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北方之旅---拜访印第安居住地 [打印本页]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4 16:43     标题: [原创] 北方之旅---拜访印第安居住地

北方之旅---拜访印第安居住地

为力

COCHRANE这个加拿大小镇,距离多伦多以北大约九百公里。POLAR BEAR EXPRESS (北极熊之旅)的小火车出发于此。火车的前方目的地,是三百公里之遥的北冰洋畔。

沿着当年欧洲人与印第安人交换皮毛的道路,铁轨铺展在加拿大北方广阔无垠的荒原旷野。这里树木的种类越来越少,但它们全都不惧寒冷,即使生长缓慢,却常年郁郁葱葱。从车窗放眼望去,河流、湖泊、沼泽,络绎遍布。歇棚犹在,却没有了人烟。好容易看到了人造的发电大坝,全火车人立刻站立起来观赏。

安坐着继续谈笑的是我邻座的印第安少年们。这几位十几岁的姑娘小伙,有着很相似的面像,特征是黑红肤色的月亮形圆脸。我在他们的笑脸上,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朴实和善良。

下火车后左顾右盼,MOOSENEE(马鹿屯) 是个大约两千五百人口的小镇,座落在北冰洋的最南端,MOOSE RIVER(马鹿河)之畔,似乎已经是天涯的尽头了。它麻雀虽小,也是五脏俱全,机场、医院、商场、体育健身中心、政府机关……最大的建筑是学校,可见此地教育被重视的程度。午餐是在天主教堂内享用的,询问义工才知道这里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是印第安人,而且几乎全部为基督教徒。

我们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乘坐马达操纵的超大独木舟沿河漫游。 马鹿河全长五百多公里,在流入北冰洋的同时,受其影响,每天涨落两次六英尺高的潮汐。由于历经诸多沼泽地,马鹿河养分充足,慷慨滋养着百鸟鱼虾、大小生物。成群的马鹿曾经在河中游玩沐浴。印第安人感激它们,认为马鹿是造物主给予他们的最珍贵礼物。而大马鹿呢,以自己的血肉皮骨回赠,养育着印第安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真没想到七月的北方,在骄阳的照耀下是如此炎热。蓝天白云下的这条大河中,有人戏水,有人垂钓,不比江南,但更悠闲。间或看到巨大的拖船,从河流驶入海洋,消失于更遥远的北方。

晚餐很难忘,享用的是驯鹿肉饼、雪鹅墩块。这些受保护的稀有动物在加拿大是禁止买卖的,但我们现在是坐在印第安人经营的饭店里。他们享有特权,于是我们沾光。

酒足饭饱后,坐上旅游车,由一位退休老师做导游。车一开动,他便开始介绍,原来脚下果然是加拿大独一无二的特殊地区。全世界最著名的BAY (英伦湾) 公司成立于此,那时欧洲人沿海路驾帆船最早到达此地,这里曾经是欧印皮毛交易的第一前站。

在北方灿烂久长的夕阳照耀下,旅游车围着全镇环游,我们倾听导游兴趣盎然地讲解。北方的小镇历史悠长,北方的故事神秘诱人。当导游把我们带到镇郊的垃圾站时,才知道这天的压轴戏是观赏狗熊。躲在车里,目睹本地人开车到此,走出车门扔出垃圾袋,他们身边几英尺开外,黑熊们正在垃圾中寻食游玩。大人们看得是目瞪口呆,小孩子们已经兴奋地数到第九只黑熊。突然一阵呼叫,只见三只小熊崽在熊妈妈的身后,踉踉跄跄,依次而出。此时正是落日时分,天边的红橙黄粉紫,映照在这三只憨憨小熊的身上,景致之美,使我完全忘记了拍照。

旅游车缓缓驶回。华灯初上,居住小区没有一桩奢华的房子,但是家家庭院整齐。土路笔直平坦,虽然未铺柏油。透过窗口,偷觎一家人在融融的灯光下享受晚餐,母亲欠身为孩子们分食,父亲挥舞着手臂在侃侃而谈……

第二天踏上POLAR PRINCESS CRUISE(北极公主游轮),去顶礼膜拜二十公里之遥的北冰洋咸水。游轮上的两个导游小姐都是混血的美人,一位有着典型CREE印第安人的月亮圆脸,另一位再怎么向人们解释,谁都会以为她是纯种白人。

加拿大中北部的印第安人分有CREE、OJIBWA、ALGONQUIN等几个亚种。CREE用英语解释,就是DWELL ON THE RIVER ON THE NORTH SEA(北海河畔生存的人们),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黑红的月亮圆脸。可我从没想到这里有如此多的混血人,好奇地一问,发觉人们只要沾上一丝印第安血统,便不再认为自己是欧洲白人。

