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竖琴的感恩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9-3-9 14:39     标题: 竖琴的感恩

竖琴的感恩

一、

我以为对于任一爱乐者而言,都不大可能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其偶像作曲家的全部作品,原因一是独立个体的情思品味不会与作曲家的百分之百一致,二是再杰出的作曲家也难免会有失误和败笔。几年前浏览贝多芬出版作品(Opus)全集,每聆听完一首/部作品,我会记下一个印象分,满分为10,5分最低。这张评分清单可以算是个备忘录,为日后的复习或再欣赏做参考,分数越高的作品,获得重听的机会就越大。当然这个备忘录并不十分靠谱,因为贝多芬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比较繁复艰深的,只听一两遍很难得其真谛。

有这么一部乐曲,首次尝试后留下了一个印象分 — 7/8,7意味着还行,8意味着较好,介于7和8之间,反映聆听者当时的不确定或犹疑。今年再来复习,断断续续过了几遍,感觉终于得其精髓,于是再给一个重估评价 — 10分,也即完美无缺,音乐艺术极品。这部作品就是《降E大调第10弦乐四重奏“竖琴”》(Op.74),请注意:又是降E大调。

贝多芬在其独步古今的“英雄时代”,于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序曲乃至歌剧诸领域,创作出为数众多世界音乐史上的伟大作品,达到了令后人望而兴叹难以企及的顶峰。但美中不足的是,就弦乐四重奏这个至为重要的室内乐形式而言,作者于同一时代写下的“中期弦乐四重奏”,名气和分量与其它曲式相比都有所不及。通常所言的贝多芬“中期弦乐四重奏”由5部乐曲组成:《第7、第8、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No1-No3),《第10弦乐四重奏“竖琴”》(Op.74)和《第11弦乐四重奏“庄重”》(Op.95)。5部作品的忠实听众为资深贝多芬迷,一般爱乐者对其或是敬而远之,或是根本就闻所未闻。

我个人是先熟悉了作者的晚期弦乐四重奏,然后再来光临早期和中期。音乐界对于贝多芬16部弦乐四重奏的基本共识是,30岁之前所写的前6部(Op.18/No1-No6),个人风格尚未充分彰显,多少仍具有某种习作性质。生命最后三年创作的5部(Op.127、Op.130、Op.131、Op.132、Op.135),取得有史以来这个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位于前后两者之间的5部,作品质量也相应居中,也即比早期高,但比后期低。此种说法泛泛而言大致可以接受。中期五部各有特色,都值得一试,其中没有公认的出类拔萃者,欣赏程度全凭个人的感觉领悟。《第10弦乐四重奏“竖琴”》在我这里崭露头角,独拔中期头筹,达到完全可以媲美后期诸杰作的地步。过去一年几乎每天都要听,几百上千遍下来只是不腻。

三言两语话《竖琴》: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一咏三叹,但情思意念或曰思想性并非一目了然,需要聆听者见仁见智去感悟。我是仅仅听出了几分英武,几分昂扬。没有明确理解毫不要紧,静心欣赏其美即可,如尾声由第一第二小提琴联袂演出的那段奇崛美妙的对位段落。第二乐章为作者最为催人泪下的篇章之一,将贝多芬与众不同高于同侪,那哀而不伤的非凡品性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乐章名为诙谐曲,却听不出多少诙谐,倒是颇有几分青春的狂躁。第四乐章又是泪点制造者,作者在这里再次展现变奏大师的高超手法,将一小段儿歌样旋律演化出几多绚丽,或纯真稚拙,或凝神沉静,或欢呼雀跃,或情深意长,或慷慨激昂,无不令人动容。其实本乐章就是一篇足以和《第15弦乐四重奏》(Op.132)那著名的同主题篇章交相辉映的“感恩颂”。

