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持!
贴这个小说,是因为刚好有人发了个短评。想起来了,就贴了过来。
附:
《这一方杀机四伏的天空》
(xiaoyan.com)
慕名
发表时间:2008-11-24 07:00:42.0 字节数:3441
要说二00八年最大的事,一是金融危机,二就是巴拉克·奥巴马的当选美国总统了,与抛世人于风口浪尖的金融危机不同,巴拉克·奥巴马像一头非洲狮子搅动了美国的政坛,不仅成为“上帝垂青的人”,还让所有的美国人 “嗅到了空气的改变”,更引起全球轰动效应,令世人都为之一振。
有非洲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当选了美国总统,嗅到了空气改变的又何止于美国人!
因为读过笑言的《杀人游戏》小说,多多少少了解了所谓的种族主义现状。现在奥巴马的当选,是不是意味着种族歧视不复存在,这篇小说存在的背景已成为了历史呢?对此,从不关心政治的我抱了极大的好奇和期待,不由自主地关注上了奥巴马。
事实证明,向往平等自由人们的高兴尚为时过早。媒体最近曝光,自从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美国国内已发生数百起种族事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4名大学生承认书写了反奥巴马言论,其中包括“让我们击中他的头部”;美国缅因州的一家商店,消费者可以就奥巴马被暗杀的日期打赌,其中赌博说明上注:刺杀、枪杀、路边炸弹,都算数。在该州,还有人把黑人模型吊在树上;亚拉巴马州大学教授玛莉说,有人撕下了她办公室门上贴的奥巴马一家海报,她贴上新的海报,结果新海报又被写上死亡威胁;在纽约,一位黑人少年说,4名白人在选举夜用球棒殴打他;在匹兹堡郊区,一名黑人表示,有人在他汽车上贴上纸条威胁说,“既然你投票给奥巴马,那就小心你的房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甚至有学童高唱“暗杀奥巴马”!这一系列事件,把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又一次凸显出来。
天空中的喜气尚未散去,已然阴霾密布杀机四伏。
大洋彼岸发生的这一切,于此在的我,产生蝴蝶效应是永远不可能的,但最大的效应是,《杀人游戏》再一次出现在了我的脑海,再也挥之不去。
遂重读《杀人游戏》。这一次,感触更深,叹赏不已。
小说若略读,加籍华人男女相识,开始了相恋,最后分手,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但细读,就会发现,它更讲述了--谋杀。可不是嘛,此小说,几乎是通篇谋杀。案发地点:全球最适宜居住地,也是众多人种聚集地的加拿大。三个案例。一,杀人游戏。一个简单而刺激的游戏,完全虚拟。二,墨西哥妈妈杀女,“姚海平顺手就递给她一份。你看新闻版,数以万计中国制造的玩具被召回。你再看本地人物版,白洁亮医师积二十年经验,开设有能力植牙的中国牙医诊所。你再看看娱乐版,墨西哥妈妈在浴池溺死亲生女儿……”由此,游戏不再虚拟,它在一步步向现实挂靠。三,加籍华人沈茹杀女。“什么?居然有这么残忍的母亲?”听墨西哥妈妈浴池溺死亲生女儿新闻听得直咋舌的沈茹也如法炮制地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露西。由衷感叹,《杀人游戏》这名,取得实在高明!
由此知道,作者在小说中安排了两条线。明线乃爱情。暗线则是谋杀。明线里作者很精彩的一笔,我觉得很有必要提及。那就是当杀手游戏中结识的沈茹鲁宁,情感发展顺利,鲁宁也作出了接受沈茹孩子的决定时,一切都似乎开始落入俗套,这是决定小说成败的关键时刻,也是体现作者功底的时刻,因为它表明我们亲爱的读者们开始审美疲劳了。笑言是永远不会让读者乏味的,他出手了,安排了一个悬念,“不,你不能!沈茹忽然提高了嗓门。你怎么了?没怎么。沈茹调整了一下坐姿。说实话,我的孩子我父母都不能接受。”让沈茹近乎神经质的强烈反应又一次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成功地保持了大家的注意力,直到黑女儿的出现揭开了谜底。谜底揭开时,也是两人的爱情戛然而止时。
不过,真的结束了吗?没有,弦已断,情未了,真正的冲突才开始!作者设置的一明一暗两根线,交错时刻到了。
此时,一直若隐若现的暗线,猛然跃升,焰火般擦亮了小说的方向。小说开端着了很多笔墨的杀人游戏开始释放它的全部价值。第一轮,沈茹,忐忑不安,懵懂,慌乱,另一位杀手鲁宁虽然也同样,但,帮助她“把谎扯得非常圆满。---而正是由于这谎言,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进入了状态。”“第二轮开始,抬起头来的沈茹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慌乱了,整体局势清晰明朗,谋略了然于胸,杀机腾地升起。”两个人配合下,“几轮下来,她的决断与鲁宁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平民们杀得片甲不留。杀手却毫发无伤,大获全胜。”沈茹杀手心理在杀手游戏中一一道来,为后来的谋杀作了及时又极到位的铺垫。
