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床头孤剑空有声——陈林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8-21 08:24
标题:
[转载]床头孤剑空有声——陈林
陈林,笔名"枯荷听雨生",1970年生,湖南人,凄厉如狼,以好勇斗狠为长,属攻击性人格——任性、好战、不雌伏于权威之下,有仇必报,从不心怯气虚,得饶人处不饶人,勇于另建王国;过分的自我关注,风风火火,缺少内敛,遇压力易发怒,安定时趋于浪漫。陈林200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艾晓明(女)先生。同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学业。曾在教育、医疗、广告、IT和新闻等行业奔忙。目前任《南方都市报》国际新闻编辑,业余从事学术研究。同时,还担任新浪网"红楼一梦"的版主。
陈林的学术定位。
陈林应该归之于"草根红学"。
1、在成为公众人物之前,陈林只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穆旦研究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通向上帝之路——穆旦对艾略特诗艺的接受》是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但无人为他招呼,找不到发表的地方。没奈何就借网络逞胜。在大学期间、甚至更早的时候,他就开始关注《红楼梦》研究,二00三年九月,在红学论坛"悼红轩"上,开始《破译红楼时间之谜》的写作,写一节粘贴一节。后才整理为《破译红楼时间密码》,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社出版。
2、陈林的成名不是名人捧出来的。陈林通过网络这种有失水准的发表阵地得意。但这种选择也不是一种失算。他在那里得到了重视——虽然以"草根"为多,或者说都是"草根"。陈林的文章在"悼红轩"出来后,那里的点击率非常高,他因此也一夜成名。
陈林的行为魅力。
陈林是继戴不凡后第二个个性鲜明的红学人物。
第一、陈林粗夯,鄙野——全不知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动不动大呼小叫,甚至贫嘴恶舌、语言刻薄;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关公脖子挂葫芦——脸红脖子粗。
陈林的博客,既给人一种回到文革时的恐惧,也给人泼皮破落户的性情。在主页,赫然入目的是这样的话语:"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必死的决心严厉警告..."、"必须公开向我道歉"、"掀翻..."、"把这骗子的画皮撕个粉碎","学术老骗子冯其庸又开始唧唧歪歪了","立即缴械投降,否则遗臭万年","我现在要拉开我的裤链了,老子叫你含什么,你就含什么","我来剥南京大学副教授苗怀明的皮","稍后以冯其庸张庆善为首的一群学术骗子会被修理"。他说:"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你不骂我,我不骂你;你要骂我,我就骂你;你再骂我,我告诉你:骂人你是业余水平,我的教练可是专家——曹頫。总之,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他说,"'红学'就是一个大粪坑","让中国每天都是愚人节","比'虎照门'更卑劣",可以记入《中华文化耻辱年鉴》,"我是新时代的淘粪劳模时传祥","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保证:半星屎渣渣都不会剩"。他作诗说:
中华有奇耻,红学列第一。
谎言传万代,自有后人来。
额手庆盛世,天天是佳节。
愚顽同复兴,狼狈共和谐。
陈林的《破解红楼时间密码》出版后,除少数几个说话外,主流红学对其进行冷处理。对此陈林的回答是:"面对拙作,他们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他们开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我权衡是否要猛烈炮轰的证据。" 陈林更说过这样的话:"百年红学是中华文化的毒瘤,是学术研究的耻辱,是学匪学霸装神弄鬼党同伐异的坛场,是流氓无赖阿谀逢迎骗钱混饭的乐园";"主流红学观点错了,《红楼梦》需要重新评价";红楼梦学会成立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红学成为一门学问,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直至今天,红学界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现在的红学热,实在是红学界最后的狂欢";红学不但学术破产,而且道德溃烂,集中体现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不学无术、人格卑劣和道德沦丧,自己研究红学的惟一目的就是全面打倒红学。
