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随笔] 黄金分割率与人生哲学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独善斋主

#1  [随笔] 黄金分割率与人生哲学

黄金分割率与人生哲学



黄金分割率,0.618033988…,是一个神奇的无理数。它不但在数学中扮演着魔幻般的角色,在建筑、美学、艺术、音乐,在几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里,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

三千六百年前,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把黄金分割用在大金字塔的建造上。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理德第一次用几何的方法给出黄金分割率的计算。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把黄金分割溶于他们的绘画雕塑。贝多芬、莫扎特、巴赫在他们的音乐里流淌着黄金分割的完美和谐。人体最适应的温度乃是用黄金分割率切割自身的温度,仁慈的造物主亦用黄金分割打造漂亮女孩们亭亭玉立的身材…。

中国的古人虽不知这个神奇的数字,却给我们留下不少至理明言: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这些古代哲理,都隐喻着黄金分割的精髓。明朝李焕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耳。”国画、书法讲究“意到笔不到”,笔到则太露,意到则回味无穷。和盘托出是一展无遗,而留白或枯笔,亦即只托出一大半儿(0.618)就给人留以想象和发挥的余地。国画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太不似则欺世。”画的太似则成为“死画”,缺乏精气神,太不似则是“瞎画”,纯粹糊弄人。那么妙处就在于把握“似与不似之间”的分寸,黄金分割率或许是大师蕴于心间的尺度,寥寥数笔,便见神韵。白居易的千古绝唱《琵琶行》,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到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盘”,突然间,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忧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沉寂,给聆者带来得惆怅比激烈的合弦更强。乐曲里的幽怨悲苍,非空明无以渲染,非静穆无以烘托。此诗不仅道出了“善乐者希声”的真谛,细细品来,你还会发现从有声到无声,又从无声到有声,恰恰转折在黄金分割的那段期间。如果说这种分析有些牵强附会,那么我们看看中国最古老的古琴,处处透着黄金分割的神奇。至于古琴发明何时已无考,传说中有伏羲、神农、或是舜帝。琴背两池,左龙右凤。控制琴弦发音的枢纽有三:轸,凫掌,凤嗉。琴有五弦,音有八度。琴节为徽,“以琴长全体三分损一,又三分益一,而转相增减”,全弦共有十三徽。把这些排列到一起,二池,三纽,五弦,八音,十三徽。多么奇妙的排列,恰是费波那奇数,而两个相邻费波那奇数之比率则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率。是有意还是巧合?看来,中国古人对黄金分割的领悟与运用,与西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黄金分割率与人生哲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纵观悠悠历史,人们有意无意宣扬信奉的人生哲学可简约为两类:零一哲学和半半哲学。

何为零一哲学?这是我给取的名字。在二进制里,只有两个值:零和一。在人世上,与其相对应的有: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非此即彼,互为对立。然而,作为一种哲学,它们却是统一的。

“将相宁有种乎”是零一哲学的启蒙;“吾将取彼而代之”是零一哲学的入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零一哲学的口号。曹操说:“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蒋介石说:“不成功,则成仁。”毛泽东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老百姓说:“成则为王败则寇。”这些道出了零与一的哲理。

信奉零一哲学的人必是赌徒,敢于玩命。对他们来说,追求才是人生的目的,与人奋斗就是幸福。他们可能是市井刁民,亦可能是世家子弟。他们走向零一之路的起因错综纷繁:或天生的野心,或偶发的机遇,或对权势的贪婪,或被逼迫的无奈…。他们追寻的终极也许各种各样:有的想君临天下,有的想富甲一方,有的想金榜题名,有的想青史留芳…。

于是乎,他们引发了人世间的战斗纷争,制造了人世间的灾祸苦难,演出了人世间的悲歌喜剧,谱写了人世间的历史苍桑…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对一的欢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对一的歌唱。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更多的却是零的悲哀与失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仁人志士对零的咏叹;“砍掉脑袋碗大的疤,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是江湖草莽对零的呐喊;“勘破红尘,四大皆空”,是万念皆灰时对零的认同;而“时运不济,天负我也”,则是英雄没路时对零的哀怨。

