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人生的意义何在?——读托尔斯泰《忏悔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7-11-2 17:38     标题: [转载]人生的意义何在?——读托尔斯泰《忏悔录》

作者:落叶满阶


  1
  
  这不是一篇要忏悔自己罪孽的文字,也和卢梭、奥古斯丁要叙述自我的真性情不同,这篇文字要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问题也是缠绕着托尔斯泰一生的,那就是: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而活?人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法国作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个说法在托尔斯泰那里绝非虚言,他用他的一生来证明和阐释。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答,对于他而言,这样的生活就毫无意义。
  当他无法解答这个问题时,他写道,“我每天在生活的道路上行走,好象已走到了深渊边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前面只有死亡,别的什么也没有。我不能停步,不能后退,也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前面,前面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生活和幸福的假象,以及真正的痛苦和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毁灭”。
  读着这篇文字,它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它所叙述的,深入灵魂的语言,使人的心长久不能解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受着它的影响。心灵在徘徊良久之后仍旧在思索,我想,为了它,我总要留下点什么吧,于是有了今天这个浅薄的记录。
  
  2
  
  我思故我在。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3
  
  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他更是一个思想家,他和普通的为了生活而单纯写作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托尔斯泰回忆起青年时期的自己,那个时候,从塞瓦斯托波尔前线来到莫斯科的托尔斯泰一度醉心于作家的头衔,并为自己能与这些优秀的人物站在一起而深感自豪。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化了,“他们把我看成自己人,恭维我,奉承我。与我来往的这些作家作为一种群体,他们对生活的看法立刻俘虏了我,我身上原有的改恶从善的愿望也随之烟消云散”。
  托尔斯泰的良心引导他走向不同的方向,很快就同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且在思想上与他们分道扬镳。因为他要寻求的,不是文学艺术世界的名誉和地位,而是要走一条寻找真理与美善的道路。
  托尔斯泰剖析到,“我是艺术家,诗人,我写作,教育人,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我们人数很多,尽管相互之间在不停地争吵,指责,但都在写作,发表作品,教育别人;而且不顾自身的无知,连什么是好是坏这一类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有时相互包庇,相互吹嘘,以便到时候别人也来包庇我,吹嘘我。有时则火冒三丈,叫骂的声音一人比一人高,简直像在疯人院里一样......现在我明白这与疯人院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我对这一点这是模模糊糊地有点儿怀疑。只不过同所有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惟独自己除外”。
  托尔斯泰与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了。他要开始新的探索,世俗的羁绊无法束缚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注定要高高飞翔,到达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威临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它们确实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在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丰满,那么美丽,充满生机,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基础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面对写作而带来的声誉,托尔斯泰保留了一个思想者的本性。他在谈到《战争与和平》时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什么书?它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史诗,更不是编年体的历史。《战争与和平》是作者以一种它所能表现的形式想要表达并能够表达的东西。”
  
  4
  
  托尔斯泰与莫斯科的作家们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分歧无法弥合,冲突是迟早的事情。即使是进步作家中的代表屠格涅夫,在托尔斯泰看来,在某些方面也是虚伪的。这使屠格涅夫与他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一度发展到托尔斯泰要求决斗的地步,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创伤在十多年后才得以消除。
  托尔斯泰是一个思想上的斗士,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一切在真理的面前都是渺小的,他以真理为准绳,衡量一切。
  他的《忏悔录》不仅仅粗浅的分析他人,最为关键的在于,它不断地否定自己,真实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距离。托尔斯泰写到,“回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到恐怖、厌恶和痛心。我在战争中杀死过人,找过人决斗想送掉他的命,我打牌输了不少钱,挥霍农民的劳动成果,还惩办过他们。我生活腐化,对爱情不忠;我撒谎骗人,偷鸡摸狗,通奸,汹酒、斗殴、杀人......凡是犯法的事我都干过。而干了这些事我反而得到赞扬,我的同龄的人至今一直把我看成是正人君子”。
  我不知道托尔斯泰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态下写就了这段文字,但是这段文字足以令我惊心侧目,惊心的是他的真实,侧目的是他的勇敢。
  当今中国,有多少人生活于醉生梦死之中呢?举国上下,沆瀣一气,人欲横流,手段之卑劣,人品之下流,可谓历史之极,此辈恶行,已到天地难容之境。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斧正自身,不染淤泥,禀浩然之正气,立己身于天地之间呢?
  托尔斯泰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
  托尔斯泰伟大吗?他只不过做了一个真正的人所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抑恶从善。而我们更多的灵魂则站在生活的阴影中无力自拔,悬崖临危而不自知,离开真理与美善的道路越来越远,最终泯灭了心中仅存的真理与美善的火花。试问,有多少人可以认识到自己身上挥之难去的恶,认识到生命中已经腐烂的那些部分,认识到生之中即隐藏了死亡呢?鼓足勇气,真正的否定自我,三省己身,此真人,真君子也。
  严格说来,不少的人均是行尸走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5
  
