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四十多年前的三次盛会(中)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7-8-10 19:31
标题:
四十多年前的三次盛会(中)
上海沪剧界那时候又一次盛会就是流派演唱会。据我所知,其他剧种并没有举办过这样规模盛大的活动。
流派纷呈,精心准备,堪称超水平发挥这三点可以说是这一次盛会的特色。由于那时候年纪太小,时间又隔得久远,演员具体上场次序可能会有出入,但是开场和压台的角色绝对不会出错。
首先出场的是筱爱琴,她演唱的是《星星之火》里的隔墙对唱。由于剧情唱词需要实际出场的是三人——筱爱琴演唱杨桂英,许帼华演唱小珍子,沈仁伟演唱双喜。这也是流派演唱会上绝无仅有需陪同出场演唱的情况。
一开场是筱爱琴唱“迂回”——“过万山,走千水,迢迢千里到上海,幢幢房子差不多,未知珍子住在哪一间?” 接下来的对唱和三人重唱高潮迭起。许帼华是丁是娥的学生,嗓音极好,可惜人生得小样,通常扮演年轻小姑娘——比如她在《马兰花》里扮演小鸟。沈仁伟是筱文滨的学生专攻文派。尽管年轻,他们两人也陪着流派演唱会上最年轻的筱爱琴出了一次场。
接下来就是筱爱琴的丈夫邵滨孙,他同样演唱《星星之火》中的代表唱段——“启发杨桂英”。开头第一句是“冤有头来债有主,东洋婆庄老四后面还有主凶人!”,接下去就是问杨桂英“为啥……”。整个唱段高昂激越,体现了地下党员刘英的人物性格。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出场的各流派创始人中数他们夫妻俩年纪最小,所以论资排辈放在最前面。
我记得在下面是凌爱珍——爱华沪剧团团长兼台柱。她演唱的是传统戏《女看灯》一折,那是旦角赋子板的代表唱段。凌爱珍是当年四“珍”(凌爱珍筱月珍吴凤珍赵月珍,后三位均已退出舞台)之一,特点是口齿清楚咬字正确运气恰当。在上海一位工人作家所写的小说《申江夜曲》里对她推崇备至。由于这段赋子板特别长,中间唱到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个遭磨难”时,通常演员故意唱错唱成“九九八十一个糟皮蛋”,然后小姑出来提醒嫂嫂,再接着唱下去。
后来连着出场的生角有赵派创始人赵春芳(杨飞飞的爱人)唱新戏《陈化成》里的巡城。施派创始人施春轩唱他的拿手戏《顾鼎臣》里的“游春”。文派创始人筱文滨唱《三国开篇》,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从“董卓欺君汉运终”开始到“天下司马归一统”收腔。旦角有顾派创始人顾月珍演唱她的代表作《赵一曼》里的一段快板慢唱——“最后行动向党做报告,高高抬头暗暗讲。” 汪派创始人汪秀英演唱《史红梅》里“谈判应该讲道理,为何有理你不依。”开头的一段赋子板。汪派的赋子板特色是包含了滚板,非常好听。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去海防路她家中吃西瓜的情景。小筱月珍演唱的是筱月珍的刚派——似乎只有小筱(沪剧界对她常用的简略称呼)是继承了带嗡鼻头的刚腔。唱的一段也是其流派代表作《冰娘惨史》里的“瓜田自叹”。那是一个讲谢冰娘被后母虐待,未婚夫又有叔嫂通奸情节的著名苦戏。有沪剧皇后之称的王雅琴是我好婆的师妹,她演唱的是其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自叹”——“红罗帐绣出金凤凰,他说道娘子端坐在帐中央。” 唱来雍容大方。王雅琴唯一一次演反派就是在《冰娘惨史》里的恶嫂嫂。
接下来应该是解派创始人解洪元的《男落庵》——放水墩。“我李锦明走上绝崖没有人来搀扶我,无常对我把手招。”开始唱到“倒不如父女同死把残生了!”非常醇厚入味。
在回忆中,以上各位都只有唱了一段便告退场。(解洪元是否加唱不能确定。)而下面几位都分别再加唱了一段——现在想来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当然,他们在沪剧界的造诣也实在是非同小可。
首先是石筱英作为石派创始人演唱她的代表作《大雷雨》里的“埋怨”一段——“你说我不肯来原谅你,我问你要我原谅到啥地位?我是为了原谅你,在婆婆面前来忍耐;我是为了原谅你,才无声无息把家还;……;人家说天上秋云薄,你比秋云要薄几倍!我成全你这天下孝子第一位——比那二十四孝还要胜几倍!”
