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何越来越陌生?
[打印本页]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7-5-2 15:58
标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何越来越陌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何越来越陌生?
进入21世纪后的每年10月上旬,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往往让人们觉得很陌生,而且,不仅在中国如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如此。
就拿2004年的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来说。在获奖前,尽管她在德奥地区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作家,但在德语世界之外,她几乎默默无闻。比如,在中国内地,对于她,除了个别专业外国文学词典里有过简要介绍外,就几乎难觅踪迹了;在美国,尽管可买到4部耶利内克的作品,但她的书根本卖不动。她获奖后,连美国《纽约时报》都感到意外,载文指出,近年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得奖者是谁。该报由此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提出质疑,认为瑞典学院忽略了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等不少顶级大家,还有一些名作家,一年又一年被视为问鼎该奖的人选,却总是落空。
另外,2003年南非作家J.M.库切,2002年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都曾令世人大感意外,相比之下,2001年英国作家V.S.奈保尔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在欧美文学圈内已被视为重要作家,但对绝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奈保尔是个未曾听说过的名字。
为什么新世纪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是陌生人呢?为什么瑞典学院以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认为最有可能获奖的那批作家偏偏老是不得奖呢?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诺贝尔文学奖走过了百年历程后,每年在确定获奖作家时,仍然秉承着诺贝尔的遗愿,即诺贝尔文学奖是要颁发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文学自然仍是其评委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耶利内克的父亲是捷克裔犹太人,曾受到纳粹迫害。她的家庭背景使她有一种使命感,每当发现“极权”倾向时,她就得大声喊出来。她的许多作品都以强烈批评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著称。她对性别问题,对奥地利传统文学、文化风俗的抨击,都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思辨和批判意识。
南非的国家之耻 — 种族隔离制度,库切一直不愿直接写及但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得到了象征性的表达。这,其实是整个人类之耻。他的作品内涵和寓意都颇为丰富,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涉及了后现代社会里的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纪末人类生存现状中的困境。库切在作品中希望殖民统治结束后,白人和黑人能和平共处。
少年时期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而悲惨的经历,使凯尔泰斯·伊姆雷每当考虑写一部小说时,总会想起奥斯威辛。目睹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成了他的一段决定性的成长经历,是他所有创作的核心与背景。对他而言,奥斯威辛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现代历史中有关人类堕落的最后的真实。他一直追问的是:谁能保证恐怖与恐惧不会再发生?
奈保尔在他的创作中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被扭曲的历史现实。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奈保尔具备了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素质,也使他更能深切体会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他对人物性格中所具有的泛人类共性的关注,表达了一种超越民族主义和种族差别的人类关怀。
这些作家在创作理念上,推崇反专制、反极权、反独裁、反暴力、反暴政、反恐怖,推崇人类民主、自由,不同国家、民族、人种、文化和平而平等共处的思想。他们的批判、抨击、控诉、讽刺、追问,所涉及的极具个性的问题,同时又都是带有人类普遍性的问题,其背后都是强烈的理想倾向在支撑。平心而论,百余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说不上个个都是当年世界文坛上傲然屹立于最高峰的作家,但是,应该说,每一位都是在一定的水准线以上的,没有哪一位是很差的作家。放到整个世界文坛上来看,上述四位作家也都该是非常优秀的作家。
不过,每年在确定获奖作家时,文学似乎并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考虑的惟一的因素。比如,国别与地域的分布应该尽量广一点了。耶利内克是第1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库切是第2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人,凯尔泰斯是第1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人。
在后现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原先处于受忽视的边缘地位的弱小势力受到了重视。这种现象反映到诺贝尔文学奖中,便是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耶利内克来自欧洲小国奥地利,是第10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女性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大多处于受忽视的边缘地位,也属于弱小势力),库切来自非洲的南非,凯尔泰斯来自欧洲小国匈牙利,奈保尔获奖时虽然是英国籍,不是弱小国家的,但出生在中美洲的小国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生长于一个不和谐的贫穷的印度移民家庭。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想尽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力争推出有价值的新人。经常在一批公认有资格获奖的作家中选取相比之下不大被人注意的作家,甚至选取被广泛忽视而又确实已达到一定水准线之上的作家,则更能体现其判断的独立性,更能引起媒体、文学研究专家和大众的关注和兴趣,尽管有时会因此引起质疑和非议。文学艺术贵在具有独特的个性,而独特的个性有时并不一定能较快地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成功地挖掘和发现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价值的杰出作家,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自身价值的体现,能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点石成金”的作用。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的成员由中老年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及一名律师组成。他们自有其特定的文学观、价值观,也自有其各方面的局限性。
比如,对于用英语、法语、德语等欧洲主要语言以外的语言创作的作家来说,要受到评委们的青睐,最好就要把他们的作品先译成瑞典语。否则,评委们看不懂,你写得再好也是白搭。所以,要想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用来创作的语言或翻译是很重要的问题。耶利内克和凯尔泰斯的作品获奖前都已被翻译成包括瑞典语在内的一些语种。库切和奈保尔用英语写作,自然不成问题。
再则,要让杰出作家的作品进入评委们的视野,作家最好先在欧美造出影响来。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前,上述4位作家都已在欧洲或同时在欧美获大大小小的多种奖项。
另外,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西方价值观较容易认同。耶利内克和凯尔泰斯生长、生活在欧洲国家,他们的西方价值观或是天生的,或者说,他们天生极易接受西方价值观。库切曾在英国工作,并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和执教,自然至少部分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奈保尔虽然是移民,但在英国受大学教育并加入英国籍,还长期生活在英国,说明他大致上已认同西方价值观。
瑞典虽然只是一个欧洲小国,但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选择上,仍然可以看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中透露出的“欧洲中心论”。上述4位作家中,耶利内克、凯尔泰斯和奈保尔都是欧洲人,库切虽然是非洲的南非人,但不要忘记南非属于英联邦国家。
近10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除了库切,其余9位都是欧洲作家。
2002年和2004年,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情势处于严峻的关键时刻,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犹太裔作家凯尔泰斯和耶利内克,自然免不了有人怀疑这其中是否有文学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
诺贝尔文学奖的百余年的历程尽管一直与各种议论和质疑相伴,尽管一定程度上出现过偏差或失误,但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最引人注目的、影响最大的文学活动。一个作家一定会视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对自己创作的最大肯定。人们完全有理由一直满腔热情地期待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转自大樗树网站,特此致谢!】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