  或许,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否定这些人,恶之所以存在,也有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吧。恶人之所以做恶,并成为恶人,他自己也无法完全控制。天地有仁,人世间的痛苦,岂是几句充满牢骚的话语就能说清的。没有爱,托尔斯泰就不能认识到真理与美善的意义,没有宽容,就没有对自然万物的深入理解。
  托尔斯泰说,“我抛弃了我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我认为那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的冒牌货。我们所生活的优裕的环境,使我们丧失了理解生活的能力。为了理解生活,不但应当理解我们这些与众不同的寄生虫的生活,还要理解普通的劳苦民众的生活,那些创造生活的人的生活,理解他们对生活意义的认识”。
  深入理解自然的内部,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去理解那些风俗,历史,道德规范,宗教传统,思想准则,去理解那些被肤浅地推翻过和批判过的东西,去认识它们的合理之处,区别它们之间的异同。
  晚年的托尔斯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但同时,他又紧紧跟随着传统,历史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理性和良知。他否定法律条款,否定那些不合理的宗法制度,否定艺术,否定莎士比亚,否定贝多芬,总之,一切规定性在他看来,仿佛都是不和谐的噪音。而只有他所认识的真理,值得他倾心爱慕。
  
  6
  
  在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中,托尔斯泰我们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一直在了深入的探究。他引用一些哲人的观点:
  “苏格拉底说,肉体的生活是恶,是荒谬。因此毁灭肉体的生活就是幸福,我们应当希望得到这种幸福。
  叔本华说,生活是不应当存在的,是恶,只有转化为虚无,才是生活唯一的善。
  所罗门说,世间的一切,无论聪明、愚笨、富贵、贫穷、快乐、痛苦,都是虚幻之物,一文不值。一个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这多么愚蠢。
  佛祖说,明知病痛、衰弱、老死不可避免,是无法生活下去的。应当从生活中得到解脱,放弃生存的各种可能性”。
  这些哲人似乎在说,“不能欺骗自己了。一切皆空,没有生到世上的人是有福的,生不如死,应当从生活中解脱出来”。
  总之,这些哲人都认为人生是不幸的,人生即是恶。
  
  7
  
  托尔斯泰继续探究普通人关于人生的四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人。这些人处于愚昧之中自得其乐,他们不管自己的处境,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
  第二种是寻欢作乐的人。明知生活绝望,就放纵自己,沉迷于享乐之中。这种人的观点是,在我之前,是虚无,在我之后,仍是虚无。而我自己,应该享受眼前能够得到的一切。
  第三种是严肃到自杀的人。就是知道人生是虚无与罪恶之后,就勇敢地面对死亡。对于种态度,托尔斯说,“我认为这是最不失尊严的办法,我也想这样做”。托尔斯泰的一生中不止一次流露过自杀的想法。
  第四种是得过且过的人。这些人知道人生没有好的结果,却没有力量结束人生的欺骗,就过一天是一天,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
  托尔斯泰自认为属于第四种得过且过的人,既对生活绝望,又对生活保持绝对的清醒,虽然痛苦,却依然苟延残喘。
  
  8
  
  托尔斯泰在总结完各种类型的思想观念后,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感觉到,这些认识,无论是哲人还是普通人,每种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只是强调了某一个方面。而他自己的认识同样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假如没有这些概念,也就没有生活,没有我,可是我想否定整个人类在这方面得到的全部成果,单枪匹马地按照自己的主张从头再来”。
  如果人的生活是一种罪恶,那么人类为什么还健康的存在呢?自然为什么能够允许如此大规模地产生恶呢?人类继续繁衍发展着,并没有就此走向衰败。那么,这些观念肯定有不合理的成分。
  托尔斯泰据此怀疑道,“我和叔本华、所罗门的论点是愚蠢的,尽管我们自以为聪明,因为我们认为人生是罪恶,可我们始终没有去寻死......我明白我们的全部论证处在一个怪圈之中。无论我们的论断多么严密,多么精辟,我们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始终是0=0。因此我们可能走错了路”。
  托尔斯泰在长久的思索之后,“我开始明白,信仰所提供的答案,包含着人类深邃的智慧,我没有权利根据理性的认识来加以否定”。
  
