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吴元迈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 -- 黑色幽默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1-8-5 12:04     标题: 吴元迈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 -- 黑色幽默文学

在猫的摇篮旁怪笑:黑色幽默文学

吴元迈


  内容简介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详细而深入地阐述了“黑色幽默”派的含义、时代背景、文学渊源,思想理论基础和艺术特征,结合主要作品与思想艺术倾向,分析了这一流派的一系列代表作家的创作特征,其中有海勒、冯尼格、品钦、纳博科夫、巴士尔姆、巴思、珀迪、霍克斯、韦斯特、罗斯、阿尔比、盖迪斯、伯杰、唐利维、塞利纳、维昂。最后深入解读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在猫的摇蓝旁怪笑
 
  共同的绝望妥协的拒绝

  ——黑色幽默文学
1965年3月,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美国一些作家的作片断,编集成一本小册子。虽然这些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并不完全相同,但弗里德曼却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些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他称之为“黑色幽默”。不久,另一位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在其《致命一蜇的幽默》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章中认为,这种幽默“在它的悲愤中,在它对妥协的拒绝中,在致命一哲中都是黑色的。”从此,“黑色幽默”渐渐为社会所承认,成为继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以后的一个重要的现代派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文学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绝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厚的思想基础,对这一流派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因素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给整个人类,当然也给整个西方广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惨酷无情地屠杀4O0万人民的罪行,两颗原子弹造成广岛毁灭性的惨剧,这些疯狂残酷的史实给西方人留下难以泯灭的记忆,深深震憾着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的心灵。这次大战从 1939年一直到1945年,经历了六年的漫长时间,先后有60个国家参加了战争,这次战争死亡约五千余万人,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据法国历史学家亨利·米歇尔统计:德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30年,法国倒退20多年,美国倒退27年。

  这种灭绝人性的屠杀在西方人的心灵上留下可怕的创伤,在这荒谬的令人绝望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中,许多人都失去了自我,虽然他们对于黑暗现实感到不满,但是他们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反抗,而是在消沉中走向绝望。他们心中的梦想和希望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外部世界在他们眼中越来越变得陌生而可怕,他们难以适应这种荒谬,绝望的世界,就在作品中抒发虚幻和悲观绝望的情绪,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毫无掩饰地发泄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世纪末情绪,现代派文学,包括黑色幽默文学在内,都是这种情绪的鲜明体现。

  五、六十年代,尚未完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禁魇中清醒过来的美国人,又相继卷入侵朝战争,冷战和侵越战争的漩涡。美国对内实行法西斯式的麦卡锡主义,实行种族歧视,美国黑人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甚至连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黑人争取人权的斗争又激化起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变得动荡不安。美国对外实行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全国上下的反战情绪愈益高涨。

  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困境,现代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畸形社会现象,邪恶势力横行,传统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美国总统肯尼迪遭暗杀这件事足见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对上帝对真理都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失望、疑惑、悲观、痛苦的情绪,人们的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切混和着存在主义思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和绝望感。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反映在创作中,就产生了“黑色幽默”文学。

  “黑色幽默”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现代派文学流派。本世纪60年代,它在美国兴起并发展起来。它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相呼应,因此也叫“荒诞小说。“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库特·冯尼格、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詹姆斯·珀迪以及法国的维昂。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任何一个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根源,“黑色幽默”文学也不例外。“黑色幽默”文学具有深远的文学渊源。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就采用夸张的手法和荒诞的情节,写了许多政治讽刺喜剧,这大约是最早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作品。受阿里斯托芬的影响,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伏尔泰的《老实人》等等都带有“黑色幽默”的痕迹。二十世纪,随着文学的发展,卡夫卡的《审判》、《变形记》等,美国作家韦斯特的《整整一百万》更多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精神。这些作品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然而,同一般人们的印象并不一致的是:“黑色幽默”文学最早产生于法国。法国作家塞利纳和鲍里斯·维昂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先驱。1932年,塞利纳出版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长夜漫漫的旅程》,是最早的一部“黑色幽默”小说,对后来美国“黑色幽默”派作家影响很大。维昂的长篇小说 《生命浪花》则直接影响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五十年代法国兴起了荒诞派戏剧,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而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也被美国作家们所接受。这样,“黑色幽默”文学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兴盛便是必然的了。

  “黑色幽默”虽然已经成为流行的概念,然而其具体的含义却仍然很模糊,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誉为黑色默“司令官”的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的黑色东西与幽默东西的结合:它既是幽默的,又是绝望的,在幽默中含有阴沉的情绪,在绝望中又能发出大笑。被誉为“黑色幽默”派理论家的尼克伯克则认为“黑色幽默”具有辛辣、病态的特征。美国学者奥尔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与欢乐、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它要求同它认识到的绝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对待意外、倒退和暴行。”

  “黑色”是与光明与欢乐相对立的,指的是一种思想情绪方面的病态特征,即阴沉和郁闷,忧愁与痛绝望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幽默”则是对客观现实的讽刺与嘲笑。当病态的情绪与传统的幽默相结合时,就反映了辛辣、悲愤和玩世不恭的情绪。“黑色幽默”派作家根据现实的生活环境而创造出一个荒谬可怕的世界,来揭露现实世界的荒谬与丑恶。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悲哀和绝望,只好通过玩世不恭的讽刺嘲笑来发泄自己的痛苦与绝望的情绪。有人说“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条件下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是不无道理的。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绝望的喜剧、是绞刑架下的幽默,大祸临头时致命一蜇的幽默。总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绝望的幽默”。

  心灵荒原上的“恶之花”

  —— “黑色幽默”派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的精神本质同荒诞派戏剧是一致的,它并不存在于抽象的概括里,而是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之中。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我们才能发现黑色幽默的精神本质。

  托马斯·品钦在其短篇小说《伊色弄到了一个鼻子的差事》中,托马斯·品钦曾经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劫后余生的伤兵作过这样的描写:“他们蹒跚的跛行可能意味着在一只腿上布满了由伤疤的结缔组织的锦缎和浮雕——有多少女人曾经看见了这些而又躲开了?——他们很想把咽喉上的疤痕象华丽而俗气的战争勋章一样谦逊地隐藏起来;他们的舌头从面颊上的一个洞口伸了出来,由于这张额外的嘴巴,他们将永远不能再讲什么悄悄话。”很显然,这种幽默描写具有一种新的审美意识。

  海勒在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也用同样的笔法描写了一个二次大战中的伤兵:“清澈的液体从一个洁净的瓶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板上的一只洁净的封口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儿那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空了,这两只瓶子于是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物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作家用近似残酷的笔调来描写,是非常独特新颖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另一位“黑色幽默”大家库特·冯尼格在其《冠军牌早餐》中讲述道; “故事发生在夏威夷岛。岛上的第一寸土地都属于大约仅仅是四十个人所有。在故事中,特鲁特让这些人做出决定,把他财产权行使到最充分的程度,在所有的地方都插上 ‘不准入内’的牌子,这就给岛上的九百万居民造成了可怕的问题。万有引力的法则要求这些人待在地球表面的某地,要不,他们也可以到水里去,漂浮在海岸之外,于是在这个时候,联邦政府制定了一项应急计划,它提供了一批充满氦气的大气球,把那些没有财产的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装在上面,每个气球都用一根绳子拴住。由于这种气球的帮助,夏威夷人就可以继续生活在这座岛上而不必经常碰着别人占有的东西。”

  这几个片断都用幽默的笔调娓娓道来,但与传统的幽默不同,“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它是绝望的、疯狂的、深沉的、玩世不恭的幽默,这是“黑色幽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美国的幽默有着悠久的传统。传统的幽默以马克·吐温为代表,其创作具有幽默的特色,美国西部幽默反映一些滑稽可笑的东西,荒诞不经的故事,在殖民地时期即已风行美国,几乎达到虚伪的极致,美国的诙谐作家满嘴双关语、逗乐话,以不敬的态度把他们的作品填满报章和杂志。但他的那种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不象“黑色幽默”那样使人感到痛苦和绝望。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曾这样描写过一个顽童心目中的姨妈:“那寡妇一摇吃晚饭的铃,你就得按时赶到。到了桌子跟前还不能马上就吃,还得等着寡妇低下头去嘟哝着,抱怨那些饭菜做得不好。其实饭菜也没有什么不好,只可惜每样饭菜都是单做的。”这种传统的幽默主要是表现一种滑稽的情趣。马克·吐温的幽默是明朗的、针对别人的,幽默的对象也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象“黑色幽默”作家具有那种痛苦和绝望的情绪。马克·吐温对所有滑稽和骂人的技巧无不精通,他以远非圣洁的快乐心情描写流血,对于尸体的气味都要加以戏谑,令人毛骨悚然。有时他的作品会有对于故事情节完全没有必要的夸大,他的最后结论是世人非但没有美德,而且一切都是虚幻的,荒诞不经的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达到了极致。

