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生不逢时的池莉 [打印本页]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5-29 19:01     标题: [原创] 生不逢时的池莉

生不逢时的池莉

朱小棣

        池莉的小说有众多的读者,譬如她的<<来来往往>>。有读者,对于任何写小说的都是一件幸事。可惜,从文学评论或文学史的角度,池莉又是一个不幸儿。道理很简单,她所擅长的玩意儿,所谓“写实”小说,就在她脱颖而出、迅速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忽然间变得不时髦了,几乎是在一夜间,那传统正宗文学评论奉为至尊的小说写法被贬为愚昧落后、跟不上形势与国情。无论是西方移植来的还是本土生长的,刹那间奇花异草纷呈,各种新式流派、小说写法让读者大开眼界之余,更是让所谓评论家们仿佛英雄顿时有了用武之地,而他们的眼光又齐刷刷地从这小女子身材不高的头顶上飞跃过去,留下可怜的孤单女子哀伤地自惑:如何才算永远的表达。

        手边这本“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池莉专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重印)便很能说明问题。(以下删略。文集已出版,见《闲书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http://www.bbtpress.com/asp/bookinfo.asp?bh=4587



        2007年4月30日
作者: weili     时间: 2007-5-30 14:06
南京、武汉,都在长江边,中原之地,有相似性吧?

南京的小棣,和武汉的池莉,有思维的一致?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5-30 16:27
At least we share the same cold winters and hot summers, and she describes them well in her novels.
作者: 金凤     时间: 2007-5-31 23:44
池莉的小说我也喜欢。我老土,喜欢传统的叙述方式。那些意识流,时空轮转的东东看着累得慌。

小棣是否也喜欢海岩的小说?他的小说我基本都看过,也是传统的方式,很和我的喜好。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6-1 09:27
I enjoyed those TV movies based on his novels, but haven't read his books.
作者: weili     时间: 2007-6-1 09:38
海岩不错。看两本也够了。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6-2 13:34
听说他是五星级大饭店的经理,写作环境一定不错。只要能在三星级小饭店住着,终日看书写字,便已是神仙过的日子。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07-6-2 16:25
I like the wuhan flavor of her writings.
作者: 支离叟     时间: 2007-6-2 18:3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xiaodi at 2007-6-2 06:34 PM:
听说他是五星级大饭店的经理,写作环境一定不错。只要能在三星级小饭店住着,终日看书写字,便已是神仙过的日子。

岂止是“环境不错”。他养着一帮专门替他捉刀的食客写手呢。我看他和穷摇阿姨没什么区别,廉价地煽煽情而已。

你这“猪”油是不是应该“熬”一熬?(如果听不懂就算我扯了个淡。不要误解到别的地方去)。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7-6-3 15:17
Hao! - 不会去焚香净手拜读高行健、王小波的,也不会再为了什么新鲜技巧、题材之类去读苏童、陈忠实、抑或贾平凹。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6-4 16:4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zhao2 at 2007-6-3 08:17 PM:
Hao! - 不会去焚香净手拜读高行健、王小波的,也不会再为了什么新鲜技巧、题材之类去读苏童、陈忠实、抑或贾平凹。

Thanks.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7-6-6 08:19
小棣呀,请不要这样一口一个老,将大家连带着都叫老了。小棣永远不是老棣。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7-6-6 13:4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7-6-6 01:19 PM:
小棣呀,请不要这样一口一个老,将大家连带着都叫老了。小棣永远不是老棣。

哈哈哈,那我不成了常青藤啦?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