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论《所罗门之歌》的叙事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0-11-21 09:46     标题: [转载] 论《所罗门之歌》的叙事艺术

论《所罗门之歌》的叙事艺术

刘玉娟 姜 莉


摘要: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充分展示了她深邃的思想和娴熟的创作技巧。该小说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把美国黑人小说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在结构上,作者精心编织了一个首尾呼应、左右紧密联系的网状结构,在小说叙事中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再现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另外,具有黑人特色的隐喻语言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现状及出路的深刻思考,给小说增添了新的意蕴。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结构 叙事视角 隐喻
  
  一、 前言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作家,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被认为是继《土生子》和《看不见的人》之后的最佳黑人小说。该小说以三十年代美国密歇根州某小镇上黑人戴德一家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了美国黑人的百年沧桑历史,展示了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文明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莫里森用曲径通幽的笔法表达了深邃的思想,使这部小说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目前,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主题思想方面,而对它的叙述特色的讨论不多见。本文将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小说结构的巧妙安排,叙事角度的变化,以及具有黑人特色的隐喻语言的运用这几个方面解读《所罗门之歌》的叙事艺术。
  
  二、 巧妙的结构
  
  叙事学(narratology)也称叙述学,它是在法国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它采用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作品的结构,叙述方法以及叙述话语等。小说结构是指小说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对小说人物和事件进展的布局,人物关系和人物心态的总体设计。精彩的内容需要巧妙的形式构建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是体现创作主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作者艺术匠心的表现。
  
《所罗门之歌》场面宏大,线索复杂,但情节安排前后呼应,错落有致,脉络清晰,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文学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该小说由十五章,前后两部分组成。其中前九章为第一部分,讲述奶娃三十二岁前的生活。后六章为第二部分,叙述他南方寻金的经历。该小说的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单线式结构方式,作者从主人公奶娃的出生开始叙述,按照奶娃的性格发展、思想进程组织材料。在直线推进时常将时间顺序打破,通过人物的追忆叙述往事,使叙述的时间在线形的基础上呈跳跃式的流动。作者通过奶娃的父亲、姑妈和瑟斯等人的回忆叙述了几十年前奶娃祖父的故事。小说中叙述场景的变化也是作者为表现主题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叙述场景多发生在北方,而第二部分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奶娃的祖父曾经生活过的南方。南方种植园是美国黑人最早的生活地,北方曾是黑人奴隶向往的自由乐土。奶娃的祖父遇害之后,奶娃的父亲就从南方迁往北方,寻求自由和发展。奶娃出生在北方,长大后对周围的人及生活产生厌倦,又回到南方寻找遗失的“金子”。叙事场景的横向穿插不仅拓展了叙述空间,建立起了超越有形地理位置的文化涵义,还表现了主人公对精神的溯源以及作者对黑人传统文化的观点。

  在这个由时间和空间交错而成的大网中还巧妙地穿插了不同的故事线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而又井然有序的立体网络。全书以贯穿始终的“飞翔”意象,奶娃的南方“寻金”旅程为经线,其中穿插的许多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为纬线,编织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状结构。在这个网状结构中,不同的经线和纬线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关联,它们通过不断的交叉纵横,把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串联起来,使它们之间形成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关系。

  围绕在奶娃周围的人物是美国黑人社会的代表,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对奶娃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奶娃的父亲麦肯·戴德为了摆脱贫困,跻身于白人主流社会,不择手段地积攒财富,逐渐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认为“金钱就是自由,里边有真正的自由”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胡允桓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他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儿子并告诫他:“要掌握财产。用你掌握的财产去掌握别的财产,这样你就可以掌握你自己,也就可以掌握别人了。”(71)奶娃的朋友吉他幼年时父亲就惨死在白人资本家的工厂里,母亲因无力担负家庭的重担而离家出走。家庭的悲剧使他对白人资本家充满仇恨。他参加了黑人社区地下恐怖组织“七日集团”,走上了与白人直接对抗的极端民族主义道路。奶娃既不赞成父亲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也反对吉他的暴力抗争。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姑妈派拉特是他精神上的引路人。派拉特生活在北方的都市里,却保持南方黑人古老的生活方式,她身上体现了黑人文化的优秀传统。她拒绝主流文化的同化,坚持走回归传统的道路。在派拉特的指引下奶娃来到南方,找到戴德家族的历史,寻回了自我。作者通过奶娃的南方寻金旅程以及他周围的不同的黑人形象,揭示了隐形于全书的思想线索,黑人只有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返璞归真才能避免迷失于白人文化之中。

