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ZT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悠哉) [打印本页]

作者: xw     时间: 2006-11-3 08:34     标题: ZT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悠哉)

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
  ——悠哉看点之二十二
  
  作者:悠 哉
  
  在世界中篇小说之林中,没有汉语中篇小说的地位,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眼下悠哉忙完了一些俗务,略有余暇,遂捡起没有的《我最喜欢的十篇……》系列,续写起来。
  “汉语”又称“中文”,海外谓之“华语”。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如下:
  
  一、 鲁 迅《阿Q正传》
  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的入选,理由似乎无须多说。有关它的赞誉之词,已经很多,悠哉无须再重复了。我直说它的若干瑕疵吧:
  第一,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均衡。简单地说,该小说的主题惊人地、富于震撼力地深刻,置诸世界中篇小说之林,应当排名第一位;但是,它的艺术性仅能说是中上水准,这是颇令人遗憾的。
  第二,阿Q固然是个典型人物,但是理念化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辨,仿佛漫画的效果(这是受了夏目漱石《哥儿》等作品的影响)。让阿Q一人来承担“国民劣根性”的代表,这是否合适呢?窃以为,很值得怀疑。其实不仅是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把总等一干人都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可惜鲁迅没将他们往深里写,仅寥寥几笔作简单勾勒。
  第三,全篇艺术成就不均衡,结尾草草收场,给人笔力不逮之感。
  第四,有关辛亥革命在“城里”的描写实在太弱了,以至于给读者留不下什么印象,阿Q生涯中的所谓“中兴”,仅留在标题里,没能落到实处。
  第五,结尾标题“大团圆”,固然是对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有力反讽,但是有点游离作品本身。读者有理由质问道:既然标题取名“大团圆”,那么具体到这篇小说中,阿Q阿Q究竟何谁“大团圆”呢?
  第六,标题“恋爱的悲剧”也存在随意性的问题:阿Q阿Q向吴妈求爱,结果挨揍、失业,但是谓之悲剧,似乎过重。
  若要挑剔,叙述上的毛病也有一些,兹不赘述。
  
  二、 沈从文《边城》
  这篇小说,体现了沈从文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和非凡的叙述才华。女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塑造的青年女性系列形象(夭夭、三三、萧萧、阿黑……)中最光辉的一个。据汪曾祺说,她由三个原型捏合而成(张兆和、泰山下无名小寡妇和湘西某绒线铺女孩儿)。其实,我认为翠翠的形象还得益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少女形象的启迪(例如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少女形象);沈从文在接受和消化这种影响的过程中,有心与上述作家——尤其是屠格涅夫——较量高下。沈从文的雄心,充分展现了现代中国作家的灵性与魄力。
  有了沈从文,孰敢谓中国无小说天才耶?
  鲁迅笔下也出现青年女性的形象,例如《伤逝》中的子君、《阿Q正传》的小尼姑、《离婚》的爱姑、《奔月》里的嫦娥和《祝福》里的祥林嫂。也许与鲁迅生活中缺少典型的中国少女有关,我觉得,鲁迅笔下的青年女性写得沉闷,笔力生涩,和沈从文比稍逊三分。一个男性作家去刻画女性形象,这原本是较困难的;沈从文以文采斐然的叙述很漂亮地跨越性别的障碍,这一本领着实令作家艳羡不已。
  《边城》的设色考究,如同女主人公名字一样,以“翠”为底色,其中有沉静,有忧郁,有安详,体现了“东方的精美”,堪称神品也。至于《边城》的语言,发展了鲁迅小说的语言,在写景抒情和心理描写方面,已然超迈于鲁迅之上;甫自沈从文崛起于中国文坛,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其身影就衬得矮小了几分。
  
  三、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最好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无疑是《沉沦》。有人将它视作一篇中篇小说,依我看来,归入短篇小说更为适宜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又名《饶了她》,是郁达夫的中篇名作,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之一。
  巧得很!刚才说了沈从文善于塑造中国少女形象,那么将《边城》与《她是一个弱女子》作个比较,结果如何呢?
  第一,两人的取法不同:如上所述,《边城》融汇了19世纪俄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少女。《她是一个弱女子》则取法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女主人公郑秀岳、李文卿带有风月旧小说的痕迹,鸳鸯蝴蝶派的味道颇浓。
  第二,立意迥异,郁达夫以“私小说”起家,这篇仍脱不了病态少女的病态心理(同性恋)的描写,文笔放荡源于郁达夫情性的放荡。沈从文着力挖掘的是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这两篇小说都出现了死亡(《边城》中天宝溺毙,《她是一个弱女子》中郑秀岳死于日军凌辱),但是《边城》处理得干净,萦回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她是一个弱女子》却充满绝望而无力的狂嚎。
  第三,《边城》抒写了人性的“常”,全篇的节奏如碧溪岨的流水,缓慢而悠长;《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叙述却充满“变”,情节不住地腾挪闪避着,在许多人物与场景之间游移跳跃,作家藉此粗略地勾勒弱女子郑秀岳短暂的悲剧人生。
  第四,《边城》的主题是隐在的,从它题目的地域特征,可以看出作家极力弱化作品的时代背景,力图写出中国边地城镇居民的平常人生。反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主题是显在的,它承袭《沉沦》的命意而来,这反映了郁达夫刻意追求“暴露写作”和“愤激写作”的思路;加之挂上日军侵略的结尾,追求明显的时效性。总之,从艺术效果看,前者沉稳优容而后者浮躁虚飘,大有博取一时轰动效应之嫌疑,因之,艺术成就也高下立判。
  
