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2日作者: Cadasil 时间: 2010-10-16 22:46 终于把电影找来看了。非常好看。男女主角和TRISTAN 义父的表演很到位,故事也编得真实可信,不明白为什么电影没有受到普遍的好评。我05 到09 年非常忙, 几乎没怎么看电影,要不是廖康介绍,我都不知道有这个电影, 在此感谢一下!
另外,WAGNER 的同名歌剧好象中央歌剧院从来没有排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难排/对演员的要求太高?
(Tristan und Isolde proved to be a difficult opera to stage....Despite over 70 rehearsals between 1862 and 1864, Tristan und Isolde was unable to be staged in Vienna, winning the opera a reputation as unperformable.
...Three weeks after the fourth performance, 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 died suddenly—prompting speculation that the exertion involved in singing the part of Tristan had killed him. The stress of performing Tristan has also claimed the lives of conductors Felix Mottl in 1911 and Joseph Keilberth in 1968. Both men died after collapsing while conducting the second Act of the opera. -引自维基百科)
听起来很夸张 :-)作者: 廖康 时间: 2010-10-17 14:04 能有共鸣,很高兴。再把当年评歌剧的文章贴来:
融合——瓦格纳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妲》之特色
廖康
偶尔,非常偶尔,会出现一个天才。他超越世人所知的通常规律,天马行空,令人景仰、感叹而无从模仿,无从评说。比如莫扎特,他的音乐似乎来自天庭,似乎与他的生活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尽管电影《莫扎特》(Amadeus)对他乐曲的产生做了一些暗示,比如岳母的唠叨不休启发了他《魔笛》中夜女王的咏叹调,然而,研究莫扎特的专家们从来不做此类假设。音乐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最抽象,最具有数理逻辑,最可以按照自身规律演变,最不必模仿自然与生活,最可能直接反映理念。莫扎特的作品充分显示了这些特点,令人不得不称他为天才。然而,大多数作曲家的作品的确与生活密不可分。他们的作品也可能炉火纯青,但我们不难追本溯源。比如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83)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妲》(Tristan und Isolde),就比较容易探讨。生活与艺术的融合,音乐与剧情的融合,乐队与人声的融合,宣叙与咏叹的融合,都在这部歌剧的创作和内涵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并成为瓦格纳风格的典型标志。
瓦格纳这部歌剧创作于流亡期间。他曾热情投入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人民报》上发表了题为《人与现存社会》和《革命》两篇文章,而且还参加了“五月起义”和德累斯顿的街垒战,试图推翻王权。普鲁士国王的军队镇压了起义,瓦格纳受到通缉。世人,包括他的妻子明娜(Minna),都认为他是大逆不道的贼子。流亡瑞士时,瓦格纳长期住在苏黎世富商威森东克(Otto Wesendonck)提供的别墅,东道主年轻漂亮的妻子玛蒂尔妲(Mathilde)是个作家,也爱好哲学和音乐,自然成为瓦格纳的红颜知己。在创作《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妲》期间,曾经背弃丈夫与军官私奔的明娜,径自拆阅了瓦格纳给玛蒂尔妲的密信,即而狮吼。瓦格纳终于忍受不了那无休止的争吵,独自迁居威尼斯。后来,在排演这部歌剧期间,瓦格纳又爱上了乐队指挥彪罗(Hans von Bülow)的妻子蔻西玛(Cosima)。在正式演出前两个月,她生了个女儿,就取名为伊索尔妲,瓦格纳当了教父,其实他也是生父。直到蔻西玛又为瓦格纳生了两个孩子以后,才和彪罗离婚,并嫁给瓦格纳。蔻西玛是李斯特的私生女,颇得这位钢琴大师的真传,也是个杰出的钢琴家。她比瓦格纳年轻24岁,两人的确是真情相悦。甚至在瓦格纳去世后,她还紧抱其尸身不放,长达24小时。