第二、陈林浮华,好名,极端,狂热——舍我其谁,扬才露己,穿上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甚至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
他坦言自己是"狂人",并说:"只有狂人才能看出中国的传统是吃人,只有赤子才能看见皇帝没有穿衣服"。他引俞平伯的话说,"并不是要说他的话就是真理,而我抱住了真理的大腿",宣扬"不管对手是什么人,不管他写什么,他尽管写去,鄙人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以把他们轻松打倒"。他看不上《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明,说孙玉明无知无畏,并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语录"说,"你算老几,我一根小指头就能把你打倒"。
阅读《红楼梦》后四十回时,他发现后四十回的作者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把潇湘馆的位置从大观园的西南角移到了东北角。他认为,后四十回出现这样的明显错误,并不是作者的疏漏,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于是,就以《我填补了〈红楼梦〉空间研究的空白》发布成果。他甚至写信给教育部、文化部,要求按自己的观点修改我国大、中、小学教材中对小说《红楼梦》的文学史描述及评价(见附录)。他鼓吹自己"戳穿了'红学家'的百年谎言","红研所、红学会对此气急败坏惊慌失措,躲进乌龟壳里充硬汉,打死也不出来,打死也不出声。"
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支持陈林观点的曹寅长女曹佳的出生时间还不明确,为所谓的一举铲平红学界,他特地个人出资人民币9999元(玖仟玖佰玖拾玖圆整),向全社会公开悬赏查证记载平郡王纳尔苏福晋曹佳之出生年月日时档案文献。他表示,所查文献如被有关国家机关证明确系合法取得、合法公示、来源真实可查,第一时间向其提供该文献复印件、影印件或抄录件(均需出示档案单位和国家公证机关核实无误之证明)者,即可获得他个人悬赏的人民币9999元。当事人双方均有权指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交验和付款事宜进行监督及公示。
因为与刘心武的观点相左,他研究林黛玉的经期和贾宝玉性早熟,研究薛宝钗和贾宝玉的性生活,认为两人很和谐,不仅会搞而且能搞,贾宝玉那活儿也不小。因为与裴钰的赌气,他津津有味地解释《红楼梦》的一些"脏"字。裴钰很欣赏鸳鸯的破口大骂,但对文字引得不全,少了一个字——"屄" 陈林于是说,鸳鸯大骂他嫂子应该是:"你快夹着你那屄嘴离了这里。" 并认为,"有这个'屄'和没这个'屄',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我的老师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妙文《没有'屄'的汉语词典》,在网上广为流传;联想起来,我觉得羞耻心过分的学者裴钰们,就是'没有'屄'的文化学者"。
第三、陈林有时也苦恼、无奈,但更多的是目光炯炯、声如乳虎。
陈林很同意刘心武的观点,"当下民间红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权威排斥。一些红学权威对民间红学研究抱有成见,在内心根本就不承认民间红学研究,看也不看这些研究成果,就觉得这些研究毫无价值"。他也对刘心武仗义执言,当专家学者将"学术规范"的锋利矛头指向刘心武时,他认为更应该反省的是专家学者们。觉得平民研究者大可不必为这种"怨妇思春"似的受虐情结所困,而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研究是否能真正进入学术的层面,广大读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明辨是非的标准。"主流有可能不实事求是,不遵循学术规范;非主流未必就不实事求是,未必不遵守学术规范。" 他还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四、陈林有时也听劝,浪子似乎勇于回头。