再有一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竖琴》堪称杰作,与作者同时期那些名篇相比毫不逊色,她却为什么远不如她们驰名遐迩呢?个人的答案为:形式造就结果。弦乐四重奏与其它曲式相比较为艰深,这决定了它的载体倾向于小众化,再优异的弦乐四重奏乐曲也难以像交响曲、协奏曲、序曲等那样风靡天下,除非有通俗优美的主旋律做支撑,如海顿《海顿小夜曲》、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巴伯《柔板》等,而此类音乐流行的也只是其中的单个乐章,并非弦乐四重奏整曲。贝多芬以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为表述个人思想情感,刻画心路历程的最佳工具,无意委屈内容迁就形式,去制造雅俗共赏的社会时效,他自己甚至说晚期弦乐四重奏乃是为后人所写,其结果自然是曲高和寡了。《竖琴》的“默默无名”概因于此。

二、

再来谈演奏:鉴赏了所能找到的40几个版本,反复聆听甄别后,评选出以下几个优质版:

(1)Alumni of Perlman Music Program(youtube)
(2)Borodin Quartet
(3)Cavaleri Quartet(youtube),Budapest Quartet

以上亚军季军三个组合,统而言之就是中规中矩,谬误不多,亮点也有限,排列在此权作参考,亦可显示兼听则明。“竖琴桂冠”女子组合“Alumni of Perlman Music Program(APMP)”似乎不是一个专业四重奏团体,而只是一个临时组合,果真如此则很了不起,此乃现场演奏亦为难得。她们是这样得年轻,却又如此得成熟。全盘总体既激情洋溢恢弘大气,又张弛有度沉稳精致,可谓刚柔并济两全其美之典范。多处细节的处理与众不同可圈可点,出乎意料的发挥令人回味堪称创意,与其它版本相比即可看出特色,尤其经得起反复聆听细致鉴赏的考验。越听越觉得不同凡响,常常是以鸡蛋里挑刺的意图开始,结果代之以赞不绝口。四位演奏者的表现都很优秀,而出类拔萃,最大贡献者为第一小提琴Kristin Lee女士,小小年纪大家风度,成熟得令人刮目相看。大到对全局的掌控,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小到揉弦的强度处理,长弓中的轻重变化,不时演出惊艳之举,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她精彩纷呈的演奏或是基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或是来自青春热情的即兴发挥,极富灵气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评价。APMP年轻女子乐组的贝多芬《竖琴四重奏》版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不要只迷信大牌,高人时常在民间。

另外还需要做个坦白,坦白我以貌取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开始打开这视频,看到几张稚气未尽的娃娃脸,原来是女大学生乐队(中提琴手长得挺像我女儿的一个好朋友),完全没有弦乐四重奏演奏家应有的那股哲学家气质,也就没寄什么期望,抱着姑妄听之的态度勉强过了一遍。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与众不同,幸好后来为与其它版本做比较,陆续又听了几遍,终于发现了她的不凡。欣喜之余,实感后生可畏,哦不,应该是“后生可慰”─ 借用以教师为业的我敬爱母亲的一句名言。

正如贝多芬的其它大作,十全十美的演绎几乎没有,优异永远只是一种相对。APMP版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但也不是白玉无瑕,至少含有以下几处瑕疵:一、第一乐章8分35秒至8分38秒之间,超速约1秒上下,造成节奏的瞬间凌乱,有损此处应有的意境。这里合适的速度可参考Borodin版。瑕不掩瑜,随之而来的重点对位部分,两把小提琴拉得光彩四溢,称之为精彩绝伦不为过。二、第四乐章第1变奏的跳弓段落,有个别处不是特别干净利落。三、第四乐章第2变奏,中提琴手Caitlin Lynch的演奏基本到位,胜过强差人意,但对于这段感人至深的乐段仍嫌不够,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对比看Cavaleri Quartet乐组Ann Beilby的表现更胜一筹。本节的优良表现甚少,一个普遍问题是速度过快,以至情意尽失。再次证明了那个贝多芬作品演奏原理:技术上越简单,演绎越不易。即便有若干小问题,即便任何小问题都有伤大雅,APMP版的“竖琴”第四乐章仍为最佳,比其它任何版本都高妙。何以为证?引申开去再来谈谈变奏曲:

