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买旧书
[打印本页]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08-6-15 17:18
标题:
[原创]买旧书
•方壶斋•
平生嗜好不多,逛书店是其中之一,且为时最久。上小学时,每天找家里要两分钱到宣武门外的西草厂胡同里一家小人书店看书。上中学开始自己买书。积平时之零用钱到一定数量时,便去买书。常常是一个星期天大半天,就消耗在走路和买书上。走路的目的也是省钱。从宣外大街出发,先到西单旧书店,再到王府井旧书店,再到前门沿着大栅栏西下,至琉璃厂书店,最后出琉璃厂西街回到宣外。这一趟下来非四,五个小时不行。到高中时,我的“藏书”已经颇为可观,常常在家里把书摊在床上,独自欣赏,自觉其乐无穷。上大学后购书量陡然上升,至毕业,已经有了大约十个装肥皂的纸箱的书。后来到上海念研究生,去时仅仅两三件行李,两年半后,托运行李时到系里开带东西出门的批条,系里很诧异,说:“你们来时没有那么多东西吧?”似乎怀疑我们要席卷公家的东西走。其实行李增加的,无非也是书。
过去买书,于新旧和价格均不在意,兴趣所至便买下来。1984年书刊提价,买书时出手便不再大方了。至于现在,新书则更不敢问津。现如今出版社也时髦,搞豪华版,送礼版,让真的读书人望之却步。这是书的不幸。而且有的书,皮厚腹中空,靠了精美的包装糊弄人,更是文化的不幸。
于是兴趣转向了购买旧书和有特色的且较便宜的且以英文为主的书。藏书家是不敢做。一没学养,二没财力。过去的藏书家也幸运,到琉璃厂转一圈,能买到便宜的好书。店老板也热心,是藏书家的朋友,志在为书找到合适的藏家,不太以金钱为第一考虑。现在不一样了。琉璃厂这个过去的嗜书者的天堂,现在把古旧书当文物卖,定价令人咋舌。甚至一些根本没有收藏价值的书也定得很高,莫名其妙。
不过我还是常去琉璃厂,因为那是北京第二大的外文旧书市场,多少还可以淘出几本便宜可买的书。49年以前的英文课本就是其中一种。因为我是教英文的,所以看到好的旧英文课本,也会买下来。有一种《纳氏英文法》,初版1895年,曾再版至少27次。我购得一套,四册分别是1909,1914和1923年各版配齐的。这套书的出版社是出《英语900句》的麦克米兰公司。该书第四册以中学高年级为主,但其内容和难度,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今天大学的水平,连诗律都讲。除此之外还有构词法,成语,介词与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另外一个特色是这本书远在结构主义语法之前就提到了句子间的转换,并附有大量练习。
解放前对推动中国英语教学与有力焉的一家书店是开明。一提开明,自然要提林语堂。这个才子写的《开明英文法》至今仍然有可取之处。我曾经购得《开明第二英文读本》,三七年版,四二年江西第一版,叫赣纸本,由林语堂编著,丰子恺插图,章锡琛发行。想到这些名人们肯花时间去编中学课本,不禁肃然起敬。可惜找不到它的配套唱片了。那套唱片是语音学家丹尼尔-琼斯念的。
买旧书的得意之处是能用少量钱买到一本有特色,值得收藏的书,并且由于想到书店老板定价时犯了一个错误而沾沾自喜。我曾用一块五买到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初版书,用三毛钱买到一本装桢精美的爱默森的《友谊论》,用一块五买到一本美军版的《西方收藏史》。军版书是把原书用较小的开本和较便宜装订印来给二战中的士兵的。这种书按规定不得出售,也不得提供给平民。有一本《袖珍美国史》,也是二战中的一种特别版本,叫海外版。市面上有一行字注明:“本版本只发行海外各国,直到被轴心国侵略所中断的正常的自由出版工作恢复正常为止”。