  同传统的幽默相反,“黑色幽默”是忧郁的,是对自己的嘲讽。“黑包幽默”派作家注重反映客观的现实,他们对信仰丧失,价值观念颠倒,人性的异变都进行严肃深沉的反思。他们通过荒诞不经的情节,利用绝望的幽默笔调,描绘在残酷命运摆布下的痛苦生活,同时又自我解嘲地来表达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最后揭示了在荒谬的生存环境中,人能够进行选择的余地很小,除了愤世嫉俗,在绝望中嘲笑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托马斯·品钦描写伤兵的疤痕时,用观赏浮雕艺术的眼光把疤痕比作锦锻和浮雕,把面颊上的伤口形容为一张额外的嘴巴,我们从这种滑稽的幽默中看到了痛苦和不幸。而“黑色幽默”正是拿这种痛苦和不幸开着残酷的玩笑。这正是黑包幽默的独特之处。夏威夷岛的故事也是幽默的,但却表现出了幽默可笑的冷漠滑稽,我们在滑稽的笑声中感到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情绪。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悲剧和喜剧是严格区分开来的。悲剧主要是描写痛苦与不幸,激发怜悯与恐惧以促使此类情绪的激化。而喜剧则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的滑稽言行,在戏台子上轻松愉快地表现每个人的缺点。从上述的几个例子来,看“黑色幽默”显然属于喜剧的范畴,同时又含有悲剧的意义。它把悲剧的内容用喜剧的形式加以处理,打破了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界限,把痛苦和不幸当成了玩笑的对象,嘲笑丑恶、疯狂、变态、不幸和荒谬。所以说“黑色幽默”是阴沉而痛苦的幽默,是在绝望中发出的笑声,是一种特殊的幽默。“黑色幽默”派作家正是运用这种特殊的幽默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这种特殊的幽默是黑色幽默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而从它所反映的主题来看,“黑色幽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曾经描写一名经办伙食的美国空军军官米洛的故事。米洛在二战中利用军用飞机牟取暴利,甚至把德国空军也拉入自己的辛迪加。当武装宪兵前来逮捕同他合伙做生意的德国飞行员,并要没收运载货物的轰炸机时,米洛引用“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愤怒地指责这些宪兵:“这批飞机属于辛迪加。每个人都在辛迪加里有一份。没收?你们怎能没收自己的私人财产?真的要没收吗?我这辈子还没听说过这样卑鄙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中,米洛的这种振振有辞地强调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痛斥没收德国轰炸机的意图是可笑的。在他看来,米洛的这种行为是叛国通敌的,他的这种“义正辞严”是荒谬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疯狂的世界,爱国和正义在那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米洛的观点是荒谬的,然而又是真实的,作家通过对米洛的嘲笑来揭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海勒还嘲讽了资本主义社会“井井有条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书中的布莱克上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夜之间发起忠诚宣誓运动:“所有作战的官兵到情报室领取图囊时,都得签一个忠诚誓约。到降落伞室领取防弹衣和降落伞时,得签第二个誓约,还得向管理摩托车的鲍金顿中尉签第三个誓约……,只要转个身就得签上一个忠诚誓约。”这故事貌似一场闹剧,其实却是美国政治生活真实反映,这并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是一个夸张了的缩影。小说中的荒谬与疯狂,深刻地的映了社会的荒谬与疯狂。

  荒谬的观念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荒诞观,存在主义强调世界和人的存在是荒谬的,人物就是命运,人只有勇敢地去接受荒谬的生存条件,通过顽强的奋斗,主管自己的命运,通过自由选择才能获得价值的本质。“黑色幽默”在世界是荒谬的观点上是同存在主义哲学一脉相承的。然而其精神本质却是不同的。“黑色幽默”强调绝对的荒谬,认为人是不能自主的,任何反抗与挣扎都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听从命运的嘲弄,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嘲讽自我和生存环境,渲泄悲愤和痛苦。同存在主义哲学相比,“黑色幽默”更加消极。

  虽然“黑色幽默”嘲弄痛苦和不幸,强调绝对的荒谬,但它对社会和人生却是比较关注的,这使黑色幽默文学具有进步的倾向。“黑色幽默”派作家一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感到深恶痛绝和失望,进行无情的讽刺挖苦,同时,他们又在积极地探索寻求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这一点上说,“黑色幽默”文学的出现是有其现实的针对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麦卡锡主义的盛行,美国文学的发展爱到很大的制约,对社会问题表示关注的作品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黑色幽默”文学对日益黑暗的现实进行了猛烈地攻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描写一些病态、畸形的人物形象,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又一特征, “黑色幽默”派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都是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这与传统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截然相反,这些卑鄙无耻,神经不正常的人成为作品的主人翁,并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奇怪。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是为了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尽管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也无不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为了逃避轰炸任务而装疯卖傻,最后逃跑到了瑞典。这些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化身。

  “黑色幽默”大都是离奇的寓言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都是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隐喻现实。“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冯尼格的 《猫的摇篮》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的小侏儒儿子的描写,来隐喻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象哄孩子一样的骗局。而“猫的摇蓝”也就成了谎言和欺骗的象征;而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写到火箭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虹弧般堕落,借此来隐喻人类必然灭绝的命运,而“万有引力之虹”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所以说,“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它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黑色幽默”是一幕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恰当地运用了滑稽、夸张变形、双关反语等艺术手法,对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嘲讽和鞭挞,从而加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冯尼格喜欢开一些残忍的玩笑,在《猫的摇蓝》中写道:“听着:当我是个年轻人的时候,那就是说,在和两个妻子离婚之前,在抽过二十五万支香烟之前,在大醉于三千夸脱烈酒之前”!《在灵魂出窍》中嘲笑自己的妻子:“她过去的躯体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过去那些日子里,不得不拖着这样一件东西东奔西走,常常寻得她情绪十分低落。”冯尼格在这些随意的玩笑中,隐含着冷酷的讽刺。而在这些滑稽的玩笑中,又使我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海勒常常用反语来造成喜剧的效果,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写道:“上校在部队里服务已经有二十九个月了,他发觉自己仍然这么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在这种漫不经意的冷嘲热讽中,使读者对丑恶的现实产生厌恶和鄙视。

  冯尼格说:“最大的笑声是建筑在最大的失望与最大的恐惧之上的。” “黑色幽默”的笑声往往是自我嘲笑,是意识到自己被无情的力量所压倒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解嘲。它的插科打诨尽管是欢快的,然而笑声中却充满了失望和恐惧。宠罩在悲剧的阴影之中。“黑色幽默”既能引人发笑,借以渲泄心中的绝望和痛苦,同时它又造成心灵的震撼,使人们对现实的荒谬和丑恶有一种深刻的认识,这也是黑色幽默文学成为一大文学流派的原因。

  “黑色幽默”作家敢于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我们应当肯定它的这种进步的思想倾向,然而由于“黑色幽默”作家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绝望的厌世情绪,这是作家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黑色幽默”作品的结构采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改用戏剧性的新方法,利用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一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只有片断的现实情节,很少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是“黑色幽默”派的艺术特征之一。这类小说用重复和强化代替变迁和发展。如冯尼格所说:“让他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黑色幽默”作家正是把滑稽幽默的东西和崇高严肃的东西,喜剧的因素和悲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黑色幽默”小说又惯于打破时空观念,把时间相对论与科学幻想巧妙结合在一起。这种重叠式和多层次齐并进的结构,对于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深化主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色幽默”小说还采用特殊的体裁,这与黑幽默作家的身份有关。“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如品钦的 《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导弹发射的轨迹;冯尼特的《冠军牌早餐》中认为斗争来自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新颖独特的题材与传统小说相比,有独特的吸引力,对深化作品的主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往往是荒诞不经、充满梦幻的色彩。冯尼格认为小说不需要开端、中心和结尾,甚至不需要什么情节。另外,“黑色幽默”作品中常常出现辛辣尖酸的讽刺。冯尼格在 《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对美国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尖刻的讽刺:“一小撮贪得无厌的公民控制了美国值得控制的一切,这就是野蛮的、愚昧的、完全不合适、不必要、不人道的美国阶级制度所造成的。诚实、勤劳、安份守已的公民如果要求一份活下去的工作。就被看作吸血鬼。同时他们看到,赞美之辞却保留给另一些人。他们由于懂得犯罪的窍门,都得到巨额报酬。这样,美国梦翻起了肚皮,变成绿色,浮到无限贪婪的恶浊表面,充满气体,在中午太阳下呼地一声爆炸了。”这种直露尖刻的讽刺在“黑色幽默”作品中是很多的,正是这种痛快淋漓的讽刺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

  “黑色幽默”作品在语言上也有所革新。他们摒弃了语言典丽华美的传统,拒绝了简炼含蓄的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上标新立异,句法拖沓冗长,重复含糊,使小说内容也变得混乱而虚幻。在这方面,约翰·巴斯最为突出,他在文中重复某些句子、标点符号也用得不合规范,给人以突兀、滑稽的感觉,这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显著特点,“黑色幽默”文学的内容也决定了它的这种语言形式。

  “黑色幽默”小说的这些与传统小说迥异的艺术特征,使黑色幽默派文学与“迷惘的一代”、“跨掉的一代”等其他现代派一样,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成为美国文学的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

  “存在先于本质”

  —— “黑色幽默”的思想理论基础

  “黑色幽默”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的创史人是丹麦的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存在主义哲学是他在希腊哲学传统和基督教传统的启发下创立的,人们又称他的存在主义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他认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着“虚无”,永远陷入烦恼痛苦之中。他的基本观点是主张存在是对上帝的追求。

  萨特在1943年发表了《存在与虚无》,建立了存在主义的哲学体系,“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是萨特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也是他的存在主义的核心,

  存在主义者强调“存在”即“自我”,“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虚无。”强调人的存在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先有人的存在,才有人性的善恶,人格的高低。人的存在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无理由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丑恶的。”这个世界既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没有光明和自由。人活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就是孤独、恐惧、失望和烦恼、人只有面临死亡才会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存在主义者认为过去充满空白,未来又很渺茫,他们看不到人的前途,只有死亡才是人类的归宿。存在主义者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悲观颓废的思想正是“黑色幽默”文学的理论基础。

  然而,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文学现象,“黑色幽默”文学形成的思想根源是比较复杂的,它是现代派反理性的种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在美国文学领域的反映,除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都对“黑色幽默”有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使人。弗洛伊德才智过人,富于创造精神,他通过大量精心记载的病例得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一些我们只能在极有限的程度上加以控制的心理力量所促发的。他强调了无意识的重要性,指出“最意识的活动过程也只能是短期的意识;它们很快就会潜伏,尽管能很容易地恢复为意识”。他的关于潜意识的观点及他的用自由联想医治精神病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观念。他认为人是充满矛盾的生物,而产生矛盾的根本在于人的欲望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对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兴起和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柏格森是法国,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看来,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着生命冲动的洪流,“生命冲动”是唯一的存在,而它却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靠直觉,也就是通过内心来把握。柏格森直觉主义的这些观点也是“黑色幽默”的思想理论基础。

  由于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黑色幽默”作家认为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是荒谬的,他们的孤独、焦虑、痛苦、迷惘的情绪都来源于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在美国的代表人物诺曼·梅勒在其《白色黑人》中宣称: “社会是谋杀者”,“对人的信仰已经消失了,”人类接受的唯一命运就是死亡,“不是由原子弹造成的立即死亡,就是由作为一个集中世界的国家造成的较快的死亡,要不就是对内压制人的一切创造和反抗本能的那种顺从性所造成的慢性死亡!”很显然,他的这种思想就来源于萨特的存在主义,这正是“黑色幽默”的精神本质。