毫不奇怪,这样的生活经历启发并融入了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妲》。歌剧的故事来自13世纪初高特夫里德(Gottfried von Strassburg)的同名叙事诗,但瓦格纳自己写剧本,删繁就简,突出了爱情的魔力。原诗只讲迷药的作用,说那是一种“爱之甘醇”,饮后,第一眼看见谁就会爱上谁。那是古人表达爱之不可理喻的一种简洁说法,是对命中注定两情相悦的一种隐喻,对爱情至上合理性的一种解释。经过几百年游吟诗人的说唱,爱情超越宗教、道德、荣誉、忠诚、友谊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一思想在欧洲逐渐深入人心。到莎士比亚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已无需迷药,只需一见便钟情了。但瓦格纳试图使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妲的爱情更加合理化,更加崇高。他在歌剧中通过倒叙和阐释让我们知道他们自始至终都相爱,迷药不过使已有的热情更加狂放。早在替其君主马克求婚之前,特利斯坦就在疗伤期间与伊索尔妲共陷情网。伊索尔妲因为要另嫁他人,而决定服毒药以根绝无边的痛苦。特利斯坦也愿意与她共饮毒药,了此一生。但伊索尔妲的忠心侍女布蓝甘妮(Brangane)以迷药代替了毒药。于是,二人的私恋化为不可遏制的热情。伊索尔妲与马克婚后不久,和特利斯坦在宫中花园里幽会,被发现。特里斯坦万念俱灰,故意让梅洛特(Melot)武士刺伤。侍从库汶那尔(Kurwenal)把奄奄一息的特里斯坦带回家。伊索尔妲随后赶来,企图再度为他疗伤,却只来得及把他抱在怀中,看着他死去,并与情人共赴黄泉。
歌剧可以通过歌词和剧情来帮助听众理解要所表达的母题,尤其有助于理解较次要的母题。迷药的母题比较明显,每次提到迷药,母题都会响起,很容易记住。但另外一些母题要格外用心听,比如第一幕的背景在特利斯坦迎娶伊索尔妲的船上,海面上传来一个青年水手的歌声,那是他告别爱尔兰姑娘的情歌。瓦格纳巧妙地运用歌中“清风徐徐吹向我们的家乡”(Frisch weht der Wind der Heimath zu)这一乐句,让它在这一幕中如海浪涌动般一再出现,可以称之为海的母题。当伊索尔妲知道已经快到康沃尔(Cornwall)王国,即将与情人分手而内心愤激时,这母题也澎湃起来。当伊索尔妲因特利斯坦未来答话,眼看自己要嫁给一个陌生人而怒不可遏,甚至祈求天神毁灭全船时,这母题愤然轰响,犹如巨浪滔天。
2006年2月25日作者: Cadasil 时间: 2010-10-18 23:44 从没有系统地听过瓦格纳的歌剧。我对音乐的悟性不高,不知道听后能不能分辨出你讲的那么多细腻的层次和母题。我在网上听了听TRITAN AND ISOLDE 第一幕的PRELUDE,不知是不是你文中提到的前奏曲。(“这部歌剧的前奏曲开宗明义奏出爱情的母题") 非常惊讶瓦格纳的音乐竟可以这么如泣如诉,柔情似水。
第一次听到瓦格纳的名字和他的音乐还是早年间看电影“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在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的背景音乐下,美军的直升飞机对地面进行地毯式轰炸。从此以为雄浑激越就是他的音乐特征。现在才发现我漏掉了不少的精华。
非常感谢这篇详细的介绍,看来“听”热闹和“听”门道真是不一样。作者: 廖康 时间: 2010-10-19 15:54 对,那PRELUDE就是我提到的前奏曲。作者: 沉醉东风 时间: 2010-10-19 17:59 受益, 谢廖教!作者: Xiaoman 时间: 2016-7-16 20:24 learned. Thank you Dr. Liao!作者: Xiaoman 时间: 2016-7-16 20:40 On YouTube I am not allowed to watch the full movie unless I pay. I am broke...
Just listened to the theme song of it. https://m.youtube.com/watch?v=WL8p5Fa_6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