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惊鸿一瞥见戈扬 [打印本页]

作者: 程宝林     时间: 2009-1-19 15:30     标题: [原创] 惊鸿一瞥见戈扬

惊鸿一瞥见戈扬

程宝林

80年代初、中期的著名时事刊物《新观察》,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一条小巷内。编辑部是一座小院,在繁华喧嚣的这条大街上,显得那样微不足道,难以寻觅。

我有一位美丽、富有才情的女诗友。她的妈妈在这家杂志社当编辑。大约是1985年2、3月间的一天,我在学校里接到了一封信,信中说,她是这位女诗友的妈妈,想请我某日某时,到编辑部去一趟。

当时,我与这位诗友之间,或许有一种朦胧而美妙的情感在微妙地酝酿。换了好几趟车,我如约赶到了编辑部。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来《新观察》。1983年春天,我们学习《新闻采访》课程时,就曾和两位同学一起,被派到《新观察》杂志,进行采访实习。我记得,我们曾去采访过北京的福利工厂。

诗友的妈妈很慈祥。她问了我许多问题。我相当拘谨。毕竟,我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孩子,而我的诗友,显然,和我不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在财富还没有降临到中国家庭之前,区分家庭社会地位的标准,主要还是看它的位置,和家庭成员的职业。

交谈之中,诗友的妈妈突然说:“我们的主编,戈扬老太太,看了你的诗,想见见你。”

当时,我刚刚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雨季来临》。

说着,她领着我,朝隔壁的办公室走去,走到门口,正碰见一个年约7旬、身量不高却神采奕奕的老太太,刚刚跨出门外。朋友的妈妈就介绍说:“这就是那个自费出版诗集的大学生。”

老太太和我说了些什么,我现在完全不记得了。也许是一些鼓励的话,也许不是。回到朋友妈妈的办公室,她说:“你不知道吧?老太太是延安老革命。那时候,她可出名了!”

转眼间,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毕竟只是一个未出茅庐的大学生,还不太懂事,未及时告辞。朋友的妈妈很热情地给我买来了一盒盒饭。不知何故,我那天完全没有胃口,饭剩了一半。我感到很尴尬,朋友的妈妈笑着说:“没有关系。”帮我拿去倒掉了。

如果这是一次面试,我相信,我没有及格。

饭后,朋友的妈妈拿出两张电影票,说:“这是被禁的电影,内部放映,在工人文化宫。你一定要来看看。”我拿上票,告辞而去。

那两部电影,我记得很清楚,分别是《一个和八个》、《青春祭》。前者写的是延安“肃反”中的悲壮;后者写的是上海知情在云南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

4年之后,天安门风起云涌。当年延安的红衣少女戈扬,抛弃体制内的一切,远走美国,成为有国难归之人。时年73岁。

            2009年1月17日,老太太以94岁高龄,病逝纽约。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9-1-19 19:26
戈老太太走了?祝她一路平安。

宝林85年就自费出版诗集了?版龄可真长啊。
作者: 程宝林     时间: 2009-1-19 20:42
痴长痴长啊,朱兄!
作者: zhuxiaodi     时间: 2009-1-21 20:2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程宝林 at 2009-1-20 01:42 AM:
痴长痴长啊,朱兄!

哪里哪里,我指的是你少年得志啊。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