  四、 肖 红《生死场》
  《生死场》分为十七节,也有人算作长篇小说。悠哉觉得,其篇幅充其量是个中篇小说。
  和沈从文《边城》相比,肖红的《生死场》也写边地居民的平凡人生,于是就构成二者比较的基础——遗憾的是,我在此无法展开来谈。
  在临汾,聂绀弩对肖红说:“肖红,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散文家,鲁迅说过,你比谁都更有前途。”此语诚然!为什么鲁迅独独看好肖红呢?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鲁迅有很多弟子,但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唯有肖红,换言之也就是说:鲁迅之后,进步作家们纷纷追逐“革命文学”、“国防文学”……时尚,生怕自己落伍于时代;连郁达夫这位写“私小说”起家的随后也掺入这种内容,例如《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但是,唯独肖红按照鲁迅写《祝福》、《故乡》、《药》的路子在继续往下写。
  肖红对聂绀弩讲述了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她说:
  “鲁迅是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这个理解,是肖红以自己的心去体贴鲁迅作品所得出的;换言之,鲁迅写祥林嫂、子君等女性的苦楚,尽管非常深刻,但那是“有高度的深刻”,而肖红所写出的,是和这些悲剧人物同哭同悲、血肉融合的——这是男性作家鲁迅所无法写出的。因而肖红的意义,是鲁迅、沈从文等男性作家所无法取代的。
  肖红又将自己比作《红楼梦》里的痴丫头香菱,倘若香菱学会写小说,那么作为女性的写作者,肖红笔下的那份独特的凄悲,定然是不同于男性作家曹雪芹所描写的。
  实际上,《生死场》就是一个现代的香菱所讲述的凄婉而伤感的故事。
  
  五、 柔 石《二月》
  这篇小说,通常读者是看了谢芳和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早春二月》后才知道的,悠哉却是初中时代在《中国现代小说》丛书里读到的,觉得很好。我一般不喜欢那种政治倾向过去激进的作家,因此所谓“‘左联’五烈士”,除了柔石,别人的作品我都拒绝阅读。
  呈现在《二月》里的柔石,是纯粹的小说家,和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涉及的柔石,和经常搞飞行集会、散传单、喊口号的柔石,也不是一个人物。
  《二月》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说立意好。鲁迅在《小引》中这样概括男主人公肖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此语中的!相比于鲁迅《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一干人,肖涧秋的思想更激进(“极想有为”指他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行动更大胆(竟然为娶文嫂而甘愿放弃痴恋自己的陶岚),是一个纯正的理想主义者。他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代表了中国一代理想主义青年的命运。《二月》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孤独者》,这是无庸置疑的。
  第二,质地更细腻,情节更丰满,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卯合得更紧密,也超越了鲁迅的上述作品。鲁迅笔下的涓生、魏连殳等,由于采用狭隘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片断连缀”的结构方法,因而场景展现都不算太成功,给读者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二月》则不然,“芙蓉镇”的命意就含有反讽意味,其中活跃着校长、男女教员、寡妇、孤女、乡绅……形态是完整的,描写是生动的,情节是整体逐步推进的(鲁迅始终没学会这种叙述技法)。即便《二月》有文采稍欠的缺憾,也是无可厚非的。
  
  六、 冯 至《伍子胥》
  这是诗人写的一篇历史小说,结构严整,叙述沉稳,语言诗味浓郁。全篇依据伍子胥的逃亡路线,分为九章: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据作者在后记里说,他写这篇是受了《奥德赛》的启发。由此看来,作者有意将它写成“伍子胥漫游记”似的东西。通过一个逃亡者跨越国境的游走来描写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将志士、昏君、奸臣、忠臣、说客、隐士、亡士、义士、刺客、精灵、渔父、浣妇……形形色色的人物组合进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鲁迅也写历史小说,但是对照《故事新编》,他就没办法组织起这么一个大架构。
  顺便指出《伍子胥》情节的一个瑕疵:第五章“昭关”写伍子胥徘徊在楚国通过吴国的必经关隘口,久久想不出脱身之法,突然发现一群往关外伐木的民夫,于是混入其中出去了。但是紧接着第六章“江上”又写伍子胥将身佩的祖传宝剑赠给渡自己过江的渔父,于是出现一个问题:即便伍子胥可以伪装成执斧出关伐木的民夫,但是他怎么能把宝剑佩带身边呢?
  《伍子胥》的语言精妙而有力度,很耐人咀嚼玩味,是初学写作者借鉴的瑰宝,试举几例:
  (1)“一天,又走入一片林泽,望着草上的飞虫形成一层清雾,他有些疲乏了。”
  (2)“小茅屋坐东朝西,门打开后,满屋都是阳光。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地放在一边。”
  (3)“天气阴阴的,太阳只像是一个黄色的圆饼悬在天空,子胥看着这几个人,影子似地闪来闪去,一阵阵黄风吹来,使人对他们的存在起些迷离之感。”
  (4) “第二天的阳光有如一条长绠把他从深处汲起。”
  
