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五月之歌(歌德) [打印本页]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5-12 22:37     标题: 五月之歌(歌德)

五月之歌(歌德)

自然多明媚,
向我照耀!
太阳多辉煌!
原野合笑!

千枝复万枝,
百花怒放,
在灌木林中,
万籁俱唱。

人人的胸中
快乐高兴,
哦,大地,太阳!
幸福,欢欣!

哦,爱啊,爱啊,
灿烂如金,
你仿佛朝云
飘浮山顶!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啊,姑娘,姑娘,
我多爱你!
你眼光炯炯,
你多爱我!

像云雀喜爱
凌空高唱,
像朝花喜爱
天香芬芳,

我这样爱你,
热血沸腾,
你给我勇气、
喜悦、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愿你永爱我,
永远幸福!

钱春绮 译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5-12 22:39
文学的发展还是很大地。歌大师的这首名作,今天看来也就是中学水准吧。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9-5-12 22:42
我在Google找这首诗,发现玛雅咖啡最近也有人贴这首诗,真是不谋而合了
作者: weili     时间: 2009-5-13 10:48
从诗歌中找寻歌德的爱情芳踪
  
  德国诗人歌德(1749-1832)在《要素》一诗中提纲挈领地标明,要想作一首真正的好诗出来,“最要紧的乃是爱情”,其次是酒、“武器之声”和适当的“憎恨”,这首诗写于1814年,诗人时年65岁,经历过了多次爱情,写出了多篇绚丽夺目的爱情诗篇。
  
  我手上这本薄薄的《歌德抒情诗选》由钱春绮先生翻译,定价五角五分,从孔夫子旧书网斥资两元购得,1981年的第一版,84年第四次印刷,印数41万余册,真是吓人,那是一个诗歌和哲学的时代,人们单纯得可爱,几乎每个人都以文学青年自居,张口闭口黑格尔和康德,辩论务以吓倒别人为目的,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年代。
  
  歌德的第一个恋人是一位牧师之女,弗里德莉克.布里翁,那时诗人不过二十岁上下,在少男少女最好的年纪,两个人相爱,歌德写出这样的诗句:
  
  我的心在跳,赶快上马!
  想到就做到,毫不踌躇;
  黄昏已摇得大地睡下,
  群山全都挂起了夜幕。
  (《欢会和别离》)
  
  一个恋爱中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他慌慌张张地要去另一个村庄与心上人约会,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心情又兴奋又紧张。
  
  《野蔷薇》由一首民歌改编,有着浓重的folk song的味道: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那样的娇嫩可爱而鲜艳,
  急急忙忙走向前,
  看得非常欢喜。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少年说:“我要来采你,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
  让你用不会忘记。
  我不愿被你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这首诗,总让我想起《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山有扶苏》一诗:
  
  山有乔松,
  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
  乃见狡童。
  
  游龙即红蓼,因其根如龙故称“游龙”,这首诗跟歌德的诗一样,也有花有草,有顽劣的少年,有不可知的爱情。这时歌德与弗里德莉克的爱情即将,或者已经分崩离析,大概觉得姑娘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最纯洁的爱情给了他,在走向分手结局的时候,暗怀的一种歉疚和忏悔。在恋爱中,诗人思念弗里德莉克的时候,他说:
  
  可是在寂寞的亭中,
  我想,愿她也来到!
  我要将葡萄馈送,
  而她—拿什么还报?
  (《灰色的阴郁的朝晖》)
  
  这首诗又多么像是《诗经.国风.郑风》中的《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桃报李,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穴,恋爱中的男女总有一种错觉,以为爱情可以永久,“永以为好”其实是不可多得的幸运,对于生性敏感而多情的诗人歌德更加成为不可能之事。
  
  但是歌德还是写出了这样灿烂明亮的诗篇:
  
  自然多明媚,
  向我照耀!
  太阳多辉煌!
  原野合笑!
  
  千枝复万枝,
  百花怒放,
  在灌木林中,
  万籁俱唱。
  
  。。。。
  
  哦,爱啊,爱啊,
  灿烂如金,
  你仿佛朝云
  飘浮山顶!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五月之歌》)
  
  这首诗初看之下不仅觉得眼熟,而且耳熟,眼熟是因为想到了王小波在《我的师承》里提到的一句译诗,他说,“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耳熟是因为贝多芬的《欢乐颂》瞬时飘来耳际: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巧的是这首《五月之歌》同样曾由贝多芬谱曲,这首歌颂春光、自然和爱情的颂歌也曾被人广为传唱。有这样的因为爱情而诞生的辉煌诗歌,我们几乎就快要原谅诗人过分的多情了。相较于普通人,诗人的爱情是不是分量更重一些?歌德曾将弗里德莉克的芳名写入诗里,让她随诗歌一起流传,让读者在二百年后的今天还知道歌德曾经的恋人,知道两个人曾经有过的爱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弗里德莉克的结局,她受到爱情破灭的伤害后生活如何?是否幸福?嫁到了什么样的男人?当一个人年龄渐长,生活的憧憬渐渐变得卑微,当爱情成为一种奢侈品,我们更愿意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粥一饭里的恩情,而不愿看到激情燃烧的璀璨烟火,谢幕后无尽的凄凉寂寞。
  