欧 阳健曾以十字教陈林:"得理须大度,临笔勿伤人。" 陈林说,"欧阳先生的确是学识人品一流的大学者,不但如此说,而且一贯如此做,晚生十分敬佩。""谢谢欧阳先生教诲,晚生一直渴望当面聆教,只是不愿惊扰先生试图弃绝的旧梦。请先生放心,无论今后'红学界'各类人物如何对我谩骂围殴,我一个骂字都不出口出手,看他们自取灭亡。"
陈林的观点及二次轰动。
陈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红楼梦》著作权。他认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真正作者是曹雪芹之父曹頫,也即小说早期抄本上著名的批语者"脂砚斋";而曹雪芹只是小说中部分诗词的创作者;一百二十回小说是按照从一七0六年到一七二四年这样一个真实的年代序列来逐年叙事的。不论读者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根据小说文本本身提供的时间线索,读者总是可以整理出一份一百二十回小说的年代序列(年表);种种证据都充分表明小说某些情节的确隐藏了一个真实的年代;小说明确写到的历法天象、皇家殡葬和重大自然灾害等都被标记在这里;用清代的历法天象资料和信史文献对证,可以发现历史上的那些年份出现过小说描写的情况。
根据"还原"了的年代序列,陈林查证出贾宝玉出生日期应为一七0六年六月八日(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圣诞"日)。他进一步提出,既然小说已经表明"作者=石头=贾宝玉",那么贾宝玉真实的出生日期就是小说作者本人的生日。以这个生日对比曹雪芹家世史料,寻找贾宝玉的"文学原型"则是曹寅的过继子——曾继任父兄江宁织造一职的曹頫,而元春的原型人物是曹寅长女曹佳。在确认"120回小说是曹頫编年自传体作品"的基础上,陈林细致地梳理了小说早期抄本上的"脂批",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頫,他于"甲午人日"(1774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七)写下了临终绝笔。
二00 五年,陈林35岁,刚当上爸爸不久,《破译红楼时间之谜》就出版(三月三十日)了。《新京报》潘采夫作"红学著作激情燃烧"进行报道。说"为了寻找证据论证这个惊人的结论,作者运用了红学研究、天文历法、官制民俗、八字命理、历史掌故等多方面的知识,无论本书的结论正确与否,这种综合研究、交叉论证的治学方法,为红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是毋庸置疑的。在写作上,本书还借鉴了侦探小说的写作方法,逻辑推理深入浅出,悬念设置层层叠叠,使该书读起来颇有趣味,体现了青年新派学者大众化的写作理念。本书有极强的逻辑性,如读者不勤于质疑,而是进入作者预设的前提与语境,往往会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被其观点所征服。读者不可不察,勿谓言之不预也。"
陈林的文章在网络发表时就曾经轰动,而潘采夫文又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网络媒体纷纷转载。紧接着,形成了以《新京报》为主要阵地、各类红学观点重新逐鹿的"战场",一时硝烟弥漫、金戈铁马。新浪网关注此事后,当天点击率就达1000人次。不过,这一次陈林的被关注不仅有"草根",也有大腕,如胡文彬就表示,自己很尊重陈林扎扎实实的学术风气。该书曾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胡文彬在会上进行了激情洋溢的演讲,表示陈林的了不起在于"敢于打破铜墙铁壁的主流红学"、"就像一把刀子插进了红学研究的心脏,让每个人都要颤抖"。刘心武也说"陈林的论证很严谨,挺好的 "。
陈林的被批评。
陈林太火辣、太没规矩,于是天下汹汹,骂名四起。
有人警告他说,"不要把自己装扮成'勇士',无知、浅薄、愚蠢和狂妄这些词汇,最适合的就是你陈林。你这样谩骂下去,你永远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和尊重。你那一点点所谓的学术成果,也永远只是你孤芳自赏,聊以自慰的工具。陈林,你想靠这样的方法去赢得'名声'和'荣誉',我告诉你,在中国你行不通,因为中国人都是懂得道德的人,而你现在的言辞,完全不道德。"
有人问陈林:"你现在有没有接招的手段?"他答:"让他去查曹佳的生日,不用废话。" 另有人于是说,"你只会让别人去查。你自己查过没有?" "如果你查过,就把资料列出来","你听说过'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吗?你悬赏查证,说明你还没有查证,为什么不没有胆量去查证呢?"