  七、 张爱玲《金锁记》
  张爱玲曾将牡丹无香、玫瑰有刺和《红楼梦》残缺视作人间的三大遗憾。我老是想,不妨将张爱玲的《金锁记》看作《红楼梦》失而复得的残稿之一,因为它所描写的贵族大家破落后的景象,实在和曹雪芹迷失遗稿所要描写的很相像。这么一想,《金锁记》的意义就立时凸显出来,也无须再看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相关评论了。
  《金锁记》的三条主线叙述得 丝丝入扣:肺病、纳妾、鸦片。前两项是《红楼梦》多次描写的,后一项是曹雪芹未及描写而让张爱玲描写得很成功的。从这样意义上说,将《金锁记》视作一个微型的《红楼梦》,也未尝不可。曹七巧的发迹史,让我们联想到娇杏;三爷江季泽的想入非非,颇似贾瑞欲讨风姐的便宜;曹七巧逼儿子小白讲出房室秘闻借以折磨儿媳,又似夏金桂对香菱的折磨……这两部作品有太多的相似和区别,参差错落地阅读,能读出许多味道来——例如猜测张爱玲在继承曹雪芹笔法的同时,如何求得新变。
  但是,张爱玲的写作境界是远远低于曹雪芹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曹雪芹真真实实地是康乾盛世的产儿,而张爱玲所遭逢的只是一个皇朝的末世和随之而来的乱世而已。
  其二,作为女性的张爱玲笔力不足,缺乏铺排大场面,架构复杂情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张恨水就有,因而尽管两人均取法曹雪芹,但学到的东西很不一样。
  其三,上海人的小家子气和对人世过于悲观,使张爱玲塑造不出理想的正面人物。她自己的情操就很狭隘和不高尚,焉能塑造出虎虎有生气的理想人物耶?读曹雪芹作品往往会使人落泪,而读张爱玲有的只是泄气,泪水是不会有的——既对人世深感泄气,又对一个名叫张爱玲的才女作家深感泄气。
  
  八、 莫 言《筑 路》
  莫言的中篇小说作品不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都很好。相比之下,个人喜欢《筑路》这篇。
  莫言和王安忆、余华、苏童、刘庆邦等作家一样,很善于编故事,属于“故事型作家”。莫言编故事有个特点,喜欢将外国作家的故事改头换面(场景移到中国,人物之间关系重新安排一番),变成自己的。例如,莫言就对福克纳小说中的故事做了这种处理。
  顾名思义,《筑路》描写的是“文革”时期征用马桑镇农民(人物有高向阳、杨六九、刘罗锅子、白荞麦、回秀等)修筑一条乡村公路。围绕着筑路的过程,莫言将许多故事捆绑在一起进行叙述:赌博、打狗、盗墓、民工逃跑、讨饭、野合、偷窃、流产……极力弄得花里胡哨和耸人听闻,是莫言对故事的追求。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对感官描写的极力夸饰渲染,色彩绚丽多彩,比喻随意性很强。这在《筑路》中也体现出来,例如:
  (1)“适才红得可怜的月亮已经发了白,地上的万千景物都被月光照着,变得神秘朦胧,奇形怪状。”
  (2)“八隆河水活泼的流动声传进杨六九的耳朵,他的心好像要离开他跳到河水里,像一只跳蚤,跳进镇西头那家小院里,躲开那匹(按此处量词误用,应作“条”或“只”)凶恶的大狗,去咬那个妇人的白肉。”
  (3)“自从见了那瘦骨伶仃的回秀姑娘,刘罗锅子就觉得脑袋里出了毛病,就像那年在东北大森林里错吃了一种金色的蘑菇,千千万万的幻象和念头蝗虫一样袭来,咬得他遍体伤痕,心如蜂巢,处处漏血泄气。”
  (4)“他躺在家里的地上,感觉身体正沿着一道裂缝往地里漏下去。”
  这种作品,读者读来有种快感,但是过后回味,欲索求超越故事层面的意蕴,又感觉寡无所有。这就是莫言等作家的根本缺陷:缺乏深邃的思想。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的福克纳,这固然高抬了他,但是读一读他,也并非是坏事情。
  
