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为缪斯而歌的歌者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0-11-2 21:17     标题: [原创] 为缪斯而歌的歌者

为缪斯而歌的歌者——读章凝《动物三国演义》有感

朱晓玲

章凝的散文《动物三国演义》,文本构思奇异而独特,思绪的恣意磅礴放达是显而易见的。文本意蕴的丰满,深邃、缜密,构筑了一篇极具穿透力,喻意深刻,且具有美学意义的篇章。在《动物三国演义》中,章凝叙述文辞的严谨、洗练、讲究,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每个字词犹如雕刻般费尽心血。这与作者一贯严谨、凝练的写作风格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但绝不是自我重复。由《动物三国演义》中,我们分享着作者叙述语言的韵律美;自然风物的动态美;对生命真谛苦心孤诣的探索美;自然法则“天竞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美;人品文品的率真美。全文涵盖、融汇着人文伦理,动物学、广博的自然生态环境信息等多种元素。无论是从美学意义,人文精神,或是文学艺术的纯粹性及文本内核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考量,我以为这是一篇倾注作者心血的大手笔之作。

“夜深沉,非洲肯尼亚,马拉马拉大草原,一块原生态土地。星球硕果仅存的处女地之一。(章凝语)” 这样的开篇,气势宏大而辽阔。为后面行文的纵横驰骋枝蔓交织,又不失练达、审慎、犀利的文脉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物三国演义》是以拟人的行文方式,描写动物界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又以动物界的野性、残忍、血腥、劫掠、嗜血成性反观、讽刺、隐喻人类的动物性。评者以为,《动物三国演义》无论是文本构思,叙述语言,情节铺陈都趋完美。诉诸于字里行间的文本内核和传递给读者的场景风貌,动物生态、自然环境,岂止是唯美,岂止是抒情诗意之美所能概括得了的。还有一股挡不住的雄性美和悲情美。文中描写豹、羊、狗、狮之间的撕杀场景,逼真而血腥。那是牙与牙的撕咬,命与命的搏击,力与力的抗衡,意志与意志的较量。“这是自然界的兽性大展示,野生动物以生命演绎的暴力美学(章凝语)。”没有人类的那种阴毒和狡诈,虚伪和卑劣。所以读来丝毫不显得残暴、阴冷。甚至有那么几份带有血腥的温情美和仁慈:“它的目光依然刀锋般锐利,穿越黑暗注视着远方;它的面部仍旧毫无表情,喜怒哀乐从来不形于色。它那张成近乎直角的血口里,填充着羊子的咽喉,两柄匕首样的犬齿深深地埋入,只有根部暴露在外,于夜幕中微微闪烁着点点白光。那里,鲜血无声地流淌,如丝线、似涌泉。它是一个完美的终结者,做活讲究干净利落,不喜欢拖泥带水。如此,至少让它利爪钢牙下的牺牲品,走得没有太多恐惧和苦痛。(章凝语)”让羊羔死得没有痛苦,这是王者对惨败者的仁慈和最大的悲悯么?无疑,章凝带有浓烈血性的文字是有灵魂而仁慈的。有灵魂而仁慈的文字是温情,是柔软。柔软到对自取灭亡的百兽之王凶残的狮王之死,都不忍说“死了”,而是说“挂了”。这个“挂”字用得妙极。

《动物三国演义》中,有几个自然段描写的场景是那么抒情而意诗:“风吹云散,上弦月。悄然显身半空,挂上一盏银白的天灯。让寄生在它下面的一草一木、昼伏夜出的大小动物,今晚有了光,而光即生命。草原的尽头是丛林。月光下,浓密茂盛的野草、树木,斑驳陆离,随风摇曳,铺开一幅纵横交错的黑白木刻。波澜起伏的大自然木刻,滚滚流动着万千光影……(章凝语)”真是好美哟,这段文字。那风那月,那生长在风、月、光下的一草一木,“滚滚流动着的万千光影”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之美,直逼读者心间。还有: “此刻,豹四肢收拢,紧贴地面趴伏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天然石雕,静静等待着猎物的逐渐接近,将自己打造成一座活生生的死亡陷阱。它浑身高密度肌肉,不带一丝脂肪;腿脚刚劲而敏捷,最高时速七八十公里,足可胜任强力奔袭追杀……因此长时间、近距离埋伏,守株待兔、伺机突袭,成为它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独一无二的拿手好戏。生就岩石样冷峻,具有钢铁般的定力,这个杀手比较酷。(章凝语)”这样的文字,将骁勇、敏捷、善战、孤傲的豹子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章凝在最后,唯美而诗意地写道:“晨风扬起,送来远方的信息:去乞力马扎罗山吧,那里水草丰美、林木茂密,更没有野兽杀野兽、动物吃动物。去吧,那是你们的理想国、伊甸园。闻言,羊群万蹄竞扬、雀跃奔腾。蓝天下,绿草上,映照着不尽天光,宛若一片火红的云,向那太阳升起的地平线,飘然而去……”读着这样的文字,心儿也似随了那片宛若火样的云朵,向太阳升起的天际飘然而去。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章凝将他文字的最后落脚点,赋予了如梦似画的生之希望,善之美好。当然,文中的深刻隐喻和千回百转的意念,更是值得我们思考!

为缪斯而歌的歌者章凝的文字是有特质的,是那种直击人心灵的特质!写到这儿,我忽然想起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是为我最深切的读后感!

最后,我说,这是一篇绝佳的,值得认真阅读、珍视的大手笔散文。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