  小说中另外一条贯穿始终的经线是歌谣《所罗门之歌》,作者对它在小说结构中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在小说中,《所罗门之歌》一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现都与主人公奶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他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说的开头,黑人史密斯从医院大楼的顶层飞起,此时伴随着福音堂传来的钟声,楼下奶娃的姑妈派拉特唱起了《所罗门之歌》,第二天,奶娃出生。歌声既是为史密斯唱的挽歌,又预示了奶娃与飞行的关系,同时还暗示了某种灵魂的接力,为后来奶娃的飞行埋下了伏笔。歌谣第二次唱起是在派拉特的家中,和谐优美的歌声使奶娃感受到了在自己家中从未体会到的温暖和放松,并在派拉特的叙述中第一次听到了有关自己家史的故事。后来,奶娃来到南方寻找遗失的金子,在祖先曾生活过的地方他听到了孩子们游戏时吟唱的《所罗门之歌》,了解了祖先奋斗的历史,对人生有了顿悟。在小说的结尾处,奶娃为派拉特唱起了《所罗门之歌》,奶娃的歌声既是对派拉特的告慰,表明他继承了黑人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预示了他面对吉他的枪口将做出的选择。从歌谣出现的时间、空间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设计使《所罗门之歌》不仅成为串联小说情节的连接点,而且还对奶娃寻找金子和发现自己的家史这两条线索起到了连接和转换的作用。歌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了创作主题。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同主旋律在缓缓奏响,最后达到了高潮。故事结束后,《所罗门之歌》还在我们的耳畔久久回响。

  长期以来,作家遵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叙事原则,即每个故事都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然而,现代小说的结尾常常是开放式的。《所罗门之歌》的结尾不仅重述了作者开篇时的意图,并且保留了“问题没有解决”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接受美学中所谓的“意义空白”,为故事的结局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此时读者可以掩卷沉思,运用想象去填补这个意义上的空白。

  另外,小说以保险代理人史密斯自杀式的“飞翔”开始,这使奶娃的出生与传说中的黑飞人所罗门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吉他的枪口,奶娃从当年所罗门起飞的跳台上纵身跃向空中。这种由飞翔开始至飞翔结束的安排又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的循环的圆。
  
  三、 多角度的叙述
  
  小说的叙事艺术,不仅体现在结构上,还体现在小说叙事情境的设置上。叙事情境表现为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叙事情境在叙事文本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小说理论家卢柏克曾说:“小说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从属于视点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6页。在叙述中对视角的精心安排会起到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充分发挥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势,使黑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全聚焦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仿佛是一位先知,对小说的结局,人物的命运了如指掌。他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在故事以外,对情节、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的叙述和介绍,在情节、事件、人物与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全聚焦视角能宏观地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非常适合表现那些具有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的作品。《所罗门之歌》线索复杂,规模庞大且场面转换频繁。作品通过全聚焦叙述者讲述了生活在白人主流社会里的黑人的生存现状,黑人社会的内部分化,以及种族制度下的黑人对自己的文明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在小说的开篇部分,全聚焦叙述者向我们展示了黑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面:黑人的生活贫困而落后,消息的传播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生活的重负使他们变得麻木,对社区里发生的重大事件持冷漠的态度,男人们为生计忙碌着,妇女们关心的是能不能买到便宜货。全聚焦视角不仅展示了黑人的生存现状还隐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种隐蔽的评论方式是全聚焦叙述所特有的。其特点是: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居高临下,通过其叙事眼光或表达方式暗暗地对人物进行权威性的评论,人物对此一无所知。在某种意义上叙述者是在与读者暗暗进行交流。

