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书法家的退休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冈 时间: 2008-2-27 04:43 标题: 书法家的退休
老于坐在我对面的时候,我仔细地端详了一下他,脸色灰乎乎的,神情甚至有几分呆滞的样子。老于的办公室和我的办公室间隔不太远,平日也就是在走廊上打个照面,这回我居然还近距离地发现老于脸上长了不少老人斑。老于马上就要退休了。
一想到退休,心里总有种异样的感觉,我知道都是名利心在作怪。一旦离开那个板凳退休了,生活可能再就不同了,原来找你办事对你恭维的人很快就把你忘掉,你原来的下级办事员再也不会低声跟你说话甚至会对你的言谈置若罔闻,你渐渐地被隔离于主流群体,慢慢地封闭,最后在孤独、失落、怨恨中了却晚年。想起来好像惨了点儿,可事实都是这样的,退休就近似于宣判一个人没用了。老于坐办公室坐了三十几年,没有农民的工作那么艰辛,也绝不像科学家的工作那么富有创造性,平平淡淡的,这一晃儿,就要退休了。看看老于,老于不过就是自己的缩影,早晚我也得变成一模一样的老于,领点儿退休金,回家呆着了。
我们主任之所以张罗着要请老于喝个午茶,是因为主任曾请老于给我们办公室房间写过一幅书法,老于不但给面子答应了,写完之后还用框子裱好。主任把老于送给我们的字挂在墙上,房间里立刻就充满了莫名的文化气息,老于写的那几个字是篆书,我们谁都认不出来,老于还曾为那几个字单独打印了一张说明,介绍文字的来历和意义。后来办公室只要来人就猜测一番那几个字到底是什么,主任这时候便以行家的身份进行深层次解读。
日常枯燥的工作之余,老于喜欢写字,可以说,老于算是个书法家。老于写的字很古僻,要么模仿金文,要么写隶书或者篆书,工工整整的印刷体汉字楷书他不屑得写。老于练书法很痴迷,他对这门艺术投入不少激情。我又总觉得,醉心于艺术的人都是有大野心的人,现实生活中实在找不到猎取名誉的出路,便一头栽进虚幻的世界里,一心做起精神世界象牙塔王者的梦想。艺术给人以超越的假象,于是终日沉浸在俗务里的凡人便有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自我安慰。
果然,大家一和老于谈起了书法,老于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自信而满足。
主任说:于经理,你可是巴不得退休呢,你退休了就有大把时间搞书法了。你不像我们,我们退休就完蛋了,什么也不会,只能天天坐在屋里看电视。于经理,你不是还在书法学院任教吗?等我们退休以后,都跟你去学书法。
老于也不作声,笑眯眯的,很明显占了心理上的上风,因为有人愿意做徒弟,而且还是平日里的同事。
主任又问:于经理,你书法写那么好,从什么时候开始练的啊?有没有老师啊?
老于说:我从小就练,一直写到现在。我拜过师的。
老于说了几个西泠印社的书法界名人,我也记不住,只听说过一个姓沈的。老于没怎么解释西泠印社,他知道解释了也没用,这些人没一个对那个印社真有兴趣。搞艺术的人最怕和俗人凑到一起,俗人讲话直接,露骨,直奔主题,有时候也令人防不胜防。俗人提问的话题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总是不含蓄,不讲究语言艺术。
主任问:于经理,你这书法太好了,有没有拍卖过?
老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有点儿僵硬,愣了一下,随即缓过神来。
老于说:他们在义卖市场拍过,我写过四个字,有人花两万六买走了。
坐在我旁边的老张“哇”地一声,可能是他没料到身边工作同事写的字竟然真的可以拍卖,而且还可以卖到上万块。我也觉得不得了了,一个字平均下来值四千多呢,够厉害。
我坐在一边听他们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聊。我对书法没兴趣,也认识不到书法里蕴藏的美。我读大学第一门被抓补考的课就是书法,我没耐心为了写一个字花太多的时间,既废纸又废墨的。就好比一个从来不读小说的化学家,跟他谈《喧嚣与骚动》,他只能抱以一笑,如果非要让他评论一句,他也认为那小说不过就是连篇废话,毫无意义。老于的书法再怎么好,在我的眼里也凸现不出来应有的巨大价值。
其实我本该对老于的书法产生兴趣的,但是一直没产生,可能还有个因素在起作用。老于不吸烟,但有个毛病,总喜欢咳嗽,喜欢咳嗽的人痰多。我的办公室门斜对着卫生间,老于咔咔咔的咳嗽声我听得一清二楚,老于的咳嗽声结束后,就从嗓子眼儿里啪地吐出一口痰,这口痰总是吐在卫生间的盥洗池里。我是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发现这事儿的,从此老于在我心中彻底丧失了艺术家所具备的美感,老于没了美感,当然他的书法就无法美起来了。我抬头看到办公室墙上老于的字,就不自然地和盥洗池联系起来。我一直机械而固执地认为,美是一种很系统化的东西,一个人身上的美不能割裂,要么是真有,要么是假的。
吃过中餐老于转起身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背也驼了一些。过了三月份,老于就再也不会来办公室上班了,他的位子上会晋升新人。老于的书法也将不再是业余爱好,而是变成倾泻余生激情与能量的唯一目标。
2008/2/27。
作者: weili 时间: 2008-2-27 23:06
“搞艺术的人最怕和俗人凑到一起,俗人讲话直接,露骨,直奔主题,有时候也令人防不胜防。俗人提问的话题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总是不含蓄,不讲究语言艺术。”
青冈够逗的。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8-2-28 10:07
青岗擅于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发掘出有趣,值得思索的现象。
不仅作者,我们大多都喜欢以人品定位评价艺术家、诗人、作家等名人,不知不觉
中步入道德至上的误区。其实名人也是人,甚至是更人性化、人体化的人。莫扎特
对皇帝怎么说的:“I am a vulgar man, but my music is not.”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8-2-28 23:03
青冈写得有趣。
我的美国同事在公司工作三十五年,“光荣退休”(裁员)。我对他充满了同情,在corporate混三十五年不易,得受多少气啊。
没艺术类的东西,人不是活得朽木似的,只会埋头苦干的机器人,公司巴不得你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corporate slavery!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08-2-29 09:48
生命就是这么沧桑,融入社会是一种艰辛,隐退社会是一种落寞。唯上天堂是一种福么?老于60岁背就驼了,可想他为了保住那个位子,怎样地舍命与人几十人如一日地撕杀。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8-2-29 10:10
退休怎么就是“隐退社会”了了?人不是还活在社会当中。
俺做梦都想着退休?一个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多少事情可以大干特干呀。天天
看几张老面孔,几乎要把人给憋死。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雪儿 at 2008-2-29 09:48:
生命就是这么沧桑,融入社会是一种艰辛,隐退社会是一种落寞。唯上天堂是一种福么?老于60岁背就驼了,可想他为了保住那个位子,怎样地舍命与人几十人如一日地撕杀。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
Powered by Discuz!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