三、

相比于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和重奏曲中常用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三部曲式(包括小步舞曲丶谐谑曲丶进行曲)等,贝多芬的变奏曲式或许最难诠释,因为演奏者需要以坚实的理解或感悟为基础,将之融会贯通于演奏之中,而对不同变奏的理解尤为不易。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曲家以一个(或两个)短小音乐动机为原型基调,从中发挥演化出几段与之相关的变奏,将不同的情愫意念糅合其间。各个变奏跟随音流走向,或纵向发展阐释同一情思主题,或横向铺展表述不同情思主题(自由变奏或变奏组曲),而不同主题共同服务于一个总课题。可想而知后者的难度高于前者。演奏者如果对各部主题缺乏自个体到全局的理解感悟,不同变奏的表达结果就难免会流于大同小异,貌合神离,从而形成败笔。且以我最为热爱且熟悉贝多芬的几段变奏曲式乐章为例来简要说明:

《热情奏鸣曲》(Op.57)第二乐章:三段变奏,服务于同一主题,形象化地概而言之可为“自长夜到黎明”。三变奏与主动机的旋律轮廓接近,变化主要在音域与节奏。这应该是最简明的变奏形式,理解相对容易。即便如此,古今多少钢琴演奏家都不幸失足于此 ─ 特别是第2变奏,完美无缺的诠释竟只有Biss一人,可谓硕果仅存。具体分析请参阅拙文《朗朗,热情,与皇帝》。兹不赘述。

《葬礼奏鸣曲》(Op.26)第一乐章:五段变奏,服务于同一主题,形象化地概而言之可为“青春的忧郁与思索”。《第12钢琴奏鸣曲》以其著名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命名,我却更喜爱这第一乐章。此乃贝多芬最早创作的高水平变奏曲,个人感受也是“自传体音乐”的首创发轫,后人舒伯特个体化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叙事曲,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理查斯特劳斯《英雄生涯》等浪漫标题音乐的滥觞。说实话,这部乐曲我听得还不够,过去几年来总共才过耳几十遍,没做过密集聆听鉴赏,所以眼下对本乐章的理性认识深度不足,只是简单地痴迷于它那忧郁而纯洁之美,为其深深打动,却无法对各个变奏做具体解析。当然很多时候这种赏乐程度就已足够,没有必要把各段音符分解为一幅幅图画。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感悟即理解。

比如第5变奏我听出来了,更准确地说我的领悟被感动激发出来了,那波涛翻涌的滚滚江河,好一幅“心事浩茫连广宇”之画卷:她可能是青春的情天恨海,对人生未来的憧憬向往,对生命的礼赞感激,等等,太过一言难尽了。勉为其难以文字去描述,难免会打上个体的主观烙印,而文字最容易扭曲音乐,文人最容易不知所云,所以最好还是将一切留给含泪微笑的不言吧,有道是“此情直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简而言之:不论对于演奏家还是听众,阐释或审美音乐,没有大脑中的理解可以,但不能没有心灵上的感悟。

《葬礼奏鸣曲》最佳演奏版出自Arrau大师,尤其这技巧简单但涵义深厚的第一乐章,高于众人卓尔不群。兼听版Lewis。我感觉Lewis是在效法Arrau,弹得七八分相像,用时都很接近,只是火候还差两三分。认知可以学,风格可以学,但精细入微的感觉和手法不容易学,或者说没法学,那要靠天赋。另外美乐好比美食,演奏家好比厨师,听者好比食客:面对同样一道佳肴,当一位挑肥拣瘦不好侍候的美食家认准了一位名厨的烹调手艺后,再去品尝他人的,即使不是味同嚼蜡,也是怅怅然若有所失了。

