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由脏话想到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9-6-14 12:38     标题: [原创] 由脏话想到的

我的美国同事常用一句脏话来表达对公司人与事的极度不满,”what the fxxx do I care!” 当然是私下里与同事的交流,绝不是公共场合可以讲的,否则饭碗难保。 潜移默化,近朱者赤,我慢慢也喜欢上这句,干脆利落,掷地有声,骂就要骂得过瘾,骂到骨髓里去。后来碰到公司内部某些发神经或者愚蠢到极点的事件,在心里狠狠地骂上一句,立刻神清气爽,精神焕发,人得以解脱。

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品尝生活中最极品的情绪,爱到极点是恨,爱与恨是一体的,最容易互相转化的情感,最不能稳定持久,爱世界要爱得一心一意,骂世界要骂得出色幽默,不能让这口怒气集结于心,伤害了自我是最大的不幸,对心理要百般呵护,及时调整情绪,保护自己。弦绷到最紧的程度,突然松下来,才能感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奥修讲,英语世界里,人失去GOD之后,用得最多的是F word,其用途之广泛与影响之深远让人眼界大开,可称幽默之最。

个人的力量与声音太单薄,对于控制个人的社会环境和机制,除了骂也没有别的什么能做的。最重要的是拥有骂完后的好心情,自我安然无恙,从容坦然。

生命是种能量,骂是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人一直保持沉默是极度危险的,有炸药般的能量悄悄孕育积蓄着,恶性杀人犯都是沉默得过久了,许多并非骨子里罪大恶极的人。骂人不可怕,长久的沉默才可怕。反观网上暴民,那种谩骂不是坏事,负面能量得以释放,倒有助于社会的秩序稳定,可以想象这些人不去网上骂街,会平添多少家庭暴力,杀人事件啊。
只是网民的恶毒语言对着许多无辜的作者做人身攻击是无理的野蛮行径,骂是没有具体对象的,并非某个人某个组织能付得起全部的责任,甚至有时自己也参与其中,脱不了干系。比如这场经济危机,绝非几个人的责任,这世界已复杂到难以辨认真实的因果缘由了,一环套一环,理不开的麻线团,复杂到极点,最后的结局就是失控,然后再去收拾残局。

谩骂既不优雅,也不文明,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同时也是件好事,帮助我们返回常态。负面事物中常能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6-14 14:21
我们在国外呆久了,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不同。

西方人急了可以骂人,但急了不能犯法。

中国人急了可以犯法,(因为反正也没有公平法律)。但认为骂人的,都是下等人。
作者: 一元     时间: 2009-6-14 15:30
晨思这个反思不错,我最近正好对骂人艺术特有兴趣,骂人不但对渲泄个人心中块垒有益,集体性有针对的骂人也是统治者了解民情的很好渠道,特别在中国。那个草泥马打败河蟹之歌,统治者只要不是白痴,都应听懂其中的意思了,他们应该觉得心惊才对。
作者: 月满西楼     时间: 2009-6-14 19: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9-6-14 07:21 PM:
我们在国外呆久了,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不同。

西方人急了可以骂人,但急了不能犯法。

中国人急了可以犯法,(因为反正也没有公平法律)。但认为骂人的,都是下等人。

为力姐哪来的论调?整反了吧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9-6-14 20:06
谢谢一元为力。哈哈,一元对骂人艺术有兴趣!

骂人是下等人?总做上等人和圣人够累的,偶尔体验下等人的情绪,也不过是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不错啊。骂到一定程度,就剩幽默自嘲了。觉得西方人比东方人骂人骂得出格,东方人较含蓄,情绪不外露,骨子里可能恨死了,脸上还能堆着笑。
作者: 胡拉     时间: 2009-6-15 16:40
病句 ,  It should be: What the f**k do I care?  
这话不算骂人,只是加强语气而已。

有个老外告诉我,最好玩的还是听华人用错误的英语骂人, 呵呵。
作者: 杨林     时间: 2009-6-15 18:21
同意晨思。几个月前,我就建议爱阳,不要看到“不雅”的字眼就删。只要帖子不是蓄意攻击,可以允许“不雅”字眼。
作者: 晨思     时间: 2009-6-15 18:3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胡拉 at 2009-6-15 09:40 PM:
病句 ,  It should be: What the f**k do I care?  
这话不算骂人,只是加强语气而已。

有个老外告诉我,最好玩的还是听华人用错误的英语骂人, 呵呵。

你挑得对,改正了。不算骂人,算脏话吧, f word不可随意说,特别是工作场所。加强语气一般用what the heck ...

用英语骂人我还真不太会,只知道几个常用的,没练习机会,也没师傅指点



也同意杨林,不是人身攻击,没问题。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