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窗外的歌声 [打印本页]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8-6 00:38     标题: 窗外的歌声

窗外的歌声

廖康


        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发着微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
        她是多么地美丽,褐色眼睛闪亮,金黄蜷曲的长发,披在她肩上。

窗外传来女生三重唱。没有伴奏,但春风荡漾,将这首《纺织姑娘》送入我们的教室;树叶沙沙,衬托着悠扬纯净的歌声,胜过我听过的任何唱片。那是文革结束后不久,我们刚上大学的那个春天。外国歌曲还没有在公共场所演出过,我们外文系的学生以练外语为名,时常超前自娱一下。这次是俄语系的同学在用原文歌唱,分三部,高音唱主旋,中音和次中音和谐地伴唱着,在重复后两句时,适当地加强音量,浑然一体的和声像一泓清泉,汩汩流淌……

“谁唱得这么专业?”班里的男生一哄而起,纷纷爬上窗台,向歌声张望。我没有加入他们。我不是不好奇、不好色,而是不愿意失望。这歌声太美了!只有天仙的容貌才配得上,而天仙世上几乎没有。这歌声让我想到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对娜达莎坐在窗台上,在月下轻唱的描写。那是美的极致,打动了安德烈的心,迷住了亿万读者。

不,不呀!我不想让现实的缺憾减少这歌声的优美。

唱啊,唱下去!千万别让这些冒失鬼打断你们的歌唱,我心中暗暗地祈祷。幸好,她们的教室离得够远。停顿了一会儿,那三位女生又唱起来: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
        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

据说,这首动人的《山楂树》是在刺刀逼迫下创作出来的: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占领了苏联一个山村。有位著名作曲家正在那里度假。德国鬼子逼迫他为占领军谱曲作歌,否则,就杀死全村百姓。作曲家在忠于祖国和怜爱人民之间踌躇,仅一夜,竟愁白了头。终于,在凌晨时,他作出了这首歌,把自己的百般无奈写成姑娘的犹豫不决:

        他们两人究竟是谁更可爱?我整天地犹豫,痛苦地徘徊。       
        他们同样地英俊,也同样勇敢;山楂树山楂树啊我可怎么办?

我知道,这很可能只是传说,毫无根据的传说。也许那支歌早在二次大战以前就作出来了。但有什么关系?我无意去考证,而宁愿相信那荡气回肠的副歌是作者一头白发的折射:

        哦!山楂树山楂树啊,白花满树开放!哦!山楂树山楂树,你为何要悲伤?

是,是啊!我愿意用奇异的想象丰富那歌词的内涵。

2006年8月5日
作者: 小蚕     时间: 2006-8-6 00:50
生活其实就是由这些让人心动的一个个瞬间组成的。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8-6 01:11
美好的生活。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8-6 04:57
强烈抗议老廖写这些文字,让人魂不守舍。

>> “哦!山楂树山楂树啊,白花满树开放!哦!山楂树山楂树,你为何要悲伤?”

如果用俄语唱,这种感觉妙不可言,油然而生,不可抑制,汹涌澎湃。有时候细想自己与年轻一代的不同,感到他们没有对于这些歌曲的熟悉和热爱,太可惜了。
作者: 尚能饭     时间: 2006-8-6 09:44
北京有个基辅餐厅,饭菜不怎么样,可要想听原汁原味的苏联歌曲,那里是京城的唯一去处。那里要提前好几天预订,今年她们在我临离京前提前一天预定,就没订上。那里有前苏联的功勋演员,在你的餐桌前为你唱歌跳舞。价格不菲,小费也得给的高,不过绝对值得一去。

去那里的基本上是高官和院士群体,都是50年代留苏的。有一次,我们去,在那里碰上了李铁映等人。有时就餐者也跟着表演者们一起唱,全是用俄语唱,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哪里像个傻子!:)))
作者: 风潇     时间: 2006-8-6 09:51
饭兄此言差矣!人家那么多人一起专门唱给你一个人听,你不是傻子是大智呢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8-6 09:58
“生活其实就是由这些让人心动的一个个瞬间组成的。”是啊,是啊,动人的瞬间如诗如歌。
这些老歌还是得用俄语唱,味道就是不一样。

“北京有个基辅餐厅,饭菜不怎么样,可要想听原汁原味的苏联歌曲,那里是京城的唯一去处。“--那个餐厅至少“火”了两年了。
作者: 尚能饭     时间: 2006-8-6 10:0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风潇 at 2006-8-6 02:51 PM:
饭兄此言差矣!人家那么多人一起专门唱给你一个人听,你不是傻子是大智呢

哈哈,潇妹还在挑灯夜战呢?你好!

不但傻坐,还在那里傻笑涅--看着那帮已入古稀之年的人们,试图追回自己也曾年轻时的岁月年华,着实让人感动呢!我是跟我那些老大哥和老大姐们去凑热闹的。
作者: 风潇     时间: 2006-8-6 10:10
呵呵,饭兄这一句话可真是暖人心扉呢,本来还火着的一片玩心,只能悄悄吹灯拔蜡了,好吧,回头再聊吧,问好楼上各位还有欣欣JJ!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8-6 11:03
也许只是当时的感觉,觉得比后来在音乐会上听的演唱美好多了!
作者: 八十一子     时间: 2006-8-6 11:20
在基辅餐厅听苏联歌曲,真真是‘良夕美曲奈何天’。对于俄国人来讲, Kyyiv 已是异域他乡。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8-6 13:43
我想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想象的作用。太隐晦吗?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8-6 13:53
不是你太隐晦了,而是我等之辈读文太糙,这里

“只有天仙的容貌才配得上,而天仙世上几乎没有。这歌声让我想到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对娜达莎坐在窗台上,在月下轻唱的描写。那是美的极致,打动了安德烈的心,迷住了亿万读者。不,不呀!我不想让现实的缺憾减少这歌声的优美。”

“是,是啊!我愿意用奇异的想象丰富那歌词的内涵。”
作者: fancao     时间: 2006-8-6 20:1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06-8-6 09:03 AM:
也许只是当时的感觉,觉得比后来在音乐会上听的演唱美好多了!

歌声的优美与否,是由听者当时的心情决定的。

如果能够将人生一个个美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该有多美好。
作者: 牡丹妹妹     时间: 2006-8-6 20:19
廖康 at 2006-8-6 09:03 AM:
也许只是当时的感觉,觉得比后来在音乐会上听的演唱美好多了!


佛说:境随心转.

其实我也不知道佛说过没有, 有看到你们那廖康开心,就也忍不住了.
作者: 风潇     时间: 2006-8-8 09:55
问好楼上各位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8-8 09:57
冯潇好。
作者: pbxie     时间: 2006-8-9 07:57
同意凡草的话:“歌声的优美与否,是由听者当时的心情决定的。”

一次在山沟里休息,听到几个彝族少男少女对歌,不过是打情骂俏而已。虽然一个字也听不懂,却听得如痴如醉,似乎是在听仙乐。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