《大公三重奏》(Op.97)第三乐章:四段变奏,或独自低吟,或互诉衷肠,或情理对答,或展翅翱翔,各变奏展开的幅度较大,时常偏离主旋律原型甚远(变奏曲常常不容易听出来的原因在此),乍听似乎跳跃游离于主题之外,让人难以触摸到其所反映的中心脉搏。当然这只是一种表象。为了表达繁复深邃的乐思、丰富多彩的场景、起伏跌宕的进程,一句话“为了剧情的需要”,每个变奏必须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也即独立性。而独立不忘统一,欲擒还须故纵,在先后登场亮相的同时,各变奏相互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以那时隐时显时强时弱,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主动机为准绳脊梁,和谐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某种符合情理逻辑,密不可分的线性关联,以服务于同一课题。此即所谓的“自由变奏”。作曲家匠心独运地将这些“不像”变奏的变奏层层铺展叠加,立体全景式地烘托出乐曲的总体主旨。形象化地概而言之可为“诗人与天使的对话”。这是贝多芬最为优美感人的变奏曲(之一),但因其较为复杂的构思设计,听者一开始不容易轻易进入,常常需要耐心地反复聆听,以期逐渐感悟领会,最终一旦进入了,如同结识了一位知心密友,必将受用终身。

《大公三重奏》最佳演奏版出自肯普夫三重奏组(Kempf Trio),兼听版克莱蒙特三重奏组(Claremont Trio)。这两个“非大师版”历经审阅,方才自三十多个版本中脱颖而出,应该不会令人失望。唱片出版市场上常常被业内专家推荐的几个“名家版”,我觉得大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关《大公》演奏版本的比较分析,请参阅拙作《千古流芳一大公》。

《终极奏鸣曲》(Op.111)第二乐章:五段变奏,曲式结构与《大公》第三乐章大体类似,但承载内涵更为广博厚重,乃人类音乐史上变奏曲的巅峰之作。通过以上有关自由变奏的解说可以想见,这里的各个变奏具有更强的独立自主性,也即形式上游离于主旋律氛围,看似几乎独立成章。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变来变去,再怎么变,变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各变奏形散神不散,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浑然天成,皆为乐章主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乐章被普遍认为艰深,亦有人视为晦涩,却也不无一定道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与交响曲协奏曲等相比,钢琴奏鸣曲本来就比较小众化,其至高成就《终极奏鸣曲》自然不如《致爱丽丝》那样老少咸宜人见人爱。若想登堂入室一窥其妙,听者一要有悟性,二要情感细腻,三要肯下功夫,确非一桩易事。

其实透过表层肌肤,乐曲的骨骼经脉并非无迹可循。作为以音符书写的自传,贝多芬用一个朴实无华的主题动机为基准,运用他天才的创造力,将各个变奏精心打磨,循序渐进层层铺展,表面看信马由缰上天入地,实则情理兼备博大精深,各变奏或深沉或淡泊,或欢乐或空灵,或壮烈或圣洁,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既生动优美又感人至深,让抽象的器乐比通俗的歌唱更有一种直击心灵动人魂魄的力量。作为一种具象解析尝试,我将本乐章做感性图解如下:(1)沉思 ─ 主题动机,(2)回忆 ─ 第1变奏,第2变奏,(3)舞蹈 ─ 第3变奏,(4)梦境 ─ 第4变奏,(5)攀登 ─ 第5变奏,(6)升华 ─ 尾声,而乐曲的总课题则是“诗哲人生”。具体乐段分析及其相应演奏比较,请参阅拙作《终极奏鸣曲》。简而言之,若想尽可能深入地演奏或欣赏这部乐曲,参与者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感悟每一变奏的独特个性,它们各自表达的涵义和意义;二是综合所有变奏融会贯通,提纲挈领地理解总课题。二者缺一不可。

简谈演奏:不似Gould版《悲怆奏鸣曲》,Arrau版《葬礼奏鸣曲》,Gulda版《华德斯坦(黎明)奏鸣曲》,Biss版《热情奏鸣曲》,Jumppanen版《第30奏鸣曲》等,一个人的演奏已近乎完美,足以令人满意,《终极奏鸣曲》太过山高水长根深叶茂 ─ 主要指第二乐章,叫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演奏家百分之百地胜任,而有能力将之演绎得尽善尽美,常常是某些部分虽然弹得很好,另些部分却大为逊色,不是虎头蛇尾,就是渐入佳境,前后上下良莠不齐,令十全十美岂止凤毛麟角,简直彻底绝迹。经过反复聆听多方鉴赏,苦心孤诣地比较筛选后,我不得不打破常规勉为其难,以两位演奏家的作品分解组装成一个“基本满意版”:Eschenbach,自第一乐章起始到第二乐章第2变奏“回忆”结束,Lortie,从第二乐章第3变奏“舞蹈”起始至全曲结束。