  九、 阿 城《孩子王》
  阿城有《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三篇, 难以多选,姑将这篇纳入作为代表罢。
  “知青文学”是中国“伤痕文学”中的一类,特殊年代的产物,曾经一度泛滥成灾,过后思量,情感宣泄者多,艺术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者寡。《孩子王》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知青文学”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情感难以拴束,作家的苦难郁积于胸,不吐不快,于是写出的作品满纸涕泪,长歌当哭。阿城的《孩子王》克服了这个毛病,开篇写道: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却坦然,觉得毕竟是自食其力。”
  从心态上讲,主人公可以说很平和,一种无奈中的平和。这个开局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同时变化也蕴含着,因为:
  第一,“只是身体弱”,这就意味着他不怎么适合当农民;一旦有新的活计,很可能找上他。果然,下文中队里支书让他去队里教书。
  第二,“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这对于一个不甘沉沦的青年,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一旦有了施展机会,他还是会不甘人后的。果然,他当教师后实行了一些在当局看来是离经叛道的改革。
  《孩子王》写得很平实。阿城并不擅长讲故事,但是他为数不多的小说讲得结结实实,语言很有滋味。和莫言的语言不同,阿城的语言是内敛的而不是铺张扬厉的,是色泽淡雅、不动声色的而不是情绪饱满、刺激感官的,是和祖国传统语言相关联的而不是抛开传统自己胡写蛮写的——从这方面看,莫言逊色三分了。例如:
  (1)“支书又说:‘你是个人才。’我吓了一跳,以为支书在调理我,心里推磨一样想了一圈儿,就笑着说……”
  (2)“第二天一早,漫天的大雾,山沟里潮冷潮冷的。”(按:换了莫言是不会用“潮冷潮冷”,而要来个花哨的比喻句。)
  (3)“我清清喉咙,正待要讲,忽然隔壁教室歌声大作,震天价响,又是时下推荐的一首歌。这个唱得屋顶上的草叶抖起来。”(按:“震天价”可看出与传统语言的关联,末一句又是传统小说决不会有的)
  (4)“又想一想来娣,觉得太胖,量一量自己的手脚,有些惭愧,于是慢慢数数儿,渐渐睡着。”(按:如此描写特定年代的性心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十、 李 锐《黑白》
  与阿城语言的雅不同,李锐的语言可以求俗,土得掉渣(《厚土》系列更典型)。李锐和阿城同是北京知青,前者去山西吕梁山,后者去了云南,两人在作品中呈显出的文风如此迥异,可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好论题。
  《黑白》篇幅不太长,按理算短篇小说更合适,但是我找不到李锐更好的中篇小说作话题,加之这篇蕴含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就选它了。它写了价值颠倒、黑白不分年代的一出悲剧:黑曾经是全国知青先进典型,在一场巡回报告中结识少女白,两个人走到一起,为改造落后的农村而共同奋斗。渐渐地,知青们陆续返城;白不顾父母的挽留,将儿子送回北京后只身返回村里,继续留守,最后,两人服毒自杀,成为自己过时理想的一对殉葬品。黑这样对妻子白说:
  “我不是还是个知青代表吗,只要全中国还有我一个人在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情,就还存在,就还有。我什么也不想当,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没有骗过别人,也没有骗过自己,更没有骗过她。”
  这令我想起邓.小平说的话,大意说:五七年反.右是扩大化了,但是这个运动是必要的。因此,最后全国留下了五个大右派不予平反。
  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无足轻重的黑岂能承担得了?他想证明的是:尽管上山下乡这个理想具有欺骗性,但是他作为参与的个体是真诚的,他没有骗人。总之,一个大骗局中的真诚,更反衬了设骗局者的残酷无情。
  2006-11-1
  
  附录备选的若干篇目:
  一、 沈从文《阿黑小史》
  二、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三、 路 翎《饥饿的郭素娥》
  四、 王 蒙《蝴 蝶》
  五、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六、 余 华《活 着》
  七、 王小波《我的阴阳两界》
  八、 刘庆邦《神 木》
  九、 苏 童《妻妾成群》
  十、 白先勇《芝加哥之死》


====

咖啡里这一篇不错,闲闲书话贴过来的,闲闲有时有好篇。

各位也评评看,我先谈两句张:

>牡丹无香、玫瑰有刺和《红楼梦》残

牡丹系笔误,原句是海棠,我以为是秋海棠,当年考证过一下:

http://www.mayacafe.com/forum/topic1.php3?tkey=1090093689

玫瑰的新品种日新月异,无刺的也见过一些的。

至于红楼梦残,最近读了一篇牟宗三谈高颚续,以为那是难得的悲剧
处理,升华了红楼,不是大团圆的结局。

网上一时找不着,有高人给古狗一下?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11-3 09:02
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

  ——悠哉看点之二十二
  
  作者:悠 哉
  
  在世界中篇小说之林中,没有汉语中篇小说的地位,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眼下悠哉忙完了一些俗务,略有余暇,遂捡起没有的《我最喜欢的十篇……》系列,续写起来。

  “汉语”又称“中文”,海外谓之“华语”。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如下:
  
