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梅兰芳》---纸枷锁下变中庸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12-31 11:38
标题:
[转载]《梅兰芳》---纸枷锁下变中庸
看完《梅兰芳》,大多数的评论都是这样的:“第一段少年梅兰芳成名很强,后两段成年梅兰芳的戏很弱,尤其是梅孟恋”;或是“黎明毫无性格,使得成年梅兰芳的形象立不起来”。并不应该怪罪黎明,梅兰芳形象的中庸不是因为梅兰芳戴上了纸枷锁,而是因为《梅兰芳》戴上了纸枷锁。
给这次艺术创作戴上了枷锁,并不是梅家故意所为,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大步。这其中的人情,大家都理解。陈凯歌更是感恩戴德还来不及: “梅葆玖先生那么爱他的母亲,可是他却同意将梅兰芳先生和孟小冬的这段恋情放在公众视野之内,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我让梅葆玖先生知道,这部戏,不是卖 ‘梅孟恋’的。我不能拿着别人的信任来做一些可能伤害到人家的事。”陈凯歌的话,已经点明了这一层“纸枷锁”。
因此,在“梅孟恋”这一段,陈凯歌处理得小心翼翼,几乎是两人刚恋上就分手了,并将分手的罪魁祸首嫁接到了邱如白身上,把梅兰芳和孟小冬两方的责任都撇清了。因此我们在影片中只看到邱如白的张牙舞爪、忙前忙后,福芝芳的主动出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而梅兰芳,只是“无奈”地接受了。要在影片中看到梅兰芳始终没有给孟小冬名分的历史,看到孟小冬在最黄金的时段为了梅而荒废了戏,看到梅兰芳在处理这段感情上的懦弱,看到孟小冬的愤怒,那是不可能的。
邱如白的原型齐如山这样评价梅兰芳:“对戏,他一点就通;但是在处世上,除了谦让和蔼,基本上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梅兰芳的这点特性不可能被陈凯歌强化表现,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没有什么主意的梅兰芳,而是一个“演不出戏,毫无个性”的黎明。这样看来,黎明经受的批评,的确是有些冤了。
“拍《霸王别姬》的时候我很放得开,拍《梅兰芳》,我是非常谨慎的。”身为中国最重量级的导演之一,如今的陈凯歌不愿也无法撕开这层纸枷锁,纵然技巧还在,无奈材料已是被榨过了汁的水果。
少女福芝芳:他这样的人,缺人疼?
据余少群透露,阿娇在《梅兰芳》中的戏份,全部都是与他的对手戏,所有的戏都是在少女福芝芳和少年梅兰芳之间展开。第一场戏正是片中放了一半的拜堂成亲———在这一段观众都看到的戏后面其实不仅出现了阿娇新娘打扮的面部特写,还有一段非常生动的福芝芳与奶奶的对话。奶奶说:“芝芳啊,你以后可要多疼一下畹华。”然后福芝芳一抬眼睛,看梅兰芳一眼,再看看奶奶,说了一句:“像他这样的人,还缺人疼吗?”
其实这段戏不仅铺垫了福芝芳成年后泼辣的个性,更在最初就表明了她和梅兰芳之间的家庭关系构造。影片后部还有一段与这段话有呼应关系,说明福芝芳从一开始就已认可了:自己的丈夫就是一个“男人皆欲娶,女人皆欲嫁”的“身份特殊”的人。成年福芝芳了解到梅兰芳和孟小冬彼此有意后,说过一句台词与结婚当日的话对应,她说:“像畹华这样的,要是没有个红颜知己,我都替他屈得慌。”
对十三燕的挑战书实为邱如白所写
戏中,十三燕与梅兰芳的斗戏为费二爷所挑起,当十三燕要求与梅兰芳斗戏,梅兰芳立刻答应:“谢谢十三爷栽培。”而陈凯歌还拍了一幕,就是十三燕收到了一封梅兰芳的挑战书,不过他打开一看便明白:“这不是两人儿的笔迹么?”言下之意,挑战书并不是梅兰芳亲自所写,而是邱如白所写。而十三燕虽心知肚明,却凭着“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的想法,决心应战。
彼时,邱如白刚刚弃官跟了梅兰芳,这应该是邱如白帮梅兰芳做的第一件事。而片中,邱如白第一次“出手”却是宣传,将斗戏一事告诉了所有报馆,这件事还是从十三燕的嘴里才告知大家的,显得似乎有些不够分量,让人觉得略有突兀。这样看来,挑战书一场戏不删也许更好。
《梅兰芳》上映后,斗戏这段被公认为是影片最精彩的一段。陈凯歌剪掉挑战书这一段,也许是为了避免第一段太过“满”,导致影片头重脚轻。
在美接受学位解释自己的“不怕”
有一场戏陈凯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但是在剧本中却有,即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史实———梅兰芳在加州的大学接受博士学位。梅兰芳在美国演出之后,获得了加州两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梅兰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先是微微一笑,说道:“跟大家说实话,我从小最怕人多。不过一上了台,做了戏里的人,不用做我自个儿,就什么都不怕了。我上了台,戏里的那些女人就附了体,我过他们的苦日子,经受他们的伤心事,多大的苦难都得忍着、都得撑着。不是京剧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京剧,因为我得借着戏里的人物,让自己跟她们一样容忍、安详。”
严歌苓写的这段台词颇为精彩,而且对片中梅兰芳的“不怕”做了点题的解释,可以说是分量颇重的一场戏,删掉颇为可惜。这一场戏本是点题之意,但却有可能因为之前铺陈得不够而显得更加“流水”。
来源:青年报 作者:瞿婧宇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