此外,蔡义江批评他钻牛角尖——"要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一定要把一些证据和说法搞清楚。周思源批评他一开始就用了错误的材料,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并把其论证方法称为"陈林现象"。即:一些读者或学者在发现某种现象之后,便得出一种结论,然后死死地咬住这种结论,利用各种材料来印证自己预设的结论。如果材料不符合,甚至改造材料来论证结论。陈维昭批评他"随意地使用'主流'一词",导致伪命题的产生。
陈林之《论主流红学全面破产》一文,《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曾收入,属近年来所谓"草根"红学得到的最高礼遇。但同时《新华文摘》亦转载周思源之反驳文章——《谈〈红楼梦〉作者为曹頫的观点站不住脚》。
陈林有些本领,但不像他自己标榜的那样玄乎。因为他的研究方法与提法都有借用他人的问题。如:他已经承认,是读到了周文康运用八字命理研究《红楼梦》的两篇论文,受其思想方法的触动,才形成自己的观点。又如:杜景华曾作《〈红楼梦〉人物生辰补谈》,认为《红楼梦》人物的生辰都与我国的民俗节日有关,或者说与许多民俗节日正暗合,并且又恰如人物某种身份,指出贾宝玉的生辰是"药王圣诞",且说明其来源。而陈林强调宝玉的生辰是"药王圣诞",估计是通过读杜景华文才知道的。但这一点他没有说。
注:《“治”红学的那些人》是张义春从有无趣味的角度,为一些个性峥嵘的红学人物而作的评传。从2008年7月起,该稿将陆续在红楼艺苑发出。
关于作者:张义春,男,山西应县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山西电大大同分校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附一:陈林"百年红学是中华文化的毒瘤,是学术研究的耻辱"
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国,我从来没见过比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及中国红楼梦学会这两个机构更可耻、更可笑、更可悲、更可怜的所谓"学术团体"了。
这两个所谓的"学术团体",是围绕"红楼梦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红学",而组建起来的。如果把王国维先生于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算作现代"红学"乃至现代学术的开端,那么现代"红学"至今已走过整整100年的里程了。
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红学家刘梦溪先生所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上许多第一流的人物都程度不同地卷入红学,如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顾颉刚、俞平伯、吴宓、陈寅恪、沈从文、郭沫若、王力、巴金、茅盾、冰心、张爱玲和林语堂等;此外,百年红学又是学者们"打架打得最多的领域"。
所谓的学者们至今还在"打架",而且看起来远远没有结束的苗头。
所谓的学者们打了100年,打出什么名堂来没有?真可悲,真可耻,真可笑,真可怜,他们甚至连"红学"这门学科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余英时先生说:
举例言之,《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脂砚斋又是谁?他(或她)和原作者有什么特殊渊源?这类基本性的问题在考证派红学中虽有种种的解答,但由于材料不足始终不能定于一是。
可是,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难道仅仅是因为"材料不足"吗?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红楼梦》"高级发烧友"王蒙先生在他2005年7月出版的最新大作《王蒙活说红楼梦》中写道:
红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问,它与我们接受新学以后引用的以拉丁语名词为本源的许多概念,比如地理学、物理学、哲学等都不一样,它是非常中国化的一门学问。不是一门严格的科学。它不完全用严格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如归纳或演绎,也不完全用验证的方法来研究。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感悟,一种趣味,一种直观、联想、推测或想象,而这些都是不那么科学的。
拜拜啦,"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所谓的红学家们用的方法"不那么科学" ——不实事求是,不讲学术规范,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多么可耻!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多么可怜!偏偏是两个可耻、可笑、可悲、可怜的"学术团体"及其代表,"实事求是""学术规范"叫嚷得震天响!我说,像冯其庸、张庆善等不学无术、谬论频出的学术骗子,呆在家里自欺倒还罢了,出来骗人能骗到谁呢?
像冯其庸这种不学无术的骗子竟然还有吹鼓手吹捧为"当代脂砚斋"呢,太可笑了——这种不学无术的家伙竟然在《红楼梦大辞典》里编写"除夕朝贺"的词条,竟然公然为丑陋怪诞的假文物"曹雪芹墓石"一再张目,竟然妄论朝廷的凶礼只管官员不管百姓,竟然妄断现存后40回《红楼梦》是续作,腰斩巨著!
尽管百年红学狗屁不通,但它仍然能够成为无数骗子晋升牟利的工具。据《财经时报》2005年11月25日刊发的题为《"红学"的产值统计》(记者黄振伟)一文报道:"红搂梦研究所副所长孙玉明告诉记者,保守地估计,每年的'红学'著作都应该在二、三百本之多,而论文更是无法统计。而当记者追问为什么每年会有如此之多的论文产生时,是不是与个人评定职称以及其它利益有关时,孙玉明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只是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据记者在北大图书馆所作的调查表明,2003年,红学论文有338篇;2004年,红学论文有391篇;2005年还没有结束,但已发表的红学论文就有256篇之多。这种调查仅仅限于北大图书馆,如果把全国所有图书馆及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做个彻底的统计,得到的数字肯定是天文数字。"
我的天呐,在这天文数字的文章中,究竟有哪一篇解决了哪怕最基本的一个红学问题?这可怕的学术垃圾堆究竟养肥了多少可耻的学术蛆虫?
