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神话中的克里特 [打印本页]

作者: 黎京     时间: 2006-4-21 18:55     标题: 神话中的克里特

神话中的克里特

黎京


bbcodeurl('http://img422.imageshack.us/img422/1753/image0027cl.gif', '
')


据说,自从发现了克诺索斯的迷宫后,人们便不再怀疑希腊神话故事的真实性。于是,从那个故事的开头一下就把历史扯近了四、五千年。

我是先听说过克里特的,但是究竟是在哪个年月,是什么时候却也说不清楚了,也许是在一、两个月前,亦或是二、三十年前,或是……。其实还有更说不清的事情,就像不知道是克里特造就出了弥诺斯文化还是弥诺斯文化造就了克里特,因为我所知道的克里特确实是充满了童话般的神奇和各种各样的传说。

如果把希腊的神话故事全部读完未免太花费时间了,就先选出其中与克里特有关的一段,也好使读者了解个大概,后的我再慢慢把前前后后的故事连贯起来。还是先讲《忒修斯和弥诺斯》的故事吧。

雅典埃勾斯国王终于找到了他遗失多年的私生子忒修斯,决定由他来继承王位。

忒修斯成为王位的继承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杀死了叔父帕拉斯的50个儿子。因为他们早就觊觎王位,并且对忒修斯这个突然到来的外乡人十分恼恨,因为他将来不仅要治理国家,还要支配他们。50个儿子拿到武器,设下埋伏,准备袭击忒修斯。可是他们的传令兵,把这一阴谋向忒修斯告发了。忒修斯立即冲到他们的埋伏地点,把50个人统统杀死。为了不使这场自卫诛杀引起人民的反感,他立即外出,干了一件有利于人民的冒险事:制服马拉松野牛。这头野牛原是赫拉克勒斯从克里特捉来,后来又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放掉的,它在阿提喀四乡横行无忌,危害人民。忒修斯把野牛捉住,带回雅典,供人观看,后来又将它宰杀,献祭给太阳神阿波罗。

  这时,克里特的国王弥诺斯已经三次派使者来索取贡物。情况是这样的:弥诺斯的儿子安德洛革俄斯在阿提喀被人阴谋杀害。弥诺斯起兵为儿子报仇,给那里的居民造成很大的灾难,神衹们也使那儿遭到旱灾和瘟疫,使那里成了一片荒凉。于是阿波罗神庙降下神谕:雅典人如果能够平息弥诺斯的愤恨,取得他的谅解,那么雅典的灾难和神衹们的愤怒都会立即解除。雅典人向弥诺斯求和,答应每九年送七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作为进贡。弥诺斯接到童男童女后,将他们关进有名的克里特迷宫里,再由丑陋的半人半牛的怪物弥诺陶洛斯把他们杀死。现在又到了第三次进贡的时间。童男童女面临着可怕而又残酷的命运。他们的父母埋怨埃勾斯是灾祸的祸根,说他让一个私生子继承了王位,却对别人家的孩子漠不关心,任人宰杀。埋怨声传到忒修斯的耳中,使他十分心痛。他乘大家集合的时候,毅然站起来,宣布自己愿意去,并且不用按照传统的办法进行抽签,雅典人赞赏他的勇敢无私。埃勾斯听说后,再三要求他改变主意,可是忒修斯态度坚决,意志坚定,他安慰父亲,并保证一定能够制服弥诺陶洛斯,不让其他的童男童女受到损害。以前,装着童男童女的船上都是挂了黑帆前往克里特的。埃勾斯交给舵手一张白帆,他吩咐说,如果忒修斯平安回来,就把船上的黑帆换成白帆,如果返航时仍然挂着黑帆就表示行动失败了。

