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之后,又由一位在波黑战争中负过伤的前维和部队军官讲述如何与不同种族文化的人们和谐相处。那一天花费据说就超过了一万加币,大家吃好喝好,每个人都学会了一句话:Good wife, good life!
开除女印度,有人说单位和她达成交易,付她一年工资,让她走好,也有人说那是不让她告上安省人权法庭。
女印度走得仓促,东西没拿干净,那几天不断回来。由于没有识别ID,进不来门,请去厕所的旧同事零零碎碎提一些出来。她等在大厅里,探头探脑,人们从她身边经过,脖子后面凉嗖嗖的。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6-6-14 09:08
谢土干分享经历,冷热这篇以前读过,我能够体会你们的感受。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是我对美国的第一好印象,以后写出来。
作者: 月满西楼 时间: 2008-2-17 13:29
文学不仅仅是消遣娱乐的手段,也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珍玩。
每当我见到对无力反抗者,尤其是对战俘的凌辱,阿卡吉•阿卡吉耶维奇那微弱的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响起:“别找我茬儿了!您干吗要侮辱我呀?我也是您的兄弟啊。”
让人震撼的评论。
优秀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作品更像一头强壮的奶牛,它的乳汁是源源不断的,哺育一批又一批需要汲取营养的人;而那些娱乐化、商业化的文学,只不过是一阵风,吹过了就了无踪迹。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好作品,可有的人却甘愿追腥逐臭,宁可晾着美味珍馐。
作者: 月满西楼 时间: 2008-2-17 13:34
Originally posted by 八十一子 at 2006-6-12 05:12 PM:
廖兄好文。
为了更加准确,或者是否可以说《外套》是“俄罗斯和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最早表现小人物并对弱者寄予同情的短篇小说“?古代文学作品里表现小人物并对弱者给予同情的好像也不少,比如韩非子的卞氏壁。
《和氏之璧》是表现小人物的?我认为这篇文章卞和不是主角,他只不过是政治主张的陪衬罢了。抖胆在大师面前讲点自己的拙见。
作者: 廖康 时间: 2008-2-17 13:43
您注意到这一句,我很高兴。引发我写这文章的正是美国士兵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
Powered by Discuz!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