  “如果他快活了,他就要弄得不快活”

  —— “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一)

弗里德曼编写的《黑色幽默》收集了12个“黑色幽默”作家的作品。他们都是当代美国作家,他们是托马斯·品钦、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约瑟夫·海勒、杰·皮·唐里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查理·西蒙斯、约翰·里奇、爱德华·阿尔比、约翰·巴思、特里·萨塞恩、詹姆斯·珀迪、康拉德·尼克贝克等。后来,又增加了几位黑色幽默作家,有库特·冯尼格、威廉·巴勒斯、约翰·霍克斯、唐纳·巴士尔姆、菲利浦·罗斯、甚至连诺曼·梅勒和索尔·贝娄都被加入进来。按弗里德曼的标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作家塞利纳和维昂也应属于这一流派。

  然而文学流派的划分并不存在绝对的尺度,黑色幽默这与与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其他现代派文学不同,以上的作家有的并不完全是“黑色幽默”派的,例如,巴勒斯是“跨掉的一代”的主要代表,梅勒是以存在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作家。正如库特·冯尼格所说:“作家不是商品,哪能贴标签分类?”有的作家是很难把他归为哪一个流派的。“黑色幽默”所指的只是不同作家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1-8-16 11:12
“黑色幽默”的泰斗

  ——约瑟夫·海勒·

  约瑟夫·海勒(1923——)。“黑色幽默”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父亲伊沙克·海勒是个社会主义者,为了躲避沙皇的迫害,于1913年迁居到北美。海勒5岁时,父亲去世,海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求学,但由于经济原因,13岁时便辍学当了邮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海勒便应征入伍,参加了美国空军,在地中海上的美国空军基地科西嘉岛当轰炸手,曾任空军中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海勒进入纽约大学,并于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英国文学,1950——1952年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英国文学。后来,他为《麦克尔杂志》、《纽约时报》撰写广告,并兼任《麦克尔杂志》的推销经理。在这期间,他开始涉猎文学,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

  海勒早期写的短篇小说有《我不再爱你》和《雪堡》,这两篇被玛莎·弗利收入其编写的《一九四九年最佳短篇小说集》中。这两篇小说在风格上模仿海明威,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并不太大。

  经过六年时间的艰苦创作,海勒于196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先河,成为轰动当时文坛的一部力作,打破了自五十年代以来“怯懦的十年”中美国文坛的沉闷局面。由于这部小说,他成为引人注目的作家。《第二十二条军规》,奠定了海勒在美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

  1974年,海勒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作品描写一个公司职员的精神苦闷。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心理状态。作品细致地刻画了人和人之间互不信任,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变态的人物形象、荒诞的情节,描写了主人公罗伯特·斯洛克姆的精神危机,借以来达到讽刺现实,影射政治的目的。这篇小说逐步形成了海勒自己的艺术风格。

  1979年,海勤出版了长篇小说《象高尔德一样好》。通过主人公犹太教授高尔德的社交、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画面。作品把社会描写成人为了生存而残酷斗争的屠场。人人变得自私自利、互相敌视、社会失去了条理、秩序而陷入混乱,人们接近精神错乱和疯狂。 “每个美好的地方总是在日益恶化,所有的坏事物都变得更坏。”作品反映了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把混乱当成秩序,把不现实的事物当成了正常的事物。作品还用幽默的笔调,描写高尔德以及周围所有人的堕落的私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上层阶级腐化堕落的生活画面。

  海勒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在这两部小说中,采用内心独白和意识分析的手法,揭示出一个具有当代西方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绝望的世界,反映出西方人的精神危机状态。在海勒看来文明只是一个幌子,人们在冷酷的社会里都变得麻木虚伪和愚蠢。

  海勒还写过剧本,主要有《我们轰炸了纽黑文》(1968)和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71)。由于海勒的这些文学成就,他于1963年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院奖学金,并于1977年选为该院院士。

  海勒十分关注现实,他对现实生活有足够的理智,是个高度理性的作家,海勒是把自己置身于正视战后现实和反思战时生活的高度上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他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严肃、清醒、敏锐、深沉的态度由于海勒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的基础,对美国军队中的黑暗有很深刻的认识,因此他的作品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世界在科学技术、物质生活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然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是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感到困惑,认为人类存在其本身是荒谬的,在文艺思想领域,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在五十年代有很大的影响。而以贝克特,尤奈斯库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也发展起来;也对黑色幽默作家有着很深的影响。美国现当代文学是最强调标新立异的文学,一战以后出现了“迷惘的一代”,五十年代是“怯懦的十年”。到了动荡的六十年代,便出现了 “黑色幽默”这股新的思想潮流。海勒就是在这股新潮流中崛起的代表性作家。

  通过海勒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以一颗正起码的心,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大事,描写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疯狂与混乱的现实,无论是针对现实还是思考人生,都是犀利而激愤的。海勒在海勒的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现实问题强烈关注的倾向,艺术手法始终是“黑色幽默”的,表面上不动声色,把绝望、恐惧的情绪深藏在幽默的背后、在荒诞不经的故事中表现了深沉的悲哀,在表现手法上,多以夸张和讽刺为主要手段,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疯狂和混乱的现实。

  海勒是犹太人的后裔,具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积累,在《象高尔德那样好》中塑造了犹太裔老学究的形象,因为给总统写的书写了一篇书评而被白宫起用,到头来却是南柯一梦。小说反映了美国犹太人观念习俗的变化。海勒置传统结构模式而不顾,着意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体现了海勒无意于理性和非理性在形式上的纠缠,而潜心于追求自身精神主体中的人道主义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美国文学社会学家莫里斯·迪克斯坦说过:“海勒重新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为了重造历史,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场战争是他本人成长时期的伟大经历……这是因为那个时期和那场经历所遗留的尚未解答的道德之迷最精确地表现了15年后的当代生活难题”。海勒切身体验到了战争的荒诞,而他又超越了战争的荒诞,反映出世界的荒诞,这就是海勒的高明之处。

  由于海勒非同一般的生活经历,使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幽默性格。5岁时,海勒在父亲的葬礼上吃到了平日吃不到的糕点糖果,这就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美餐——死亡的联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勒在空中作战中都是与死神打交道。所以有人这样说:“死亡在海勒的心目中始终是可笑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血肉横飞、残酷无情的厌战争场面以及强烈的战和反战情绪。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也有所反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笑的。其实,我是一个非常病态的,忧心忡忡的人,我总是想着死亡,疾病和不幸。”所以说的这种幽默感富有病态的社会心理特征。

  海勒在传统幽默基础上加以创新,他采用喜剧性的态度来对待悲剧性的遭遇,通过笑声来渲泄心中的痛苦与苦闷,在嘲笑的同时,达到内心的平衡。海勒曾说过:“我们要让人们先畅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的一切。”这与亚里斯多德的净化说很相似。亚里斯多德认为通过净化,也就是渲泄,来消除内心的恐惧感与怜惘感,海勒的幽默对象是人类的痛苦和不幸,他把这种无法摆脱的痛苦和不幸作为玩笑的对象,本身就有能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只能给人以恐惧、残酷、压抑、沉闷的心理感觉。

  海勒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虽然喜欢开玩笑,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象他这样下决心要不快活,他对快活疑虑重重”。“如果他快活了,他就要弄得不快活。”海勒同其他“黑色幽默”作家一样,关心社会现实,然而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和痛苦,在自己的作品中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就形成了 “黑色幽默”以阴冷忧郁的玩笑态度来对待人间的恐怖、死亡与罪恶的特点,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独到之处。

  海勒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创作才完成了《出了毛病》。这是一部悲喜剧,写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斯洛克姆的荒唐感受。斯洛克姆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经理,由于他工作很出色,做什么都一条不紊,因而一帆风顺,受到上司的信任,不断提职升薪,受到别人的羡慕。然而斯洛克姆却得了神经过敏症,认为一定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生怕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祸事发生。然而毛病究意出在哪里呢?斯洛克姆最后认识到,正是自己的“一帆风顺”和“一条不紊”才是毛病的根源。首先,为了高薪,为了寻欢作乐,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与尊敬,斯洛克姆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丢掉自己的本性,出卖自己的灵魂,他必须忍受上司的轻蔑与侮辱,对下级也不能有丝毫的同情心。其次他得精通欺骗别人的技巧,善于把假的东西变成真实,把真实的东西变成假的。这种出卖灵魂来换取金钱和地位的作法使斯洛克姆感到很不安。因为他担心什么突然事故会落在他头上,这样他的性情变得越来越怪僻,常常受恶梦和幻觉的支配。

  《象高尔德一样好》反映的是城市衰败史,家族瓦解史。,高尔德是一个犹太后裔的知识分子,在纽约市一所独立学院教授英语。他本来打算以犹太人在美国的生活题材写一部自传,但却始终没有写出来。高尔德家族从外国移居美国,面对人地两生,就业很难的处境,整个家族靠顽强的进取精神,在美国扎了根,但是等他们过上富有生活的时候,家族内部却出现了分裂,为了自已的私利而勾心斗角,大家族眼看就要分崩离析。

  为了逃避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高尔德离开纽约来到华盛顿。他抓住时机,为总统的大作写了一篇书评,极尽吹捧颂扬之能事。由此而博得了总统的欢心,总统便邀请高尔德出任官职。高尔德经常往来于纽约和华盛顿之间,觉得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可是没过多久首都官场的生活使高尔德感到灰心丧气。发现纽约和华盛顿完全一样:过去那种使人类理性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念,已经彻底土崩瓦解了。

  海勒“绝望的喜剧”风格的形成,除了本身的经历,所处阶级等原因以外,还受到过别人的影响。海勒推崇陀斯妥耶夫斯基,称他的小说为“痛苦文学”,他还受卡夫卡等人的影响,另外王尔德·奥尼尔也对海勒文学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对这种伪装切不可掉以轻心”

