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两把椅子--4/27/2006
[打印本页]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4-27 20:02
标题:
两把椅子--4/27/2006
删除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4-28 00:30
很理解这种投入。他们也不说什么为艺术献身,而是象我们上网写东西一样,就觉得这是乐趣。有些电影演员把一多半儿时间用来演话剧,认为那才是艺术,演电影是挣钱。事实如此,你想啊,话剧是连续演下来的,那才能把感情贯穿下去,电影一小段一小段的做,别提了,也真难为演员!
作者:
八十一子
时间:
2006-4-28 10:10
戏台上一桌一椅,可以是书案,是庙堂,是山冈,是城墙。坐在椅上可以慢吟,站在桌上可以开打。这些都是戏剧的简约美、程式美。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以上是别人说的。原话忘了。谁说的也忘了。大概是王朝闻?李泽厚?只有尚能饭能够记住这些。:-) 尚兄玉体康复否?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0:36
说不出来了。
我办公室对面是国家艺术中心,据说这个国家演哈姆莱特的名演员,不演戏的时候就混迹于流浪汉之中。我打工的时候,工友中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毕业于大学戏剧系,高高兴兴地洗盘子。这就是境界。
话剧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不断创造,不象电影小说能够固定住(不改动),演员今天的创造就是与昨天或明天不同。演员气质对于话剧太重要了,所以有人说于是之死了,<<茶馆>>也死了。
我常疑惑,绘画和乐曲,可以反复欣赏,但文学作品,除诗词外,为什么只读一遍?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4-28 10:42
我常疑惑,绘画和乐曲,可以反复欣赏,但文学作品,除诗词外,为什么只读一遍?--好问题!
悲中国的戏剧。
八爷和廖康说的是。
此博客我只是想展示一种多元价值而不记功利的追求。写的不好,多包涵。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2:21
我引主编为红颜知己,与廖康并列,她怎么看我,那不重要。
作者:
beige
时间:
2006-4-28 12:41
"----我注意到,比起7年前,琼斯先生的头几乎全秃了,人也更胖了。
------戏演完了。群众角色谢幕,小角色谢幕,配角谢幕,主角谢幕,个个都特别优雅斯文。舞美队的孩子从幕后跪着滑出来,那份酷,那份潇洒!在众人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琼斯先生做了最后的谢幕。他的眼中泪光闪动。”
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很感动人的一个琼斯先生和他的小演员们。如果欣欣能干脆把题目改成“琼斯先生”,再删掉一些别的可有可无的细节,甚至也不要“两把椅子”,只集中描写琼斯先生和他的小演员们,一定会更精彩。
换句话说,我觉得欣欣这一篇立意很深刻,“无论何种表演形式,我想,只有超功利的执着的追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美。”但在文章的结构上犯了一个典型的“主题不清”的毛病。
我说的不一定对,不知各位的高见如何?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4-28 12:51
悲歌,我自己也有此感觉,想写的主题就是你说的,但是我不知道用琼斯先生好,还是用小城戏院好。最后就来个两把椅子。请大家多指点。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2:55
个人以为现在的题目好,主题也适当。两把椅子是一个剧团,包括了琼斯先生。
“小城并非纽约,也非旧金山。这里是牛仔扬鞭跃马的西部,这里是农人侍弄果树养蜂酿酒的山谷,即便如此,这里的人对文化情意深深。退休之后,琼斯先生搬到俄勒冈去了。不久,‘两把椅子’剧团就成立了。琼斯先生导演的多是传统古典剧目,而‘两把椅子’上演的多是实验先锋派的剧目,他们试图在最简约的背景之下,展示今日世界中的人之所思。” 主题在这里面。最后那一句“无论何种表演形式,我想,只有超功利的执著的追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美”似嫌多说了,读者自己就能琢磨出来。
作者:
beige
时间:
2006-4-28 13:50
不好意思,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同意冷兄所说,“-----两把椅子是一个剧团,包括了琼斯先生。”
因为下面的文中说的是小城中有不少剧团,而两把椅子和琼斯先生显然都只是这条小河里的两朵并不相同的浪花,再说,它们的风格也截然不同。
题目和内容还需协调一下的最重要原因还是,文中 的绝大部分篇幅是在讲琼斯先生,而两把椅子剧团仅仅在开头和结尾处分别一笔带过,把它当作题目, 显然是轻重失调了一点。如果“椅子剧团”是泛指此类即兴式的小剧团,又当别论。从文中来看,并非如此——椅子剧团只是上演先锋派节目,代表不了大家。