有清一代致力于经学研究的学者,"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因为他们的实事求是,所以我们才能读懂难懂的古书,才能辨伪存真,才能为往圣继绝学。对不起,所谓的红学家们究竟在哪一个层次上让广大《红楼梦》的读者真正深入了作品?以你们之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红学家的存在,红研所和红学会的存在,为百年中国带来了一连串最可耻、最可笑、最可悲、最可怜的后果——腰斩巨著,败坏学术,误人子弟,荼毒人心,损害国家。难道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吗?
附二:陈林"关于彻底修改我国大、中、小学教材中对小说《红楼梦》的文学史描述及评价的章节文字等事宜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的公开信"(节选)
教育部、文化部部长及有关人士:
...
多年以来,研究小说《红楼梦》的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通读者都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现存后40回是高鹗或其他不知名的作者所续写。尽管学术界在关于曹雪芹的生年卒月、芹系谁子、生平和创作经历、小说早期抄本上作批语的脂砚斋是何人等问题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上述两个"主流观点"却写进了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大多数民众的"文学常识",甚至成为从事"红学"研究的一个前提基础。
然而,这两个"主流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现存后40回为续写——完全不能得到任何实证的支持与验证。换言之,这两个观点从学术乃至"证据法"的角度来说,完全不能成立!这两个观点是历年来一些权势人物严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完全不遵守学术规范,通过曲解材料、强行论证、甚至伪造证据等方式,并利用他们所掌握的话语权,强加给公众的。
关于这个问题,2006年6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破译红楼时间密码》作了详细深入的辨析。作者陈林在论著中指出,现存120回小说《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之父、曾任康雍年间江宁织造的曹頫,小说就是曹頫的自传性作品,小说早期抄本上作批语的脂砚斋就是曹頫化名。
陈林得出这一反众议的结论,在于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凡立一义,必凭证据",通过细致深入的小说文本研究、严谨扎实的史料梳理辨析,以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揭示并论证了在120回小说情节之下所隐藏的从1706年到 1724年这样一条真实的年代序列。
...
可以预言的是,如果陈林的论证结果得到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的验证和支持,必将对红学研究的现有格局,即对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研究阐释,以及结合小说作者生平创作经历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评价其文学史地位,必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为此,我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乃至全社会发出公开呼吁:
一、请教育部、文化部立即着手组织专家队伍,对陈林的论著《破译红楼时间密码》进行严格审查论证,并及时向全社会公布审查论证的结果。我慎重建议,专家队伍应由法学专家、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专家、中国古代民俗学专家、清史专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
二、在确认陈林的论证结果证据确凿、完全成立的基础上,请教育部、文化部立即着手组织专家队伍,彻底修改我国现行大、中、小学教材中对小说《红楼梦》的文学史描述及评价的章节文字,修改官方学术机构出版的各类辞典及百科全书中对小说《红楼梦》的文学史描述及评价的章节文字。
三、强烈呼吁立即停止审批任何官方学术机构中的个人和团体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现存后40回是续写"为前提进行的学术专题研究课题申报以及经费划拨。我认为,任何官方学术机构中的个人和团体今后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现存后 40回是续写"为前提进行学术专题研究继续申报课题计划和研究经费,均涉嫌诈骗学术经费。
四、强烈呼吁教育部、文化部组织专家队伍,对所谓"小说早期抄本上重要批语者的畸笏叟",所谓"靖(应鵾)藏本",特别是所谓"曹雪芹墓碑(墓石)"等重大造假骗局进行严厉审查,彻底查清假文物的出笼经过,给文化界、学术界一个明确的交待,还历史一个清白。如有关人员主持或参与造假行为构成诈骗罪,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学术研究是庄严的文化教育事业,关系到祖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关系到当代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因此绝不应该容忍学术骗子假公济私,诈骗学术经费,制造和传播谬论,混淆视听。事实上,所谓的"红学"研究从整体上来看,已经堕落为"二十世纪最大的学术丑闻",腰斩巨著,败坏学术,误人子弟,荼毒人心,损害国家,以至于民怨沸腾。我在此发出公开的呼吁,期待并欢迎教育部、文化部联合专家队伍的严格审查,并愿为此承担一切应负的法律责任,坦然面对一切不可逆料的可能恶果。
by 张义春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