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开在村庄的怀菊 [打印本页]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09-9-8 07:35     标题: 开在村庄的怀菊

开在村庄的怀菊



    那年的秋天,我成了一个破落户。大哥去外地做生意,赔了,人还困在外地不能回来。为了给大哥筹钱,我卖掉了仅有的两间门面房屋,就差流落街头了。小弟也在尝试着做营生,所凑的资金,一样赔得一塌糊涂。那阵子父亲也病得厉害,在医院捱过一段日子,有些好转后,很快就回去了,他怕花钱,不久老病就又发作,去世了。

    我唯一的去处,就是回那生我养我的村庄,回到依然守在老宅里的母亲身边。母亲仿佛与世无争的样子,她在种她的怀菊。老宅的庭前屋后,墙根处还有菜园子的埂上,到处都是开得正盛的菊花。我却很上火,拚命喝着母亲为我采下的菊花茶,却不能医我的心病。

   我在思念着那个被我暗恋着的姑娘。我目光游离,看见幺妹正在花丛里穿梭,她在帮母亲采菊,幺妹穿着鹅黄色的上衣,如一朵盛开的菊。那一刻,我的心仿佛锥了一般的疼痛。我深爱着的女子,也如我的幺妹一般,她就那样一脸灿烂地盛开着,开在我落寞的不合时宜的季节……

    我知道能医我心病的,就是开在我心灵深处的那朵菊花。母亲说,村里也就属我是个老大难的了,难道进了城去,就要与众不么?这个我知道,村里如我一般的大多都抱孩子了,那年我二十八,我的婚事成了母亲的心病。可我已沦落成了一个破落户,我需静下心来,思谋我的将来,我要挣那些养家糊口的钱,然后才能向我心仪的女子求婚。

    令母亲担忧的不止我一个,前不久我的幺妹被大嫂接进城去,回来后就变了模样,她也恋爱了,那男孩我认识,大嫂的堂弟。那男孩一脸的憨厚,很早就死了爹,娘又带着他年幼的妹妹嫁人了,剩下两兄弟守着三间破屋,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有一次我看见那男孩去离城不远的山上打柴,挑着柴担,走着走着就晕倒了,据说他家已好久没吃盐了。然而幺妹却并不嫌他的贫困,莫明其妙地竟爱上了他。

    爱情,就是如此苦涩,正如这开得正盛的菊花,我不知道究竟谁是谁的药。

    然而在母亲眼里,我们却都是开在她眼里的怀菊。母亲说,在外混不下去了,就都回来吧!我望着满头银丝的母亲,忽然想起那时的母亲,她也曾是一朵开在季节里的怀菊呀。母亲十来岁光景就嫁人了,被卖进刘家当童养媳。刘家有几亩薄地,刘家的儿子身子虚弱,刘家母亲也一样多病,母亲就成了刘家的苦力,她要去刘家干活儿,伺服刘家的病人,就如很合时宜药引子,她要去医刘家人的病……

      怀菊,又名甘菊,药菊。《月令》云:“九月,菊有黄花。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 在古代,菊花的颜色主要是黄色,所以菊花又称黄花,其实是野菊花之名。贾九如云:“甘菊得秋气之深,应候而开,受金正气,秋金木白,故取白色者”。

    怀菊多莳栽,故为家菊。母亲常将盛夏茂盛的菊株移植或纤插。纤插过的菊,株形婷婷,无旁枝斜出,直到绽蕾,开出饱满素洁的鹅黄或乳白色花朵。我望着忙碌着的母亲,她蹒蹒跚跚地呵护着她的菊,这是个秋意浓浓的清晨,我忽然感觉我的头顶披着一层薄霜,如怀菊一样,开在庭院,开在霜意浓浓的深秋……

      我曾经经商的小城,并不深爱怀菊。人们仿佛更忠爱墨菊,或其它品种的姹紫嫣红。我喝着母亲凉晒的菊花茶,灰头土脑地待在城市的一隅,如怀菊一样受尽冷落。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一样如怀菊一般的姑娘,披肩的长发,婀婀婷婷。我们说着各自的村庄,及村庄里的趣事。我说起那年辍学,在山坡上放牛,我骑在牛背上,想着心事,忽然扔下牛绳,发疯一般地又飞回了久违的学堂——我是多么害怕面对余下来的乡村生活……我没有什么可款待她的,拿怀菊泡茶给她喝。她看起来很是喜爱,说她家的房前屋后,一样绽满了这样的菊花……

       然而我却没有勇气向我心仪已久的姑娘表述我的爱恋,就如我游逸在村庄的田间地头,不敢面对乡亲们的问询一样。我看见比我小很多的阿军,领着他新买的媳妇在地头转悠,阿军人虽长得周正,家却很穷。新买回的媳妇据说肚里怀了别人的种,被那家男人赶了出来,因此阿军才没花大价钱。那女子好像有些木讷,偶尔眼里也透出亮光。阿军说如果女人生下个女孩,就留下;如是男孩,就送人……

       我手搭凉棚,放眼望去。我所在的村庄,如阿军一样的人家很多,或稍强于阿军,还有不如阿军的。此刻我只想将目光落在最温暖的地方,我看见金灿灿的菊花,开在山岗,开在地头,如弥漫在我满目的花雾。《玉函方》云:“用甘菊,三月上寅日采苗,名曰玉英;元月上寅日采叶,名曰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茎,名曰长生。”此刻,我看见我的乡亲们也正在山间地头忙碌着采菊,他们在菊的世界里,执着地寻觅着自己的幸福,恰似那一株株金灿灿的菊,充当着生活的药剂,开在九月,开在深秋……

      只不过他们不是母亲手下的怀菊,他们是开在坡崖地头的山菊……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