年轻的忒修斯带着抽中签的童男童女首先来到阿波罗神庙,以众人的名义向阿波罗神献祭白羊毛缠绕的橄榄枝,作为祈求保护的礼物。然后,他们又一起来到海边,登上了令人悲哀的大船。特尔斐的神谕曾告诉他应该选择爱情女神作他的向导。忒修斯虽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仍向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献祭,结果却很有效。因为忒修斯到了克里特岛,被带到国王弥诺斯面前时,这位充满青春活力的美男子深得国王妩媚动人的女儿阿里阿德涅的青睐,她偷偷向忒修斯吐露了爱慕之意,并交给他一只线团,教他把线团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然后跟着滚动的线团一直往前走,直到丑陋的弥诺陶洛斯居处。另外,她又交给忒修斯一把用来斩杀弥诺陶洛斯的利剑。

  忒修斯等人送入迷宫后,忒修斯走在前面。他用两件宝物战胜了弥诺陶洛斯,并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团又幸运地钻出了迷宫。阿里阿德涅要跟他们一起出逃,并建议忒修斯把克里特人的船底全部凿通,使弥诺斯无法追赶他们。

返航时,他们以为太平无事了,于是便无忧无虑地乘船来到迪亚岛。这座海岛后来被称作那克索斯。忒修斯在梦中突然见到酒神巴克科斯。酒神声称阿里阿德涅跟他早就订了婚,他威胁忒修斯,如果不把阿里阿德涅留下来,就降下灾难。

  忒修斯从小跟外祖父一起长大,外祖父告诫地要敬畏神灵,因此他怕神衹迁怒于他,只得将悲哀的公主留在荒凉的孤岛上,自己乘船回去。这天夜里,酒神巴克科斯把阿里阿德涅带到德里沃斯山。到了山上,他隐身而去,不久,阿里阿德涅也悄然不见了。

  忒修斯因失掉了姑娘阿里阿德涅而悲痛欲绝,船上的人们也被悲伤笼罩着而忘记了船上仍然挂着黑帆。海船带着悲哀的标志飞快地朝家乡的海岸驶了过去。埃勾斯正在海岸上翘首眺望,他突然看到远方驶来一条船,船上挂着黑帆,以为儿子已经死了。在绝望中纵身跳入大海,溺水而死。为了纪念他,这海就被叫作埃勾海(爱琴海)。

  忒修斯率领众人登陆了。他在海岸上向神衹献祭,并派了一名使者前往城里,把童男童女们获救的消息告诉大家。他看到有些人高兴地迎接他,有些人却沉浸在无限的悲哀之中。他搞不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国王的死讯渐渐地传了开来。使者听到这消息,回到海滨,他看到忒修斯正在庙中献祭,所以站在门外,没有声张,生怕悲伤的消息扰乱了神圣的仪式。等到献祭完毕后,他才把埃勾斯国王的死讯告诉了忒修斯。忒修斯顿时晕倒在地上。
  
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克里特特别是国王弥诺斯来说却远远没有结束,于是这个王国的真实中就被渲染上了神话,以至于后人就偏重了神话的部分使之成为传奇历代相传至今。在此期间演义出了一部部悲壮惨烈的历史,同时创造出了更多的奇迹和诸多文化遗产。

事情毕竟离开我们太遥远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那么陌生,但是现代的文明中却依然可见那些被遗留下来的轨迹和擦痕。虽然遗迹已被岁月沧桑所掩埋,被人们传诵着的诗史却被记录下来,吸引了无数好奇的人们去探索和发掘。其实生活就是由无数个迷团所组成,等待着有心人去解读、去化解,使得过去被发现,未来被开发,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世界不是就在新旧转换中逐渐成熟的吗。