史记里有“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名句。虽说的是过河拆桥,杀戮功臣的史实,要后人提防“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主子。其潜在的含义岂不是眼看着快到了“一”又突然复归于“零”的悲惨结局。

零一之路是一条不归路。拥挤挣扎在这条道路上的人,拼得太苦太苦,活得太累太累,失败的太多太多,成功的太少太少…。况且,即便成功了又如何?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苏轼说:“高处不胜寒”,金庸说:“独孤求败”,老百姓说:“出头椽子先烂”。曹雪芹的一首《好了歌》,告诫世人“好便是了”,岂不正是对零一哲学的生动诠解。

与零一哲学相对立的是半半哲学。这个名词却不是我发明的。它来自于一篇刊登在89年《中国青年报》的短文。“半”者,0.5也。《辞源》译为:整体中分,各为半。实际上,半半哲学的始作俑者乃是老子,其精髓在于“中庸之道”。老子的《道德经》也太拗口。这里且用清代李密庵所作的《半半歌》,以示半半之妙:

看破浮生过半,
半字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
马放半鞭稳便…


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处世之道》:

别在平野上停留,
也别去爬得太高。
打从半高处观看,
世界显得最美好。


看来,这几位先哲们都推崇“行道中庸,师法自然”。半半哲学的宗旨是教人适可而止,豁达平和,无为不争,知足不辱,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逆来顺受,以德报怨。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半半哲学;李白的“人生有酒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怀才不遇而放浪行骸的半半哲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顿悟不谏而归隐山林的半半哲学;老百姓的“知足者常乐”,则是萝卜青菜般纯实朴素的半半哲学。

虽然信仰半半哲学的人往往被信仰零一哲学的人所控制,所压迫,所主宰,但他们认可这种控制和主宰,屈从有限度的压迫。对他们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衣食无忧地活着就是幸福。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半半哲学在支配着,统辖着大多数人。生活在这种哲学里,境界高的主张“无名无利,无荣无辱,无烦无恼,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而芸芸众生则知命认命,得过且过,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活在这个阶层里的人们,有人觉得潇洒,有人觉得平常,有人觉得无聊,有人觉得窝囊…

然而,从黄金分割率的美感中,我领略出另一种韵味无穷的人生哲学。称其为0.618哲学,或者更响亮一些,黄金哲学。它相仿于半半哲学:平和,稳健,乐天知命。可是,它又多了一点儿向上,一点儿进取,超越了一点儿平庸。

人生之旅,说短亦短,说长亦长。在这个旅程上,你要有事业,有生活,有朋友…。每每用黄金分割率来度量,你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身心怡旷…

在事业上,要善用0.618。走得太高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走得太快了,“欲速则不达”。黄金分割给了你最理想的切入点。既不咄咄逼人,又不自愧形惭。予己以发展的余地,予人以超越的方便。你勤勉,但不太累;你出众,但不离群;你有目的,却不奢望;你有成就,却不颠狂。即便狂风暴雨来了,有高的为你挡灾,有矮的为你撑腰…

在生活里,要善用0.618。你要有立足于中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但千万莫贪不义之财。对儿女要给予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但不逼迫他们适应你的兴趣。夫妻间要恩爱和睦,但彼此要给对方留一点暇想的空间。你要正心,正心而修身齐家;但你亦要怡情,怡情则浪漫潇洒。食不厌精,但当思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穿着宜雅,但须记半丝半缕物力艰难。饭只吃到六分饱,方能保持身体健康;酒要喝到六成醉,才能体会杜康三味…

在交友时,要善用0.618。“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古训会使你虚伪,而开放六分则给你带来许多真诚的笑容。待人以真,然过密则疏;交游宜广,须远离是非。故友有求,当援手相助,但切莫大包大揽。萍水相逢,可推心置腹,但牢记“防人之心不可无”。请朋友作客,你要慷慨大方,却谨防给朋友造成回报的压力。到朋友家作客,你要谈笑风生,但切忌喧宾夺主…

黄金哲学,浑然天成,有“下里巴人”之野趣,亦有“阳春白雪”之雅意。既超凡脱俗,又毫无玄机。用眼下的术语:可操作性强。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隐喻地阐述了黄金哲学的理想境界:“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鉴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心情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谟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泊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请走入黄金哲学吧!请实践黄金哲学吧!

