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1095-1699)十字军与新月的战争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1095-1699)十字军与新月的战争

(1095-1699)十字军与新月的战争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是一种思想理念的表现方式。在现代,宗教信仰的不同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冲突事件。而在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这种“为神而战”的“圣战”更是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对欧洲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吧。再次确认那血与火的历史进程。

  由于内部的不协调,强及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分裂开来,这招致了外来的侵略。公元十一世纪,从突厥斯坦来的凶悍的图兰游牧民塞尔柱突厥人践踏了这穆斯林东方帝国的大部分土地。但在信仰上,他们却随着穆斯林皈依了伊斯兰教。于是他们开始攻击基督教徒,干扰基督教商人,残酷的虐待在巴勒斯坦的基督教朝圣者。他们在小亚西亚打败了拜占庭皇帝的军队,攻下尼西亚作为首都,直接威胁到君士坦丁堡。这使得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阿克修斯一世惶惶不安,更使得西欧的基督教国家愤怒不抑。整个欧洲充满了一种宗教热忱与战斗的欲望,此时只需要一个领袖站出来发出号召就成了。这个领袖就是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蒙的一次大宗教会议上,应阿克修斯一世的请求,也因为基督教的利益而发出疾呼:基督徒互相争战而不联合起来抵抗异教徒是可耻的。他号召基督徒们对穆斯林进行圣战,去拯救圣地与圣城。群众们狂热的高呼着“这是上帝的旨意。”,涌上前去接收教皇的祝福,领取十字军的证章——红布做的十字架。因为穆斯林的旗帜是新月。所以这场长期的宗教战争也被人称为十字架反对新月。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算是很成功的。有着饱满激情的基督徒们比以往都要团结勇敢。一万人的先锋急促的穿过匈牙利和拜占庭,到达了小亚西亚,将突厥人打的溃不成军。而在法国国王的兄弟领导下的二万五千至三万人的主力军,缓慢而有效果的前进。在君士坦丁堡阿克修斯皇帝那得到供应,然后一路向东,横过小亚西亚,和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结成了联盟,攻占了安提俄克,最终在1099年9月夺取了圣城耶路撒冷。并以圣城为首都,建立了一个“耶路撒冷拉丁王国”。国王戈弗雷被称为“圣墓保卫者”。似乎一切都以基督徒的胜利而告终了。但战争依旧不断。

  胜利的基督徒们四处打击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将以前受到的迫害变本加厉的还给了他们。他们在教堂里热烈的祷告,而在教堂外,则纵马踏过被屠杀的穆斯林的血来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些自喻文明高尚的“神的子民”,在狂热的宗教支配下,在胜利的冲击下,变的比野蛮人更残暴更极端更无包容性。而他们内部之间也出现了分裂。毕竟他们只是在信念方面是一致的。其他就没什么相同点了。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政治上的分歧使得他们在胜利之后变开始各自为政。

  差不多过了五十年以后,穆斯林开始卷土重来,准备夺回圣地。克累尔沃的贝尔纳号召了第二次十字军。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和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率领他们的骑士们响应了号召。但因为相互间都害怕对方会借此机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没有能在指挥上协调同步,而是各行其事。穆斯林在小亚西亚以个个击破的方式很容易的就击败了他们。这样1147-1148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以惨败收场。

  四十年后的1187年,。穆斯林真正的夺回了耶路撒冷以及周围几乎所用的城市。整个欧洲震动了。于是德意志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皇帝、法国国王菲力浦·奥古斯都、英国“狮心”理查德一世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这次东征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皇帝率领他的陆军经过小亚西亚,在渡河时竟然落入水中淹死了,他的军队也就溃散了。而菲力浦与理查德一起由海路出发,但却相互争吵起来,于是菲力浦不久就独自折回了。只剩下“狮心”理查德一世独自一人。

  “狮心”理查德一世是个英勇能干的国王,也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只可惜的是穆斯林方面的领袖也同样是一个有能力的领袖。萨拉丁,曾在大马士革受过教育的亚美尼亚的库尔德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一个有修养的绅士,一个干练的政治家,一个勇敢的战士。在他个人魅力下团结在一面旗帜下的穆斯林比其他旗帜下的更多。也就是他在1187年攻占了耶路撒冷。也正是这么一位领袖成功的抵挡了“狮心”理查德一世的进攻,保卫了耶路撒冷。理查德虽然没能收复耶路撒冷,但是在1192年签订了一个条约,规定基督徒将保持靠近耶路撒冷沿海的狭长地带,并且可以进出耶路撒冷。