  一、 鲁 迅《阿Q正传》

  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的入选,理由似乎无须多说。有关它的赞誉之词,已经很多,悠哉无须再重复了。我直说它的若干瑕疵吧:

  第一,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均衡。简单地说,该小说的主题惊人地、富于震撼力地深刻,置诸世界中篇小说之林,应当排名第一位;但是,它的艺术性仅能说是中上水准,这是颇令人遗憾的。

  第二,阿Q固然是个典型人物,但是理念化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辨,仿佛漫画的效果(这是受了夏目漱石《哥儿》等作品的影响)。让阿Q一人来承担“国民劣根性”的代表,这是否合适呢?窃以为,很值得怀疑。其实不仅是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把总等一干人都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可惜鲁迅没将他们往深里写,仅寥寥几笔作简单勾勒。

  第三,全篇艺术成就不均衡,结尾草草收场,给人笔力不逮之感。

  第四,有关辛亥革命在“城里”的描写实在太弱了,以至于给读者留不下什么印象,阿Q生涯中的所谓“中兴”,仅留在标题里,没能落到实处。

  第五,结尾标题“大团圆”,固然是对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有力反讽,但是有点游离作品本身。读者有理由质问道:既然标题取名“大团圆”,那么具体到这篇小说中,阿Q阿Q究竟何谁“大团圆”呢?

  第六,标题“恋爱的悲剧”也存在随意性的问题:阿Q阿Q向吴妈求爱,结果挨揍、失业,但是谓之悲剧,似乎过重。
  若要挑剔,叙述上的毛病也有一些,兹不赘述。
  
  二、 沈从文《边城》

  这篇小说,体现了沈从文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和非凡的叙述才华。女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塑造的青年女性系列形象(夭夭、三三、萧萧、阿黑……)中最光辉的一个。据汪曾祺说,她由三个原型捏合而成(张兆和、泰山下无名小寡妇和湘西某绒线铺女孩儿)。其实,我认为翠翠的形象还得益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少女形象的启迪(例如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少女形象);沈从文在接受和消化这种影响的过程中,有心与上述作家——尤其是屠格涅夫——较量高下。沈从文的雄心,充分展现了现代中国作家的灵性与魄力。

  有了沈从文,孰敢谓中国无小说天才耶?

  鲁迅笔下也出现青年女性的形象,例如《伤逝》中的子君、《阿Q正传》的小尼姑、《离婚》的爱姑、《奔月》里的嫦娥和《祝福》里的祥林嫂。也许与鲁迅生活中缺少典型的中国少女有关,我觉得,鲁迅笔下的青年女性写得沉闷,笔力生涩,和沈从文比稍逊三分。一个男性作家去刻画女性形象,这原本是较困难的;沈从文以文采斐然的叙述很漂亮地跨越性别的障碍,这一本领着实令作家艳羡不已。

  《边城》的设色考究,如同女主人公名字一样,以“翠”为底色,其中有沉静,有忧郁,有安详,体现了“东方的精美”,堪称神品也。至于《边城》的语言,发展了鲁迅小说的语言,在写景抒情和心理描写方面,已然超迈于鲁迅之上;甫自沈从文崛起于中国文坛,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其身影就衬得矮小了几分。
  
  三、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最好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无疑是《沉沦》。有人将它视作一篇中篇小说,依我看来,归入短篇小说更为适宜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又名《饶了她》,是郁达夫的中篇名作,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之一。

  巧得很!刚才说了沈从文善于塑造中国少女形象,那么将《边城》与《她是一个弱女子》作个比较,结果如何呢?

  第一,两人的取法不同:如上所述,《边城》融汇了19世纪俄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少女。《她是一个弱女子》则取法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女主人公郑秀岳、李文卿带有风月旧小说的痕迹,鸳鸯蝴蝶派的味道颇浓。

  第二,立意迥异,郁达夫以“私小说”起家,这篇仍脱不了病态少女的病态心理(同性恋)的描写,文笔放荡源于郁达夫情性的放荡。沈从文着力挖掘的是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这两篇小说都出现了死亡(《边城》中天宝溺毙,《她是一个弱女子》中郑秀岳死于日军凌辱),但是《边城》处理得干净,萦回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她是一个弱女子》却充满绝望而无力的狂嚎。

  第三,《边城》抒写了人性的“常”,全篇的节奏如碧溪岨的流水,缓慢而悠长;《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叙述却充满“变”,情节不住地腾挪闪避着,在许多人物与场景之间游移跳跃,作家藉此粗略地勾勒弱女子郑秀岳短暂的悲剧人生。

  第四,《边城》的主题是隐在的,从它题目的地域特征,可以看出作家极力弱化作品的时代背景,力图写出中国边地城镇居民的平常人生。反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主题是显在的,它承袭《沉沦》的命意而来,这反映了郁达夫刻意追求“暴露写作”和“愤激写作”的思路;加之挂上日军侵略的结尾,追求明显的时效性。总之,从艺术效果看,前者沉稳优容而后者浮躁虚飘,大有博取一时轰动效应之嫌疑,因之,艺术成就也高下立判。