解读历史可以使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可以在历史中得到反思吐故纳新。把传说神话变成真实的史实,这就是克诺索斯迷宫的发现,好像是又创造了一个神话。下面要说的故事是:消失了的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面积8,336平方公里,是爱琴海最大岛屿。公元前26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岛上已有村落,开始孕育了爱琴海的古代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发展到青铜器全盛时期,以岛北克诺索斯城为中心建立了统治全岛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700年前后,克诺索斯毁于地震。废墟上重建新城,米诺斯王宫更加宏伟,迷宫名震遐迩。米诺斯文明为希腊大陆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可惜,公元前1470年前后圣托里尼火山的爆发,毁灭了克里特岛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消逝,城市和官殿的废墟逐渐被泥沙掩埋了。后来移居岛上的居民,不清楚宫殿的位置。倒是一些外国学者,从史籍的片言只语中,知道远古有个克诺索斯城,城中有座美丽而神秘的迷宫。这个谜存在了三千多年,以各种神话和民间传说传播于世界各地。
英国儿童阿瑟·伊万斯听到这些古老的传说着了谜,立志长大时找到迷宫。后来他成为考古学家,带了一支考察队到克里特岛。经过考证,判定该岛首府伊腊克林南方七公里的克诺索斯地下掩埋着一座古城。1900年开始发掘。经过八年,清出无数浮土,一座宏伟的宫殿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零散的出土文物,收藏于伊腊克林的考古博物馆内。

米诺斯王宫基本完整,坐落在凯夫拉山麓,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主体为二层建筑,低坡地的东宫是四层楼,共拥有大小宫室1,7000多间。支撑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圆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极其整齐协调。1,4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将东宫和西宫联成一体,各个建筑物以长廊、门厅、复道、阶梯连接。国王宝殿、御寝、后妃居室、贮宝库、亭阁等等,巧妙配置。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神机莫测,确实是座名副其实的迷宫。牛精之说不一定有,但米诺斯王残暴成性,怕人暗算,造一座刺客进不来的王宫供己享用,倒是合乎情理的。据说设计师代达罗斯在工程完毕后,自己也陷入迷津出不去了。

宫内装饰有的保持原样,有的略加修补复原,让参观者重见三千多年前的辉煌场面。在迷宫核心的国王觐见室,石膏造的御座相当完整。它同现代常见的高背靠椅相差无几。据说,海牙国际法院为了显示其权威,首席法官的座位就是照此御座仿造的。

各个宫室和廊道上为数众多的壁画,集中代表了米诺斯文化的水平。几千年前留下的彩绘至今未褪,色彩相当鲜艳.颜料都是植物、矿物和骨螺提炼的,且在泥壁将干未干时挥毫成画,色彩渗入墙壁,故能经久保存。

觐见室的壁画是三只鹰头狮身、带有翅膀和蛇尾的怪兽,伏在芦苇中眈眈恶视。据说此怪的头、身、尾分别代表天上、地面、地下的神灵,是克里特人膜拜的图腾。皇后寝宫描绘着舞女和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图画。长廊上有《蓝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大幅壁画。

不少壁画表现米诺斯王的武功和生活情景。中央庭院南侧宫墙的《戴百合花的国王》,国王图像如真人一般大小,头戴缀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过肩的头发往后飘拂,脖挂金色百合串成的项链,身着短裙,腰束皮带,风度翩翩地朝前走去;西宫北墙的《斗牛》富于生活情趣。那头黄牛同现代牛略有不同,正向前方猛冲。一少年堵在牛前,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双脚离地,双手扬起,将一名红装少女弹向空中,少女则稳稳倒立在牛背之上。如此杂技式的斗牛,比之今日可怖的西班牙式斗牛,不是更富于美感吗!

最近几年,克诺索斯遗址的发掘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在清理一座神庙遗物时,发现三具人体骨骼。第一具的腿被砸断;第二具身长180厘米,仰面躺着,双手捂住脸,左手戴有银质和铁质戒指;第三具身长165厘米,置于供台上,台边有一个盆状盛器,附近有一把不到半公斤重的青铜尖刀。考古学家考证,第一具是祭司的助手(刽子手),第二具是祭司,第三具是被宰杀供祭的青年,尖刀是宰人的凶器,盆器是接血用的。

人们对这场活祭悲剧作了合理的推测:公元前1700年前后的一天,米诺斯人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要将活人的鲜血献给上苍,祈求地震灾难远远离去。就在牺牲者血流尽的时候,大难临头,山崩地裂,屋顶猛然坍塌,覆盖了祭祀现场。

在祭祀现场,还发现了许多放置祭品的陶制器皿,当时必定盛着水果、粮食、牛奶、蜜糖、美酒。殿堂正中的木制神像已被焚毁,剩下木炭及底座。离祭台较远地方,还有许多杂乱的骨骼,显然是参加仪式的官员和祭司的随从们,还没有跑出庙堂便被砸死了。