旧书多少会留下主人的印记。有的人售出自己的书,喜欢把印章和签名抹掉。有的则任其依旧。或是不怕昭名于外人,或是来不及处理。有一度,东安市场进了一批旧英文书,都是一个叫“洪君格”的人的。如此大量出售所藏,恐怕不是本人所为,因为此君极爱书,有“洪氏君格珍藏”的藏书章和专用的藏书票。他看完一本书,必定在书尾写上“某年某月读毕”。1957年他在邮电医院做手术,还读完了一本书,并志于书末。他的书我买了五六种。得意者有二。一是美国作家Albert E Kahn的《针对人民的阴谋》,扉页上有作家于1950年7月英文亲笔题字:“书赠郭沫若惠存,顺致最好祝愿。”我买到该书的那年正好是郭沫若诞辰百年,也算是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吧。另外一本是《四百年英文书信集》。这本书收的都是原作,连正字法都保留了原样,对于了解四百年里英语的发展,不无益处。
我买书以文史哲为主,但也破例。我曾经买了一本日本东京男山堂于昭和15年再版的《新旧对照解剖学名集揽》。在扉页上,有签名“陶芸”,和一句红铅笔竖写的话:“悲痛只有自慰。”在书末页上有一段催人泪下的题字:“已逾六年的往事,叫我怎堪回首!互相渴望多年的重逢啊!正在临近我们的途中,不幸为无情的外力隔离,反而影踪消失,恐将演成‘相见无期’‘一生离’了。‘勿忘流落于异乡的我’这最后的一句话,恐将永远深刻于脑中了。但是身体欠健的我啊!不堪于再切记着它及所有一切之过去了。这多年的‘这些’它乱我心神,碍我前进!所以我要用强的毅力去排除它!以使心神一贯,终身从事于事业,献力于生我之中华!!!梦波志(病中)三一年十月十五日晨”。
我不知道陶芸和梦波是否是一对恋人。看来是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二十年代初,在中国南方某城一个医科学校里,两个青年相识相恋了。他们情深意笃,共同度过了艰苦学习的几年。然而就在他们想要建立爱巢的时候,他们的自由恋爱遭到了封建家长的反对。他们不得不暂时分开。梦波到了北平,陶芸则留在家乡省城。但是坚贞的爱情始终维系着两个年轻人的心。他们盼望有一天能团聚,然而命运却是残酷的。一天,梦波收到陶芸寄来的一本她用过的解剖学辞典,并附有一信,告诉他,迫于父母的压力,她不得不嫁给一个有财势的军阀,但是她心里是永远爱梦波的。寄上这本书,为的是最后一次向他剖白心胸。梦波经不起这个打击,终于垮了,在病痛和回忆中苦苦支撑,难以自拔。六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秋日的早晨,他在病榻上,一边翻着陶芸的书,一边反思这几年的光阴,忽然意识到不能就此消沉下去。于是他爬起来,借着晨曦的光,伏案写下了那一段文字。
屈指算来,这对恋人应该已是八十上下的老人了。我希望他们仍健在,并愿意将这本记录了他们恋情的书完璧归赵。
不幸的是,2003年我把可留可扔的书都卖废纸了,包括这本词典。我在北京住的是大杂院。一间小房,外头接出来的部分已经漏雨,因此对里边的也很不放心。出国前,把觉得好一点的书,装了一纸箱子,托一个住单元楼房的朋友照管。现在回头一想,也是觉得有些好笑。当时表妹她们告诉我马上哪里就要拆迁了。我怕不能随时回国处理我的书,便忍痛废掉了一部分,而把其余的迁到武汉我父亲家。现在想来,真是被打草惊蛇了。
来到北美后,一是经济的原因,一是住房的原因,使我不敢随意买书。新书是绝对不买的,旧书店也只是进去看看而已。但是比起在外面遇到的出来学习的和工作的同胞来,我的收藏书的热情还是十分高涨。大概是受了小时候家里大人“敬惜字纸”的教导,我见了别人丢弃的书,就想捡回来。但是我主要的书的来源,是院售和图书馆或者教会办的“书市”。每到一地,总是要光顾这些地方,以至于到了要走人的时候,不得不处理掉。实在舍不得又带不走的书就托人保管,总以为不久的将来能回去取。我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一个小城用五毛钱买了一本厚厚的加拿大风景图片集,现在还在别人家里。我舍不得处理掉或者送人,因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到过加拿大的一个纪念品。但是什么时候能让这本书回到我手中,恐怕是很难说。因为我再回去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而那边又很少有人过美国西岸来。恐怕那本书就会象我北京家里很久以前湖南的亲戚托我外婆保存的一个古典风格的大衣柜一样,最终成为我们用了几十年的家俱,而且到了拆迁的时候,它的下场大概就是被街上卖旧家俱的小贩几块钱买去了事。
