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F版:以海菲兹和鲁宾斯坦在音乐界的泰斗地位,这可以被称为“世纪组合”,倍受后人推崇,更被冠以一个俗气的俗名“百万美元三重奏(The Million Dollar Trio)”。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提及并推荐了这个版本。但世纪组合的成果并不能作为典范 ─ 在今天看来。致命伤是速度,全曲总共用时不到34分钟,给人一种赶场的感觉,缺乏应有的从容不迫。比较一下其它几个版本的用时:SHP37分钟;OOK35.5分钟;美艺41分钟;BZD40.5分钟;肯普夫41分钟;克莱蒙特41分钟。由此可见,RHF版不是后世三重奏演奏家效法的样板。第一乐章开始阶段过快,主题动机应有的那波庄严大气被严重冲淡;第三乐章过快,深沉复杂的情感表述就流于肤浅。除了速度,其它方方面面似乎也乏善可陈,鲁宾斯坦的钢琴和海菲兹的小提琴,都没有给我以惊艳,也谈不上激励感动。总之我以为这个版本没有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精神。
注释:“Germans who considered adagio the slowest tempo.”“... stylistic differences indicate that many of Beethoven's adagios need tempos substantially slower than most of Mozart's adagios would tolerate.”--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Classic Piano Music: Thei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by Sandra P. Rosenblum
参考:The Atheist Codger's Chamber Music Series No.70: Beethoven's "Archduke" Trio, Opus 97
RHF版:以海菲兹和鲁宾斯坦在音乐界的泰斗地位,这可以被称为“世纪组合”,倍受后人推崇,更被冠以一个俗气的俗名“百万美元三重奏(The Million Dollar Trio)”。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提到过这个版本。但世纪组合的成果并不能作为典范 ─ 在今天看来。致命伤是速度,全曲总共用时不到34分钟,给人一种赶场的感觉,缺乏应有的从容不迫。比较一下其它几个版本的用时:SHP37分钟;OOK35.5分钟;美艺41分钟;BZD40.5分钟;肯普夫41分钟;克莱蒙特41分钟。由此可见,RHF版不是后世三重奏演奏家效法的样板。第一乐章开始阶段过快,主题动机应有的那波庄严大气被严重冲淡;第三乐章过快,深沉复杂的情感表述就流于肤浅。除了速度,其它方方面面似乎也乏善可陈,鲁宾斯坦的钢琴和海菲兹的小提琴,都没有给我以惊艳,也谈不上激励感动。总之我以为这个版本没有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精神。
注释:“Germans who considered adagio the slowest tempo.”“... stylistic differences indicate that many of Beethoven's adagios need tempos substantially slower than most of Mozart's adagios would tolerate.”--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Classic Piano Music: Thei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by Sandra P. Rosenblum
参考:The Atheist Codger's Chamber Music Series No.70: Beethoven's "Archduke" Trio, Opus 97作者: 章凝 时间: 2017-11-19 22:16 仍在修改中,要添加一些内容。作者: 章凝 时间: 2017-12-1 23:13 《大公》在贝多芬的整个艺术生命当中,也具有某种里程碑意义。自1792年从家乡波恩来到维也纳至1827年魂归天国,贝多芬在音乐之都的创作生涯横跨35年。按作品的内容性质看,期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学生时代,英雄时代和哲人时代。学生时代的贝多芬师从海顿,敬仰莫扎特,创作上处于学习探索阶段,早期作品不乏临摹前辈作曲家的痕迹,混合着少年的清纯与宫廷的典雅,然而清纯不青涩,典雅而脱俗,初试啼声已具相当水准,如《第1钢琴奏鸣曲》(Op.2,No.1,推荐版本巴伦博伊姆),清丽雅致如一朵出水芙蓉,几可媲美同时代任何作曲家的同类作品。然而年轻的钢琴家兼作曲家对此毫不满足,自幼就立志将来要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这才仅仅是个开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在一部部新作中逐渐展现出力图开辟个人道路的努力。1795年创作的《第1钢琴协奏曲》(Op.15,推荐版本齐默尔曼)可谓这个阶段的代表杰作。这是一部“混血”作品,兼具莫扎特式的欢快明亮和贝多芬式的慷慨激昂,我称之为“游荡在华丽大厅中的一头年轻雄狮”。既然是雄狮,早晚要冲破玻璃门窗,别人府邸的厅堂再豪华舒适,不是我永远的家园。1798年作者27岁时创作的《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推荐版本古尔德),正式宣告了贝多芬英雄乐风的开创问世。这是他首部里程碑似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悲怆》的诞生意味着贝多芬已经完全挣脱了先辈们的影响制约,开始踏上一条崭新的,深深打上了他自己奇特烙印的艺术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