  
  四、 肖 红《生死场》

  《生死场》分为十七节,也有人算作长篇小说。悠哉觉得,其篇幅充其量是个中篇小说。
  和沈从文《边城》相比,肖红的《生死场》也写边地居民的平凡人生,于是就构成二者比较的基础——遗憾的是,我在此无法展开来谈。

  在临汾,聂绀弩对肖红说:“肖红,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散文家,鲁迅说过,你比谁都更有前途。”此语诚然!为什么鲁迅独独看好肖红呢?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鲁迅有很多弟子,但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唯有肖红,换言之也就是说:鲁迅之后,进步作家们纷纷追逐“革命文学”、“国防文学”……时尚,生怕自己落伍于时代;连郁达夫这位写“私小说”起家的随后也掺入这种内容,例如《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但是,唯独肖红按照鲁迅写《祝福》、《故乡》、《药》的路子在继续往下写。

  肖红对聂绀弩讲述了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她说:

  “鲁迅是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这个理解,是肖红以自己的心去体贴鲁迅作品所得出的;换言之,鲁迅写祥林嫂、子君等女性的苦楚,尽管非常深刻,但那是“有高度的深刻”,而肖红所写出的,是和这些悲剧人物同哭同悲、血肉融合的——这是男性作家鲁迅所无法写出的。因而肖红的意义,是鲁迅、沈从文等男性作家所无法取代的。

  肖红又将自己比作《红楼梦》里的痴丫头香菱,倘若香菱学会写小说,那么作为女性的写作者,肖红笔下的那份独特的凄悲,定然是不同于男性作家曹雪芹所描写的。

  实际上,《生死场》就是一个现代的香菱所讲述的凄婉而伤感的故事。
  
  五、 柔 石《二月》

  这篇小说,通常读者是看了谢芳和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早春二月》后才知道的,悠哉却是初中时代在《中国现代小说》丛书里读到的,觉得很好。我一般不喜欢那种政治倾向过去激进的作家,因此所谓“‘左联’五烈士”,除了柔石,别人的作品我都拒绝阅读。

  呈现在《二月》里的柔石,是纯粹的小说家,和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涉及的柔石,和经常搞飞行集会、散传单、喊口号的柔石,也不是一个人物。

  《二月》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说立意好。鲁迅在《小引》中这样概括男主人公肖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此语中的!相比于鲁迅《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一干人,肖涧秋的思想更激进(“极想有为”指他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行动更大胆(竟然为娶文嫂而甘愿放弃痴恋自己的陶岚),是一个纯正的理想主义者。他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代表了中国一代理想主义青年的命运。《二月》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孤独者》,这是无庸置疑的。

  第二,质地更细腻,情节更丰满,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卯合得更紧密,也超越了鲁迅的上述作品。鲁迅笔下的涓生、魏连殳等,由于采用狭隘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片断连缀”的结构方法,因而场景展现都不算太成功,给读者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二月》则不然,“芙蓉镇”的命意就含有反讽意味,其中活跃着校长、男女教员、寡妇、孤女、乡绅……形态是完整的,描写是生动的,情节是整体逐步推进的(鲁迅始终没学会这种叙述技法)。即便《二月》有文采稍欠的缺憾,也是无可厚非的。

  
  六、 冯 至《伍子胥》

  这是诗人写的一篇历史小说,结构严整,叙述沉稳,语言诗味浓郁。全篇依据伍子胥的逃亡路线,分为九章: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据作者在后记里说,他写这篇是受了《奥德赛》的启发。由此看来,作者有意将它写成“伍子胥漫游记”似的东西。通过一个逃亡者跨越国境的游走来描写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将志士、昏君、奸臣、忠臣、说客、隐士、亡士、义士、刺客、精灵、渔父、浣妇……形形色色的人物组合进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鲁迅也写历史小说,但是对照《故事新编》,他就没办法组织起这么一个大架构。

  顺便指出《伍子胥》情节的一个瑕疵:第五章“昭关”写伍子胥徘徊在楚国通过吴国的必经关隘口,久久想不出脱身之法,突然发现一群往关外伐木的民夫,于是混入其中出去了。但是紧接着第六章“江上”又写伍子胥将身佩的祖传宝剑赠给渡自己过江的渔父,于是出现一个问题:即便伍子胥可以伪装成执斧出关伐木的民夫,但是他怎么能把宝剑佩带身边呢?