  ——库特·冯尼格

  库特·冯尼格 (1922——),美国当代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以幽默风格著称,“黑色幽默”文学的又一位重要作家。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称他为“当代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之一。”开始,库特·冯尼格只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幻想小说家。《第五号屠场》发表以后,才确立了他在美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1922年11月11日,冯尼格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地安纳波利斯的一个建筑师的家庭。他从小爱好文学艺术,但是在父亲的坚持下,他于1940年到1942年在康奈尔大学主攻化学,他所学的化学知识对于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帮助,科学幻想在他的作品里占有很大成分,是他创作的一个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冯尼格应召服役,参加了步兵,1944年,在欧洲作战时,被德军俘虏,在德累斯顿一所屠宰场的地下冷藏室服役,1944年德累斯顿遭到盟军的轰炸,德国平民死伤严重。冯尼格因躲入地下冷库而幸免于难。他亲眼目睹了德累斯顿被盟国的飞机炸成一片废墟,目击过十三万五千人葬身火海的惨剧。这段经历成为其名著《第五号屠场》的题材。

  战后,冯尼格被遣送回国,回国后他一方面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人类学,并任新闻记者。1945年与考克斯结婚,1947年开始写作,并成为职业作家,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先后在艾奥华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威廉·史密斯学院任教,1970年获“美国文学艺术院奖学金,”后来被选为该院院士。1972年当选为国际笔会美国分会副主席和国家文学艺术协会会员。

  冯尼特的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主要作品有《自动钢琴》(1952)、《泰坦星上的海妖》(1959)、《夜母》(1961)、《猫的摇篮》(1963)、《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1965)、《第五号屠场》(1969)、《冠军牌早餐》(1973)、《滑稽剧》(1976)和《囚犯》(1979),此外,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狱牢欢迎你》(1968)和剧本《祝你生日快乐,旺达·琼》 (197O)。

  冯尼格是在美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十年代步入文坛的。五十年代,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还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人们对战争还心有余悸,他们普遍感受到人类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人们越来越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科学技术愈发展,而人类就越受到死亡的威胁?为什么科学技术不但不能造福人类,反而去毁灭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使美国政治经济的实力有了迅猛的增长,然而其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战后的美国统治阶级大肆宣扬“美国方式”“美国世纪”,把美国描绘成人类自由的天堂,同时又施行麦卡锡主义,残酷迫害在政治观点、个人作风方面背离统一局面的人,造成了美国屈辱的“怯懦的十年”。到了六十年代,出现了社会的动荡,对越战争、种族歧视、肯尼迪兄弟和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吸毒等等都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经过这次社会的动荡,西方传统的民族思想,民族信仰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变。西方人感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堕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无能为力。而战后的小说家们却总想去寻求埋藏在这荒诞世界里的人生的意义,尽力挖掘人生的主题。冯尼格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在库特·冯尼格最初的创作中,大都带有科学幻想的色彩,因而在人们眼里,他还只是一个科幻小说家。冯尼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动钢琴》带有明显的科学幻想成分,它的背景是未来世界。故事发生在纽约州的一个名叫伊利俄姆的城镇里,主人公是伊利俄姆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轻有为的保罗·普鲁裘斯博士。普鲁裘斯所在的公司竭力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竞争力十足,具有雄心壮志的驯服工具。虽然普鲁裘斯想保持自己个人的独立生活,却又摆脱不了公司的束缚。普鲁裘斯对周围的人都看不惯,因为他们都是机械地生活着,象一台电子计算机,一点生气都没有,就连他的妻子安蒂塔也是个“可以随便被一个不锈钢和泡沫塑料的机器人所替代”的人。

  小说所描写的主要矛盾是机器和人的冲突,冯尼格通过一个杰出的艺术家的演奏竟被一台机器所复制和模仿,有力地讽刺了自动化现代工业如何剥夺人性的社会现实。

  普鲁裘斯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当代西方人所共有的精神状态。现代西方人都竭力想保持人格的独立,实现人性的价值,但是这荒谬的世界里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上,随时都会被异已的力量所利用。他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对于未来又失去信心,只有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在怀旧的情绪中获得一丝安慰。

  冯尼格通过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访问者布拉特普尔国王的感受,对这个机械的社会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判,认为在这个荒谬的社会里,所有的公民都是奴隶。这个国王发现在美国这个物质生活富裕的国家里,人们的精神却十分贫困、感情也都麻木不仁,许多人对生活既没有目的,也没有兴趣。国王问一个公民,他们在平常都干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活着。”当问及究竟干什么时,回答是“看电视”。甚至有人花一个月的时间在浴盆里洗衣服,借以消磨时间。

  《自动钢琴》为冯尼格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调。通过简短的句子,段落和章节,变化莫测的情节,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也正是那种分裂的人物和社会的反映。

  1959年,库特·冯尼格发表了第二部作品《泰坦星上的海妖》。主人公温斯顿·朗福德是一位太空旅行家,带着他的狗到宇宙空间探索。发现宇宙环境也是荒谬的,人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仍然摆脱不了被利用、被愚弄的悲惨命运。作品揭示了荒诞不经的局面:康斯坦特虽然在宇宙空间,但仍受温斯顿·朗福德的制约;而朗福德本人却又被特拉法麦多尔人所利用;特拉法麦多尔人是为萨洛服务的,而萨洛也深感被人利用的苦恼。这样,人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都摆脱不了受人利用的命运,揭示了世界和人的存在是荒谬的。

  在作品中,冯尼格把生活的意义归结到爱上。“我们经过那么长时间才认识到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去爱在身边的任何一个能够被爱的人。”这就说明了人类要想寻求生活的意义,到外部去探求是行不通的,必须从内心深处去探索。人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并不是到宇宙环境中去寻找什么,而是应该爱自己周围的人。

  《自动钢琴》和《泰坦星上的海妖》是冯尼格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在这以后,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冯尼格的第三部小说《夜母》回到现实的题材,描写了第二次大战期间一个名叫霍华德·坎贝尔的间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霍华德·坎贝尔是一个艺术家。他本来是一个爱憎分明、正直勇敢的人。但是在一个缺乏真理、荒谬的、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人完全失去了自我,只有听任命运的摆布。既然是社会中的人,坎贝尔就不能脱离这个世界。当时德国纳粹执政。他不得不为纳粹服务,替纳粹作宣传。而同时,他又充当了美国间谍,为以后留了一条退路,但是最终还逃脱不了命运的摆布,死在战犯监狱里。他悲叹道:“我身上要讲真话的那部分成了撒谎专家;我身上的爱人变成了****狂;我身上的艺术家变成了世所罕见的类丑。”这不正是这个荒谬世界的真实写照吗?

  战争使坝贝尔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他企图逃避现实,躲进爱情的避风港,然而在疯狂的战争中,连这佯的要求都不能实现,他的妻子在俄国前线失踪,坎贝尔觉得丧失了一切希望,失去了人生的目的,最后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甚至连死亡都不害怕。

  冯尼格在这部小说的序言里说:“我们是我们伪装的东西,所以我们对这种伪装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残酷而又荒谬的世界使人不能以自已的真面目出现。不能按自己的理想,按自己的意志独立生活。《夜母》是冯尼格创作生涯的重大转折。自《夜母》问世以后,冯尼特的创作以表达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主,由科幻转向荒诞的形式,逐渐形成了“黑色幽默”的独特风格,并成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而使库特·冯尼格闻名美国文坛的是他六十年代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猫的摇篮》、《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和《第五号屠场》。

  《猫的摇篮》发表于1963年,作品以科幻小说的形式,用荒诞的手法和幽默的笔调来揭示帝国主义利用科学为战争服务的罪恶,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色彩。它描写作家乔纳为写一本名叫《世界未日》的书,而去寻找关于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时美国一些要人的资料,他结识了参加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科学家,“原子弹之父”费利克斯·霍尼克的三个孩了。霍尼克博士的儿子牛顿·霍尼克回信说:有一天,霍尼克博士哄小牛顿做“猫的摇篮”的游戏,牛顿说,他父亲跪在地毯上,紧挨着他,并且露出了牙齿,把手指上绕着的“猫的摇篮”给他看:“你看见了吗?看见了吗?猫的摇篮,看见猫的摇蓝了吗?看见可爱的小猫咪在那儿睡觉了吗?咪呜!咪呜!”父亲那可怕的嘴脸把小牛顿吓得哭着跑了出去,姐姐安吉拉打了牛顿,而哥哥弗兰克又去打安吉拉。而这位“原子弹之父”却对孩子们的打闹不理不睬,因为他认为“人不是他的专业。”“猫的摇篮”原本是指用绳子翻出花样来哄孩子的游戏,作者借此来象征一切虚假的东西。

  从牛顿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他父亲虽然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但却不了解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幸福的关系,当他亲手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时,有人对霍尼克博士说:“现在科学已经知道犯罪了。”而他却不解地问:“什么是犯罪?”霍尼克曾为美国军队发明了极其有用的武器——“九号冰”,这种武器一旦使用,全世界的水都会结成冰。霍尼克死去以后就把这项发明留给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们用这个发明换取了自己所需要东西。大儿子弗兰克以 “九号冰”为资本当上了“山洛伦左”岛上的科学发展部长。小说通过对暴君麦克凯布和博克农教的领袖博克农的刻画,揭露了政、教互相勾结,对愚昧、可怜的人民的残酷统治。小说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世界上两霸争权、科学成为杀人的工具,人民成为科学牺牲品的现实。

  《猫的摇篮》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讽刺和揭露的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即残暴的霸权主义,疯狂的军火商人,贫困落后的国家、愚昧麻木的人民群众,政、教互相勾结压迫、麻醉劳动人民。体现了冯尼格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反对殖民主义的进步的反战思想。作者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军事科学的罪恶,指出科学如果不能给人类造福,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冯尼格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的民主和强权政治给以痛快淋漓的讽刺与揭露,但是他又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发出了绝望的叹息:“一个有思想的人能对已经在地球上有过一百万年经验的人类抱什么希望呢?”

  冯尼格靠《猫的摇篮》一书一跃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尽管他自己否认自己属于“黑色幽默”派作家,但他在小说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都同“黑色幽默”文学相吻合,评论界很自然地把他列为“黑色幽默”作家。哈桑这样评论他:“部分是幻想家,同时又是一个隐晦的喜剧作家。他写出了他生活在一个死亡的世界——可怕的荒芜境界中的忿怒、罪恶和怜悯感!”

