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温公子在温莎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2-11-2 10:33     标题: [原创] 温公子在温莎

温公子在温莎

章凝


看来故国抢作2012年世界舞台中心的意志弥坚,薄熙来不见早泄,莫言热尚未冷却,家宝门又隆重揭幕,一出一出又一出,让我等免费看戏的升斗草民目不暇接,想不见猎心喜也难。

阅读家宝门报道,不无惊讶的发现:当朝宰相温公家宝大名鼎鼎的独生子温云松,居然持有一张温莎大学的文凭。这一重大发现让我顿时来了几分精神,想不到一不留神,差点就和温公子作了近邻。于是乎,对温公子的这段温莎缘,略作一番考察、分析:

温莎(Windsor),隶属加拿大安大略省,位于连接美加边境的伊利湖和圣克莱尔湖的底特律河南岸(是南岸,不是北岸),与著名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密西根州)隔河相望,为加拿大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人口20万上下,在加拿大属中型城镇。温莎号称加拿大的汽车城,但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汽车制造业,其企业不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分部,就是为三巨头提供专项服务的配件商等。惨淡经营仰人鼻息,所谓底特律吃肉,温莎喝汤;底特律感冒,温莎伤筋动骨。

温莎只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温莎大学(University of Windsor)。加拿大高教系统的特色为:学校不多,高端不低,好大学多为公立。排名前几位如多伦多、麦吉尔、卑诗大学等,即使和美国的常春藤相比也不遑多让。但若十几名以外,其质量就比较一般了。2012年网络评比,温莎大学排名30开外,它在加拿大高教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有心人不免会发出疑问:不对吧,有没有搞错。人家薄瓜瓜进牛津,习明泽进哈佛。红色贵族子弟理所当然要去资本主义的贵族学校。高贵如温云松温公子,又不比别人缺根筋,怎么会去上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劳什子大学,镀金在那个除去烟筒就是钢锭,连候鸟飞过都不肯下来方便一下的小破城呢?温莎、温公子,二者除去都姓温,看不出有任何共同点呀!

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温公子为何上温大,自然还要从他老爹--温相家宝说起。8964后,时任中央办主任的温家宝没有受到牵连而留任,93年调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朱熔基)。有关温家宝在64中的作为,和他与老上级赵紫阳的关系,有人指其为卖主求荣的袁世凯,有人说他是赵氏孤儿的程婴。不论他究竟是哪种,在当时左派当朝的政治高压下,凶险常伴左右是可以想见的。作为一介历经政治运动磨砺而跻身于中共高层的技术官僚,温家宝的日子不会顺风顺水,必定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既求有功,更得无过。

根据网上的有限信息,温公子于90年代初出国,具体年月不详。加拿大的温莎,据信是他留学生涯的首站。为何选中温大,里面有多层不为人道的原因:先从表面看,上世纪80年代末温公子本科毕业,母校为北京理工大学(前北京工业学院)。在名校林立的北京,这个北理工或北工院属于二三流,和加拿大的温大相比可谓半斤八两。故而温公子来温大,从他老爹方面看有些屈尊,从他个人学历看并不屈才。

英雄不问出处,屈不屈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温公子读温大,是实实在在为学习一门谋生技能来的,而不是想混一张洋文凭镀镀金,这从他所念的硕士专业--材料工程(Materials Engineering )可以看出端倪。这是一门技术性既强且专的学科,因为应用性没有电脑、财会那么万金油,没有形成一窝风抢读现象。虽然相对偏冷,市场需求却稳定,前景也极为广阔。材料、信息、能源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新材料技术为三大高新技术之一。那时温相期望爱子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自立谋生养家糊口的殷殷之心,由此可见。而当时的温公子,拼爹的理念想必也不那么强烈,象个善解人意的乖孩子:老爹伴君如伴虎,说不准哪天一不小心就栽了,象胡总书记、赵总书记,都儿皇帝的地位了,也不是说被打入地狱,就永世不得翻身了。爹爹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儿子远走他乡负荆苦读,这是温家相对晦暗无光的一段岁月。

