民团早已成为历史。

私人拥有枪支,这是一个大选议题。但即使是私人拥有枪支,也是除了防卫就是打猎。没有人拿它用来做政治上的争斗。在选举上唯一听到的武器是阿诺的太太不让他上床。但那也是阿诺抖出来增加笑料提升注意力而已。

不说并不可能存在的武斗,就说文攻吧,也能对比出绝大的不同。(请原谅,我又要对比了。)还记得那遥远的大叉叉,红叉叉,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她)永世不得翻身!这些都见诸于当年琳琅满目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这一文攻手段。那种狠啊,真恨不得致之死地而后快。看看老毛一再强调的讲事实摆道理,他自己就做到了多少。而布什凯里即使讲的不是事实摆的没有道理,至少握手至少文明至少公开至少不那么恶形恶状!

如果在文攻中骂了人,说了一些不实不确之词(不够真实?),结果是必须赔礼道歉。这才是绅士淑女应有的风度。特里莎说劳拉只是个家庭妇女,发现说错了,只能公开承认错误,否则一发不可收拾。劳拉现在是白宫家庭妇女(?!),但她以前有公职有对社会做贡献。特里莎自己想到白宫做第一家庭妇女,却羞辱别人为家庭妇女,岂不是自搬石头自压脚?这次凯里落败,这位准第一夫人难辞其咎。当然恐怕这位落选者未必敢这样想。

最厉害的文攻,我在电视机前看到的是副手对仗的那一次。其中,爱德华兹指出切尼的女儿是同性恋(对不起,我又提到了这个词。),但他反对同性恋婚姻。似乎看起来被抓住把柄,但却不然。切尼真是一只老狐狸,待爱德华兹讲完,主持给切尼30秒回答。他仅仅说了一句:感谢爱德华兹对我家庭的关心。主持愣在那儿,问:仅此而已?没想到他一点都不反击,四两拨千斤。这不是,把人家的女儿都拉出来了!其实切尼有一个同性恋女儿,他却反对同性婚姻,难道不正说明他大义灭亲?

大选结束,松了的一口气就是烽烟已散。各方都已鸣金收兵,致电通话相互致意,下一轮再见。绅士作派君子风度淑女教养,确实值得国人尤其是CND人深思。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