  同《猫的摇蓝》不同的是,《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反映了金钱与疯狂所主宰的美国现实社会。主人公艾略特·罗斯瓦特是百万富翁的儿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误杀了两个老人和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精神错乱。在巴黎治病时同西尔维亚·泽特林结为夫妻。战争结束以后,艾略特继承父亲的遗产,成为罗斯瓦特基金会董事长。但是不久,艾略特就开始酗酒,常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基金会的法律顾问诺曼·穆沙里看到艾略特的精神病始复发,认为有机可乘,就实施自己的阴谋,找到了罗斯瓦特家族的旁支弗雷德·罗斯瓦特,以艾略特的精神问题上诉法院,企图让弗雷德继承基金会,自己从中得利。同时,穆沙里又收买了一批妇女,诬告艾略特是她们五十七个孩子的父亲。这句话一语中的深刻地揭示出了作品的主题。艾略特在临终遗言里,把自己的遗产分给了这五十七个孩子,并且给了弗雷德一张十万元的支票。

小说一开始就写道:“一笔钱是这描写人的故事中的主角,就象蜜是描写蜜的故事中的主角一样。”这句话一语中的,深刻地揭示出了作品的主题。艾略特在参加科幻小说家的会议时要作家们“想想钱在地球上流通的那种狂妄方式吧!”罗斯瓦特家族是靠强取豪夺而发家的。律师穆沙里是个为了金钱而不惜出卖自己良心的人,他牢记老师的话:“就象一个好的飞行员一直应寻找飞机降落地一样,一个律师总应当寻找大笔金钱要转手时的机会。”因此他寻找一切机会去占有金钱。通过对这场金钱争夺战的描写,揭露了金钱主宰社会黑暗现实,讽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堕落。

  作品谴责了资产阶级对金钱的掠夺罪行:“如果一个人能做,大慨别人也能做,多亏艾略特·罗斯瓦特的榜样,千百万人可以学着热爱和帮助他们见到的任何人我们有人把人当人看,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我们应当学习这一点。”

  长篇小说《第五号屠场》是库特·冯尼格的代表作。它使库特·冯尼格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作家。这部作品在后面将作专节介绍。

  1973年出版的《冠军牌早餐》是冯尼格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了穷困潦倒的科幻小说家基戈尔·特劳特的传奇般的经历。特劳特是安装铝窗的工人,他利用空余时间写了大量的怪诞作品寄给出版商,却从来不署名,所以从来没得到过稿费。他的作品引起了百万富翁艾略特·罗斯瓦特的注意。艾略特经过一番周折打听到特劳特的住址,于是就写信给特劳特,邀请他参加中部的艺术节。特劳特与汽车推销商德韦恩·胡佛相遇。德韦恩以前因为读了特劳特的一部作品而精神失常,他从特劳特手中抢去了一本名叫 《现在可以告知》的荒诞小说,贪婪的读了起来,神经又限入混乱状态。他在酒巴间打伤了卖艺为生的儿子邦尼,还殴打所有阻止他的人,后来又冲出旅馆奔回自己的办事处,把他的秘书兼情人弗兰莘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警察赶到,制服了德韦恩。把他送住医院。在救护车上,德韦恩又恢复了正常,他想建一所健康俱乐部,但是被他伤的人却向法院起诉使他的所有财产都丧失殆尽。特劳特在这场事故中也被德韦恩咬去了半截手指。后来,特劳特就在科幻小说的外衣下探讨精神病学理论。成为著名的医学专家,并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最后在1981年去世。

  这部小说讽刺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以混乱、荒诞、讽刺、幽默的描写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把科学、思想和人的意志商品化的丑恶行经,讽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掠夺历史,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小说还贯穿了冯尼格的对把人变为机器的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之所以会把人变为机器是因为一切都为资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服务。

  《冠军牌早餐》还批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例如对于小学教师告诉学生们1492年是美洲大陆被人发现的日子,作者认为是胡说八道,因为“实际上在这个日子以前就有千百万人在这个大陆上过着完满的、富有的理想生活。而这一年是海盗们开始欺骗和杀死他们的一年。”作品对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本质的揭露。对美国种族歧视制度的批判,对人的尊严,人的本性的维护,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进步因素。

  由于冯尼格具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冯尼格创作的作品的主题都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的重大问题:科学、宗教、战争、金钱,在他的作品中,科学就是毁灭人类的真理,宗教则是给人以希望的谎言,战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疯狂和混乱,金钱则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他的作品对美国现实社会抱有强烈的批判态度,对人类的前途表现出彻底的悲观主义。他的作品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的思潮,那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危机带来人们情绪。在《冠军牌早餐》中曾写道:“让别人给混乱以秩序,我给秩序以混乱。”反映出作者已不再顺从这个社会,但这种反抗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

  冠军牌早餐》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虽然只是一种空头许诺,但毕竟具有进步的思想意义,作者是借菲尔博伊德·斯塔奇之口表达的:“特劳特先生,我快到五十岁生日了。在未来的不同岁月中,我要以托尔斯泰解放他的农奴时的那样的心情,使自己得到净化和新生。托尔斯泰解放了他的农奴,托马斯·杰佛逊解放了奴隶,我要使所有那些闸在我的和生活中忠实地为我服务过的,作品中的人物得到自由。”

  冯尼格曾写过一篇喜剧作品《明天,明天,明天》,这是一部科幻作品。写的是在2158年,因为人们发明了一种益寿延年的药物而使人口剧增,一家几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为了争夺空间而经常吵闹不休。年轻人为了让老人早点死亡,就在药物里掺假。这篇短篇喜剧的悲剧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人生充其量不过是充满了永恒的“喧哗与骚动”。

  冯尼格在七十年代还出版了长篇作品《滑稽剧》(又名《不再孤独》(1976)和《囚犯》(1979),这两部小说都是用来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的荒谬,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感伤和绝望的情绪。《囚犯》是冯尼特七十年代的最佳作品,通过主人华特·斯塔伯克一生中多次入狱的描写,其中穿插了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揭示了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美国社会混乱,疯狂和荒谬的黑暗现实,作者把这些都看成是历史的谬误,人类的灾难。1981年,冯尼格版了他的自传性文集《棕树生日》,包括了他近年来的讲稿、书信、评论和回忆录等。

  冯尼格在文体上往往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是个独具风格的作家。短句型、短章节是它的艺术标记。他把复杂曲折的情节和多层次的线索用夸张荒谬的手法安排在简短的章节中,表现出纷乱的社会现象和内心的心理活动。这样就使他的作品言简意骇,含意深刻。同传统小说中细致的情节描写以及现代小说冗长、复杂的心理描写不同,他只用寥寥数笔就能刻画出人物与环境,增加了小说明快的节奏感。这种形式本身与社会生活的节奏相合拍。在 《第五号屠场》中,小说主人公摆脱帘间和空间的约束,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空间上也任意变化,一会儿在德国战场,一会儿在美国家乡,一会儿在地球上,一会儿又在特拉法麦多尔星上,这就给人一个荒诞不经、扑朔迷离的图象,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分裂式手法”。冯尼格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都运用了上述手法。

  冯尼格作品的情节大都是荒诞的,往往带有科学幻想的色彩。这种科幻色彩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风格。如《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被外星人劫走;《猫的摇篮》中冻死一切的“九号冰”; 《泰坦星上的海妖》中关于银河系的幻想,都是荒诞离奇的。他利用科幻小说的形式使读者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不管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宇宙环境中,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将来,人生都是荒谬的,无意义的

  冯尼格往往采用“精神分裂式”手法,刻画了一批不正常、玩世不恭的人物,这些人物行为荒诞,精神错乱,但却能在嘻笑怒骂中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一针见血的揭露和讽刺。作品写了毕利被外星人所劫持,到了特拉法麦多尔的动物园,他身上什么都不穿地被放在屋顶上供人展览,当有人问他特拉法麦尔星球上最可宝贵的是什么时,毕利回答说:“是整个星球上的居民能和平地生活!你们知道,我原来居信的那个星球从一开始就进行无意义的屠杀。”他的话表达了广大人民想过和平生活、反对战争的愿望。

  冯尼格的作品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但在笑声中却包含着幽默的讽刺。他说:“讲笑话是我的行当,它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形式。我生来有讲笑话的才能。”他往往用笑话来表现疯狂混乱的资本主义世界。

  冯尼格的作品在题材上关心重大问题,在艺术手法上也独辟蹊径,然而他的作品只能给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缺乏明析、认真、准确的认识。所以虽然他所反映的都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这是由他思想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不管怎样,冯尼格以其具有典型“黑色幽默”特色的《冠军牌早餐》和《第五号屠场》这两部小说,轰动了美国文坛,成为独具一格的“黑色幽默”作家。

  把“热寂说”引入小说的后起之秀

  ——托马斯·品钦

  托马斯·品钦 (1937——),当代美国“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他是又一位杰出的“黑色幽默”派小说家。他的作品以神秘的荒诞同文学与当代科学的交织结合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937年5月8日,托马斯·品钦出生于纽约长岛的格兰克夫,成年后获取奖学金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工程物理,后来应征在海军中服役,服役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康奈尔大学攻读英文的学位课程。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在华盛顿波音航公司任职,六十年代后半期成为职业作家。

  早在大学期间,品钦就参与大学生自编的一份杂志《康奈尔作家》的编辑工作,并在这份杂忐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小雨》(1959)。他的主要作品有三部长篇小说:《V》(1963)、《49批邮票的拍卖》(1966)和《万有引力之虹)。1963年,第一部长篇小说《V》发表以后,引起了文坛的广泛注目。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并获得1963年首次颁发的“威廉·福克纳奖”。1973年完成的最新一部作品《万有引力之虹》和辛格的短篇小说集一同分享了当年的全国图书奖。

  《V》的出版使托马斯·品钦一举成名,但生性文静,喜欢独处的品钦却拒绝记者的采访,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万有引力之虹》获奖以后,他却让一个喜剧演员替他领将,而自己却没出席发奖大会。1975年他还谢绝了他的豪威尔斯奖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外界对他的了解很少。

