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家一起来创建红学新分支——红楼高学(开篇)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12-31 18:29     标题: 大家一起来创建红学新分支——红楼高学(开篇)

细心的访客好友一定会在我的博客栏目中注意到搁置在那儿的一个空栏——名目就是“一起创建红学分支”。从今天起这个栏目名就是一起创建红学分支红楼高学。和众多红楼读者红楼书迷高阳粉丝一起创建红楼高学是我退休时立下的两大心愿之一——另一个心愿是写三十六部戏曲剧本。相比而言,或许应该说出于对高阳先生的崇敬让我真要排行的话第一个心愿就应该是和大家一起来打响红楼高学这个口号!

高阳先生著作等身,其文学地位本来就有定数,不容小子妄加置评。选择零八年年底这样的成熟时机跑出来呼吁是因为小说史家读者市场粉丝热度等方方面面有对高阳先生对华语文学的奉献不够公正尚欠敬重的地方。

高阳 (1926~1992),当代作家。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霏罪》、《猛虎与蔷薇》、《凌霄曲》、《花落花开》、《避情港》、《桐花凤》、《李娃》、《风尘三侠》、《荆轲》、《大将曹彬》、《慈禧全传》等。

高阳(1926~1992) 当代作家。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胡雪岩》、《红顶商人》、《荆轲》、《清宫外史》、《慈禧全传》等。

高阳(1926~1992)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荆轲》、《少年游》、《慈禧全传》、《胡雪岩》、《红顶商人》等作品。

………….以上网络搜索结果突出的是高阳先生的其他文学巨著。

高阳(1926~1992)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他的创作始于1951年,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霏罪》、《猛虎与蔷薇》、《凌霄曲》、《花落花开》、《避情港》、《桐花凤》、《李娃》、《风尘三侠》、《荆轲》、《少年游》、《缇萦》、《百花洲》、《大将曹彬》、《慈禧全传》(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清宫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状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记》、《清宫册》、《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金色昙花》、《乾隆韵事》、《曹雪芹别传》、《汉宫春晓》、《小凤仙》、《小白菜》、《徐老虎与白寡妇》、《红楼梦断》、《大野龙蛇》等。另有学术著作《高阳说曹雪芹》、《高阳说红楼梦》、《高阳说诗》(获1984年台湾中山文艺奖的文艺论著奖)等。

这一段介绍里才提及到高阳红楼的部分内容。或者我们可以解读为高阳先生巨大的文学成就把他自己对红楼梦的贡献给淹没了——这兴许是至今没有人提出过红楼高学的客观原因之一。

我觉得高阳作品系列的出版者在扉页中谈的一席评述较详尽地描述了高阳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高阳(1926-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一百零五册。

集中到有关红楼的作品上来,除了有名的《红楼一家言》评述类文章之外,从《红楼梦断》四部曲到《曹雪芹别传》再到《三春争及初春景》又到《大野龙蛇》可以说基本上展示了清史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围绕着江宁曹家升迁荣辱的历史全景。单从这一点来说,把高阳先生对红楼梦的奉献作为高阳红学或者红楼高学来深入研究就很有必要。

曹雪芹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按照人民文学出版社写明曹雪芹高鹗著1957年第一版1959年第二版1964年第三版的数字来看,全书字数为一百万七千。而高阳先生写的《红楼梦断》四部曲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统计共有二十五万加三十六万四千加三十一万加三十四万一千,已达一百二十六万五千字数。远远超过《红楼梦》原著的字数。如果再加上三联书店2001年第一版《曹雪芹别传》四十四万二千,同期出版的《三春争及初春景》六十三万三千,以及《大野龙蛇》七十五万总共就有三百万九千字数之多。也就是说,高阳先生独家发表并倍受好评的衍生红楼作品份量将近足足三部一百二十回目的红楼梦!

实际上,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和高阳先生的笔力功底以及博大精深跟好些其他文学大家相比较而言是非常不相称的。为此,才极有必要登高一呼特别郑重地提出红楼高学这样一个口号举起这样一面旗帜。

比如,人们以“有村镇处有高阳”“有井水处有金庸”分别来描述高阳金庸两位大师在华人社会受欢迎的程度。本来这是一副对称的赞语,有村镇和有井水绝对等同——因为村镇的水源是井水井水的开掘形成村落。可是由于武侠小说这一成年人的童话性质,早就有了“金学”一说。金庸大师任职教授,金庸小说接二连三地搬上屏幕并且不断翻拍。特别是左拥右抱的韦小宝更是女青少年的梦中情人,男青少年的艳羡偶象。而从未有人打出过高学旗号,更是少有(至少从数量上来对比)影视产品问世,即使有因为高阳先生写的是历史小说,翻拍者往往不必承认来自高阳原著。

再比如红学界已有刘心武的“秦学”,看来“曹雪芹毒杀雍正帝”也开创了一门新分支,还有可以预期的土默热红学——“洪学”。而赫赫巨著的高阳“红学”才刚刚提出来。——究其原因之一便是所谓“龙门红学”的被轻视(关于龙门红学将在后面的篇章专门展开)。

其实,尊重历史的历史小说和纯属荒诞的武侠小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诚然,因为荒诞因为虚构,反而不容易被人谴责;因为搞笑因为低俗因为大众却越发受到热捧获得票房。而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能性却常常令小说家剧作家望而却步或者干脆甩开膀子“胡编乱造”结果贻笑大方。