作为一个编辑来说,看到此类的问题,无论是新闻稿还是文学稿件,是一定要提醒作者动手术,有时甚至是大手术来修改的。当编辑的自己可能写不出甚麽好作品,但“眼高手低”, 常常为他人做嫁衣裳,正是如此。
-----------------------------------------------------
“别看这5-6万人的小城,戏院剧团还真不少,Cabaret, Empire, GreenShoe…,这不,现在又多一个‘两把椅子’。这两把椅子剧团的创办人是两个年轻人。这两位在高中就喜欢戏剧,后来都去加州上了戏剧艺术学院。他们一直梦想着有个自己的剧院。回到家乡后,又经过几年的努力,梦想成真。
”
“不久,‘两把椅子’剧团就成立了。琼斯先生导演的多是传统古典剧目,而‘两把椅子’上演的多是实验先锋派的剧目,他们试图在最简约的背景之下,展示今日世界中的人之所思。”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4:03
说的有道理,有的地方看得不够。读到后面,‘两把椅子’剧团我以为就是与琼斯先生有关,虽然他们不是一个风格,但在“超功利的执著的追求”和“创造出真正的美”,在“试图在最简约的背景之下,展示今日世界中的人之所思”方面却是一脉相承,所以混在一起。在形像和符号上,我甚至把前面提到的那个演哈姆莱特的加拿大演员也归在了两把椅子之内,所以我执着于这个名字上。这个意象对我的冲击挺大。我的这种理解可能与作者本意不同。
作者:
八十一子
时间:
2006-4-28 14:18
标题:导演琼斯先生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4:31
下班之前,又读了一遍。我坚持现在的题目,琼斯先生并不完全包容主题,他是在主题已经有了强烈表露以后露面的,是为把情感进一步推上去出现的,他不是一个十分完整的人物,好像作者主旨不是要刻画人物,而是表达大家提到的那个思想。
我以为题目不能往小处收,而要往外延伸,模糊有时就是一种选择。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4-28 14:38
冷热兄说的最后一句应该删去,悲歌兄说的标题和主题问题都使本人很受益。
我用两把椅子做题目是想有个前赴后继的感觉,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追求的东西,虽然方式不同。如果只写琼斯先生和他的小演员,就没有办法反映小城的人对于艺术的热爱。还有美国的多元价值,这些东西不光反映在纽约。我知道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得那么好。本来这是一篇博客,博客里的文章都不成熟, 好多都是有一点想法,贴出来希望大家讨论指教。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4-28 14:54
我倒真认为博克可以作为随笔的雏形。不成熟的立意和语言都可以在与大家的互动中、自己的思考中提炼、成熟。
我们在欣赏业余寻美艺术家(包括写手)同时,也应该体谅为艺术献身,与其作为谋生手段的专业人员。
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如果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不管是否名利(名利不是坏东西,可以由好人正确控制),都是值得书写和赞美的。
作者:
beige
时间:
2006-4-28 15:08
其实都有道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哈哈。
我仅仅是从编辑的技术性角度,所谓“文题相符”这一点来谈的。如果要丛“反映小城的人对于艺术的热爱,还有美国的多元价值----”这样理想的角度来写当然也很好,题目自然也可以保留,只是结构性的手术就不可避免了,尤其是开宗明义可能就要点明“椅子剧团”所代表的多元文化意义等等。
其实,我第一次匆匆一读,就以为是这样的。到了最后才觉得有些走岔路的感觉。
写新闻的基本训练是前三行一定要点出主题,其他文类还是可以借鉴这一点的。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4-28 16:29
悲兄共勉,不必想那么多,艺术上的见解不同常有,我这几天向大家学了很多,的确觉得在这里谈艺术比其他地方都痛快。
作者:
杜欣欣
时间:
2006-4-28 16:42
接受冷热兄的建议,先把最后那句画蛇添足的删了。悲歌兄的建议涉及大改,容我仔细想想。请别见怪。
作者:
beige
时间:
2006-4-29 12:06
欣欣不必多虑,更不必担心“见怪”。我一向喜欢你的颇有男子汉气魄的文风,文章里从来没有“小女人文学”圈子里流行的苍白和无病呻吟,也不写那些没有意义的鸡毛蒜皮似的无聊琐事。 当然,大家都一样,文章总难免有缺憾。正因如此,才需要大家互相批评,共同提高。这里网上论文,大家直来直去,何等痛快。希望和你,还有冷兄,简杨等其他朋友今后都能如此:
1。尽量留意对方的新作,及时坦率说出自己的看法, 尽管自己的看法未必被对方所喜爱。(喜欢听赞歌乃人之常情, 我也一样, 但逆耳忠言往往更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2。对方文章好就是好,说明好在哪里;不好就是不好,也说明缺陷在那里。
3。自己也不一定非要接受批评的意见。没有压力最好。
与各位共勉。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