  品钦早期的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这些短篇小说的主题同后来的长篇一样,都是写西方世界的混乱与解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创作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后期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依赖于早期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品钦的小说擅长把现实和幻想结合在一起,描写现代社会的混乱气氛中人的异化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品钦在大学时攻读过工程物理,对物理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中有明显地反映。他把物理学中的热力学和信息论的重要概念引入文学创作,形成了“熵”的理论。所谓“熵”是对分子混乱程度的质量单位。在一个孤立的,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热力系统中,“熵”会越来越大。这一概念扩展到对宇宙的认识上,出现了“热寂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热力系统,它的能量逐渐消耗完而走向混乱和死寂。宇宙中的热能在全部散发后就会冷寂下来,成为冰冷的太空。虽然“热寂”说有一定的错误和缺陷,但是对热力学、控制论、哲学都有浓厚兴趣的品钦却受到“热寂说”很深的影响。他将这种理论运用到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的能量也有耗尽的时候,西方世界的各种疯狂就是在消耗能量,指出西方社会内部的混乱,疯狂和荒谬必将最终导致死亡的命运。

  1960年,品钦在22期的《肯庸评论》上发表了短篇《熵》,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的一所公寓里,楼下的默里根为终止一个契约开聚会,邀请了他的朋友、公职人员以及与此有关的人物。聚会上一个四重奏乐队演奏爵士音乐,众多的人在喧闹和喧哗中尽情欢乐。这个聚会既没有外人干涉,也没有人退席,是一个相对的封闭系统,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疯狂、争吵和斗殴。楼上却截然相反,知识分子卡利斯托和他的女友奥巴德住在这里。当时华盛正处于初春季节,连续三天阴雨不断,温度也降低接近冰点。卡利斯托预感到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于是把自己的热量屋子封闭起来,与外界反复无常的气候、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以及混乱疯狂的社会相隔绝,形成了一个独立于浑沌之外的规则有秩序的小天地。然而这个孤立封闭的系统是很难维持的,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熵”越来越大,一只小鸟奄奄一息。卡利斯托想用自己的热量救活这只冻僵的小鸟,但他自己的能力也逐渐减弱,根本无法救活这只小鸟。正当他处于绝望的恐惧状态时,奥巴德砸开了窗子,打破了这个正在走向死寂的封闭系统。

  楼下的混乱和疯狂是美国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卡利斯托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企图以远离人世的方式来逃避这个混乱和热寂的世界,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罢了。

  1959年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小雨》讲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南部海岸受到飓风的袭击,许多人死于这场灾难,附近的军队和学生抢救生命,收拾死尸的故事。主人公纳山·莱文是纽约城市学院的毕业生,他自愿在路易斯安那州一个荒芜的地带过了三年的军营生活。他非常懒惰,既不愿行动,又不想思考,老是象蜗牛一样过一种自我封闭的生活。军营中的单调、重复、百无聊赖的生活使他感到很满意。他与外界完全隔绝,整天不是睡觉就是看一些****小说。然而一场暴风雨打破了他的自我封闭的世界。部队接到命令,抢救遭受灾难的人。纳山·莱文亲眼目睹了数以百计的死尸,看到校园的大学生在这场灾难面前不后所措,茫然惊慌时,他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同生活及外界的隔绝,意识到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封闭系统,在这样一个“封闭系统”中,“每一处都是相同的频率,很快你就忘记了频谱上还有许多别的频率,开始相信只有这一种频率才是真的。但你却不知道,外面到处都有奇异的色彩,X光和紫外线。”这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如果你今天还活着,还不时把头伸到户外去张望,你就会明白周围充溢着一种神经质,一种迅速的流动,一种近似歇斯底里的新节拍,一种惩罚性的孤独和寂寞,它属于一种陌生和狂乱的新类型。”

  莱文参加了抢险救灾的活动意味着他决定打破自己的封闭系统。他与被他救出的一个姑娘发生了性关系。但是由于他对女性的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的交流,只是纯粹的肉体接触。最后他昏昏沉沉地睡去了。他想打破那种孤立的封闭系统,却没有成功。而那种难以打破的正走向死寂的封闭系统,那种阴雨不断、充满死亡气息的环境,正是美国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悲观绝望的情绪。

  短篇小说《维也纳的生与死》的标题取自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主人公克林斯·西格尔是一个低级的英国外交官。他应邀去参加一个聚会,发现东道主拉歇尔将要离开,一个似曾相识,疯疯癫癫的名叫戴维·卢贝斯库的人抓住了他,要他接待客人。聚会变得越来越混乱。一个从安大略来的古怪的印第安人欧文·卢恩枪杀参加聚会的人,并把他们吃掉。在这之前,西格尔意识到他所面对的是一些精神错乱的人,并发现卢恩想杀人、吃人的企图,但西格尔既使在卢恩把子弹装进枪膛的时候,还是无动于衷,任凭卢恩行凶杀人,而自己却在枪声和惨叫声中离去。小说揭露了美国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讽刺了冷漠无情,人性丧失的西方人。

  另一篇短篇小说《低地》则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出美国社会下层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物的深切同情。律师丹尼斯·弗兰杰有一天没去上班,邀请了他的两个朋友,清洁工人洛可·斯夸西奥和水手皮格·鲍丁纳到他家里喝酒。他们的疯狂的喧闹使弗兰杰的妻子辛娣无法忍受,便把他们赶出了家门。洛克·斯夸西奥用他倒垃圾的车子把他们拉到了一个垃圾场,并结识了看场人波林勃罗克。波林勃罗克留他们在自己的小屋里过夜,一起谈论海上的探险故事,然后就睡着了。弗兰杰在沉睡中被吉普赛女郎纳利莎唤醒,带他到了她的小屋。最后弗兰杰同意同纳利莎呆在一起。弗兰杰的住宅以前是一位部长的房子。它的下边有一条秘密通道,是部长为了走私和搞风流韵事而挖的,这象征着外表华丽,实际上却充满了罪恶与肮脏的上流社会;垃圾场的小屋则象征了下层社会,而吉普女赛女郎的小屋则是社会的最下层,完全被排除在社会之外。弗兰杰从上层逐渐走到下层,在最低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同情下层人民的。

  短篇小说《神秘的积分》写一个叫格罗沃的孩子经常带领小镇上一群顽皮的孩子跟学校附近的造纸厂捣乱的故事。他们模仿电演上的人物组织了所谓“斯巴达克思行动”,使周围的人感到很不安。后来一个叫巴林顿的黑人家庭迁居到这个小镇子上,附近的白人都侮辱排挤这家黑人,经常把垃圾倒在黑人住宅前面的草地上,这种行为使孩子们感到气愤,但是当他们发现有的垃圾正是自己家里的时,感到羞愧无比,并无可奈何地同经常一起玩耍的巴林顿的儿子卡尔疏远了。有一次,镇子上来了一个酗酒的黑人流浪汉。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想帮助他,但第二天这位黑人就被赶出了小镇。托马斯·品钦通过对黑人世界和白人世界的对立关系描写中,表达了自己反对种族歧视的立场,并对受侮辱,受损害的黑人寄以深切的同情。品钦把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但通过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对立关系。认识到要想冲破对社会具有控制力和约束力的成人世界只能是美好的幻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品钦的悲观绝望的情绪更加深了。

  1963年,托马斯·品钦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这是他的成名作。全书共十六章,表达了“热寂说”的观点。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完整的情节人公赫伯特·斯坦西尔对“V”的追求展开的;另一条线索是围线另一个主人公本尼·普罗费恩及“整个病态团伙”的活动展开的。每个章节不象传统小说那样有过渡和联系,而是独立展开的,也不按顺序进行。作品还用时间的颠倒和蒙太奇的手法,使作品显得晦涩难懂

  主人公斯坦西尔的父亲锡德尼·斯坦西尔是英国外交部的一个间谍,死前与一个名叫V的女人关系密切。斯坦西尔在父亲留下的日记里看到一条记载:“弗罗伦斯,1899年4月:我们任何人都想象不出在V之后,和V之中有着怎样的含义:V不是某个人,而是某种事物。它究竟是什么,天晓得,不论是在此地,还是在任何别的地方,我可能永远也写不出答案来。”这条记载引起了斯坦西尔的兴趣,他决定追寻V。然而他却没有什么材料可供依据。

  V是一个不断变换身份的神秘的女人。1898年,一个叫维多利亚雷恩的英国少女同她的家人到开罗旅游,认识了一个名叫古德费罗的英国间谍,并有一段亲密的交往。这个女人就是V,而古德费罗锡就是锡德尼的化名。随后,她又在佛罗伦斯结识了三个情人,并积攒了一笔钱,准备到弗罗伦斯商谈购买一个女时髦服装商产业的事宜。1913年她又出现在马黎,人们都管她叫V。她在那里同一个巴蕾舞女演员搞同性恋。1919年她又以维罗尼卡·蒙格尼斯的化名来到马耳他,成为一个制造事端的反政府主义者。1922年她又以维拉·梅罗威因的化名出现在德国占领下的西南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又出现在马耳他的瓦莱塔。以“坏神父”的浑名布道。在一次空袭中她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下,被一群孩子肢解了。她的体肤仍然年轻细腻,头上还带着在开罗市场上买的一把象牙梳子,然而她的身体大部分变成了金属,似乎是死去了。

  V象政治斗争中的一股神秘的力量,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与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国际政治中的角色紧密联系。1898年在开罗时,正是英法两国为了争夺上尼罗河地区的战略中心肖达而展开激烈战斗的时候;在弗罗斯时又与委内瑞拉的一次小规模的叛乱有关;1922年在西南非时,牵涉了1904年德国人为征服当地土著居民而进行的一场残酷的种族大屠杀;两次在马耳他,又分别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销烟中。然而V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它还是各种事物和概念。间谍戈道尔芬向维多利亚讲述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维苏,而V就是维苏的名称.维苏处在极地的内部,充满了神奇的光和声音,也充满了野蛮的抢劫和残杀,到了那里的人都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维苏既让人感到心醉神迷,又让人觉得恐怖可怕。V还是纽约地下管道中一只母老鼠的名字。在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神父菲尔林预知纽约将成为一个死亡的城市,就到地下管道中向老鼠布道,将来由老鼠接管纽约的统治,而那只叫维罗尼卡的老鼠是最具灵性的一只。另外V还是威苏维火山,委内瑞拉,瓦莱塔等地方的名字;是一个爵士音乐俱乐部的名字……

  品钦力图赋与V更神秘、更复杂、更多样的含义。首先,作为一个女人,V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重要的主题,即人的自我本质问题:人究竟是什么?斯坦西尔生来就没有母亲,他对V的追寻也就是追寻他的母亲,而本质上却是在寻求自我,这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自我丧失,人格沦丧的现实。作品还反映了人的物化的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逐渐丧失了对物质世界的控制,反而被物质世界所控制,这就导致了人性的丧失,人的物化。