而“姚海平顺手就递给她一份。你看新闻版,数以万计中国制造的玩具被召回。你再看本地人物版,白洁亮医师积二十年经验,开设有能力植牙的中国牙医诊所。你再看看娱乐版,墨西哥妈妈在浴池溺死亲生女儿……”,小说开端便出现的墨西哥妈妈杀女,作者埋下的这个伏笔,更是一个暗示,和虚拟的杀人游戏一起推动了暗线的延伸和跃升,最后有了沈茹作出抉择,“卫生间里,露西在喊妈咪。池水越来越高……”,墨西哥妈妈杀女的场面重现。
一明一暗,起伏间,读者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所用笔墨很少的黑女孩露西身上。所以,可以这么说,本篇的主人公,是露西,而不是沈茹,更不是鲁宁。
可是,矛盾出来了。俗话说,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人呢!一个原本简单而刺激的游戏规则,却被演变成一项可怕的生存法则。是自私还是无奈?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露西的黑孩子身份就此凸现了出来。
露西的母亲沈茹,一个很优秀的女子,因为遇人不淑,生下了露西,又因为种族歧视,她不见容于家庭和社会,爱情也处处受阻,开始--结束,结束--开始,每一个开始后面的结束都在注定她的爱情进入了死循环,她一生势必孤苦无依。对今日的果昨日的因的她其实一直了如指掌,出于人伦天性对解决问题却一筹莫展,即使在姚那儿听到了墨西哥母亲杀女一事后,有了触动,但仍然把这可能解决自己困境的信息讳莫如深地放入了记忆库里。但是,通过杀手游戏,消极忍受的她的隐藏性格中的果敢在最短的时间里彰显了出来。且由杀手游戏,一直抑郁的她第一次享受到了杀手的刺激和把握命运的喜悦。当爱情披着五彩霞衣走来时,她眩惑了,迷失了,恶念陡生,墨西哥杀女的信息如毒蛇从她的大脑深处游曳了出来,向着那爱情的最大障碍物--黑女儿露西吐着引信,最后她和鲁宁组成的鸳鸯杀手,从虚拟游戏攻无不克的谋杀,转向了现实中的谋杀,意图谋杀自己的女儿!
此案例中,鲁宁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多保重!鲁宁道别时沉吟一下又说,或许,你还得再找一个洋人。”鲁宁临别时一个看似善意的建议,导致了沈茹的杀心萌动。“鲁宁听她这么说,索性坦白说,对不起啊,我没料到露西是个黑孩子。不是我自己有偏见,而是我没有勇气面对别人。我无法领着她回去见父母,说这是我的女儿。在我和你组成的家庭中,冒出一个黑女儿,怎么都觉着别扭。我无法说服自己……”这一句,更撕开了一个真相,那就是种族歧视。
露西只是一个无辜孩子的事实,大大渲染了小说的压抑沉重悲情氛围。而作者超强的构思和表现能力,更令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或明或暗地现了出来。如一些真相,如一些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露西的象征性自不必提,就鲁宁这个人物来讲,也极具象征性,他既可以是一个阶层的缩影,也可以是美好(譬如爱情)的化身,也可以是刽子手的一个。他不仅使爱情和谋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发生密切的关系,还使相依为命的母女完全对立起来,导致了人伦悲剧的发生,更推动主题思想深化。在我看来,此篇小说最大的冲突也是最大的成功在于,通过鲁宁把种族歧视和天性人伦放在了对立面,给读者的内心强烈的冲击。其触手可及毫不艰深晦涩的文字,比锐利辞锋更技巧更艺术地,诱导着人们不由自主地去审视去反思种种病象,正因为这样,这篇小说迥然于一般悲情小说。
露西会被谋杀吗?小说没有交待,会不会又有一个意外发生呢?谁也不知道。但露西的命运让所有关注她的人揪心,正如圣经中所言,“我们(黑人)也是上帝按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众生皆平等,肤黑不是罪。种族歧视制造的悲剧够多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次意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周光凡分析奥巴马成功时,得出其“淡化肤色是个高招”。确实如此,竞选过程中,奥巴马并未将自己定位成“黑人竞选人”,而是“碰巧是生为黑人的竞选人”,其政治主张突出的是不同种族的团结与融合,并非争取某个特殊种族的特殊权利。现在想想,淡化肤色实在是奥巴马的聪明所在!
但是,从目前美国国内数百起种族事件看来,淡化肤色怕只是奥巴马的一厢情愿。
http://www.xiaoyan.com/title/title_disp.cfm?tn=22749&c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