两位姑娘轮换着向游客们介绍CREE部落千百年来的传统生活:北风呼啸的寒冬,冰冻三尺,食物缺少,动物冬眠,人们被迫以家庭为单位遥远地分开,孤立无援地在森林中捕食谋生。春天鸟声初鸣,亲戚们三家五口追随着北归的鹅雁,凑齐到沼泽地带。以遍地假鹅为诱饵,引诱真鹅落地歇息,然后猎手头顶树枝掩护,口中效仿大雁鸣叫,只等礼物落地,然后弓箭齐发。夏天万物生长,乡亲们全部汇集在蚊虫稀少的开阔高地,捕鱼、打猎、做衣、修船,这是一年中全部落最美好的季节,人们唱歌、跳舞、聚餐、婚礼,共享天伦之乐。秋天大家再次与南飞的鹅雁们相会,捕获最肥大的候鸟,这将是过冬的食物。女人们忙着缝制防寒的雪鞋雪橇雪帽,亲戚们又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分离,一个漫漫长长的冬季,再次来临……

到了!人们纷纷涌上了甲板。我随众人掬起了一捧北冰洋水,伸出舌头,虔诚品尝,的确是咸的,带有泥土味,但绝对没有真正大海的腥呛。抬起头来,我望见了远方飞翔着的大群水鸟,它们的翅膀在金光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返程中,两位导游姑娘坐到我身边的空位。圆脸蛋的印第安姑娘告诉我,她最大的愿望是去南方上大学,安定后再把弟弟妹妹也接出来多见世面,多学知识。白皮肤的女孩却极为耐心地给我讲解,SNOW GOOSE (雪鹅) 这个印第安人最喜爱的佳肴,是如何用特殊的方法准备、烧烤的。最后她抱怨起来,雪鹅由于入冬后迁徙南方进食残留农药的谷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鲜美味道。

回程在愉快的交谈中结束。游船再度停下,这回我们登上的是左岸,而不是我们旅店下榻的右岸。原来这里的皮毛交易也起始于英法两国的竞争,英国人占据了大河左边的MOOSE FACTORY(马鹿站)后,法国人便在对岸的MOOSENEE(马鹿屯)竖起了大旗。北方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严峻得使人连仗都打不起来,因为英法双方都太需要本地印第安人的帮助。由此看来地理和环境等因素,还是能够决定人们命运的。想当年,牙买加的印第安人被刚上岸的白人斩尽杀绝,美国的印第安人也经历了太多的血腥。

CREE印第安人由于迁移得太频繁,他们传统的住法,不是LONGHOUSE长屋,而是TEEPEE帐篷。由若干木柱以圆柱形式架好,顶部用藤蔓绑紧,帐体由树皮、兽皮、苔藓覆盖遮严而成。

当欧洲水手、商人、传教士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后,印第安人也渐渐聚集在此,长年为白人提供皮毛、食物,印第安人的居住条件欧化后,便不再根据季节而迁徙了。通婚是月亮底下的常事,而两种文化的融合,却经过了几百年的磨合演变。

我们来到加拿大最古老的ANGLICAN(英国教)教堂。令我感触万分的地方,是教堂的墓地。这里安卧着几位加拿大的功臣,他们是在二战中献身的印第安青年。根据加拿大法律,印第安人本没有义务为联军打仗。但在危难当头,小伙子们积极踊跃,自愿保家卫国。当时铁路还没有建好,他们步行了一个多月,才从这里走到了有汽车的COCHRANE。乘坐轮船颠沛登上英伦岛,枪林弹雨中跨越海峡后,他们却不幸横躺在对岸法国的海滩上……

大概也只有在二战后,加拿大政府才真正意识到印第安人对这个全世界最佳居住国家的忠诚和贡献。大量拨款给印第安居住地的政策相应实施。结果,这里的MOOSE FACTORY有了CREE文化中心,部落人建造了自己管理的一流酒店,河对岸的MOOSENEE成立了北方博物馆,还有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我以前认为印第安文化和所有其他的原始文化一样,是人在大自然生物链中和谐平衡的表现。其实不然,就象每片树叶都不同一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在CREE文化中心,我第一次知道加拿大北部那广袤的原野,实际上很早就被根本不知地图为何物的印第安人划分得清清楚楚。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有着祖传下来的狩猎领地。永远不愿卖掉祖产,他们继续坚守着这世代的传统。

