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们生活的年代》终曲定局(上)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3-18 10:36     标题: 《我们生活的年代》终曲定局(上)

终于看完了全部。由于条件限制时间限制,总是慢一拍。但相信自己就像上课写讲稿一样也总能讲出一点新意如果上别人上过的课(对我来说是开新课)而没有新鲜感站在讲台上浑身会很不舒服。这是老毛病了。有网友批评写李光洁作品列表就是“自以为是”,可自以为是有啥不对呢?我给回复写的是——Why not?国人历来自以为非惯了——所谓谦虚使人进步云云。可我对以前带的学生老说:第一,你都不说自己好,那有谁还会来说你好呢?第二,分析明白自己的长处,锥处囊中立等可现。第三,到单位后假如连说三次我不行(指接任务,哪怕是只有百分之六十把握的课题),以后就永远没戏唱了。

电影电视和舞台艺术不一样,那和建筑类似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品。意即一旦定局很难更改,不像唱戏演剧明天可以小改后天可以大改。现在,《我们生活的年代》终曲定局从头看到底,就是李光洁的赵家乐第一。沙溢的郭洋港第二。刘烨的袁浩东最差。不但是说戏里人物,而且说演员本身。

之前说过的不再重复。拿最后三集收尾里的重头戏来比较,一看就很清楚。

三驾马车三个男主角,分别因为死了三个亲人而各有一场重头戏——性质差不离吧所以可以做比较。

赵家乐的生父追悼会那一幕时间那么长,演得最精彩。也不再多说。袁浩东他是死了杨依蕾,安排在林紫云来电慰问时出彩。应该说他演得是到位的,可是不知道怎么总感到是在演戏。郭洋港是死了叶玉芬,因为这两个妻子死因不同郭洋港在面对赵家乐的时候悲从中来非常有爆发力。那可是比之前的任何他演过的哭戏都精彩——至此沙溢终于上了一个层次。我自然不会再说他不会哭,哭不过韩星。事实摆在那儿——可之前没有看到哦,也就难怪所谓不知者不罪即是此意。

三个人横向比较这三场戏。沙溢有爆发力,可也是排在第二。这就够说明刘烨沙溢他俩尽管一个排名在李光洁之前一个紧随其后,赵家乐的领先远不仅仅是角色讨巧的缘故。

杨依蕾在临终前着意要袁浩东说是否是爱她——因为这是一块心中的大石头,虽然她反复说明只要爱不一定要被爱。袁浩东此时此刻的一番言辞,眼睛那么死板不去说它,而且眼睛始终是盯着摄像机并不是对着躺在病床上的爱妻。如此重要的一段对白(不是内心独白,也不是背白旁白)居然像是无动于衷似的在背书?!之前我反复提及的两个人并排并坐在长沙发上对白时,男女两造眼睛都是直视正前方已经很让人难以理解——尚可以解释为摄像师方便拍摄。可到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时刻,面对那么爱自己的爱妻说出发自内心世界应该对她说的一番话,居然像初恋的处男那样不敢不好意思看着心上人的眼睛那就太离谱了。纵然导演摄像作如此安排演员本人也得加以思考噢————。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3-22 09:20     标题: 《我们生活的年代》终曲定局(下)

到了终曲定局阶段,可以给观众展示的是赵家乐和袁浩东的易位。这也就像是江小荷她对赵家乐说的关于眼睛的一段话里说的。

沪剧《野马》里有一段经典唱词唱的就是“心中有了鬼”,丁是娥演的妈妈要徐俊演的儿子看着她的眼睛。

赵家乐也不敢正视江小荷的眼睛了。这正像袁浩东不敢正视林紫云的眼睛一样。

最后的结局关键点是“过失杀人”四个字。

过失杀人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赵家乐他是疏忽大意吗?不是!袁浩东则是!

赵家乐他是过于自信吗?也不是!袁浩东倒很可能是!