  全聚焦叙述者还告诉我们:奶娃的父亲麦肯·戴德为了摆脱贫困,跻身于白人主流社会,不择手段、拼命地积攒财富。他与城里唯一的黑人医生的女儿结婚是为了得到岳父的财产,又因为得不到财产而怀恨在心。他残酷地剥削贫苦的黑人,把没钱交房租的贝恩斯太太和她的失去父母的两个孙子赶到街上去。当听奶娃说在派拉特家看到了悬在房梁上的绿口袋时,他便想到里面可能藏有他和派拉特从前在山洞里发现的金子。于是唆使儿子去偷派拉特家的“金子”。全聚焦视角的这些隐蔽性的评述使麦肯·戴德惟利是图、吝啬贪婪的本性暴露无疑。

  全聚焦视角还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微观地表现人物隐秘的意识流动。小说中全聚焦叙述者叙述道:经济上的富裕并没有使麦肯·戴德融入主流社会。虽然拥有房产,但是“他感到似乎这些房子彼此之间结成联盟,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一个既无财产又无土地的流浪汉。”(34)他时常向奶娃讲起自己童年时在林肯天堂的故事。“他的语气奶娃听起来很不寻常,不那么生硬。他的语音也不一样,更像南方黑人,听起来要舒服和轻柔得多。”(68)全聚焦叙述者对麦肯·戴德做出的这些隐蔽性的评论使我们看到美国社会里生活富裕的黑人中产阶级精神上的压抑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在全聚焦视角中由于叙述者对小说的情节、事件、人物等都一清二楚,于是在叙述者无微不至的叙述中加大了叙述者、叙述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相互间的感应力下降。读者由于被动地接受信息,无需进行推测和判断,会感到阅读索然无味。为了使叙事委婉曲折、引人入胜,莫里森在叙述总体上采取全聚焦视角的同时,交换运用不同视角。通过奶娃的父母、姑妈及其他人的内聚焦突破了全聚焦视角在叙述上的局限,扩大了作品的时空广度,增加了叙述的灵活度。转换叙述视角的叙事方式既是故事本身的需要,也是为了缩短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之间的距离,以便更真实地、多角度地丰富叙述对象、增大作品的容量。

  内聚焦视角的承担者常是作品中的人物。由于视角的承担者与小说中的人物重合,这样既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又便于小说中的人物直接表诉自己的情感,或代表作者发表议论。

  莫里森通过奶娃的内聚焦表现了他的内心感受。“他注意到他的一条腿比另外一条要短。当他光脚站得笔直的时候,他的左脚离地大概有半英寸,所以他从来站不直。”(80)但是在与南方黑人共同狩猎的路上,奶娃感到自己身体不协调的各个部位协调起来,“无根感”慢慢消失了。他的腿就像是“庄稼的茎,树木的干,他的部分躯体就这样往下延伸,延伸,直扎进石头和土壤之中,感到在那里十分畅快——在大地上,在他踏脚的地方。”(368)此时他开始反思过去,“心里感到不安起来。憎恨父母、憎恨姐姐们,现在看来实在愚蠢……他的思绪又转到哈格尔身上,转到他最后怎么对待她的态度上。他曾经利用过她——她的热恋,她的疯狂——而最甚者,他曾经利用过她那躲躲闪闪的刻毒的报复。”(395)从人物的内聚焦层面上,叙述者描绘出来的是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奶娃的内聚焦使我们看到了他思想上发生的变化。

  “多重式内聚焦是指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反复描述某一事件,或在叙述中轮流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表现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进行描述,这就如同记者就一件事采访了许多当事人,被采访者分别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由于视点不同,角度不同,观念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理解和表述也不同,读者通过多个叙述者的叙述了解了同一事物的各个侧面,并综合这些材料用一种批判的眼光重新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及事件,从而得出更客观、更真实的结论。

  在小说中麦肯·戴德多次跟儿子说妻子露丝与岳父****。然而,露丝的内聚焦叙述又使我们知道麦肯是由于妻子没有帮助他谋取岳父的钱财而产生怨恨,因而冷落、诬陷妻子,离间露丝与儿子的感情,让她在孤寂中煎熬。而且为了早日得到岳父的财产他还拿走了岳父救命的药,加快了他的死亡。通过麦肯和露丝的内聚焦我们了解了事实的真相,看清了麦肯·戴德这个吝啬贪婪,毫无爱人之心的有钱黑人的真面目。内聚焦视角的叙述使作家克服了“全知式叙事”模式的不足,得到了更多的写作自由,而且读者也可以加入到小说的叙事之中,参与创作。
  