  9
  
  在《忏悔录》中,托尔斯泰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叙述了他思想的历程,在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那就是信仰。
  “当我对上帝的存在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就活不成。假如我没有必定会寻到上帝的这种朦胧的希望,我早就自杀了。只有当我感觉到他的存在,找到他的时候,我才会生活下去”。他进一步写到,“知道上帝的存在就等于有了生命。上帝就是生命”。
  但是,这样的信仰应该是精神上绝对的服从和顺从,而不是形式上的点缀。“于是我完全明白了。我在寻求信仰,寻求生活的力量,而他们却在寻求当众履行世俗责任的最佳手段......为了履行世俗的责任必须使用暴力”。
  托尔斯泰对于教会的繁文缛节和形式教条非常憎恶,对于以基督的名义发动战争等暴力手段更是全力反对,他老是揭露教会的疮疤,这使东正教会忍无可忍,在托尔斯泰发表了《复活》之后,俄国东正教终于革除了他的教籍。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托尔斯泰信仰着,真心服隽上帝,而这个上帝在他看来,就是自然,就是爱。违背爱的原则的一切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10
  
  对于人类并未倒退,大多数人生活得安宁平静这个事实,托尔斯泰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最后他发现,“我和所罗门、叔本华都没有自杀,但并不是由于这个事实,而是因为古往今来数十亿人一直生存在世界上,并且以他们的生活的波涛托住我和所罗门没有下沉”。
  不是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而是历史产生了杰出人物。历史是由人类所共同创造的,所有人,无论死去的,还是活着的,所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历史之上,而是应该在创造历史的人群中去寻找真理。“我们这一类人,既有钱又有文化的人,我们的生活不但使我厌烦,而且已失去了任何意义。我们的言谈举止以及科学、艺术,在我看来完全是儿戏。我明白,不能从这些地方寻求人生的意义。我认为劳苦民众创造生活的行动,才是唯一真正的事业”。
  托尔斯泰要在平凡的普通大众之中寻找真理,他要与自我的傲慢决裂,与名利决裂,寻找人类世界的自由之境,寻找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真理,“我抛弃了我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我认为那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的冒牌货。我们所生活的优裕的环境,使我们丧失了理解生活的能力。为了理解生活,不但应当理解我们这些与众不同的寄生虫的生活,还要理解普通的劳苦民众的生活,那些创造生活的人的生活,理解他们对生活的意义的认识”。
  
  11
  
  中年以后的托尔斯泰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文学艺术,在他的中后期,他关注的是更为广泛的范畴,关心的是改造世界的方法。为此,他为教育普通民众的教育写了《民众教育论》、《论民众教育》,为儿童编写《启蒙读本》、《与儿童谈道德问题》,为信仰写了《定理神学之批判》、《教会与国家》、《我的宗教》、《宗教论》、《论理智与宗教》,为农民写了《论荒歉时对于平民的补救方法》、《拯救饥民论》、《拯救饥民报告书》等等。他以他的爱,广博的爱,回报这个世界。
  托尔斯泰死前用这样的话评价自己,“我不是一个圣者,我从来不自命为这样的人物。我是一个任人驱使的人,有时候不完全说出他所思想他所感觉着的东西;并非因为他不愿,而是因为他不能,因为他时常要夸大或彷徨。在我的行为中,这更糟了。我是一个完全怯弱的人,具有恶习,愿侍奉真理之神,但永远在颠蹶,如果人们把我当作一个不会有任何错误的人,那么,我的每项错误皆将显得是谎言或虚伪。但若人们视我为一个弱者,那么,我的本来面目可以完全显露:这是一个可怜的生物,但是真诚的,他一直要而且诚心诚意地愿成为一个好人,上帝的一个忠仆”。
  “一个可怜的生物”,这个被称为伟大艺术家的人物的态度是那么的卑微,这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是一种对自然的谦虚,是一种真正伟大而高尚的德行。
  
  12
  
  自19世纪以来,各类思想潮流泛滥成灾,而达尔文主义工业文明的普及而传遍整个世界,执各类理论之牛耳,似乎成了至理之言,俨然显学。其论点是:自然界的状况是自然竞争、自然选择,而适者生存、弱肉强适是永恒的原则。自然世界的原则同样支配着人类社会。由此推论的结果便是,人性本恶,自私自利便是人类之本性。
  在自然界,趋利避害是无法避免的,但并不一定基于自私的本性。
  自然的道理,深湛无比,精微无比。却用一个字可以大致说明它们——美。
  万物无不趋向于完美之境,何也?相互求稳定,求全也。老子说,“曲则全,枉则正”。此万物向善之途,却与自私无关。万物都朝着所在之处的完满而运行着,自觉地呈现出真实的状态,这就是自然的善道,天之诚意。
  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各级组织均求自身之完善,此向善也。本是集体主义之精神,何来人性本恶与自私之说?虽有争执与战端,不过亦是为更大级别之人类组织求完善的方法和途径。
  动物弱肉强食,这只是自然界的表面现象。深入理解,动物在生存系统之中,亦参与到系统本身的完善中去。优胜劣汰,不过是一个子系统比另一个子更加完善,故其内在之力强大,在运行的过程中相互达成的一致而已。
  孙子说,“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欲为可胜,先为不可胜”。何为不可胜?即求凡事完备,思虑周全,准备充足,尽内在之能。简言之,亦求内部之完善,求美也。所以说,完美,就是坚强与力量的象征。
  恶,是事物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假像。世间万物本无善恶,这是人对自然的一个误解。但万物趋向于完美的运行模式,却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试观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故美之道,真理之道,自然之大道。
  达尔文的说是通过观测生物界的外在现象,来推测自然世界的根本道理。观其表而定其内,此中有大谬。
  