可材料工程哪儿不能读,为啥又一定要上温大?温公子上温大,最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一个字--钱--这十几年后他最不缺少的东西。一份价钱一份货,高等教育最能体现,普世通用。既为加拿大的中下游,温大的学费低廉,入学门槛很低,为或是成绩单拿不大出手,或是荷包不那么饱满的市民阶层所喜爱。2000年后,大陆的小留(学生)如过江之鲫,成千上万游过太平洋,哪儿有空子往哪儿躜,价廉物平的温大自然也不例外。来温大的小留,多为大陆中产家庭子女,在国内好大学考不上,拼爹娘没资本,于是走第三条曲线救国的路。因学校提供的集体宿舍费用昂贵,他们合伙租住在温大周围的百年老屋,步行上学,课余打工,炫富的绝少。想当然了,时下大陆的官宦、富豪阶层,腰缠万贯,眼比天高,怎可能将子女送来这破破烂烂的温莎,上平平庸庸的温大。

可想当年,温公子就是如今的温大小留,温大小留们的今天就是温公子的昨天,甚至还更为凄惨。家宝门报道有说温公子“在国外留学工作的七八年中,他生活艰苦,为人低调,并和许多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曾在餐馆里打工,赚取生活费用。”这个我信,温大给研究生的资金补助很少,对此温公子应该没有特权。温大校园南面临街名旺达(Wyandotte St.),算是温莎的中国城。中国城多中餐馆,其中数家较正宗,据说是上世纪80年代因密西根底特律排华,从那边迁过来的。90年代美国汽车业热得发烧,美元高加元低,底特律郊外的老中多有专程过关越境,特地来温莎中国城打牙祭的。出国旅行就为了吃顿饭,也是一奇。温公子于旺达街中餐馆打工,从学校或住家步行到工作单位,车都不用开,又节省了汽油、停车等一笔开销,当然那时的他是否为有车族也是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不管是洗碗还是端盘子、送外卖还是接电话,那时温公子半工半读自食其力,是他人生光彩而非耻辱的一段经历。也间接却有力地证明了至少在90年代前期,温家宝为官是清廉的,温家的家境是普通甚至清贫的。

温公子何年自温大毕业不详,毕业后数年的活动不详,唯一见于网络报道,比较抓人眼球的信息是:1999年,他自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凯洛管理学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西北大学为美国著名高校,凯洛管理学院尤其非同小可,为全美顶尖商学院之一,其市场营销专业最为著名,被公认为全美第一。从加拿大温莎大学的材料工程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管理学院的MBA,温公子上演华丽转身,完成了一个学术上的三级跳。

好货不便宜,2012-2013学年,凯洛管理学院的总费用约为8万5千美元,估计90年代后期的费用每年至少也得5、6万,折合人民币约50万,两年就是一百万,而那年头的100万至少能顶如今的500万。这笔巨额费用,恐非温公子课余端盘子所能承受,外国留学生也不可能在美国申请到学生贷款。换句话说,他最有可能用得是爹娘的钱。这意味着温家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是名符其实的百万富翁了。至于他们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积累到百万财富的,不在本文的研讨范围之内。

温公子的学业跳龙门,和他爹温家宝的咸鱼翻身密不可分,共荣时机两相呼应。温家宝“1998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金融工委书记;主管农业、金融、科学技术、防汛救灾、城镇建设等工作。”(维基)“1998-200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新华网)老子主管金融,儿子学习、投身金融,亦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1999年自凯洛管理学院毕业后,温公子选择回国发展,就此开始了他空手套白狼的传奇生涯,路人皆知,兹不缀述。不清楚发达后的温公子是否曾重返温莎,忆苦思甜怀旧。当初在旺达街中餐馆端盘子的年轻侍应生,那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在接下来的区区十余年间,自己以接二连三中乐透大奖般的速度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竟然可以买下半座温莎城。
作者: 格丘山     时间: 2012-11-2 11:29
interesting!

waiting see next
作者: xyy     时间: 2012-11-2 11:39
  溫公子為甚麼不去溫哥華啊?  繼續繼續。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2-11-4 13:44
谢谢兴趣!

这不是我习惯的题材,既然开了头,只有勉为其难了。争取今明完成。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2-11-4 19:19
第二段完成,还有第三段。争取明天完成。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