在热烈的鼓掌声中,石筱英继续演唱她的另外一段代表唱段。那是她第一次转行演老旦彩旦——《罗汉钱》里的五婶。唱的就是五婶来替艾艾说媒时上场的一段唱(曲调是吴江歌):“东院仔格五婶末就是里格我啊,专门替人家媒人来做啊——只要媒礼送得多,东奔西走顶起劲,口吐莲花三寸仔格舌啦,骗得来人家相信里格我啊——啊,呜啊,啊,呜啊!” 唱做都非常传神,这是由一向演中青年女性尤其是悲旦的石筱英舞台转型的极大成功。
接着是杨派创始人杨飞飞出场,掌声非常热烈。杨飞飞擅长悲旦,唱腔也以《妓女泪》里的杨八曲为代表。可是她在这次流派演唱会上演唱的是新戏《两代人》里的“狱中”一段:“猛听得耳边一阵敌人枪声响,这一笔血债记心上!” 一改杨派低沉的格局,女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精神跃然表现在舞台上面——“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跟上共产党!”
同样,观众热烈要求加演。杨飞飞再为大家演唱的是《白鹭》里的“重逢”——“碧绿枝叶粉红花,此花就是日日春。…….,我盼望着学成归来夙愿酬。九年离别情勿断,今日重逢喜心头。”
最后一位小生演员是王派创始人王盘声。他演唱的是其代表作《黄浦怒潮》里的“写遗书”。那是一段推陈出新的赋子板,非常具有王派特色。“夜已深,人已静,牢狱凄凉灯微明,隐隐传来镣铐声。” 然后是三封遗书,从第一封开始到第三封节奏越来越快。结尾以喊口号“冤枉,冤枉”之后唱“为我把冤申!”结束,余韵不断。
应该说王派赋子板最具代表性的是《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可能是因为一来句子实在太长,二来革命性太差所以没有被考虑。
加唱自然是免不了的。王盘声接下来演唱的是他极为成功的代表作品《白兔记》里的“刘智远敲更”。从念白“夜阑人静,大小百家”接上起腔“完全在勒拉床浪睡——,翻身困勒拉梦里厢。智远命苦比黄连苦,月黑夜暗敲更响。只见一更里天气刚敲过,……。富贵人踏雪题诗句,我刘智远冰天雪夜敲鼓更!” 可惜是只唱第一更,不可能一直唱下去唱到第五更。那是有名的长腔长板,时间上是不容许的。
末了压台的是丁派创始人丁是娥。她出场演唱的是专门为流派演唱会准备的《甲午海战》里的“祭海”。本来,《甲午海战》里主角是邓世昌,由张清扮演。邵滨孙绿叶配红花,演反派海军管带。里面唯一有些唱段的女角是锦堂妈,由二线老旦筱惠琴扮演。可是,在流派演唱会之前有一段时间,共舞台门口贴出告示:“今晚,锦堂妈一角由丁是娥扮演。” 这声明大家看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通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二线老旦不出场,改由一线非老旦来顶,而且是一个不十分重要的角色。
谜底在流派演唱会上揭开。那一段精彩非凡的“反阴阳”以“一世颠簸——在那浪涛中,披霜带露餐雪风。到头来惨死在日寇手,深仇大恨记在胸。”开始,逐步推向高潮。“实指望锦堂儿从军把父仇报,谁知道丰岛一战儿尽忠。我一家柱断梁又折,新仇旧恨恨重重!” 这里第一个恨字后在演唱中特地有个停顿又添加了两个恨字,再接唱下一个恨重重的恨字。到最后“谁知晓北洋水师兵不发,兵船停泊在江心中。橹不摇桨不动枪不发炮不轰,偃旗息鼓不交锋,任凭敌寇逞强凶!”唱来真是句句控诉字字血泪!
这是精心准备的一段唱段。记得是朱介生琴师和丁是娥两人合作设计编排了这样一段变化革新的“反阴阳”。从此,这就成了丁派代表作,同时超越“为了迪格罗汉钱。甜酸苦辣都尝遍”也成了“反阴阳”曲调最具代表性的唱段。
丁是娥加演的节目同样是创新作品,这是《朵朵红云》里的“宣誓”。那一段是新曲调称作“快流水”。“长江滚滚向东流,波浪滔滔永不休”开始,节奏就要比普通的流水板快。后面加上四字句垛板,层层推进,表达了梅清夫人决心前赴后继革命到底的不屈不挠精神。
至此,流派演唱会结束。相信有机会观看到这一盛会或者看了我的回忆文章之后,一定会了解到昔日的沪剧舞台是多么的百花盛开灿烂夺目。老一辈艺术家们又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丁是娥阿姨,她那创新精神革新精神始终留在我们沪剧观众的脑海里。任何人想要贬低老前辈这种海派精神都是枉费心机的。
备注;关于沪剧流派的话题,将在下次有空的时候继续讨论。谢谢各位,再见。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