对个人来讲,越是高深精妙且钟爱的乐曲,对于演奏版本的要求越是苛刻挑剔,苛刻挑剔到了吹毛求疵,耳朵里容不得沙子的的境地,比当初找对象还严格,恨不得百里挑一都不够。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个不行那个不好,真的不好也就罢了,好了还要求人家更上一楼层,精挑细选到了家,几近匪夷所思。世人皆笑我痴,我自乐此不疲。知否知否,精神享受,就是要讲究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将完美主义发扬光大到那极致。

四、

回到《竖琴四重奏》:第四乐章,六段变奏。本节音乐就理解而言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让我们先易后难:虽多达六段,但所有变奏与主旋律原型都比较接近,听上去差异不很大,不似上面两部乐曲中的几个自由变奏那样“离题千里”。既然旋律相对接近,可以想见它们各自所要表述的个体思意亦应相似,也即与全乐章的主题保持一致,可谓简单明了。较难把握的变奏之间的相互关联也貌不惊人,谈不上复杂曲折,虽然也有某种逐步向前递进的纵向演化,总体而言大约是平行并联关系。可以说这是最为典型且简单的变奏曲形式。那么各变奏与全乐章的主题乐思又是什么呢?简洁明了两个字 ─ 感恩!

说它难就难在,虽然只有一种情感思绪,但各变奏进行表述的行为方式有所不同,所谓“行为方式”既可以说是内在心境,也可以说是外在角色,不同的角色心境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感恩,感恩并不总是眼含热泪高唱赞美诗吧,本变奏曲的深层文章在这里。六个变奏如同一母所生的六个子女,乍一看眉眼大同小异,但却各具不同性情风度。简要道来:

第1变奏,大中小提琴运用大量跳弓(spiccato),跳出了一种稚拙活泼,历经沧桑后或童心未泯,或返老还童的情态。第2变奏,中提琴难得唱起了主角,要的是它那特别的音色,既不高亢似火,也不低沉如诉,单纯而深情。或是在抚今思昔,或是在虔诚祈祷。第3变奏,弦乐器以顿弓(martele)作为支撑,撑起了一片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的场景。第4变奏,水至浓时不见水,情到深处不言情,乃本乐章的中心,直抒胸臆明澈见底的感恩颂。下面还要再说。第5变奏,承上启下,画风一变,乐曲由柔转刚,感恩竟然以威武昂扬的进行曲姿态行进,且能把人打动。第6变奏,由强转弱,向尾声过渡,作为奔向终曲欢呼高潮的前奏。

不论是欣赏还是演奏,参与者需要发现各变奏的个性与共性,反复聆听或许是必由之路。此乃经验之谈,个人当初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断断续续过了几遍,驽钝如我对《竖琴》的领受还只停留在泛泛,只对那忧美的慢板乐章有所触动,而其它几个则不明所以。一日做随机片段练习,忽然发觉某旋律听上去熟悉:哎,这段好!随即重播数遍,不觉茅塞顿开,感从中来,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大陆,Eureka!接下来更一发而不可收,只是感动不已,一种往昔对心仪女郎一见钟情的感觉竟油然而生,爱上了呀!当日失魂落魄,呈现出一幅病态,见谁都想倾心诉说,虽然明白说了也是白说,没人会和你产生共鸣。本乐章主题“感恩”即由此而来,错不了了。此段音乐即第四乐章第2变奏。再往下对全乐曲的感悟欣赏也水到渠成花开蒂落。终于开窍了,这第2变奏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竖琴》的拱门,心有灵犀一点通,豁然开朗,信步踏入殿堂,里面的美景就此一览无余。