高阳的历史小说经史家认同普遍认为曾以“野翰林”自居的高阳先生擅长于史实考据,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而且在于将其史学知识运用于写作历史小说。尤其是清史研究的扎实功力,让高阳先生在这方面的著作特别大放光芒。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的高阳先生“写人情,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切中了全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宇非凡的景象。”——阅读高阳先生的作品犹如通读一部那个时代的民俗史,让每一位读者受益匪浅。

作为红楼高学这个主题的开篇,应该指出的不仅是总体相对于“金学”来说没有“高学”而且比照之红楼“秦学”来讲没有红楼“高学”。这种情况的不正常既说明了高阳先生本人“嗜酒如命”“酒妻书子”可能耽搁了他在社会交际市场运作这样一种写作之外的能耐,也说明了社会和市场反过来的忽略和轻视。

此种现象尤其体现在衍生红楼这个领域。亦凡公益图书馆中小说分类将高阳作品集划归历史题材内,共收入二十一部作品却把有关红楼的历史小说一部都没有收入。高阳先生的全部关于曹雪芹的著作都没有人想过将它们以崭新的银幕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更加使人气馁的是高阳小说作品包括红楼红学作品未曾在各类文学大奖中登台领奖(不算1984年台湾中山文艺奖的文艺论著奖,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帮助再仔细地查对一下)。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如果老舍以“四世同堂”等作品应该问鼎或者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那末以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的历史小说家身份的高阳先生更应该问鼎或者提名诺贝尔奖。

从红楼梦一书来说,早已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我想,如果那时候就有诺奖的话,曹雪芹(在这里用他代表红楼作者)早早就把那个奖项拿到手啦。与此相比丝毫也不差于曹氏(甚至于胜过他,敬请关注本文作者继续阐述)的高阳先生其水准可想而知。

从小到大看了不下一百遍曹氏红楼尔后又看了至少二百遍的高氏红楼的区区,谨以此短文纪念这位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

是为高阳红楼的红楼高学开篇,待续。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7 09:50     标题: 此是文坛卓笔锋!

我在第一篇红学文章“红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中第二部分(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红楼梦》服饰色彩写到——

“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红楼服饰色彩的描写,更有助于我们领会《红楼梦》确实称得起“三百年中,此是文坛卓笔锋”。

同样,“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围绕红楼的衍生小说无论从创意立论文笔纵向横向等种种方面,更有助于我们领会《朱楼梦》(再次说明,这是我给高阳先生曹雪芹系列小说题的总书名)确实称得起“古往今来,此是文坛卓笔锋”。

围绕红楼的衍生小说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从《红楼梦》原著引申开来。其中至今最享盛名(不是盛誉)的必定是高锷续作。别说其他的人能超越这后四十回,只要看看在此基础上上海越剧院再创作的越剧《红楼梦》无论是舞台演出本无论是电影版本造成的巨大轰动就能有所体验。就算从有清一代那么些热衷于红楼的文人志士纷纷东施效颦狗尾续貂的《红楼圆梦》《红楼后梦》《红楼什么什么梦》数起一直到最近最新的种种网络文字包括笔者本人在内写的“妙玉活冤孽”“刘姥姥三返芥豆村”“结缡之后”之类都远远不能和后四十回相提并论。至于究竟何者更贴近红楼原作者的初始心意(采用初始两字是由于作者自己或者作者群体肯定会变更最原始的创作出发点),完全无从得出最后最权威的结论,只能够不提也罢。——曹雪芹根本不可能出来说话何况作为作者的曹雪芹究属何许样人也是众说纷纭。

另一类则是从曹雪芹这个人物出发拟写的一系列。这里不涉及曹雪芹这三个字代表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笔者在这一篇网文中仅仅把他作为一部或好多部历史小说的主人公来探讨。记忆中就有文革中倍受保护的作者端木蕻良写的“曹雪芹”——不知何故好像没有完篇,后来红楼热曹学热风起云涌的结果更是大量的同类小说接踵而至。

同样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管是成名还是未成名的作家写手,不管是著名文豪或者非著名文人,完全可以肯定地毫不含糊地说一句,没有一个及得上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高阳先生。

“彩笔辉光若转环,心情魔态几千般。” 高阳先生著作等身,其在文坛的地位早有定论。即如“村镇”说便是明证,足以匹敌“井水”说。其影响不如很早就有了“金学”的金庸,我在“红楼高学”开宗明义就挑明题材的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历史小说不同于武侠小说纯属编造完全可以不顾历史的真实面,而历史小说则恰恰相反必须顾及历史的真实面。而这顾及历史的真实面,又造成了很多人在这方面发挥的同时不必提及高阳先生的成就。比如“百家论坛”开讲胡雪岩系列,因为历史素材人人可以发掘可以参照,即使其中在开讲时大量地“仿照”“传述”了高阳胡雪岩系列小说的内容,也很难去议论是否“剽窃”两字。——要知道素材最原始的来源是清史。

这些都在在影响了对高阳先生更深刻的认同。——对于高阳先生其他的文学贡献因为与红楼高学无关联,不再展开。

说到曹雪芹系列小说《朱楼梦》,同样是类似情况。鉴于对红楼红学的爱好,这才感到极有必要把《朱楼梦》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相互比较,至于和其他人士所拟写的曹雪芹一类小说文字则不做评议。——因为只要证明《朱楼梦》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伟大文学成就就能够说明得很清楚红楼高学应有的崇高地位。

凭啥你能说崇高两字?前文所说“古往今来,此是文坛卓笔锋”就与崇高两字相互呼应。任何一个读者,只要不持偏见(专指对曹雪芹的偏见——摈弃偏见求同存异的阐述见系列文章后续)就能体会到在衍生红楼的领域里在真切地体会红楼作者的苦心中高阳先生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