  《伍子胥》的语言精妙而有力度,很耐人咀嚼玩味,是初学写作者借鉴的瑰宝,试举几例:

  (1)“一天,又走入一片林泽,望着草上的飞虫形成一层清雾,他有些疲乏了。”

  (2)“小茅屋坐东朝西,门打开后,满屋都是阳光。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地放在一边。”

  (3)“天气阴阴的,太阳只像是一个黄色的圆饼悬在天空,子胥看着这几个人,影子似地闪来闪去,一阵阵黄风吹来,使人对他们的存在起些迷离之感。”

  (4) “第二天的阳光有如一条长绠把他从深处汲起。”
  
  七、 张爱玲《金锁记》

  张爱玲曾将牡丹无香、玫瑰有刺和《红楼梦》残缺视作人间的三大遗憾。我老是想,不妨将张爱玲的《金锁记》看作《红楼梦》失而复得的残稿之一,因为它所描写的贵族大家破落后的景象,实在和曹雪芹迷失遗稿所要描写的很相像。这么一想,《金锁记》的意义就立时凸显出来,也无须再看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相关评论了。

  《金锁记》的三条主线叙述得 丝丝入扣:肺病、纳妾、鸦片。前两项是《红楼梦》多次描写的,后一项是曹雪芹未及描写而让张爱玲描写得很成功的。从这样意义上说,将《金锁记》视作一个微型的《红楼梦》,也未尝不可。曹七巧的发迹史,让我们联想到娇杏;三爷江季泽的想入非非,颇似贾瑞欲讨风姐的便宜;曹七巧逼儿子小白讲出房室秘闻借以折磨儿媳,又似夏金桂对香菱的折磨……这两部作品有太多的相似和区别,参差错落地阅读,能读出许多味道来——例如猜测张爱玲在继承曹雪芹笔法的同时,如何求得新变。

  但是,张爱玲的写作境界是远远低于曹雪芹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曹雪芹真真实实地是康乾盛世的产儿,而张爱玲所遭逢的只是一个皇朝的末世和随之而来的乱世而已。

  其二,作为女性的张爱玲笔力不足,缺乏铺排大场面,架构复杂情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张恨水就有,因而尽管两人均取法曹雪芹,但学到的东西很不一样。

  其三,上海人的小家子气和对人世过于悲观,使张爱玲塑造不出理想的正面人物。她自己的情操就很狭隘和不高尚,焉能塑造出虎虎有生气的理想人物耶?读曹雪芹作品往往会使人落泪,而读张爱玲有的只是泄气,泪水是不会有的——既对人世深感泄气,又对一个名叫张爱玲的才女作家深感泄气。

  
  八、 莫 言《筑 路》

  莫言的中篇小说作品不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都很好。相比之下,个人喜欢《筑路》这篇。
  莫言和王安忆、余华、苏童、刘庆邦等作家一样,很善于编故事,属于“故事型作家”。莫言编故事有个特点,喜欢将外国作家的故事改头换面(场景移到中国,人物之间关系重新安排一番),变成自己的。例如,莫言就对福克纳小说中的故事做了这种处理。

  顾名思义,《筑路》描写的是“文革”时期征用马桑镇农民(人物有高向阳、杨六九、刘罗锅子、白荞麦、回秀等)修筑一条乡村公路。围绕着筑路的过程,莫言将许多故事捆绑在一起进行叙述:赌博、打狗、盗墓、民工逃跑、讨饭、野合、偷窃、流产……极力弄得花里胡哨和耸人听闻,是莫言对故事的追求。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对感官描写的极力夸饰渲染,色彩绚丽多彩,比喻随意性很强。这在《筑路》中也体现出来,例如:

  (1)“适才红得可怜的月亮已经发了白,地上的万千景物都被月光照着,变得神秘朦胧,奇形怪状。”

  (2)“八隆河水活泼的流动声传进杨六九的耳朵,他的心好像要离开他跳到河水里,像一只跳蚤,跳进镇西头那家小院里,躲开那匹(按此处量词误用,应作“条”或“只”)凶恶的大狗,去咬那个妇人的白肉。”

  (3)“自从见了那瘦骨伶仃的回秀姑娘,刘罗锅子就觉得脑袋里出了毛病,就像那年在东北大森林里错吃了一种金色的蘑菇,千千万万的幻象和念头蝗虫一样袭来,咬得他遍体伤痕,心如蜂巢,处处漏血泄气。”

  (4)“他躺在家里的地上,感觉身体正沿着一道裂缝往地里漏下去。”

  这种作品,读者读来有种快感,但是过后回味,欲索求超越故事层面的意蕴,又感觉寡无所有。这就是莫言等作家的根本缺陷:缺乏深邃的思想。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的福克纳,这固然高抬了他,但是读一读他,也并非是坏事情。
  
  九、 阿 城《孩子王》

  阿城有《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三篇, 难以多选,姑将这篇纳入作为代表罢。
  “知青文学”是中国“伤痕文学”中的一类,特殊年代的产物,曾经一度泛滥成灾,过后思量,情感宣泄者多,艺术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者寡。《孩子王》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知青文学”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情感难以拴束,作家的苦难郁积于胸,不吐不快,于是写出的作品满纸涕泪,长歌当哭。阿城的《孩子王》克服了这个毛病,开篇写道: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却坦然,觉得毕竟是自食其力。”