  13
  
  人类的发展,不在速度,也不在所掌握的事物大而全,而在于社会内部的完备与否。片面追求速度,追求疆域的广阔,物质的多寡,此舍本逐末而已。
  自古以来,人民生活富足,居有其屋,安有其业,少有所靠,老有所依,普天之下,为内外之和谐完美尽心尽力,此社会理想之状态。
  当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吗?在我看来是没有的。过去的不平等仍在,过去的不公正仍在,过去的暴政仍在,过去的杀戮仍在,过去的饥饿仍在,过去的贫穷仍在,过去的痛苦仍在,过去的苦难仍在。古代社会的人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数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仍然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古代的民众为了他们的国家利益奉献着热血和生命,现在的人仍然在为了国家利益奉献热血和生命,但是,以国家的名义所带来的,从来就不是民众所想要得到的。他们的理想与期望,从来没有得到过尊重和重视。
  当今中国之国策,何其偏狭,为片面追求发展与速度,以钱为纲,竭泽而渔,置人民生老病死而不顾,难道不是在做本末倒置的事吗?难道不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吗?
  许多人为了个人或者集团的利益,取代民众共有之意志。利用手中权柄,结党营私,将个人或者集体凌驾于民众之上,视天下人如无物,此非利国之利器,实为窃国害国之贼。
  国富而民弱,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此行此弊,不可久行。
  
  14
  
  人生的意义何在?
  困扰托尔斯泰一生的问题在托尔斯泰看来应该是为了真理,为了信仰,他最终走向了真理与美善的途径。他在《忏悔录》中说,“人在生活中的任务是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必须按照上帝的意志生活;而为了按照上帝的意志生活,必须禁绝一切生活享受,要劳动,服从,忍耐,宽容”。
  不知道托尔斯泰所找到的答案是否是唯一的,但是,这本书所带来的亮光却照亮了人的心,可以感受到,来自于他的思想深处的爱,从来就不曾消失。它们就在这本书中,使我们感到温暖而充实,使人们可以在黑暗之中依稀辨别前行的路。
  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在精神的领域里,原来是互通的。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为了这个整体,我们,每一个整体中的微小分子,都应该为了这个整体的完美贡献自己的心力。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分子存在的意义吧。
作者: weili     时间: 2007-11-2 21:49
晨思,我泛读了一遍,个人感觉作者的思路并不清晰。当然,我还是受益了。谢谢转贴。:))
作者: weili     时间: 2007-11-2 21:58
托尔斯泰写到,“回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到恐怖、厌恶和痛心。我在战争中杀死过人,找过人决斗想送掉他的命,我打牌输了不少钱,挥霍农民的劳动成果,还惩办过他们。我生活腐化,对爱情不忠;我撒谎骗人,偷鸡摸狗,通奸,汹酒、斗殴、杀人......凡是犯法的事我都干过。而干了这些事我反而得到赞扬,我的同龄的人至今一直把我看成是正人君子”。

的确,托尔斯泰不是一个“好”人。可他努力一生,写出了“好”书。这真是人的一种现象。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07-11-3 09:44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为了这个整体,我们,每一个整体中的微小分子,都应该为了这个整体的完美贡献自己的心力。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分子存在的意义吧。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7-11-3 13:45
13段落有点偏离主题,去谈中国的政策,人生意义,信仰之类的思索完全是个人的事,与政治关系不大。

总体上我还是喜欢这篇文章。是有深度的文章。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7-11-3 22:03
文章不错,但对托老的赞美之词却没有脱俗。


“托尔斯泰伟大吗?他只不过做了一个真正的人所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抑恶从善。而我们更多的灵魂则站在生活的阴影中无力自拔,悬崖临危而不自知,离开真理与美善的道路越来越远,最终泯灭了心中仅存的真理与美善的火花。试问,有多少人可以认识到自己身上挥之难去的恶,认识到生命中已经腐烂的那些部分,认识到生之中即隐藏了死亡呢?鼓足勇气,真正的否定自我,三省己身,此真人,真君子也。”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