  歌德重整旗鼓,迅速投入了新的爱情,这次他爱上了一个银行家的女儿丽丽.薛涅曼,并为她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做《新的爱,新的生活》,这名字在我看来有些无耻了,我很想劝告他:“就算是装,你也要装得像一些吧!”中国古代文人死了老婆要纳后妇,尽管迫不及待,总是装得很像,要写一篇《思旧赋》之类的文章应景,以示自己不忘旧情,欧美人大概性子直,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去骗人,倒也简洁可喜。
  
  但是歌德和他的丽丽并不能双宿双栖,大概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小姐毛病太大,歌德常限于痛苦的境地,离开情人,思念她,和她在一起,生活方式并不能苟同。他说:
  
  你为什么硬要把我带到
  那豪华之处?
  我这好青年在寂寞深宵
  不是很幸福?
  
  歌德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剧作家、诗人,还是个卓有成就的自然学家,德国的法布尔,并且比法布尔早了好几十年。这样一个把心灵交付给大自然,交付给情感和思想的人,他怎么能够容忍在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合浪费生命?
  
  1776年,歌德应聘至魏玛公国参政,认识了大他七岁的斯坦因夫人,并迅速忘掉了那个丽丽,斯坦因夫人风度优雅,具有迷人的魅力,歌德为她写下了同样迷人的爱情诗篇:
  
  你又把幽谷密林
  注满了雾光,
  你又把我的心灵
  再一次解放;
  
  你用慰藉的目光
  照我的园邸,
  就象知友的眼光
  怜我的遭际。
  
  这首诗被称为“最美的月光诗”,曾由舒伯特将之谱成曲子,本来写月色就是讨巧的手法,古往今来,对月色的艺术描绘很少有失败的,更何况是歌德,更何况诗人将对斯坦因夫人的爱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成为了抒情诗中的绝唱。我不免想起林怀民云门舞集的舞蹈《水月》,异曲然而同工,同样带来岁月静好的安宁幸福感受。
  
  梁宗岱先生的译诗是这样的:
  
  你又把静的雾辉
  笼遍了林涧,
  我灵魂也再—回
  融解个完全;
  
  我遍向我的田园
  轻展着柔盼,
  象一个知己的眼
  亲切地相关。
  
  我不得不说,钱春绮先生更胜一筹,因为他的译诗里不仅有光影流动,情感的起伏也更加真挚动人。比起梁宗岱先生,钱春绮先生不过是杂牌军,先是学医,因医学德文,因德文和崇尚自由的性格改行做译著,而且是个个体户,直到1995年上海文史馆接受他吃上皇粮之前,一直靠翻译养家糊口,生活一度艰难万分。梁宗岱先生在文革中受到巨大冲击,一度入狱,其他时候做北大、清华、复旦的教授,名利可谓不薄。在本书的译者后记里面,钱春绮先生虽也抱怨文革中他损失了大量的图书资料,然而并非牢骚满腹,反而劝告青年人读一些德文,有助于更好地领会歌德诗歌语言的精雅美好,他谈诗中的音乐性,谈德文中轻重音,抑扬格的变化,谈得津津有味,其实读者大多根本不懂。能够忘却或者淡化自己的痛苦,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这样的人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吧!或者,诗人之心,适合于写诗,译诗。
  
  再比较一首《浪游者的夜歌》:
  
  群峰一片
  沉寂,
  树梢微风
  敛迹。
  林中栖鸟
  缄默,
  稍待你也
  安息。
  (钱春绮译)
  
  一切的峰顶
  沈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着罢:俄顷
  你也要安静。
  (梁宗岱译)
  
  高下立判。钱译最美的并非是他所津津乐道的韵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他能够将原著的感情和风格不露痕迹地展现出来,“安息”一词,比起“安静”,几乎有一种震慑的力量,冯至译里尔克《沉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异常惊怖,有时空倒错之感,似乎死去的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钱春绮译《浪游者的夜歌》倒是无须惊恐吓人,原诗风格平静而哀伤,但是这么短的诗,一寸短一寸险,要做到翻译的平静,而决不流于平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歌德三十九岁时,爱上一位制花女工并娶了她,六十五岁时,爱上小他三十五岁的舞蹈演员玛丽安涅.封.维勒玛,其实对于二百年后的读者来说,他爱上谁已经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八十多年的生命中,他献给我们两千多首诗歌,这还不包括《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不朽的名篇。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