信奉黄金哲学的人多一些,这个世界便少了一点恐怖,少了一点争斗,少了一点尔虞我诈,少了一点溜须拍马,少了一点专制独裁,少了一点贪官污吏…

信奉黄金哲学的人多一些,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些和平,多了一些真诚,多了一些欢声笑语,多了一些天伦之乐,多了一些蓝天里的风筝,多了一些白云下的野餐…

这个世界也许会变得更加美好。


2006-8-9 14:44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2  

写得好,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种心态正是这个日益为利益所趋使的社会所
需要但缺乏的。


2006-8-9 16: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余立蒙

#3  

斋老哥把心窝话掏出来了. 其味无穷啊.

>>
信奉黄金哲学的人多一些,这个世界便少了一点恐怖,少了一点争斗,少了一点尔虞我诈,少了一点溜须拍马,少了一点专制独裁,少了一点贪官污吏…

信奉黄金哲学的人多一些,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些和平,多了一些真诚,多了一些欢声笑语,多了一些天伦之乐,多了一些蓝天里的风筝,多了一些白云下的野餐…
>>


"了"字去掉似更精炼.


2006-8-9 17: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4  

“中庸之道”为人间正道 :) :) :)


2006-8-9 17:4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5  

欢迎笑雨归队!

多谢斋主分享心得。


2006-8-9 19:1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6  

廖大师: 我小小的笑雨之名,能被廖先生这样的大师一提,太荣幸了~~~


2006-8-10 07:2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冷热

#7  

>> “然而,从黄金分割率的美感中,我领略出另一种韵味无穷的人生哲学。称其为0.618哲学,或者更响亮一些,黄金哲学。它相仿于半半哲学:平和,稳健,乐天知命。可是,它又多了一点儿向上,一点儿进取,超越了一点儿平庸。”

斋主老友谈心,一点一滴,好像那旱地里撒下了及时雨,小苗儿洒满了露水珠,直觉得心眼里面热呼呼。

斋主生活道路曲折,早有听闻,作品里也一再闪现人文主义大胸怀。我略知一点黄金分割,没有联想这么许多,斋主说得好。我过去碰见许多好人,帮了自己的忙,现在回想,“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生活”,不要对自己要求的太高,但是也不随波逐流,比平常稍高出来一点,可能就是这0.618哲学,它让自己不庸俗。斋主此文,使我更加信奉黄金哲学。


2006-8-10 08: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dagio

#8  

据说黄金分割隐现在自然界里的很多现象中,星云,海螺和葵花的涡旋 。。。现在斋主拿来引申到人生哲学,也很有意思。

《生活的艺术》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多年前读时对这段话(或者类似的话)也很感通戚,不过我想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探索,发现和创造,光停留在自得其乐这人生也是没劲的~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隐喻地阐述了黄金哲学的理想境界:“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鉴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心情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谟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泊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世界無窮願無盡, 海天寥廓立多時
2006-8-10 09: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冷热

#9  

"不过我想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探索,发现和创造,光停留在自得其乐这人生也是没劲的" (adagio)

Yes. but not too much.


2006-8-10 09:1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独善斋主

#10  

谢谢楼上诸君。

这是一篇老文,发在CND上,老氓子曾称为“庸碌”哲学。我辩解道,此文“儿童不宜”,只是给与我年龄相仿者共勉。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大半辈子过来了,一事无成。于是便自我解嘲,弄个“黄金哲学”,把自己套进去。不过我想,和我差不多的大有人在,这个世界也因为这类人而稳定。


2006-8-10 09:50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rong

#11  

东方和西方是归宿不同的,东方灵魂离不开“天人合一”,所谓艺术也好,人生也好,最终都是形式,反映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觉得这里的半半哲学道出了中国哲学的精魂。在中国文化里,很多都会与老子孔子扯上关系,跑也跑不掉。而零一哲学是二分论观点,源自西方,这在方法上是有效的,却永远达不到东方的境界。


2006-8-10 09: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尚能饭

#1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独善斋主 at 2006-8-10 02:50 PM:

不过我想,和我差不多的大有人在,这个世界也因为这类人而稳定。

邓小平同志说,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高于一切。

咱哥俩儿对人类的贡献最大!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2006-8-10 09: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杜欣欣

#13  

以前在CND上读过,好文。
<<生活的艺术>>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

不过这里没有谈佛教禅宗,有没有人可以联系起来说说?
本诺特曼德尔伯勒特的分形图和黄金分割有关系吗?