  四、 隐喻的语言
  
  黑人文学理论家盖茨认为美国黑人文学最普遍、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比喻性。他在《黑人文学与文学理论》中指出:美国黑人文学从一开始就是隐喻性的,说一件事而意指另一件事,这是在西方文化压抑中求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莫里森继承并丰富了黑人文学传统中的叙述手法,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是充满隐喻的文本,在叙述上具有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作者用隐喻的方式描写了主要人物及事件,阐述了传统文化对黑人寻找自我、确立身份和获得精神解放的重要性。其中最明显的隐喻是人物的命名、南方寻金之旅和飞翔神话。作者运用隐喻的语言把黑人的生存现状上升到民族命运的高度,使小说在一个由叙事本身构成的意义之外,又增加了另外一层意义,从而拓宽并加深了叙事的内涵。

  “隐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练,短短的一个词或词语往往能表达一系列的含义,引起听话者对整个相关事件和语境的联想。”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所罗门之歌》中人物的名字都含有丰富的寓意,它不仅是符号,而是隐喻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及作者的倾向。人物的名字既是对历史的隐喻,也是对现实的阐释,不同人物的名字代表了现实中黑人不同的抗争之路。奶娃的姑妈派拉特的名字(Pilate)看上去像是一排小树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派拉特恰好还是领航员(Pilot)的谐音。这个名字隐喻她是黑人文化的守护者、代言人。她像一棵大树一样庇护着自己的民族,承担着继承传统,传播黑人民族文化的双重使命。派拉特是第一个给奶娃讲述家史的人,并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爱,引导奶娃走出狭隘的个人世界,找到戴德家族的历史,甚至是整个黑人民族的传统文化。奶娃的父亲麦肯·戴德(Macon Dead)在白人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make his own culture dead),迷失于白人文化之中。对金钱的贪婪使他沦落成了财产的奴隶,丧失了黑人的优秀品质。他残忍地把没钱付房租的贫苦黑人赶到街上去,在黑人眼中“他就是个踢人的人”。(133)然而麦肯·戴德不择手段聚敛的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他深切地感到,在社会上“他只是个黑人,不会分上一大杯羹”。(81)麦肯·戴德隐喻了黑人通过积攒财富而跻身于主流社会的抗争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奶娃(Milkman)从小被母亲过度溺爱,十来岁还未断奶因而得到“奶娃”的绰号。这个名字暗示他像婴儿一样依赖性强,没有责任感。他不了解家族的历史,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是一无所知。奶娃的南方寻金之旅实际上是他寻找家族历史和回归黑人文化的历程,其中的每个场景都对他的思想启蒙有深刻的寓意。南方之旅没有使奶娃找到金子,却了解了祖先的奋斗历史,获得了家族和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他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生活中走了出来,心灵得到了净化。奶娃是当代黑人青年的代表,他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探求揭示了莫里森对当代美国黑人种族命运和前途的思考。

  飞翔是黑人民间传说中的一种隐喻。遭受身体和精神奴役的黑人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梦想长出一双翅膀,像鸟一样飞回非洲。所罗门的飞翔体现了黑人反抗奴役,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也是早期寻求种族出路的民族探索者的形象。飞翔实际上是对黑人民族集体特征和身份的隐喻,同时也是对自由与解放的隐喻。奶娃最后的起飞意蕴深刻,表现了莫里森对未来黑人民族出路的思考。
  
  五、 结语
  
  洛朗·理查森曾指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任何叙事作品都可以用叙事理论来进行分析,并得出与过去的分析决不雷同的结论。莫里森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使小说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立体网络图式,充分体现了叙事的结构之美;通过多角度的叙述,充分发挥了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势,使小说叙述生动活泼,增加了作品的容量;隐喻语言的运用表达了作品的深层主题及作者深邃的思想。莫里森运用丰富多彩的叙事方法,使《所罗门之歌》给读者留下美好悠长的回味。

原载:译林网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