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50年后再相聚 呼儿嗨哟 我们的老三届 [打印本页]

作者: youming     时间: 2017-10-31 17:29     标题: 50年后再相聚 呼儿嗨哟 我们的老三届

最近,福建省龙海市的老友老郑送给我一个彩色生活视屏,是东方红文艺宣传队员50年后重逢在2017,从50年前珍贵的队员照片和舞台剧照,到50年后的演唱表演,最后一曲《东方红》合唱,呼儿嗨哟回忆美好时光,庆幸我们还能在一起,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同学虽然那么多年没有相见,但是感觉还是那么亲切。很多往事如烟,但是同学们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几载寒窗,一生的朋友。
     这个文宣队原来是文革中龙海一中“东方红革命造反团”群众组织的文宣队,“东方红”有成员四百多人,文宣队有三十多人,是百里挑一的文艺人才。“东方红”文宣队最出色的就是排演了大型歌舞剧《红灯照》,剧情是:1900年,我国北方爆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起义,红灯照为其中的妇女组织。五六月间,义和团向京津进军,清朝廷密谕天津总督裕禄改剿为抚,礼请义和团天下第一坛首领及红灯照首领林黑娘等率众进驻天津,意欲笼络并驾驭。林黑娘智斗裕禄,开导姐妹,终使清兵开炮助战,取得老龙头车站大捷后,清廷卖国投降,义和团各部遭八国联军及官兵夹攻,林黑娘身负重伤,危急中传信除奸,掩护年轻姐妹田小雁等突围,断后牺牲。入会妇女统统穿了红衣红裤,右手提红灯,左手持红折扇,年长的头梳高髻,年轻的绾成双丫髻。
     最令人难忘的镜头是:“东方红”女文宣队员们在舞台上高举红灯造型,一动不动地提灯持扇站着,脸上的汗水流到眼睛里都不敢眨眼,观众都被她们深深感动。这支演出《红灯照》的文宣队员,代表了龙海一中文艺演出的最高水平,多次在石码唯一的一家影剧院和龙海一中会场演出,场场爆满,我记得其中的几段歌词:泰山啊,泰山,泰山洒热泪!海河啊,海河,海河暗悲伤......红灯当空照,那是你的青春在闪光。红灯照亮前进路,一人倒下万人跟上。继承你的革命志,接过你的红缨枪,请看神州花开处,遍是革命的红小将。
     现在根据网络收索《红灯照》,只是知道《红灯照》是1977年上演京剧剧目,这就是说,文革中有关《红灯照》演出的信息完全找不到了,是不是被历史遗忘了?当年演出《红灯照》的绝不止是“东方红”文宣队这一家。龙海一中的这个《红灯照》剧本从何而来?是谁导演的?因为《红灯照》水平很高,比起以往看到龙海县文宣队的一些歌舞节目好看多了。最近才知道,首席导演是省里的一位省级著名的体操舞蹈老师,文革漳州动乱期间他到龙海避难,被东方红剧组请来当首席导演,陪他们剧组在龙海紫泥锦田村的一个寺庙闭关三个月排练。
     东方红《红灯照》的排练应该是在1967年春夏之后,那时参加的大串联学生已经回校,学校进驻的支左部队短期内就撤离,有2000多名学生的龙海一中最终分裂成两大派,“东方红”就是属于其中一派的群众组织。“东方红”聚集了原校文宣队的不少人才,其中还有十几位老师。但是在文革中,一般的中学文宣队不外乎是组织排练表演唱,枪杆诗,对口词,小话剧,像“东方红”文宣队闭关三个月在寺庙排练大型历史剧,倒是很让人惊奇!
     在动乱的岁月里,有多少家庭经历着政治的磨难,有多少子女也被牵连到其中,即使在“东方红”文宣队的队员之中也是如此,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灯照》的90天闭关排练。因为他们知道,《红灯照》是一部好剧,是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历史剧,排演出《红灯照》,在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环境里,不管是哪一派群众组织,不管是哪一级领导都会支持。
     50年后“东方红”再相聚,这个视频我看了很多次,最后大家高歌一曲“东方红”,呼儿嗨哟回忆美好时光!多么的感人。我是在美国,不然的话我也会不请自到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东方红”文宣队的队长老郑也是我在下乡的书洋公社田中大队的文宣队队长,他当“东方红”的队长只有一两年,当我们田中大队的文宣队队长五年。几周前老郑给我发来“东方红”50周年信息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整个兵团400多人的50年聚会呢?
     《红灯照》是东方红文宣队的骄傲,东方红文宣队是400多名东方红兵团战友的骄傲,也是文革中龙海一中老三届师生的骄傲,因为《红灯照》经历了50年的考验至今仍然光彩照人,东方红的《红灯照》是文革中龙溪地区唯一的古装剧,是龙海文革中的一个奇迹,是龙海文革中难得的没有争议的正能量壮举。
    我们为50年前的《红灯照》干杯,为东方红文宣队骄傲,为龙海一中的所有的几载的同学、一生的朋友的友情干杯!感谢文宣队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留下这一段光辉的历史,为我们为母校佩戴上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
 
作者: youming     时间: 2017-10-31 17:35
不知道要怎样贴照片,要看照片的到文学城网站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7163/201710/29470.html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