从那个小城市坐长途汽车到美国西南部,我倒是背回来几本书,是老版本的文学名著和一本厚厚的1900年以前的新约圣经,精装本,有非常精美的插图。路过纽约的时候,我把圣经送给一个在网上认识的信教的中国朋友,感谢她和她男朋友的地主之谊。9.11之后,我惦记这位朋友,发过电邮,没有回音。但愿她没事。
有时候看到书市的书真便宜,自己又不可能都买,但是让物尽其用的心情又很强烈,就想到国内的学校,想到要是有这么一个机构,在这边收购旧书,以便宜的价格卖给外语院校,也算是为国家教育进一点力了。当然,这必须是一个不牟利的机构,因为就是五毛一本的书,到国内也得4块钱,加上运费和人工,恐怕得卖十块钱才行。十块钱的书,旧的,没准国内还嫌贵呢。
在加拿大和美国,我倒是都曾为自己工作过的两个大学联系了美国大学图书馆不要的或者低价处理的书,给他们用袋装邮件方式邮寄回去。有一个教授写信给我说,他做课题需要用的一本书,就在其中呢。
最近因为搬家的缘故,认识到不能再玩藏书了,就是便宜也不行:没地方放。而且,在国内时学生来访,我还可以SHOWOFF,现在是门可罗雀,自己又没有时间看闲书,再往屋里堆书,那无异于自筑围城了。我想书还是借的好,让公共图书馆去照顾它们。何况图书馆的书,还是免费的呢。
前不久,我在一家书店里闲逛,用英文写了一首关于买书的诗,翻译在这里作为结束:
我们买书
是为了认同
一个社会角色
一种思想,或者
创造自己的角色
向别人陈述
我们是谁
喜欢什么
追随何人
当我们改变关于
自己角色的想法
我们同时改变
我们买的书籍
到了我们不知道自己为谁
或者打算为谁的时候
我们不再买书
我们看电视
阅读新闻
然后用报纸包装食品
或者,只在书便宜得
如同免费一样的时候
我们买来填充房间
好获得一个家的感觉
□ 寄自美国
http://www.geocities.com/unit790/Booksforsale.xls
作者:
笑雨
时间:
2008-6-15 17:30
那段爱情故事好感人。
我父亲在文革中就曾在旧书市上买回本来是自己的但是被红卫兵抄家抄走的书。
作者:
奘西
时间:
2008-6-15 19:00
方壶斋的买书史让我认识了方壶斋的另一面。这篇也非常有趣,感人!
我只为我女儿买书,新的旧的碰上了都买。现在她的书已经有两书架了。昨天为她买了一套新书,一百刀,太贵了,可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愿望了,这套书让她有了这个愿望。那就值了。
作者:
梦冉
时间:
2008-6-15 19:13
我也是不知不觉买很多书. 瞎买. 有时为了喜欢其中的一个篇节就买了. 到处堆得都是. 洛杉矶还有很多. 寄放在朋友处. 现如今, 因为出差, 常在机场和火车站买书, 一路看, 也就看完了. 已买了七本"德康家川"看, 系列书, 还未出完.
圆明园门口新开了一家"清史书店". 昨天我去逛了一圈. 忽然想到, 要拿一间房间来放书. 可是, 想想还是做罢. 书, 其实不是私家的. 一旦, 动了感情. 那就为收藏家了.
因为真正读书, 不是读知识, 而是读作者的思维与境界. 所以, 书, 要越读越薄, 越读越少. 读到"无书"的境界, 才能通达. 了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真正有些东西, 是说不出, 道不明.
方兄, 原谅我的"狂妄". 我是从读书的角度来看书, 你是对书动了情了.
作者:
weili
时间:
2008-6-15 19:44
上次我们这个城市的图书馆卖旧书,我心血来潮买了一袋子关于犹太、犹太人的书,另一袋是印第安人,好像不到10加元。
我什么时候读啊??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8-6-15 22:07
"因为真正读书, 不是读知识, 而是读作者的思维与境界. 所以, 书, 要越读越薄, 越读越少. 读到"无书"的境界, 才能通达. 了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真正有些东西, 是说不出, 道不明."
