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戏曲的振兴也在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1-30 16:05
标题: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戏曲的振兴也在教育
这是章女士最近说的一句话。我的理解就是戏曲振兴不但是要培养小票友更重要的是培养小戏迷。
国外,莎士比亚剧作奉为经典,好像从中学课本里就有。中学生还一定有戏剧课程——这跟戏校无关而是中学必修课程。更加不用去说那些戏剧类的专业在好多好多大学里都有——这也跟专门性的戏剧学院不是一回事。
章女士是专攻戏曲专业的,她大声疾呼“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期里头,我们根本没有把传统艺术列入中小学教育大纲。这等于是连根拔起。” 印象中记得教育部曾经把语文课程分为两部分——文学和汉语。汉语专门讲语法,文学则专门讲范文经典——包括有名气的唐诗宋词杂文散文短篇小说。尚有记忆但不确切的好像有元曲选段。即使不是选自关汉卿著名的自喻曲“铜豌豆”或者《窦娥冤》里那段骂天骂地的曲子这样的戏曲选段,至少应该有那段散曲“断肠人在天涯”。
后来,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些所谓的“糟粕”自然在课本里就再也不见了。据说现在连得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也不再列入。
其实无论从曲子文采本身从中国文学的链条哪一方面来说元曲都是应该和唐诗宋词相并列。某种程度上来看,从通俗性大众性来讲更加胜于前两者。
当然,不可避免地,大量的曲子里面总会有真正的糟粕。但是这丝毫不能淹没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的光辉。甚至于国外就有很多教授专门研究元曲。以计算机专业称霸美国大学排行榜的位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CMU)大学,就有专门从中国戏曲文学系招去的工作人员——持临时工作签证,在那儿给老美教授打工收集资料翻译文字。然后,老板拿去发表研究文章再进一步获取研究经费——形成良性循环。
撇开有色情意味的《牡丹亭——惊梦》里的那些唱词撇开有反叛意义的另外一些可能会引起惊诧骂天骂地的唱词,剩下来仍然有许许多多可以供我们欣赏供我们阅读的足资教材的内容。
单单从《红楼梦》里看,“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就不能不让我们思索难道我们真的就都成了贾政吗?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那一场长亭送别里就有精华文字。既然能流芳百世的东西,为何不能引进在语文课本里呢?
即使,即使是不准备尽选古代的戏文,那么现代尽有好戏文好曲子。就拿样板戏来说,那些有名的唱段经过千锤百炼,尽可挑选出来作为学习的内容。比如“众望所归根基牢,宏图大展云路遥。且看明朝椰林寨,万紫千红分外娇。”其中的暗喻借喻就很值得学习。
确实希望把元曲引进中学课本,也能够在青少年中打下振兴戏曲的基础功夫。总要比试卷中出现周董的饶舌歌词来得好吧。
作者:
海外逸士
时间:
2008-1-30 17:29
民風的反樸要先正上樑。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