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黄莺树上声声唱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7-10-23 11:42     标题: 黄莺树上声声唱

黄梅新德博客带给广大黄梅戏迷的是全方位的享受。这里有锦绣文章灿烂图片花样舞台,当然不可或缺的还一定有听觉的美味——天籁之音。

现今电脑普及的高科技时代,不要说整天就是连续几小时下来一直看着屏幕眼睛也受不了。可是,听觉的享受却无此忧虑。你尽可以整日陶醉在那“呖呖莺歌溜的圆”的绕梁余音里。

自诩为资深戏迷,不光是年资问题,而且是兴趣广泛。打小起固然是江浙沪一带的地方戏曲沪剧越剧甬剧绍剧锡剧淮剧扬剧再加上麒派海派京剧苏州评弹上海说唱滑稽戏,后来长大了走南闯北涉猎面越发遍及其他一些地方戏种。比如有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评剧“花为媒”晋剧“打金枝”川剧“易胆大”闽剧“陈三五娘”等等一时也数不过来。记得在山西时看过一次眉户戏,可惜忘了戏名,那调调儿非常好听。唯一的例外是粤剧,我是不看的。甚至于连得龙江剧“荒唐宝玉”我也看过,当然还有东北著名的二人转。另外,挺喜欢的有那十年浩劫开头风行的天津快板“你看那王光美啊,戴着个大项链哪……。”

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紫千红才是春。即使是文明进步得快各种新文艺形式和手段层出不穷的美国照样盛行蓝调乡间音乐。不应该过于厚此薄彼,一直是我欣赏文艺的观点之一。

各种地方戏各具特色,尽显风采。我相信艺术无国界那么地方戏其实也不应该分地域。方言方言又不是外语,多听听就懂了,何况那基本的要素都是相通的。钻进去自能体会个中三味。

即便是同样一种地方戏,同样一出戏目各人演来也有不同风格。正像餐馆里面的美味佳肴,各个厨师手艺各有巧妙不同。有人打过一个比喻——说的是女人。千万别想到歪里去,那道理是非常对的。他说的是女人和女人不一样,就像手里的牌,没有一副牌是一样的。棋局也是这样,看戏听戏也是一个理。就说京剧,同样一出戏,文戏也好武戏也好,各个流派演来完全是不同风味。能体会到那个境界确实是莫大的享受。难道当今最流行的歌曲不也一样?喜欢李宇春不是非要排斥周笔畅;爱好周杰伦也可以爱好陈俊生!

说一个晋剧的例子。“三上桃峰”是那个时代很有名的一部戏。我先看得是原创作的柳林晋剧团演出,后来就有山西省晋剧团王爱爱演的批判本。总觉得因人设戏把个数即从男改为女从生改到旦,并不合适。柳林晋剧团只是个小剧团,柳林那时连地区所在县都不是!虽然没名气,演得很到位。活该轮到后来王爱爱倒霉,演一段叫停批一段,批了一段接着再演可苦了她了。

自诩资深戏迷另一个道理是我不能在自习的时候听到学校喇叭里有唱戏的段子。如果有的话,必须马上离开那个教室那个图书馆。重新找一个听不到的地方继续学习才能专心致志。后来,连得总政万馥香的歌剧“江姐”也不行。一当那个“红岩上红梅开”旋律开始,我要末放弃继续看书要末另换地方。

扯这么远说这些话,和题目“黄莺树上声声唱”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马上就来告诉你!

时代进入到MP3的境界。戴个那玩意儿可比戴个耳机舒服多啦。我又是老顽固,不习惯那东西。走路也好锻炼也好一门心思不听那些个东东。可老在电脑跟前干活,经常脑子会停摆。自从有了黄梅新德博客,那里面的播客就成了我的伴唱。这儿说的就是专指音响的播客而不是要费眼睛会分心的音像。

说来也怪!一边打开着几个窗口,一边把那个“黄莺树上声声唱”的博客按键播放,一点也不干扰一点也没有干扰!兴之所致,一个接着一个听下去。“黄莺树上声声唱”就这样成了我的必修课。

相信绝非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验之谈,也绝非我一个戏迷利用“呖呖莺歌溜的圆”来减轻电脑跟前的头脑负担。有网友追问我的籍贯,我回答说我不是安徽人。正因为我希望黄梅戏占领全国舞台,决不要只是安徽人湖北人才喜欢黄梅调这才是体现出黄梅戏的魅力所在。

写到这里,吐露一个小秘密吧。我爷爷临终告诉我,他其实是从徽州逃荒到常熟,被人家收养落户在虞山。我嘛,尽管从小在上海长大,有一个祖籍可以算是真如,但追根寻源确实在黄山山麓的徽州。于是,爱好黄梅推崇黄梅更有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说一点对黄梅新德博客的遗憾之处。这么好的一个博客,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有啊!为什么不能像电脑自动连续播放像片音响连续播放音碟那样连续播放唱段呢?甚至于盒带播放妒能自动倒带。如果能这样,不就可以不用停下手头干的活计,把那些唱段欣赏一直不断地听下去,省得必须再去按键换下一个唱段?

实在对不起,可能我确实太懒,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