  尽管第三次十字军远征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对基督徒也并不是毫无作用。而这次远征的名气主要就是因为有理查德与萨拉丁两位颇具戏剧色彩的领袖。尽管许多热忱的基督徒会对理查德有些抱怨——他们认为他对萨拉丁不够凶狠。但也无人能诋毁他所做出的成就。

  这两位领袖也随着第三次远征的结束,也分别落下了自己的人生帷幕。1193年,萨拉丁死在耶路撒冷。而理查德在撤军时被俘,最后被自己国家赎回。1194年终于回到阔别的故土。1199年逝世。

  1201年,教皇英诺森三世鼓动下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远征。为了收复耶路撒冷。他们与亚得里亚海富裕的威尼斯签订了条约。威尼斯的船只要把基督士兵们运到巴勒斯坦,便支付威尼斯巨额的金钱。但由于资金困难,这笔允诺的船费并没完全到手,只有一小部分支付了。于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当时威尼斯的商人正和东方穆斯林做生意,所以他们并不是那么热衷于圣战、热衷于十字军送到巴勒斯坦。实际上这样的战争对其本身利益就是一种伤害。而此时威尼斯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城市。有个强劲竞争对手是每个商人所厌恶的。于是一些流言开始流传了,——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并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对教皇并不尊敬。——十字军战士们渐渐相信了这些谣言,毕竟在前几次的十字军远征中,希腊人并没有如希望中的那般合作。而后君士坦丁堡的正统皇帝被废黜,篡位者阿历克修斯三世私自滥用公款而不打击穆斯林。不久又传出了正统皇帝的儿子正向威尼斯和十字军战士们呼吁,向他们保证,只要让他做了皇帝,他和他的人民将成为好的基督教徒。这个呼吁成了事件的引爆点。君士坦丁堡的劫难来了。

  1203年,第四次十字军士兵们,在突然变的慷慨的威尼斯的赞助下,乘船离开港口,但目的地不是耶路撒冷,而是君士坦丁堡。苦战之后他们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废黜了阿历克修斯三世,恢复了原来的皇帝。但一部分希腊人一有机会便攻击十字军战士,而这些事情被强加于他们的皇帝身上。又一场革命爆发了。威尼斯人和十字军战士再次占领君士坦丁堡。而且开始洗劫焚烧,大肆屠杀,并把赃物私分了。这使得教皇十分震惊,并要求立刻停止这种暴行。但他的威信在金钱诱惑面前黯然失色。1204年,所谓的“拉丁帝国”在君士坦丁堡的废墟上建立。按照事先说好的,威尼斯占有了城市的商业部分、克里特岛、小亚西亚的贸易据点和其他有价值的区域。一个威尼斯人成了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十字军的鲍德温伯爵被立为皇帝。这样,这个希腊帝国,这个拜占庭王朝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甚至经济上都被“拉丁化”了。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就这样结束了。本来以夺回圣城为目的的虔诚的宗教运动,却沦落成抢劫富裕城市的卑劣野蛮的战争。神圣的十字军战士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勾结在一起,就是将不受约束的力量与对巨大利益的贪婪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怪物是神也无法阻止的。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君士坦丁堡的一蹶不振——尽管在1261年,阿历克修斯三世的后裔在威尼斯另一个商业对手,意大利的热那亚的帮助下夺回了君士坦丁堡,重建了拜占庭王朝。——而穆斯林却在这次远征中几乎毫发未伤。这事大大加深了东西方基督徒之间的间隙,使得其甚至变成了仇恨,严重损害了十字军的声誉。这之后东西方不可能再诚挚有效的联合起来对抗逐步挺进的穆斯林。

  第四次远征出来令穆斯林为拜占庭王朝的严重削弱而欢欣鼓舞外,最大的胜利者就是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商人们。他们在这次远征中说得到的巨大商业财富和权利对其后来所产生的空前繁荣起了巨大的作用。也使得威尼斯商人狡猾贪婪的名声在欧亚大陆广为流传。

  第四次远征大伤了做为十字架反对新月的桥头堡、前沿阵地——君士坦丁堡的元气,也使得基督徒内部不和谐的种子破土发芽。这时应该是穆斯林去有效的反击基督徒——新月反对十字架——最好的时机了。但他们任何一方都暂时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另一个巨大、可怕的力量从东边而来,从亚洲而来。蒙古人!成吉思汗!一个伟大强悍的统治者,他的铁骑旋风扫掠过亚洲后,吹到了欧洲大陆。

