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把弱点转化为长处——关注涂晓勇系列之三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11 09:28     标题: 把弱点转化为长处——关注涂晓勇系列之三

关注涂晓勇,并不是一味地追捧。

我历来反对粉丝无原则地打一派拉一派相互攻击——越剧界的粉丝甚至于有大打出手的情况。至于,那位“爱”刘德华爱到死的粉丝更不值得浪费掉一条生命。须知,粉丝和偶像的距离是有定规的。真正从粉丝转化为配偶,那位粉丝的能量和地位必定远远超出整个粉丝群体。演艺界这种例子很多——比如京剧比如评弹具体名字就不在这儿说啦。

关注角儿,真正的关注就是像齐如山对梅兰芳。具体齐如山在梅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到达顶峰中的所起的作用,已有很多文字见之于报刊网络。

说实在的,相互真正了解的人际关系莫过于夫妻。而夫妻之间的了解就包括一切——自然不光是优点而且很了解缺点弱点。比如我们两口子都知道对方的软肋都知道对方存在些啥问题——比如我们俩都相对来说比较“清高”,都绝对反对靠拍马屁博上位。对于一贯不受领导好评的导师或直接老板看好,因为他们势必是靠实力起家和发展。对于没有自身实力却能一帆风顺的“头头”往往嗤之以鼻。尽管这些都是弱点缺点,但双方都能接受甚至于相互理解互相欣赏。

话说回来说到演艺界。有人误认为我不喜欢马兰,其实大错特错。我提出上海市黄梅戏剧团的设想就是为马兰出的点子。也很为她离开安徽黄梅戏舞台而又未能再创出一个黄梅戏新舞台而惋惜。我不喜欢的是她的丈夫而不是她本人。马兰的扮相唱腔演技有目共睹。而只要经历过上海的文革知道些丁学雷罗思鼎的人都知道余秋雨至今对此讳莫如深。

那么,落实到涂晓勇头上他有哪些弱点又如何把他的弱点转化为他的长处呢——

同样举一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也是同那段“击鼓骂曹”在一起的视频“忽听琵琶”。一听之下,你就会清楚。

“忽听琵琶”是黄新德先生扮演潘赞化的唱段。也是他首演首唱的名家名段之一。插上一句,最近黄先生推出双片音碟有三大特点——全部首演首唱;重新配器;马兰主动友情配唱。作为第一看点的首演首唱四个字说实在的也是一种“专利权”——不可转让而已。同样,第三看点的马兰功不可没。很多对唱就是得马兰和黄新德搭档——哈哈,我的点子上海黄梅剧团就是希望他们两人担纲的哦。如果再加上余秋雨在上海的影响力——,想想一下子!

潘赞化这个人物是个独特的人物,那时候被一起挖掘出来各剧种争相献演。如果说风尘女画家还有人演来绝对不输于马兰的话(比如上海沪剧的金花百变观音大概就剩没有得过配角奖的陈瑜——也不知道后来她得了没有),那末潘赞化这位男主角从唱做综合看来从我所看到过的剧种来比较没有人演得过黄新德。

那一段唱,是女画家首先在哀怨,然后潘赞化自然引起共鸣。——夫妻嘛,要没有共鸣才怪呢。所以,第一句就是“忽听琵琶诉幽怨”。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和哀怨有关的唱词,直到最后才提起一点儿精气神来。——那也是为了剧情心情不至于过于灰色剧场气氛有所调整为了“春回大地”时那不可能实现的“患难夫妻重结拜”自我安慰。潘赞化这个人是软弱的,别的不说光说那个河东狮吼就是明证——再加上他在官场的不得法。他其实倒也是那时候某一类知识分子的缩影。

因此,总的来说这一段至少前面大半段是表达剧中人物的幽怨。通过潘赞化的幽怨反衬潘玉良的幽怨。黄新德先生把握得非常准确。那吐字咬音都扣准了“怨而不怒”的格调。就算有对社会对世道不公的气愤也是强压在心头不外露的。

不在这儿逐字逐句逐个运腔拖腔分析——抱歉,那唱段很长。把黄新德唱的和涂晓勇唱的“忽听琵琶”前后一起对照着听一遍,立马就能得出谁唱得好谁唱得差的感觉。

这里不是评判嗓子,而是评判演唱者的综合水平。涂晓勇显然没有掌握住人物性格的内在和剧情发展的需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为了唱而唱。光从这一段唱段来说刻薄一点就是高级票友的同类水平。

并非故意推崇黄新德也不是故意挑剔涂晓勇。两人的水平级别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不但是现在比就是和黄先生当年和涂晓勇相仿年龄段来比都是如此。——诸如“一枝残”“怎能再弹”等等,该“软”的地方涂晓勇都略嫌“过硬”。

年轻气盛是好事,嗓音独特也是好事。那么为啥我要提出批评呢?原因在于那个人物那段唱腔不适合。固然,梨园行文物昆乱不挡的人有的是!比如黄梅第一生角黄新德比如那位河北梆子转往京剧的裴艳玲等等,但是总有角色人物适合不适合的问题——程砚秋的拿手角色梅兰芳就不一定拿得下来,就照着演也肯定第一名旦"女"状元反不如第二男旦的悲剧角色和独特发音声腔。

因而,把弱点转化为长处,他人所不及的长处乃是梨园行最重要的成长成才成角捷径。这和战场上知己知彼学术上扬长避短是一回事。

结论就是涂晓勇专攻阳刚人物专攻黄钟大吕专攻英雄好汉——好在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本子很多很多,没必要去学唱去模仿潘赞化的“忽听琵琶”。

何况悲壮人物激昂剧情在主旋律的指挥下也大有可为。所以何必潘赞化?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