说得好。我是穷到无钱买书才慢慢悟出这个道理的。刚刚渐入佳境。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08-6-15 22:43
我的《买旧书》,原来贴在雅虎的论坛里,有一位读者反馈说知道洪君格。现搜索来他的文章贴在这里:
作者:yiweixin 易维新
<<藏书报>>2006年5月29日第22期上,潘小松先生在<<藏书自有个中味>>中说:"...比如藏英文书的洪氏君格,我没有见过他的著述,但是他的藏书质量却相当高". 无独有偶,在"新语丝电子文库"网上,方壶斋的文章<<买书记>>说:"有一度,东安市场进了一批旧英文书,都是一个叫'洪君格'的人的. 如此大量出售所藏,恐怕不是本人所为,因为此君极爱书,有"洪氏君格珍藏"的藏书章和专用的藏书票. 他看完了一本书,必定在书尾写上'某年某月读毕.' 1957年他在邮电医院做手术,还读完了一本书,并志于书末." 两篇文字,一下子钩起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
1936年我18岁时,在湖南长郡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第二年将考大学.由于耽心湖南的英文教学不如外省,我父亲托人找到当时在长沙邮证局人寿保险部供职的洪君格先生,拜其为家庭英文老师,开始了我为期一年的课外求教经历.
第一次见面的细节我已没有印象,只记得洪先生家住长沙寿星街,进一道头门下台阶是一个不大的院落. 洪先生住靠右的大房间,他的房内突出的是一排大玻璃书柜,里面陈列着许多装璜精美的英文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徐志摩的全集.
从1936年夏天起,我每个星期日下午去他家两个小时,由他选一些英语短文和故事,详细对我讲解,非常生动. 加上洪先生英语吐字和书写都非常优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有一次,洪先生带我去长沙辕门上的杏花村西餐部吃西餐,点的是火鸡,布丁和汤,洪先生用英语教我如何系围裙,如何使用刀,叉和汤匙,这大约是英语的一种情景教学吧,让我真正体验了那种氛围.
时间一久,我才陆续知道,洪先生祖籍安徽,1901年生,家本富有,后家道中落. 他发愤读书,才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优厚的薪水. 洪先生身材不高,着西服,戴眼镜,举止儒雅,有绅士派. 他一生不打牌,不饮酒,不抽烟,就是喜欢买书和藏书,尤其是英文原版书. 他的名字听说是取"格君心之非"的意思,真是人如其名.
1937年暑假,我高中毕业,考取在南京的中央大学. 最后一次去洪先生家道别时,作为酬谢,送去了一大包由我母亲在乡下亲手晒制的瓜蔬饯品,和一双高级皮鞋,但洪先生只收下了前者.
人事倥偬,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洪先生. 以后的情形,是在先生去世后,从他的女儿洪安妮先生的来信中才知道的.(原信已收入我的<<音尘集>>中)
抗战爆发后,洪先生搬离寿星街,在湖南境内频繁调动,直至1942年调往重庆邮政总局,才祘定居下来. 据他女儿回忆,那时物价飞涨,"父亲工资虽然不低,但一家八口(当时我们弟妹五人)全靠他撫养,总是入不敷出,生活很困苦. 每个星期日父亲总要带着我和大弟从黄桷垭走下一千多级石扶梯,再摆渡到重庆市去卖书." "在多次搬迁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扎整理父亲的书籍了. 您印象中的玻璃大书柜.在搬迁中早就舍弃了,书籍也精简了许多." 1946年抗战胜利后,洪先生调南京交通部邮政总局,1948年又随邮政总局迁往上海,直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洪先生调国家邮政局教育司,举家北上到北京,后又调北京集邮公司任英文翻译,工资降了很多,但他只要有余钱总要买书.
文化革命中,洪先生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遭受厄运,甚至在七十高龄时,还被下放到湖北阳新五七干校放鸭,而由此染病,直到粉碎四人邦后,才得到平反,过了几年精神较愉快的日子.先生于1980年12月16日下世. 如此祘来,方壶斋所言在东安市场所出售的洪先生的那一大批书,当然"不是本人所为",个中情形已无由考证了.
至于潘小松先生说的"没有见过他的著述",实际上洪先生一生翻译了大量资料,像1979年香港举办的一次邮展中,有不少译文就出自他的手笔.按照时行说法,这也是一种"著述",因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不同的译文是有优劣高下的,文如其人,我想洪先生的译文一定是优美的.
往事已过去70余年,现在想来,洪君格先生那份儒雅,那份淡定,时下已是不多见了. 我写这篇小文,只是不忍心一代书人其人其事像尘土一样湮灭.
注:此文是我根据我父亲的一些文稿,与洪君格先生的女儿洪安妮先生的来信,
以我父亲的名义所写,已在<<藏书报>>上登载.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45909&PostID=12496645&idWriter=5437960&Key=947050787
作者:
青冈
时间:
2008-6-16 11:11
以后看看我能不能买到一本带“方壶斋藏书”的书。:)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