  斯坦西尔生于1901年,是“世纪之子”,V的本质,是二十世纪现实的本质,斯坦西尔对V的追寻,本质上是对本世纪西方现实社会的探索.从斯坦西尔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战争更加频繁、灾祸不断、社会更加疯狂和混乱,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几乎遭到灭绝的危险。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也巨创了西方现代文明。西方各阶层对现实中虚伪的道德正义,腐败的官僚政治感到愤怒,失望和痛苦。随着对V的追寻,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西方世界现实的本质。通过斯坦西尔对V追寻的失败,说明仅从表面上探索是无法把握当今西方现实的本质的。同时也说明,要理解当代西方社会产生的根源,如果不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本质上去分析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1-8-16 11:13
  小说还从普罗费恩及其“整个病态团伙”的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美国的现实,普费恩曾在海军中服过役,还修过公路,在纽约的地下污水管里捕杀过鳄鱼,还给一科研机构值夜班照看过实验场地,他整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在街头或地铁中走来走去。他没有家,整天在酒巴间、俱乐部、地铁和街头流浪,对待异性也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女人对他来说总是那样偶然,就象是断了的鞋带,掉到地上的碟子,别在新衬衫上的别针。”当别人问他是否在恋爱时,他回答说:“别问我们是不是在恋爱,这个词毫无意义。”他对人生、世界一无所知,只是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过日子。他自己都说:“到现在我他妈什么也没学到。”“整个病态团伙”是普罗费恩形象的扩展,他们大都是公司小职员、酒巴女郎、体力劳动者、失业者、流浪汉等下层小人物,他们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每个人都是这个封闭系统中的一个混乱疯狂的分子。他们是美国实基础的产命的人,主宰整个世界。这样,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越来越严重,物质的存在最终取代了人的存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病态疯狂,“病态团伙”的成员这样唱到:

  “美国的每个城镇都有病态的酒巴间,

  病态的人们整日在那儿消遣。

  你可以在巴尔的摩酒巴间的地板上性交,

  在新奥尔良酒巴间里玩点****的游戏,

  在凯库克·依阿威谈贝克特、谈禅。

  ……

  从波士顿到太平洋沿岸我摇来晃去,

  朝思暮想看我的酒巴间。不难看出,普罗费思及“病态团伙”正是病态的美国现实社会的产物,它揭示了当代西方世界走向混乱,走向死亡的现实。

  托马斯·品钦于1966年发表了《49批邮票的拍卖》。这部小说描写一个妇女试图弄明白深奥的特里斯特罗系统的秘密。小说讲的是加利福尼亚富翁皮尔斯·因维莱里堤去世之后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他生前的情妇欧底帕·迈斯被指名为遗嘱的执行人之一。迈斯得到这一消息后,便开始对因维莱里堤的产业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的过程中,觉察到肯定有一个叫做“特里斯特罗”的地下组织一直存在着,这个地下组织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的欧洲,它的任务是破坏、颠倒官方的通讯联络系统。这个组织现在仍在加利福尼亚甚至整个美国的地下活动着,有一套秘密的通邮标志和传递方式。迈斯发现几乎所有的线索都与这个组织有关,也与因维莱里堤的产业有关。这样因维莱里堤遗产的调查同对“特里斯特罗”这个地下组织的追踪互相交织在一起。迈斯发现,仅圣纳西斯科城一地的产业财产就无以数计,可以说,因维莱里堤是美国上层社会的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作品对因维莱晨堤的描写很少,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既使是同他有过较多来往的迈斯也对他知之甚少。因维莱里堤常打电话给迈斯寻开心,但迈斯从来都不清楚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电话里的声音也总是变幻莫测,时而是“浓重的斯拉夫腔”,时而是“滑稽的黑人腔”时而是“盖世太保军官的口气”,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因维莱里堤是一个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人性的人。他被物化了,成为无数工厂、公司、房产、金钱的化身,他的影响力超越了特定界限,即便人死了,也会化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命脉。

  “特里斯特罗”只有在黑夜里和远离大路的地方才出现,这充分说明了它地下活动的性质。这个组织是反对政府、反对官府、反对正统的社会集团,成员处在下会的最底层,是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的人。“特里斯特罗”代表了美国社会的下层,它同代表美国上层社会的因维莱里堤处在完全对立的地位上。因维莱里堤王国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系统之内的人相互隔绝,精神生活极端贫乏,物质的泛滥使人性丧失,人被物化。与此不同的是,“特里斯特罗”代表的下层社会却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世界里人还保持着人格的独立性,人性并没有丧失。“特里斯特罗”这个地下组织的口号是“我们是社会的 ‘垃圾’,但我们等待神秘的特里斯特罗。”他们为了恢复做人的尊严,恢复人的本性,表达了想取代因维莱里堤王国的愿望。

  欧底帕·迈斯是一个还没有丧失人性的姑娘,她希望爱别人,也幻想有人爱她。她始终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迈斯同因维莱里堤接触是希望从上层社会寻找人性,但是尽管她深爱着因维莱里堤,也同他发生过肉体的关系,但她却认识到因维莱里堤只是把她当作玩物而已,从来没有真正地爱过她。这就使迈斯在上流社会寻找爱的努力遭到失败,于是就认为自己应该加入“特里斯特罗”。迈斯在本质上是接近社会的下层,她对人性的探索,对爱的寻找,也就是对美国社会本质的探索。

  品钦在结构形式的安排上是新颖独特的,他先从各方面展开线索,最后由各种线索引出一个神秘的组织。在调查的过程中,迈斯越来越陷入朦胧、神秘的氛围之中。当她发现了线索想进一步调查时,却发现这些线索变得模糊、晦涩了。她的调查最终不过是一场骗局,她所继承的也不过是绝望而已。作品是对某种神秘的东西或者说含义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V》的续篇。小说主人公欧底帕·迈斯也是斯坦西尔形象的延伸或再现。这样的结构形式使作品显得模糊不定,模棱两可,有人抱怨他的作品晦涩难懂时,品钦却反问说:“为什么事物应该容易理解呢?”这说明作者对美国现实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有清醒地认识。

  1973年发表的《万有引力之虹》是品钦的代表作。后面我们将作专节介绍。

  品钦于1984年出版了《迟钝的学者》,这部书包括他早期所写的五个短篇。

  标榜“严肃的道德家”的元老级作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当代著名的俄裔美国学者、文体学家、作家和翻译家。自1940年定居美国以后,以自己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影响和培养了新一代“黑色幽默”作家。说他是“黑色幽默”的元老并不过分,《新共和杂志》曾这样评论过他:“纳博科夫是第一流的艺术家,一位具有伟大传统的小说家……自从福克纳崛起于三十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作家”。

  纳博科夫于1899年4月23日出生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官僚家庭。祖父曾担任沙皇政府的司法部长。外曾祖是俄国皇家医学院首任院长。父亲曾经是一名法官,因参与立宪民主党的领导工作于 1908年被捕入狱,1917年二月革命后任职于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爆发以后流亡到克里米亚,1919年携家迁往西欧。1922年被两名流亡的右翼君主主义分子暗杀。

  纳博科夫于 1919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俄国文学和法国文学,1922年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返回柏林充当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小演员,1937年,纳博科夫移居到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的前夕,他移居到美国,取得了美国国籍,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学校讲授俄国文学,欧洲文学和创作理论。1953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奖章,1959年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1977年7月2日病逝。

  纳博科夫不仅继承了俄国和欧洲文学的传统,而且深受西方现代派作家反传统的影响。受乔依斯和普鲁斯特意识流手法的影响,他在文学创作中讲究全篇的文体结构。在细节上精雕细刻,文笔也晦涩难懂,喜欢用冷僻深奥的词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西方评论家认为纳博科夫是福克纳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一位作家,是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最具独创性的作家。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报界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选出战后1945年至1965年间最有贡献的小说家,纳博科夫同

  海明威、福克纳、塞林格、马拉默德、拉尔夫·埃里森、诺曼·梅勒以及索尔·贝娄一同当选,这充分说明了纳博科夫在当代美国作家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纳博科夫早在1916年就开始从事俄文创作,二十年代在流亡期间,他与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伊凡·布宁同时在流亡作家中享有盛誉,多短篇小说。创作了大量作品,约有四百余首俄文诗作,六部俄文诗剧、三部俄文散文剧及许多短篇小说。但是纳博科夫最有成就的却是他的长篇小说,重要的作品有:《玛丽》(1920)、《王、后、杰克》(1928)、《防御》(1930)、 《眼睛》(1930)、《光荣》(1932)、《黑暗中的笑声》(1932)、《失望》(1936)、《斩首的邀请》(1938)、《天资》(1939)、《萨巴斯兴·奈特的真实生活》(1941)、《从左边佩带的勋带》(1947)、《洛莉塔》(1955)、 《普宁》(1957)、《微暗的火》(1962)、《阿达》(1969)、《透明物体》 (1972)和《瞧那些小丑!》(1974)。其中《洛莉塔》、《普宁》和 《微暗的火》都是引起文坛轰动的重要作品。

  1944年纳博科夫写了一部果戈理传。1951年发表了回忆录《确证》。另外他还翻译了许多作品,把罗曼·罗兰的《柯拉·布勒尼翁》、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及济慈拜伦、波德莱尔、缪塞、莎士比亚及丁尼生的诗作译成俄文,还把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俄罗伦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以及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翻译成英文。

  俄国流亡者大都是畸形发展的天才和艺术家,他们为了摆脱精神上的空虚和难以忍受的现实而沉缅在对往事的回忆以及无所事事中。纳博科夫早期的作品主要地描写俄国流亡者的盲目生活和人们的盲目爱情。作品大都流露出一种精神受压抑的失意感。