正是从这些陶器和铜刀,断定了神庙被毁灭的年代,找到了米诺斯时代用活人做祭品的证明。当时,一般祭祀都是用活牲畜,只有大灾难降临时,在绝望的情况下才使用活人。由此可见,公元前1700年前后爱琴海频繁发生大地震是可信的。

无论是地震还是火山爆发对克里特所造成的灾难都没能使它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现在的克里特依然妩媚地站在爱琴海上,招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旅游,休闲。用它碧蓝的海水洗浴去繁忙工作中积痨在身体内的疲劳和困乏,用那清馨的空气荡涤出淤积在内心的困惑和烦恼。

人在和睦晨曦中苏醒,踏着松软的细纱,迎着拂面的海风,嗅着略带咸味的空气,开始了新的一天。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对于克里特来说也是雨水来临的季节。当时光刚刚迈进9月,夜来风裹着雨从北方悄然掠过克里特,也顺便把一向平静的爱琴海搅得波涛翻滚。藏蓝色的海水在透过团团白云缝隙撒下的阳光映照下,忽明忽暗地变幻着色彩,由深蓝转换成苍绿,瞬间又染上天蓝。被风激起的海浪星散在那多变的浪潮上,开出朵朵皑皑白花。

bbcodeurl('http://img422.imageshack.us/img422/4032/image0099jk.png', '')


岸边野草的枯黄反而映衬托出了那黄金的世界。大地区别于各种不同种类的败草成为金黄、枯黄、绛紫、淡黄,却显得出奇地静。绿色高大的仙人掌耸立在那片枯萎中,上面结出簇簇果实。假如没有低沉压抑的风声和翻卷的海浪,一切都似乎会停止,从远古延续到未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幅图画却是永远的。

[ Last edited by lijing on 2006-4-22 at 01:02 ]
作者: 黎京     时间: 2006-4-21 19:00

哈尼亚



Hania是克里特岛上的第二大城市,据说也是岛上最美丽的城市,距离我们下榻的小村Aimyrida乘坐公共巴士只要20多分钟就可以抵达。于是便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乘坐巴士专程前往哈尼亚一游。

汽车开在沿海滨村镇的街巷里,几乎把整个街道都塞满了,迎面来车,司机们就像特技演员似的相互躲避,之间的空隙也许只能用公分来计算,如果对面的是一部大车,有时司机还要倒退回去寻找较宽敞的地方错车,使得我们这些欧洲来的乘客为双方捏紧了一把汗,直到顺利通过才都松了一口气。

整个克里特岛上只有一条比较好的公路,看样子像是高速公路,但是偶尔还会有红绿灯。在遇到上下坡时,限速只有每小时60公里。克里特岛是由高山和丘陵所组成的,几乎没有大面积的平原,所以公路也就修建在连绵起伏的被劈开的山麓上,穿过山脊和坡地后,遇到海滨道路就比较平坦。公路只有上下行两股道,如果需要超车,前面开得较慢的那辆就会主动往旁边靠让后面的车超过去。

Hania按英语发音直译成中文是哈尼亚,但是当地人的发音却更接近沙尼亚。这座城市建立在一片较开阔的地带上,快到达城市时道路也变得宽畅了,基本初具高速公路的水平,但是公路两边的建筑却展示着国家的落后和经济的不景气。

汽车开进城市后,沿着狭窄但繁华的街道到达城市中心的汽车总站。这里发出的公共巴士四通八达,可以到达克里特岛的任何一个地方,一般说来,岛上的交通还算方便,只是由于没有站牌,多数的车站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好向当地人打听。

哈尼亚的最早住民出现在弥诺斯时期,当时该城称为奇多尼亚(Kyndona)。希腊时期成为一个繁荣的城邦国家,直到罗马人统治了克里特。13世纪时威尼斯人占领了哈尼亚,为了阻止土耳其人建筑了城墙。1645年,土耳其人最终占领了哈尼亚。

