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To Be Or Not To Be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曼     时间: 2008-5-18 08:07     标题: [原创]To Be Or Not To Be

5月18日


H赴灾区采访报道的计划被一再地耽搁后,终于因为公路交通的障碍而被迫取消。该批民政局的救援物资转道航空。于是,搁下费了一个清晨收拾好的行囊,心情郁闷的H和其实暗自松了一口气的我干脆喝早茶去了。汶川刚还发生了5.2级的余震,危险并非丝毫不存在。

茶楼里食客盈门,人声鼎沸。我们找了一张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身边两桌食客都是拖家带口,几代同堂,其乐融融。我忽然想起那句话,灾难面前最具勇气的是让生活继续下去。从地理概念上说,我所在的城市距离四川很远,远到5月12日那天下午我毫无感觉。但从个人情感而言,我们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

H忽然问我:你想写的剧本是关于什么的?我有点苦闷的回答他: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其实,是想法一再地被推翻,两星期以前我想好的故事,今天看来又是了无新意的。H若有所思,接着说,你很自我封闭,而且,你这种封闭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你这些天竟然都不看电视。我反问他,难道我不是一直以来都这样嘛?我已经十年没看电视了,可我有看报纸的。H带着类似先知一般的怜悯口吻对我说:你这样封闭自我,拒绝生活,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我的脑海立刻出现博尔赫斯和卡夫卡的名字。我有气无力的回答,一点信心没有:那是因为你和我对好的定义不同,博尔赫斯,那个阿根廷作家,还有卡夫卡,你也知道,他们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狭隘的空间里,对生活并没有多少介入,还不是照样写出作品来。现代文学的定义里,不再需要解释生活,而更看重于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我其实还想了许多,但却无意再说下去,经过了许多次DV创作的激烈分歧,我早已明白和他达成共识的机会微乎其微。而我知道,他之所以想到这些,归根究底,不过是不满我因他的采访计划搁浅而形诸于外的喜悦。

谈话继续下去,却跳到一个细枝末节上。H让我想象,一对相亲的男女会有什么样的对白。接着,他给我说了一个农村里相亲的故事,不知道他哪里读回来的。里面有很诙谐的一幕:农村某男青年到一人家里相亲,却只见到大人,而姑娘躲在闺房里不出来。男青年只能干着急,姑娘的父母问起来:多大了?男青年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二十八了。结果,姑娘的父母说,不是问你,是问你们家猪。男青年很郁闷:是我相亲,又不是我们家猪相亲。

这个故事让我们都笑了起来。不过,由始至终,一个疑问却在我脑子里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面对灾难,面对生活,我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该介入吗?介入到何种程度?

To Be Or Not To Be?又回归到这个古老的问题上。
作者: 梦冉     时间: 2008-5-18 08:50
小曼好! 这个题目用得好, 让我想起哈姆雷特. 人是痛苦的, 当环境是痛苦的. 环境逼人. 这就是现实. 然而, 我们也看见了现实的空性, 即无常. 痛苦终于有一天会消失, 如同快乐也从来不是长久的. 于是, 我们从容了, 我们学会了善待他人, 关心他人, 原谅他人,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实现了自我, 锻炼了自己, 与他人共同创造了命运的奇迹.

所有的, 包括所有的人, 包括自然环境, 都是一个整体.

衷心希望我们大家能在任何环境里都保持善念和信念, 让性灵自由和充满活力, 在现实中尽力实现自我的理想与善.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8-5-19 09:41
问得很哲学?这些天我也在作如是想。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曼 at 2008-5-18 08:07:
这个故事让我们都笑了起来。不过,由始至终,一个疑问却在我脑子里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面对灾难,面对生活,我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该介入吗?介入到何种程度?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