  从心态上讲,主人公可以说很平和,一种无奈中的平和。这个开局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同时变化也蕴含着,因为:

  第一,“只是身体弱”,这就意味着他不怎么适合当农民;一旦有新的活计,很可能找上他。果然,下文中队里支书让他去队里教书。

  第二,“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这对于一个不甘沉沦的青年,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一旦有了施展机会,他还是会不甘人后的。果然,他当教师后实行了一些在当局看来是离经叛道的改革。

  《孩子王》写得很平实。阿城并不擅长讲故事,但是他为数不多的小说讲得结结实实,语言很有滋味。和莫言的语言不同,阿城的语言是内敛的而不是铺张扬厉的,是色泽淡雅、不动声色的而不是情绪饱满、刺激感官的,是和祖国传统语言相关联的而不是抛开传统自己胡写蛮写的——从这方面看,莫言逊色三分了。例如:

  (1)“支书又说:‘你是个人才。’我吓了一跳,以为支书在调理我,心里推磨一样想了一圈儿,就笑着说……”

  (2)“第二天一早,漫天的大雾,山沟里潮冷潮冷的。”(按:换了莫言是不会用“潮冷潮冷”,而要来个花哨的比喻句。)

  (3)“我清清喉咙,正待要讲,忽然隔壁教室歌声大作,震天价响,又是时下推荐的一首歌。这个唱得屋顶上的草叶抖起来。”(按:“震天价”可看出与传统语言的关联,末一句又是传统小说决不会有的)

  (4)“又想一想来娣,觉得太胖,量一量自己的手脚,有些惭愧,于是慢慢数数儿,渐渐睡着。”(按:如此描写特定年代的性心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十、 李 锐《黑白》

  与阿城语言的雅不同,李锐的语言可以求俗,土得掉渣(《厚土》系列更典型)。李锐和阿城同是北京知青,前者去山西吕梁山,后者去了云南,两人在作品中呈显出的文风如此迥异,可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好论题。

  《黑白》篇幅不太长,按理算短篇小说更合适,但是我找不到李锐更好的中篇小说作话题,加之这篇蕴含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就选它了。它写了价值颠倒、黑白不分年代的一出悲剧:黑曾经是全国知青先进典型,在一场巡回报告中结识少女白,两个人走到一起,为改造落后的农村而共同奋斗。渐渐地,知青们陆续返城;白不顾父母的挽留,将儿子送回北京后只身返回村里,继续留守,最后,两人服毒自杀,成为自己过时理想的一对殉葬品。黑这样对妻子白说:

  “我不是还是个知青代表吗,只要全中国还有我一个人在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情,就还存在,就还有。我什么也不想当,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没有骗过别人,也没有骗过自己,更没有骗过她。”

  这令我想起邓.小平说的话,大意说:五七年反.右是扩大化了,但是这个运动是必要的。因此,最后全国留下了五个大右派不予平反。

  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无足轻重的黑岂能承担得了?他想证明的是:尽管上山下乡这个理想具有欺骗性,但是他作为参与的个体是真诚的,他没有骗人。总之,一个大骗局中的真诚,更反衬了设骗局者的残酷无情。

  2006-11-1
  
  附录备选的若干篇目:
  一、 沈从文《阿黑小史》
  二、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三、 路 翎《饥饿的郭素娥》
  四、 王 蒙《蝴 蝶》
  五、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六、 余 华《活 着》
  七、 王小波《我的阴阳两界》
  八、 刘庆邦《神 木》
  九、 苏 童《妻妾成群》
  十、 白先勇《芝加哥之死》
作者: xw     时间: 2006-11-3 09:47
刘以鬯的长篇意识流小说《酒徒》中似乎也有个名录。
那里还有外国小说,现代作品的名录。

小说家谈,不可多得。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11-3 09:53
“三,上海人的小家子气和对人世过于悲观,使张爱玲塑造不出理想的正面人物。她自己的情操就很狭隘和不高尚,焉能塑造出虎虎有生气的理想人物耶?读曹雪芹作品往往会使人落泪,而读张爱玲有的只是泄气,泪水是不会有的——既对人世深感泄气,又对一个名叫张爱玲的才女作家深感泄气。”

得了,这话我以前不忍说。这人替我写了。
作者: 章凝     时间: 2006-11-3 12:44
又是10大,中国人也太爱10大了。

十之七八没看过,回头补补课。谢象罔介绍。
作者: 章凝     时间: 2006-11-3 12:56
文章还没看,这几句话不是十分中听,有些太苛求了,虽然张笔下的人物我也不欣赏。

塑造“高大”人物不是小说之必须,“阿Q”、“变形记”等写的都是卑微的小人物。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6-11-3 10:53:
“三,上海人的小家子气和对人世过于悲观,使张爱玲塑造不出理想的正面人物。她自己的情操就很狭隘和不高尚,焉能塑造出虎虎有生气的理想人物耶?读曹雪芹作品往往会使人落泪,而读张爱玲有的只是泄气,泪水是不会..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