  1206年,一个蒙古游牧部落,一群凶猛饥饿的人,在他们的酋长——蒙古人称之为‘汗’——成吉思的带领下开始走上了称霸的征途。蒙古人是天生的战士,勇猛无畏的骑手,并人数众多。而且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本人在组织统治,军政治方面的才能也是出类拔萃。他指挥下的蒙古铁骑旋风很快的征服了东突厥斯坦和中国北部,又挥鞭西驰,攻打了波斯,再回师向东,侵略中国。却不幸死去。但这旋风并没因为他的死而停息。他接下来的继承者们也都是能力出众的霸者。这蒙古旋风扫掠的越来越远。

  在远东,中国、高丽、缅甸都被征服了,日本和爪哇也受到了攻击。在中东和近东,铁骑踏平了波斯,击溃了巴格达的部队,摧毁了阿拔斯朝的军队,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在叙利亚攻占了阿勒颇、大马士革和安提俄克。1260年,在向耶路撒冷前进时,才被一支埃及穆斯林队伍在阿克附近拦下了前进的步伐。其他蒙古铁骑从俄罗斯南部穿过,进入中欧,夺取了莫斯科和基辅,蹂躏了保加利亚和波兰,挫败了匈牙利的马札尔人和西里西亚的德意志人。蒙古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版图从维斯瓦河和多瑙河下游扩展到太平洋,从北冰洋到波斯湾、喜马拉雅山脉和马来半岛。

  由于蒙古人的进攻,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的“圣战”被迫暂时减缓了。为了从蒙古铁骑下生存下来,只能保留力量而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伊斯兰教世界,被冲击的七零八落。政治和军事被分裂开来,每一个穆斯林部落——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人、突厥人和蒙古人——都和各自的邻族交战,使得整个欧亚格局一片混乱。

  蒙古人,强悍的征服者!狂野的旋风!

  在这必须提及的另一些人,那些维吾尔商人们。他们为帝国做向导,提供情报和物资。为了蒙古帝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他们是商人。根本不会那么好心的去帮助别人。无论在什么时代,商人都是以利益为先。他们得到了帝国经济贸易上的几乎所有利益。广大土地上的贸易财富使得他们富的流油。

  就这一点而言,可看出任何军事上的行动,物资、情报上的支持都不是可豁缺的。而这些经济上的筹划,跟商人是分不开的。而商人又必须在经济上得到利益才会去支持军事上的决策。经济与军事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所以军事行为必须在有经济利益可图的前提下才发动。任何脱离经济利益的军事行动,都将只是单纯的暴力破坏行为。经济发展,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军事力量只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

  蒙古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这些土地,却并没能长久的统治这些地域。他们被他们所在的民族同化了,这个帝国很快的崩溃了。在远东,他们信奉了佛教,与中国人混合在一起了。在中、近东,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欧洲,他们被赶出波兰和匈牙利,或被当地基督徒同化。在俄罗斯,他们无论在语言上和习俗上都成了俄罗斯人了。毕竟随着距离的增加,权利中央对地方的影响力与约束力将成反比减少。要使差异较大的不同文化习俗能融洽的混合在一起,除了要求一个有包容力的环境,更需要一个中央权力有力的去影响与督促。融合,是需要持久而适当的外来强压的。

  这旋风渐渐平息了,混乱中的穆斯林中,另一个部落渐渐爬升到统率的地位。

  1299年,这个小亚西亚的突厥部落的酋长奥斯曼宣布自己成为突厥之王。奥斯曼和他的继承者们也的确不愧这王者称号。从1229年到1350年,他们摧毁了十字军在小亚西亚的所有军事工事。并且像三个世纪以前的塞尔柱人一般夺取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西亚所有的土地城邦。成为最强大的穆斯林群体。由于奥斯曼的关心,他们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奥斯曼王则采用‘苏丹’的称号。

  1356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武力强渡达达尼尔海峡,第二年便攻占了拜占庭帝国内部的亚德里雅那堡,并建为首都。将君士坦丁堡夹在了自己臂腕内。虽然攻打君士坦丁堡暂时失败了,但他们已经将除君士坦丁堡和少数据点外的巴尔干半岛全部的土地收为自己旗下。

  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他们只剩下君士坦丁堡、色腊基的一部分和爱琴海沿岸的一条狭长地带。而且国内有着严重的内部问题:缺乏士兵与金钱——这是上一次十字军远征暴行所结下的恶果——拜占庭国王向西欧求援。教皇们在惊慌失措中鼓吹成立新的十字军,请求所有的基督徒去援助希腊人。却反应冷淡。有些基督教王侯们的确也率领了军队去抵抗土耳其人。匈牙利和波兰的国王们曾一再的试图阻止穆斯林的前进,却没什么效果。威尼斯人,因为自己的商业利益开始受到了威胁,也变成了十字军战士,并勇敢的战斗,但依旧阻挡不能土耳其征服的浪潮。这些奥斯曼土耳其人成了新的“蒙古旋风”。

