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这个权威,有时它竟能压过政府使用的正式译名。比如 San Francisco,官方的译名是圣弗朗西斯科。地图上,正式出版物上都采用这个译名。但由于名称太长而流行不开。华人坚持叫它旧金山,跟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淘金传言有关,与原名毫无关系。如今,当地人把这座城市更常称为三藩市,简洁而又音似。美国的中文报纸也这样称呼它,估计很可能会成为主流说法,流传下去。三藩市南边不远还有个小城 San Mateo,原为西班牙语地名,当地人叫它“圣马刁”。说着还凑合,但印在报纸上真难看。译员们把它翻作圣马特奥,维基上也是那么写的。更古老的翻译是圣玛窦,多文雅一个名字,完全符合名从主人、名无意义、名当简洁这三项原则,但未能流行。当地华人就是不认,《世界日报》也只好随大流,称之为“圣马刁”。道理和都板街一样,权威翻译得再准确、再雅致,可是有几个人用啊?结果还是由在那里生活的众多华人决定。还有个见怪不怪的国名——葡萄牙。葡萄还长牙?第一次见到这译名的人都觉得好笑。其实,以前有好几个不同译名:波而都瓦尔、蒲都丽家、波尔杜葛尔、博都雅,哪个都比葡萄牙更像 Portugal 的本族语发音。但自从澳门成为它的殖民地后,当地华人坚持把这太上皇的帝国叫做葡萄牙。再权威也没用,再顺古也没用,老百姓一天到晚就是叫它葡萄牙,多少有些戏谑和蔑视的成分。总之,没人能改变他们的叫法。于是,官方文件也只好这样称呼它了。这就是数量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