希望在这远方购些礼物回去。我的小儿子挑得是马鹿皮袋子。大儿子看上了用美洲落叶松枝所做的雪鹅模型。先生手里捧着一对木刻的潜鸟。公公在欣赏一顶雪兔皮冬帽。我最喜欢的是那羽毛飘逸的捕梦网,并且热衷上了一位慈眉善目大姐的创作。想着南部众多的朋友们,我买下了她不少的作品,然后坐下来与她聊天。

把玩着我俩都最得意的艺术品-- 一个以捕梦网形式做成的小鼓。她告诉我鼓中有她亲手从林中采撷的各种花籽,它们具有吉祥避邪的作用。

我询问:“鼓中心的‘ MEDICINE WHEEL ’ (治疗轮) ,被黄、红、黑、白四种颜色从中等份分开,这个圆圈有什么意义吗?”

她回答得语气缓慢,字斟句酌:“这世界上有黄红黑白四个人种,人们最终是能够做到理解和融合的。”

突然感觉鼻子眼睛酸酸,我背过脸去。心中万分钦佩。生长在如此偏僻之地,身为饱经屈辱印第安人的她,竟有着如此博大宽厚的心怀。

她送给了我一张她拍照的家乡明信片,写下了她的地址电话。我当时盘算着在圣诞节期间打电话给她一个惊喜,然后向她订做一些捕梦网,把它们带给国内的亲戚朋友,做为最珍贵的加拿大北方礼物。

那天夜晚,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听印第安长老讲那遥远的故事。然后伴着鼓声,大伙同声学唱印第安古老歌曲。我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看到那多彩的美丽极光。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4 16:44
旧文新改,三千字。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6 15:36
谢谢笑言好编辑!已经全部修改完毕。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6 15:38
有时间我会上点照片。
作者: zhaoyang     时间: 2009-3-11 22:31
你这篇文字我读了。感觉还可以,只是可以再深一点,浮浅的东西少一点儿。历史那一部分可以着墨厚些、多些,家人那一段显得小家子气,建议去掉。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12 12:05
谢谢兆阳阅读并提意见。
其实下面的问题,才是当今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大问题。但一两句话说不请。我是否应该加上?

====================

我终于问起了一个最后的问题:关于印第安人自己的神明、自己的宗教、自己的药师,为什么我在MOOSE社区一点感觉不到?

“MOOSENEE现在的宗教是基督教,一共有五个教堂,属于不同的派别。而且互相之间并不相和。”

“那你们自己的宗教领袖呢?”

“他们都被迫放弃了他们的职责,不然会以散布落后邪教而被投入监狱。”

“那是以前的事吧?现在呢?”

“宗教、神明失传后,便再也青黄不接了。”

“可你们的信仰真心诚挚、悠远长久呀!”

“我知道,我也相信总会有人能把它继往开来的。”
作者: zhaoyang     时间: 2009-3-14 16:46
不要加。这几句对话后面,故事可大呢,哪里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倒数第二句没根基,最后一句很乡愿
作者: 白荒地     时间: 2009-3-15 08:08
有意思的旅行,让人心向往之。
部分段落很生动, 总体结构上可以考虑紧凑些。
总之很喜欢,下个冬天争取去一趟。我原来以为polar bear express是童话传说的, 还真有这条铁路。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09-3-15 08:13
为力的游记写得还是蛮有味道的。
同意李四的说法,再往深里写写可能会更好。

“吐出了舌头,虔诚品尝,”——“伸出”?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15 12:45
兆阳,印第安信仰简单、明了、接近自然......对我们有借鉴之处。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yang at 2009-3-14 05:46 PM:
不要加。这几句对话后面,故事可大呢,哪里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倒数第二句没根基,最后一句很乡愿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15 12:54
我写东西,就是散啊。你不具体指出,我自己还真看不出应该怎么紧凑。
记得我问过本地人:你们这里冬天不冻死人啊?他们回答说冬天活动反而更多。
刚从图书馆借来一本英文的THE CREE, 还得学习领会。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荒地 at 2009-3-15 09:08 AM:
有意思的旅行,让人心向往之。
部分段落很生动, 总体结构上可以考虑紧凑些。
总之很喜欢,下个冬天争取去一趟。我原来以为polar bear express是童话传说的, 还真有这条铁路。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3-15 12:56
谢谢雪儿。关于加拿大印第安人,我以后想好好多写。这篇有字数限制,顾此失彼了。

“伸”比“吐”好,改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雪儿 at 2009-3-15 09:13 AM:
为力的游记写得还是蛮有味道的。
同意李四的说法,再往深里写写可能会更好。

“吐出了舌头,虔诚品尝,”——“伸出”?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