  《玛丽》讲一个流亡柏林的俄国人得知另一位流亡者的妻子从俄国到柏林,而那位流亡者的妻子正是另一位流浪者以前的女友玛丽,于是他就灌醉了那位流亡者,去车站接玛丽,但很快他就意识到玛丽已经不再是他以前的女友了,于是就在玛丽到达之前离开了车站。这是一部乡愁小说,怀乡病是流亡在外的俄国人所共有的病症。同样《光荣》也反映了这种怀乡病,写一个年轻的俄国流亡者同一名老妇人的恋爱,反映了流亡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防御》叙述一名象棋大师终日迷恋于棋术,分不清现实生活与棋局幻境之间的区别,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盘棋,最后终于神经错乱而自杀。 《天资》写一名俄国流亡诗人想为他父亲写传记,但最后竟写成了一部车尔尼雪夫斯基传记。

  《眼睛》和《斩首的邀请》是两部超现实主义作品。《眼睛》写一个同性恋者自杀后以一种古怪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斩首的邀请》是针对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而写的。主人公辛辛那提斯把世界看作一个舞台,那里有个舞台经理负责变幻舞台背景,有看守人变换时针,而有理想的青年则无法在这样的世界。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揭示了世界是荒谬的主题。书中有许多荒诞的情节,似乎受卡夫卡的《审判》和《城堡》两书的影响。

  另外三部小说的主题都是有关盲目的恋爱和谋杀故事。《王、后和杰克》写婶母诱惑侄儿谋害叔父,后来婶母患病而死。侄儿因为谋杀未成而感到宽慰。 《黑暗中的微笑》则描写一个电影院的女领票员为了想投身电影界而不惜充当一位阔佬的情妇,阔佬失明以后,她又与一名漫画家恢复旧好,并把阔佬致于死地。《失望》写一个经营失败的德国商人,在布拉格遇到一个跟他十分相象的流浪汉,就将这名流浪汉杀死,并指示妻子报案以获得一笔保险费,最后被警察逮捕,神经错乱。纳博科夫这些早期作品主题都是俄国流亡者在欧洲的生活经历,这对西方读者来说是很陌生的。所以在西方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

  纳博科夫后期小说的主题是描绘人们精神的空虚,探索幻觉的形成,主人公多是艺术家、天才、性变态者和荒诞怪僻的人,也有俄国流亡者,这些作品的讽喻常给人一种命运无常、宿命论的感觉。

  《萨巴斯兴·奈特的真实生活》叙述一名俄国流亡者为他将死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作家萨巴斯兴写部真实传记,来驳斥萨巴斯兴的秘书所写的一部歪曲事实的传记。他阅读他兄弟的作品、探索他的爱情生活和真实生活面目。但是却越来越发现自己难以理解兄弟的真实面目。这样他产生了一种幻觉,感到自己与兄弟合为一体:“我们俩也许是彼此谁也闹不清的某某人。”这部小说的主题还是在探索俄国流放者的生活。

  《从左边佩带的勋带》真实地“反映了我们都深知的那种荒谬而可鄙的政权面貌。”这部小说是纳博科夫感于长兄 1945年惨死于纳粹集中营而写的,具有现实的讽刺意义。主人公克鲁格是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帕杜克发动政变,成为埃克威里斯特国的独裁者,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要求克鲁格担任大学校长的职务。但克鲁格对政治不感兴趣,就拒绝了帕杜克的要求。帕杜克软硬兼施、先以女色诱惑他,又把他的同事抓起来,把他的儿子送到精神病院作为人质。克鲁格在这种情况下,打算屈服于帕杜克。然而克鲁格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早已被残害致死。这个打击使克鲁格神经错乱,最后因越狱反抗帕杜克而被枪杀。最后克鲁格变成了一只飞蛾,逃离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

  《洛莉塔》是一部有争议的小说,它使纳博科夫赢得了国际声誉。写的是一个叫汉贝特的欧洲中年男子,由于恋上了一个十二岁的姑娘洛莉塔而娶了她的母亲戴格瑞特,后来戴格瑞特因车祸而死去,使汉贝特没有了障碍,他就带着洛莉塔在美国各地旅行,并占有了她。后来洛莉塔同另一名男子私奔,汉贝特跟踪他们,杀死了那个男子,将洛莉塔再次占有。尽管洛莉塔已经人老珠黄且怀了身孕,但汉贝特仍然深深地爱着洛莉塔。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曾说:“没有一个情人象汉贝特那样绝望,没有一个女人象洛莉塔那样优雅迷人。”家。虽然纳博科夫一再声称他不是“道德讽刺家”,他也“没有什么社会性目的、没有道德信息。”英国文学批评家马库斯·坎利认为:“《洛莉塔》以错误的原因,被人广泛地认为是一部淫书。其实它写的只是一个少女对于一个中年人可能具有的****。”“此外这还是一部充满惊人的机智和活力的小说,写美国社会中的粗俗面,谁也比不上纳博科夫,比如说美国汽车旅馆的肮脏和荒谬,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写作题材,最后总算找到一个诗人兼社会学家的纳博科夫,把它写得淋漓尽致。”坎利对纳博科夫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作者以怪诞的手法讽喻了美国人的野心,嘲弄了美国人的某种欲望,也讽刺了对青年抱有理想的看法以及汉贝特那种无耻的个人主义。《纽约时报》曾评论说:“《洛莉塔》是一部最有趣,最哀伤的作品。”

  《普宁》引起了美国读者广泛注意和欢迎。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同美国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刻画了一个离开故乡、失去爱情的苦恼人的形象。小说描写一个流亡于美国的俄国老教授铁莫菲·普宁的生活。普宁为人温顾而怪僻,他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格格不入。同事们经常嘲笑他,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孑然一身,只好沉缅于故纸堆里,钻研俄罗斯文化和古典文学来逃避现实,流露出一股浓重的思乡情绪。纳博科夫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反感,也讽刺了当时流行于美国的心理分析学,同时也含蓄地讽刺了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普宁》从艺术手法上看,受果戈理的影响很大。普宁这个人物形象也与果戈理《外套》中的小人物阿尔卡季·阿尔卡季耶维奇有些相似。《普宁》的结尾耐人寻味,在最后一章中透露出讲这个故事的人的身份:“我”原是一个跟普宁年纪相近的流亡者,早在1911年春天就认识了铁莫菲·普宁。此后经过几十年的时代变迁,与普宁相遇过几次,最后邀请他到温代尔学院任俄文教授,但由于普宁孤僻性格终于使他忍受不了周围的一切,驾着那辆寒伧的小轿车走了,“我”去追赶他,想在十字路口把普宁截住,但却没有成功。普宁的车子“终于自由自在,加足马力冲上那条闪闪发光的公路。”

  1962年出版的《微暗的火》被人称为“纳博科夫小说中最属有试验性和最神秘莫测的一部,”小说无论从形式还是结构上都是独具风格的,前一部分是999行诗,后一部分是繁琐的注解和索引,小说近似文字游戏,多层次的结构如迷宫一样,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叙事艺术上的创新。美国著名作家玛丽·麦卡锡认为它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从赞巴拉放逐出来的国王改名金伯特在美国一家学府任教,他的邻居希德教授是一个诗人,金伯特对希德施加影响,要求希德把自己的遭遇写进诗里,后来一名罪犯误认为希德是他的判罪法官而刺杀了他。金伯特从希德夫人手中索取了希德的诗稿,诗稿其实是希德多年苦心创作的自传式回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以及现实同虚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而金伯特却对诗亡加推测和随意注释。作品以“赞巴拉”影射俄国。诗名《微暗的火》出自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中对比日月光源那句话,意指太阳比喻生命力的源泉,月亮是一种反复无常而欺骗性的源泉,它那微暗的火只是反射之光,作者把希德教授看作是太阳似的人物,而金伯特则是月亮式的人物,纳博科夫借这两个人物的对比探讨了两种作家的创作思想力,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是病态的。作品也反映了纳博科夫对社会现状结构的一种探索。

  《阿达,或热情:一部家族史》是纳博科夫七十岁时创作的一部冗长而晦涩的小说。写一个九十七岁的俄裔哲学教授回忆他一生同他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书显示示出纳博科夫渊博的知识,其中含有俄罗斯和欧洲文学史、艺术史、科幻小说以及各派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还多次出现法、德、俄、荷等语言词汇,读来晦涩难懂。

  1972年出版的《透明物体》写一名编辑四次采访瑞士,发现他以前的朋友都已去世。他本人同一名妓女结婚,因为妻子不贞而把她杀死,在监狱和疯人院中呆了五年后无罪释放,最后在瑞士的一家旅馆因火灾变成透明物体而消逝。1974年出版的《看那些小丑!》写一位俄裔流亡作家回顾一生的创作,却忘记了自己的姓氏。在创作上他的叔祖母曾指点他:“看那些小丑!来吧!玩你的游戏吧!虚构这个人间!虚构现实!”纳博科夫的自传《说吧,记忆》出版于1966年,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出色的自传之一。家约翰·厄甫代克称他的作品包含着“一些奥斯汀的优美、狄更斯的欢快和斯蒂文逊那种‘可喜的令人沉醉的情趣’再加上纳博科夫那种无法模仿的大陆性的芬芳作料。”批评家格林威尔·里克斯为纳博科夫喜欢制迷作了辩护,指出:“他的花巧手法正反映了人间生活的复杂性和表面现象的虚假性。”一批知名的作家和批评家,如福斯特、格雷厄姆·格林、约翰·威恩、乔伊斯等人都认为纳博科夫小说的主要成就在于把过去和现在,梦幻与现实、诗歌和散文以及他那独特的现实主义巧妙地溶合在一起。然而评论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另一批评论家却认为纳博科夫的作品内容空洞,文笔艰深晦涩,有一种矫揉造作的风格。纳博科夫对这场争论感慨道:“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对我作出崭新评价的人,宣称我远不是一个轻浮之徒,而是一位严峻的道德家,旨在驱逐罪恶、铐住愚蠢,嘲弄庸俗和残酷——而且施无上的权力于温厚、天资和自尊。”这也表现了纳博科夫强烈的自信心。纲博科夫曾说过:“对我而言,写小说的唯一目的就是借此提供给我那种被我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审美狂喜的东西。”

  纳博科夫对包括“黑色幽默”在内的后现代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黑色幽默”派作家品钦是他的学生,巴思、巴士尔姆等人都很崇拜纳博科夫,他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世界某些反常状态和人们的心理变态,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他是一个复杂的作家,是资本主义精神危机和西方社会思想潮流的产物,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他在西方文学界的影响,但对他的作品也要具体地加以分析和评论。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