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2变奏虽美,更精彩的还在后面:随着赏乐的深入,渐渐发现第4变奏更为感人,情深意长,不可方物。怎么说她呢?就像《葬礼》第一乐章第5变奏,《热情》第二乐章第2变奏,《大公》第三乐章尾声,《终极》第二乐章好几处,《竖琴》第二乐章中段,等等,贝多芬有太多的乐曲能把我搞得失态,让我每听一次,那根隐秘的心弦就被肆意拨弄一回,眼角膜也随之过水一遍,没有办法,总是这样,或许要永远这样了。不是我的泪点低,而是贝多芬的音乐太强大,让我硬撑不住,当然也没必要撑,顺其自然最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 不!这不是伤心的泪,绝对不是,这和伤心没有一丁半点关系,只因未到感恩处,这是感激的泪,喜乐的泪,甜蜜的泪。

APMP演奏的第四乐章,几近完美地将各个变奏具有的素质特征表达了出来。第一小提琴Kristin Lee十分称职,船长的作用名副其实,配得上一个全赞。有业内人士说第一小提琴领衔弦乐四重奏有时会比演奏协奏曲还艰难,可见此项技术领导工作的难度之高,不光自己这重头戏部分需要尽力发挥,还得统筹兼顾全局,因为个人演出得再好,如果团队的整体表现不佳也是白搭。好在这个团队的其她成员也很争气:第二小提琴Miki-Sophia Cloud、中提琴Caitlin Lynch恪尽职守甘当绿叶,某些段落担纲主奏亦不负所托。大提琴Jia Kim令人印象深刻,整体表现堪称优异,与第一小提琴交相辉映。就说这乐章中心第4变奏,小提琴的火候可谓精粹,既不人为煽情,也不流于平淡,一串串音符柔和委婉而细腻,好似三月春风吹佛下的一丛丛白玉兰,寓深情厚意于自然倾诉;大提琴在这里负责敲边鼓,出手时机与轻重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将那几个简朴的衬托和声整得妙不可言,犹如空谷回音,布谷声声,尽显弦乐四重奏之美。几位年轻音乐家拉得我的一颗心都要溶化了。除了不吝赞扬演奏家的精彩演出,更要将永远的赞美献给我们的作曲家:贝多芬呀贝多芬,你这个聋子,怎么就创造出如此感人肺腑的乐音?这是你从天堂窃来的吧?哦不,你本来就是上帝派往人间的美的使者,传播天国之音本是你的职责与使命。

有形的感恩颂再美,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而无形的感恩颂没有终点。感恩感恩,一口一个感恩,可到底什么是感恩?又究竟感的什么恩?动人的音乐没直说,听者也没处去询问,只有自己思考琢磨。感恩,说白了,就是不将自己的拥有所得视为理所当然,命该如此,而要饮水思源感恩戴德。为人要知道感恩,忘恩负义枉为人也,感恩既是一件德行,也是一种天性。人活一世草生一秋,从小到大,我们自他人领受了太多的恩情,此生今世难以报答,那么即使做不到结草衔环,刻骨铭心,亦当心怀感激,不时惦念: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感亲人的相爱之恩,感朋友的情谊和协助之恩,感人生道路上处处遇到的好人美事,最后更要衷心感激奇妙的命运,那慈悲神明赐予的惊人恩典!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9-3-10 13:13
APMP四重奏乐组演奏的的贝多芬《竖琴四重奏》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9-3-19 19:17
Beethoven and the Spirit of Gratitude

http://thelistenersclub.com/2016/11/23/beethoven-and-the-spirit-of-gratitude/

5. His 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 Op. 132, written in 1825, includes a movement known as “A Convalescent’s Hymn of Thanksgiving to the Deity,” in which Beethoven expresses his gratitude over the passing of a terrible bout of illness. T.S. Eliot later wrote of this quartet’s evocation of “reconciliation and relief after immense suffering; I should like to get something of that into verse before I die.” It’s been said that Eliot wrote his “Four Quartets” in response to Op. 132.

https://www.mercurynews.com/2013/05/03/5-little-known-facts-about-beethoven/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