  拜占庭皇帝没有办法了,他和一群希腊主教出席了1439年在佛罗伦萨召开的一次全体宗教会议,并签订了一个庄严的协定,承认教皇的最高权力,并把天主教和正教教会合一。这代表了他们为了帝国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在宗教上的独立立场。但无论是这个皇帝还是他的继承者,都不能完全劝说他的臣民去承认这一联合。为了憎恶西方和憎恶罗马,他们宁愿牺牲他们的政治自由。因为这种可笑的宗教上的执著,君士坦丁堡和它东方的基督教罗马帝国,正一步步走向最后的死亡。

  这期间,西欧教皇仍努力坚持去援救拜占庭帝国。1443年,他们宣布成立了新的十字军,在一个教皇的使节和匈牙利国王的统率下出发抵抗土耳其人。开始它们一直在胜任,并一直打到了保加利亚,但在1444年瓦尔纳战役中惨遭全灭。

  1453年,经过长期周密准备之后,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王朝最能干的苏丹,带领十五万人的军队,围困了君士坦丁堡。当时守城的不过八千人。但基督徒们以英勇行为和百折不屈的决心弥补了人数方面的不足。死守君士坦丁堡几乎两月之久,最终被土耳其人突破了城门杀了进来。英勇的守卫者们继续苦战到底。直到全部被杀为止。君士坦丁十一世,这个最后一个凯撒、最后一个希腊-罗马皇帝,也在他们中间奋战到死。用自己的血,填写了拜占庭帝国最后的辉煌与不屈。

  拜占庭帝国终结了。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意味着,这个基督教的首都和东方的堡垒从此成为了伊斯兰教的首都与骄傲。整个基督教区被压低了,就像所有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所有的穆斯林被抬高了一样。

  基督徒与穆斯林双方都认为君士坦丁堡是整个世界最伟大最坚强的城市之一,并且是最完备地体现了古罗马统治和古希腊文化的传统。占有它就是增加了自己的威信。所以,就像基督徒从四世纪君士坦丁一世开始直到十五世纪最后的君士坦丁时代一直占有它那样,穆斯林决心永远占住它。而且在现在,他们依旧据有它。对他们而言,它仍然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现名伊斯坦布尔。

  穆罕默德二世死后的几乎一个世纪中——1481年到1571年——奥斯曼帝国继续它的扩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名副其实地被称为“伟人”的苏丹,苏里曼一世。他在位的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版图包括了差不多和查士丁尼与赫拉克利乌斯时代建立的东罗马帝国一样大的地域。苏里曼希望能扩张的更大些,他成为伊斯兰教世界的主要力量,重新来反对基督教区。

  1521年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渡过多瑙河。1526年他打败了匈牙利国王,占领了布达佩斯。1529年他向奥地利推进,围困维也纳。赢得了奥地利重要的让步。苏里曼控制了黑海,他的战舰和海盗船在地中海大肆破坏。成功的击败了威尼斯和热那亚。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达到了它的光荣和威望的顶峰。

  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对于基督教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君士坦丁堡那座庄严的历史上有名的圣索非亚基督教大教堂被改成了一个穆斯林的清真寺。他们向基督徒征收的赋税比向穆斯林征收的更多,并禁止基督徒担任大部分的公职。不许基督徒携带武器和参加军队。许多基督徒转信了伊斯兰教。

  但奥斯曼土耳其人并不是太不宽容的,他没有强迫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而且和许多基督教国家签订了条约,允许他们进入圣地朝圣,在近东进行贸易,并且允许一些国家的公民在奥斯曼帝国居住的时候,有权用他们自己国家的法律保护自己和维持他们自己的法庭。在这些看来,他们还是比较宽容的。所以他们的统治依旧算不上一种破坏性的行为。

  此时,东方开始趋于平定。而在西方,在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中间,十字军却精神依旧不减。

【文章来源: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6-9-28 13:3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seeyourlight


#2  

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敏锐度极大地影响他对历史事件的描述.
读这样的文章时, 读者要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作者的观点


2006-9-29 11:50
博客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担心读者的智力是对自己智力的高估。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6-9-29 12:2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seeyourlight


#4  

actually I am just reminding the  person who ZTed this article


2006-9-29 14:15
博客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