1898年哈尼亚成为克里特岛上的首都,直到1971年才由伊拉克里翁所取代。由于哈尼亚曾经经历过了多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统治,所以城市的建筑风格是多元化的,包括了拜占庭、威尼斯、奥斯曼土耳其和新古典主义。其实要是追溯到更古老的历史去,由于克里特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曾经还是海盗们的集散地。有人说,从克里特乘船出发,无论往哪个方向行驶都会遇到陆地,它就像地中海上的一艘航空母舰,所以早在弥诺斯时代就是一个商品聚集地,同时弥诺斯王国还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海军,称霸海上。

从汽车站到海港,一路上的街道两边全部都是商店,多数是经销旅游商品的小店,接近港湾时饭馆、咖啡馆逐渐开始多了,到了海边,码头周围就全部都是饭馆和咖啡馆了。这个海港的名称是威尼斯港,特别醒目的标志就是防波堤尽头的那座始建于1830年的尼斯式灯塔。

bbcodeurl('http://img363.imageshack.us/img363/7084/image0045hk.jpg', '

')

哈尼亚是克里特最美丽的城市,而这美丽就集中在了威尼斯港湾周围的几条街巷上了,除了饭馆外,那些专门出售旅游商品的小店被店主人布置的就像是一个个精巧细致的美术博物馆,不管出售的商品是什么,那些物品的摆放都会另人赏心悦目,也同时都一律成为了工艺品。街道虽然大都狭窄,但是房屋建筑各式各样,墙壁被喷涂上了和谐舒适的色彩,多数的门窗是蓝色的让游客感到非常大气。房屋的建筑表达出了各个不同年代,不同建筑风格,据说建筑上的那些突出的木制凉台是哈尼亚所特有的。

在小巷中穿行感到心中特别塌实,当自己意识到了这种感觉后,不觉有些惊讶,其实我也经历过了北京的小胡同或鲁汶的小巷,但是走在那里时的感觉和在哈尼亚时是绝然不同的。虽然都很破旧——也许这样形容不太合适,那就说是古老吧。但是哈尼亚的古老街道却蕴涵着诗意,这首诗却是用语言所表达不出的,或者可以说,语言也许不可能函盖那多种风格和特色的不同时代的栋栋小楼。小巷里遍布着历史,而我就在历史中行走,那种感觉上的充实演变成了内心的安娴。也是在这种情结的引诱下,使我在短短的一周内两次来到了哈尼亚。哈尼亚的美显得不那么嚣张,淳朴而温馨,把我与世界拉近了,也难怪希腊的文化是以人文为起点的,在这些小巷中虽然看不见什么行人路过,但是,却处处感觉到了人类文明起点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bbcodeurl('http://img363.imageshack.us/img363/9647/image0069ds.png', '
')
在环绕爱琴海的周边国家里,一般都可见到当年奥斯曼帝国的影子,当然,在克里特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在这里,伊斯兰教的影响并不像土耳其以东的那些国家处处可见,在哈尼亚目前整个城市只有两座仅存的宣礼塔和一座废弃了的清真寺,而这座依然被保护得很好的清真寺就坐落在哈尼亚威尼斯港湾的一侧,与对面的灯塔遥遥相望,据旅游介绍上说,清真寺已属于市政府的财产,我们从那里路过时,通过敞开的窗户,看见里面似乎是在举办一个图片展览。

按说克里特应该有自己的特产,那这里的风味特产究竟是什么呢,说来很有意思,当我们行走在海港边时,看到了沿街道两旁放置了一些搭好的架子,上面凉晒着一串串的小章鱼,还有一些饭馆的招牌上干脆就画上了章鱼。原来岛上特殊风味的美食就是这些章鱼。看价目,价钱不等,有五、六欧元一份的,也有十几块二十几块甚至更贵的,初来乍到的,不敢以身试味,因为有些当地的特殊风味,实在是无法让“外人们”的胃口所接受,但是不亲口去尝试又未免有些遗憾,在第二次来哈尼亚时,我们找到了一家专门吃海鲜的饭馆,全部午餐的味道还算满意,烤沙丁鱼和箭鱼,还有一盘新鲜蔬菜的沙拉。当然,这家饭馆也有一个故事,过一会儿会讲到。

