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野火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冈
时间:
2008-3-15 10:55
标题:
野火
名导演拍名著,这对于一个文艺爱好者来说是再好没有的了。电影《野火》按计划将在周六晚上映,我想一周的时间足够把大冈升平的同名作品读完。
在王长新主编的《日本文学史》中,大冈升平与野间宏等人一起被列为“战后派”的重要作家。大冈升平193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法文专业,1944年被征入伍,1945年为美军俘虏,后根据被俘的经历,先后写成小说《俘虏记》和《野火》。市图书馆把《大冈升平小说集》放进保障区,只许在那里看,不能借回家,我只好利用午休的时间去读,开始我并不知道《野火》只是个中篇,没想到一读下去,就放不下了。第一个中午只读了三分之一,第二个中午都没吃饭一口气读完,感觉到很震撼。
大冈升平以一个士兵在精神病院回忆的方式,翔实地记录了一段逃命的经历,大量独特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令作品既显得真实,又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菲律宾莱特岛战败之后,日本残兵在丛林里夺命撤退,热带地区经常下雨,没有地方睡觉,没有粮食吃,以至于最后被迫吃人肉,人性被逼迫至底线,再无回旋之余地。大冈升平的《野火》毫无例外地表现出日本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特别强调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对某件事无比细腻的刻画,最后令读者有所感,虽然主观,但不教条。
市川昆(Ichikawa Kon),战后的著名导演,与黑泽明、木下惠介、小林正树并称为“日本影坛四骑士”。市川昆的大部分电影都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看过他拍的三岛由纪夫《炎上》,印象很不错,接下来的时间就期待着市川昆的《野火》了。
黑白片,表现力特强。看电影的感觉与读书又不同,直观,刺激,当然小说中大量的心理描写被迫告缺,这实在是电影艺术形式之所短造成的,不过并不影响作品主题的表达。
打败仗了。作品不停地表现走投无路的士兵们渴望停战的心理,大冈升平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在战场上以及战后,他一刻不停地反思为什么要战争,战争到底能有什么意义?最残酷的时刻,连反思都变得奢侈了,因为在热带丛林里,就算是基本的生存权都有随时被剥夺去的可能。
一个最基本的考验,没粮了,只能吃人肉,如果不吃人肉,则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候该怎么办?人被逼到野兽的地步,人性与兽性开始进行激烈的斗争,这时候,敌人则不再是美国兵,而是自己。人脑成了伦理厮杀的战场,捱不住,就只有死路一条。在濒临绝境的最后时刻,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地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兽与兽之间的对抗关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文明社会的一切规矩顷刻间全部失效。
我之所以认为无论作品还是电影,都非常好,就因为他们毫不隐讳地将真实的人性拿出来反思。士兵田村怎么也想不到,刚上战场就开始逃亡,打死的第一个人是无辜的菲律宾女人,而不是美国兵;田村不停地止住自己吃人肉的想法,但却无法拒绝吸饱了鲜血的蚂蟥的诱惑;在饥饿面前,田村已无法再信任任何人,他不想去吃别人的肉,却又不想自己被别人吃掉,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自己的伙伴。
掀开礼仪教化的幕后,是赤裸裸的人性荒原,在那个荒原上,人们相互厮杀,毫不留情。前不久读过的美国作家诺里斯作品《范多弗与兽性》,异曲同工地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虚无。
我们也要问一下: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不停地争斗和残杀呢?有时候我们不过只是为了统治者的虚荣或者玩笑,有时候我们又为了无止境的私欲,于是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平民白白地到战场上去送死。人类历史有多长,战争的历史就有多长,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一切都还并不太远,无数的宗教家、学者向世界人民灌输和平之要义,但战争并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士兵田村最后被俘,没有被枪杀,而是成功地活了下来,凭这一点看,似乎有多少闪着些人性的光辉。可是人性最终胜利了么?就看看当下,美国兵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后仍未撤出,于是我不得不再次悲观地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在一直朝前走,可是却永远都看不到希望。
所有的战争都是值得鄙视的。感谢大冈升平,感谢市川昆。
2008/3/15。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