2006-8-10 09: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seeyourlight


#14  

又一篇好文.
不知道"生活的艺术"是他什么时候写的.林语堂在晚年接受了基督信仰,他说:太阳出来了,把蜡烛都吹灭吧.(他的太太一直为他祷告.)
我的感觉是基督教和禅宗很象,但因为有耶稣这个真实生命在其中,所以"容易"很多.(别象我似的,耽误很多时间在禅宗上,只在一条路上走,很容易)
我现在不管,抓住人就传福音,永远是好事.


2006-8-10 10:41
博客   编辑  引用

seeyourlight


#1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eeyourlight at 2006-8-10 11:41:
我现在不管,抓住人就传福音,永远是好事

我也是忍不住, 能有机会,不告诉人家, 心里是有亏欠的.
如果暂时不能接受, 也没有关系.(别讨厌我) 无论在什么时候, 心灵和诚实是最重要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准确无误地引领在我们当走的路上.


2006-8-10 12:03
博客   编辑  引用

任平生

#16  

斋主老哥,你的0.618哲学太对我的胃口啦。大女儿今年上大学,她可是一贯对你的0.618哲学身体力行,作事读书全凭兴趣,从不下苦功。我告诉她你的0.618哲学,她很兴奋,说其实大多数发明创造都是懒人做出来的,因为他们懒,所以必须找捷径。你这0.618理论可是大大的少儿不宜,劝人偷懒,斋主老哥得准备望子成龙的爹妈们告你“教唆犯”。

金凤说的好,“中庸之道”是人间正道。可这仅仅是属于我们这些悟透人生的老家伙们。

倾向于删去(请走入黄金哲学吧!请实践黄金哲学吧!)。此文本有道家之风,口气平缓些更有回味,写东西也要0.618吧?


2006-8-10 14: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独善斋主

#17  

〉〉斋主老哥,你的0.618哲学太对我的胃口啦。大女儿今年上大学,她可是一贯对你的0.618哲学身体力行,

平生老弟,你女儿和老夫投缘,认个干女儿吧。


2006-8-10 15:12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pbxie

#18  

很有意思


2006-8-10 18:5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文章

#19  

斋主,再认个干儿子吧。我家小子上学期的一个project就是研究黄金分割,据他讲,连麦田圈的图案都符合黄金分割率,而且追究出达芬奇还是个科学家,有不少发明呢。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人生的许多事情不可强求,顺应自然才能活得快乐潇洒。



足球妈妈
2006-8-11 09:3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任平生

#20  

早晨上班前看CCTV4《探索与发现》的〈朱彝尊的曝书亭〉,很有意思(《探索与发现》是CCTV中少有的可看栏目,经常可以看到精彩节目)。说到林则徐的女婿对自己赏月诗里的两句十分得意:“一沟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遂送予流放新疆倒霉的老丈人。林见了之后改了一字,成了“一沟足以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

这里林的女婿是半半哲学,林持零一哲学。虽然崇尚0.618哲学,对能始终如一地坚持零一哲学者还是很仰慕的。有这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杰,历史才如此多姿多彩。


2006-8-11 13:3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余立蒙

#21  

和平时期持0.618, 非常时期持1.0. 如抗日战争. 我不能理解那些俘虏挨日本刺刀时的温顺. 据说五个日本兵押送上千中国兵去草X峡用机枪扫, 一路上竟无一人带头反抗. 难怪日本人至今对支那人鼻子里冒冷气. 我每读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 为之感奋激动! 有一种说法, 当初满鞑将我大汉有血性的男儿都杀光了, 断了基因.


2006-8-11 14:1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