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推理大师新作《中国人》撼动欧洲文坛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6-17 07:16
标题:
[转载]推理大师新作《中国人》撼动欧洲文坛
作者:亚思明
《中国人》封面 《中国人》封面
欧洲首屈一指的推理大师贺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新作《中国人》刚刚上架,就成为各大媒体的热评对象。小说一开头,就是一幕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画面:
赫蒂斯瓦尔(瑞典)的郊外有一座村庄,村里有十余间房子,疏疏落落的,白雪覆顶。可是没有一丝烟从烟囱里冒出。警察在这里发现了18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有些甚至遭到了肢解。显而易见,凶手以各个击破的手法连环作案,行动之快,手段之狠实属罕见。
著有《韦兰德探案系列》(Wallander)的瑞典惊悚名家曼凯尔素有"悬念大师"之称。这一次,他以血洗山庄的屠杀规模从一开始就将刺激基调定得很高,随后的600页文字亦不失水准地充满张力,时刻牵动着读者的紧绷的神经。
全球化时代的探案文学作品
《中国人》显然并非一本通俗意义上的"侦探小说"。曼凯尔善于将人物命运放置于时代洪流之中,而在这股力道强大的激流冲刷之下,疑犯、警官纷纷退后到毫不起眼的二线位置,而将真正的历史舞台让位给久远的过去、遥远的异国。
时间上溯到19世纪下半叶,故事情节渐渐在三个逃亡广东的亲生兄弟之间铺展开来。然而,无情现实很快就将他们异地求生、脱贫致富的美梦击得粉碎。不法黑帮将他们作为廉价苦力贩卖到北美,加入到修建铁路的劳工队伍之中,受尽来自欧洲--例如瑞典的白人工头的欺凌。最后,三兄弟只剩一人活着回到了中国。
至于这段百年世仇与赫村血案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这成了女法官碧姬妲‧罗斯林的调查重点。这位来自赫尔辛堡的女子敏感、坚韧、机智,承受着不幸婚姻的负荷。罗斯林母亲的养父母也在这起案件中遇害,这更激励了她稽查真凶的决心。随着这起跨国大案的层层深入,罗斯林横穿整个瑞典,又相继追踪来到哥本哈根、北京、伦敦。部分章节甚至是以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为背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是一部全球化时代的侦探文学作品。
现居莫桑比克的瑞典作家曼凯尔深谙国际竞争的地区不公及民众疾苦,他以一种清淡疏离的笔调不断将读者推向风云际会的斗争峰巅,比起一部白骨累累的殖民血泪史,一桩18人的命案又算得了什么呢?许多震聋发聩的设问是没有答案的,例如:"第一世界"国家究竟要对所属殖民地承担怎样的罪责?而作为一个经济崛起的大国--中国,清偿历史旧账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中国人真的要成为新殖民主义者?
贺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贺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
1948年出生于瑞典北部小镇的曼凯尔堪称当代欧洲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著作已被译成35种語言,全球销量超过2400万本。代表作品《韦兰德探案系列》本本畅销,蜚声世界,并被搬上银幕,备受好評。《无脸杀手》曾获1991年瑞典侦探奖和斯堪地那维亚侦探小说作家协会奖,《燃烧的傀儡》则摘取2001年英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
日前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时,曼凯尔表示,创作《中国人》的最初动机源于六年前的一个报道。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出资帮助莫桑比克建造一间工厂。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施工队伍以及全部的建筑材料。当然,他们也雇佣本地工人。不久,有传闻说,非洲工人遭到中国工头的虐待甚至殴打。这则负面消息很快就被政府摆平。然而,曼凯尔不禁自问: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争夺非洲的原料之战中真的要扮演一个新殖民主义的角色吗?" 从那时起,曼凯尔就开始酝酿《中国人》的腹稿。
但另一方面,曼凯尔称赞中国在非洲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对西方国家构成挑战。他说,西方媒体的谴责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嫉妒和伪善。他说,"他们总是关心非洲人的死。而我却要讲述非洲人的生。"
曼凯尔深信,"美国的头号经济大国地位一定会被中国取代,而这一变化将对每一个人的未来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总是在怨怨相报的过程中重蹈以往的悲剧。许多早该被彻底清除的苦难反而以乘方倍形式迅速膨胀,并在高压政治体系之内产生危险的爆炸力。这是人类最大的犯罪。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