学法律专业的时候,对刑法不太感兴趣。我原本的意图是拿律师和专利代理人两个证书后可以像我的专利代理领路人那样注册专利律师,刑法民法之外真让我感兴趣的是义务教育法——毕业论文写的也是这方面内容。但是,正如有人写过“秋菊的法律误区”一样,对刑法不太感兴趣的我也不妨来看看我们生活的年代之法律误区。

赵家乐出于报复心理,引荐一个推销钢筋的乡镇企业老总给老牛。这就构成了后来叶玉芬惨死的最初起因。可是赵家乐的行为是预见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吗?非常非常之不能从法律法规上来判定。

推销商从没有明码说过自己推销劣质产品——当然这位老总自己心里清楚。之后的购买协议和实际使用材料时的必要质量验收都只和他们两人有关——当然袁浩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用请假外出请老中医来做遁词。

赵家乐从没有实际参与造成质量事故的任何活动。也就是说他既不存在疏忽也不存在自信。恰恰相反他凭自己的推断及时地举报了建造质量可能有问题。

问题又在于有关部门对这一重大举报既不采取及时措施又不迅速追根寻源。袁浩东无人去联系他实施紧急措施;老牛也无人第一时间去追查;甚至于工地——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一如既往在施工(能看到他们都带着安全帽,虽然镜头显示他们在打牌)。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可以预见而不预见,不能自信而偏偏自信。这些接到举报的人士就好像有人发来SOS求救信号却无动于衷,甚至于连得赶往现场稍稍采取一点啥措施都没有,绝对没有!

这样的冷漠这样的疏忽,这才造成了有人可能死亡变成现实有人死亡。这个倒霉蛋根据剧情设计的是叶玉芬。

叶玉芬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去现场吗?回答是否!袁浩东许诺的是给她梦寐以求的一个咖啡馆店面。而施工根本没有完成,连得四面墙都没有,去看啥呢?去看如何装修?去看周边环境?真是笑话!

一个接连开了或者是计划开张差不多实现了开张咖啡馆的资深女老板,竟然会贸贸然跑去这样一个工地而且还就这么走进去东张西望流连忘返,能看出啥来?能看出来的就是她毫无经验可谈!

一个陌生人,陌生妇女,面孔身材举止打扮还是那么娇好的女性出现在施工现场,没有人出来说一声施工场地闲人免进,在场的人都熟视无睹,这本身就说明袁浩东的失职!甚至于没有人要求叶玉芬戴上安全帽再进去,更可笑的是叶玉芬躺在那儿郭洋港赶来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时候,叶玉芬是毫发无损的!——至少从镜头上一点也看不出来,就是整容也没有那么快啊,何况给死者整容是殡仪馆的事儿,医生护士是不干的。

能够避免的人和事,无人去阻止,天下无事的样子。能够就光凭赵家乐自己自首去说的他预见他故意他疏忽他过于自信来定罪?!

如果确认赵家乐故意,那么就不是过失杀人而是故意杀人——他是明知要倒塌会死人——即使不是特定的叶玉芬而会是某一个某一些人。如果不能确认赵家乐的故意那么赵家乐的过失也不能有事实证据(至少从法律认定上来说)来证明。总而言之那种取证完全违反了应该依照的法律程序。

换句话说,仅凭赵家乐的一面之词,因为自首因为自供就不能够给他定一个过失杀人罪。

即使退一万步说比如碰上一个傻法官碰上一个刁检察官定下来过失杀人罪,那么也应该按照情节较轻的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不是戏里面的四年最后靠表现好才再减刑到三年。

为何能够说应该说情节较轻呢?第一(死人不能不发生否则就是过失伤害)死人的数目只是一人情节不算严重(相对于大量来说,甚至于连复数都不是只是一个唯一的起数);第二赵家乐他首先举报;第三赵家乐在无人能够认定他犯罪的情况下自首。

够了,足够足够!

那个辩护律师没有出场吧?可想而知水平够次的了!

备注:这《我们生活的年代》终曲定局三部分告终,但整个关于赵家乐/李光洁的系列并未结束。敬请网友尤其是洁迷关注。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