哈尼亚有一条皮货街,拥挤在繁华的商业街旁。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类皮包和皮鞋,相比之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看到的皮货价钱确实很便宜。不过从制作工艺上比较,当然还是这里的要好些。第一次来时,就看见了一家专卖手工制作皮凉鞋的小店,后来再去时就特别留意,凉鞋的式样很有特色,说来价钱也还算合理,我们选购了一双带回比利时,女儿当下就拿走了。这条街的名字被当地人称为Skridoif,字源来自于Stivanadika,而Stivani就是皮靴的意思。据说这里的皮靴是全希腊最好的。现在这条街上还保留了几家老字号的鞋店,17号的老先生已经从事了50多年的制鞋工作,可以说是这条街上的精神代表。

说到特产,当然不会只有章鱼了,糕饼店里摆放了红、黄、蓝、绿色彩鲜艳的甜点给我们提供足够的诱惑力。那次是决定不吃午饭了,专吃点心充饥。进了一家看来还够华丽的小店,挑选了几块样子还蛮好看的点心,小姐细心地把点心装进了盒子,我们来到街心花园,找到一条树阴下的长椅,决定细细品尝。第一口下去,天哪!甜的闭不上嘴了。最后还是改吃了希腊的另一种特殊风味——疲塌。

在哈尼亚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处市场,第一次来时因是星期天,所以没开门。第二次去时,第一目标就是那里。市场在一座黄色的大厅里呈十字型,里面出售当地的特产、各种调料和工艺品,其中旅游纪念品居多。一进大门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呛人的鱼腥味,其实案头上的鱼也没有几条,也许是我们到达时已接近中午,那些买主早已选购好了,现在放在案头的已经是被人挑剩下的了。再往里走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是相比土耳其的大市场就逊色多了,所以顿时失去了继续“寻宝”的兴趣。可是既然来了,就再仔细看看吧。就在这种非常勉强停留在此的心情驱使下还是发现了好东西——海螺。

说来奇怪,我们去过了很多国家的海滨,但是却从来没有在海滩上发现过好看的海螺,也许我们去过的地方大多是旅游景点,即便是有过也早就被人寻觅殆尽,那里还会留给我们这些后来人。我感到奇怪的是即使是在商店里面,也很少看到那些生长在大海之中的绚丽的海螺。这会儿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不光是好看而且很大,但都价格不扉,看到上面的标价真是吃惊,一个海螺居然可以卖到6、7百欧元。吃惊的不光是价钱,还有海螺的巨大,有的就像足球或篮球那么大,不光是大还有海螺的色彩,似彩虹般的从那薄得透明的贝壳上闪烁出无数道彩色的斑纹。海洋创造了生命也创造出了奇迹,那些形状各异的海螺,能够使人在冥冥中幻想着海底世界的斑斓,人类未知的在深奥的波涛下孕育出的生命还有多少。

哈尼亚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似乎这个充满了阳光的城市里,每座房屋都是故事和传奇,就连我们无意间进去吃饭的饭馆里都充满了神话。看外表,也许让人感觉不到它的神秘,但是当我们坐下后却发现饭馆的说明。这座建筑物是在威尼斯时代修建的,在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克里特后,哈尼亚的统治者拥有了这座建筑,他为了防止外人看见自己家中的妇女,就把这里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一道石头砌筑的高墙把庭院整个包围起来。里面是威尼斯式建筑,而外观则揉和了阿拉伯的建筑式样,这点也是克里特岛上的一个景观。在街道上观察,时代相错的建筑物间隙夹杂了由石头砌筑的门洞或残墙。

bbcodeurl('http://img363.imageshack.us/img363/2852/image0136bt.jpg', '

')


关于哈尼亚就说到这里,如果你有机会能够亲身前往,用心灵去体验这座城市的美好,也许那时就会发现,我的描述才仅仅说出了其中的很小很少的那一点点。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