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2016回国日记(十月篇) [打印本页]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16-11-20 21:58     标题: [原创] 2016回国日记(十月篇)

2016年回国休假日记(十月篇) rev 1202

10/20

东航19日旧金山到上海,转机MU2020到武汉。

一路没睡。看了几部电影。一部爱在深秋,以桂林为背景。风景绝佳。讲一个香港女影星到上海打算跟丈夫庆祝结婚周年日,叫了出租到家里,却看到丈夫屋里有女 秘书。以为丈夫外遇。独自出来,叫出租,又是那个喜欢记笔记的司机。在上海逛了一夜。第二天她让司机开着带她去桂林。因为她十年前是在桂林认识丈夫的。太 太失踪,丈夫很着急。后来知道他去了桂林。丈夫也去找。在桥上看见太太跟出租司机一起,丈夫离开。后来是丈夫脑瘤动手术,不让秘书告诉他。所谓外遇子虚乌 有。司机因为陪她去桂林而回了趟老家,修复了与父亲的关系。这是个典型的旅途情感片。第二部民国悬念片,消失的弹头,讲一个兵工厂里的诡异连环杀人案。第 三部以武汉为背景。去年在飞机上看过。刘烨主演。不太喜欢他。 也是犯罪悬疑篇。内容不错。外景有古德寺。第四部韩国电影,解语花,讲的是韩国艺妓的故事,属于那种最高级的艺妓,只唱韩国传统歌的。故事则是两个从小情 同姐妹的人后来如何因为爱上同一个作曲家而反目,其中一个歌艺较差的如何投靠日本人而毁了另外一个人的艺术生涯。这类故事也算是老套子,不过电影视觉效果 很好。跟那两部民国电影一样。第五部看了部分,日本片,讲四个女青年同居一个房子里的故事,算是房客类电影。各自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上情同姐妹。背景是日 本小城。有通勤火车。很有诗意。第六部听风者,以为看过,其实名字跟一个美国电影撞车。内容则是共军解放初从民间找来一个耳朵特灵的盲人帮助做监听,破获 国民党电台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有个电视连续剧。因为我对监听类故事片有兴趣所以记得。女主角是周迅。男主角看着眼熟,现在知道是梁朝伟。而那个电视剧,其 实就是用《暗算》《听风》还有一部分的三部曲组成的。都是根据小说《暗算》拍摄的。http://v.qq.com/x/cover/fcpkha8c1947qxl/q00154znyq4.htmlhttp://baike.baidu.com/view/3479400.htm

这个电影的情节没什么好说的。我的感受其实跟电影无关。我挺注意那个何兵结婚以后单位给他们分的房子不错。我想当初如果我不离开部队,现在快退休了,起码 校级军衔我有了,房子我有了,没准老婆孩子都有了。退休金还不差。像我这种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又不会钻营的,改善生活就得靠组织靠单位。可惜当初糊涂一 时,把一个国家干部的差事丢了来洋插队。

随身带了三本书,消磨不能上网的时间。虽然今年机票三个月前就订好了。打包到了出发前一晚才搞定,也没有时间想带什么书在路上看。随便从车库里拿了本劳伦 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本西班牙文的《Como Aqua Para Chocolate》(有电影,很好看。这本书我也是看不懂的,就是想或许有空复习一下已经认识的词汇),一本詹姆斯乔伊斯二十几岁写的一本短篇小说集 《都柏林人》。第一本虽然传说是黄书,我却从来没看过,中文翻译的也没看过。这次翻了开头几页,跟《少女的心》那种东东根本不是一回事。再看介绍,当时小 说被禁,就是因为写了性,使用了一些今天英语里司空见惯的四个字母词语。介绍说当初排版是在意大利做的,错误百出。幸亏意大利人不懂英文,才没有从一开始 就拒绝排版。带这三本书纯粹因为都不厚。

今年邪门。上海入境。没看见公安收入境单,也没看见食品检验的人收单。到达处根本就没看见有人填单。飞机上单子不够了,没有发到我。其实我自己出发前就用 去年带回来的空白单子填好了。带回来本来是作为汉语教学真实语料用的,但是现在网络发达,真实语料的照片手到擒来,根本用不着所谓的home country leave 像特务似地这里拍点照片,那里录点声音,再到哪里拿点表格了。过边境的时候,看见一个牌子写着电子护照可以用左边的机器刷。那里没有人排队。就过去。年轻 的警察们热心指点我怎么用,却没要我入境单。入境安检机那里更是笑话,就一台,还停着,临时启动。让我想起地铁的安检,样子货。也没人检查入境携带现金物品声明单。早知如此,带头猪都进来了。现在看来带东西回国的风险不是带违禁品或者超出免税额度,而仅仅是几率很小的货损和坠机了。不过如果不是给自己带, 大额的的确有这个风险,得事先讲好了才行。

浦东和武汉机场无线没有手机都不能用,因为要验证码。浦东过去可在服务台拿网号,现在说不给了。不知道国际出发那边怎么样。国内出发的地方有几台免费电脑,速度不行。时间够的话可以用用。

今年注意了一下,上海国际到达要先入关。然后出去到地面交通那一层,再上三楼国内出发重新安检。所以转机时可以与当地人接头。以后如果给上海人带东西,可 以如法炮制。不知返程如何。应该一样可以,因为出关是在上海。返程在浦东时间多些。希望今年返程不要又让我在锦江之星住一晚。


10/22

武汉阴雨。活剥李后主词:

屋外雨潺潺,秋意盎然。布衾没有两更寒。本意出门偏落雨,无趣苍天

不欲暮凭栏,时差阑珊。黄昏即困倒颠难。赖有微博消寂寞,夜半耕田。

上午十点多到汉口站买火车票。倒霉排了一个慢队。8号模范窗口。眼镜男慢条斯理,一张钞票居然过三次验钞机。队伍里出现骚动。一对男女换到旁边的队重新 排,居然还超过我了。眼镜男半路还被叫走了,下岗至少五分钟。我到窗口大喊,里边一个巡视的也注意到,叫了一个穿不同制服的女的来顶替。轮到我前边一个, 本来看着有的票没了,他大怒。说刚才那个人拖没的。女人说我们又没有在玩。我说说的不是你,你前边那个。轮到我,买23号的不可能了。买了后天我要时段内 唯一一张上铺,还算幸运。我的票难买是因为我不喜欢高铁。我喜欢晚上走早上到,在车上睡觉。大后天上午快十点到北京。本来想去北大看看以前的老师许渊冲, 但是想想时间太紧,而且人家九十过了吧,也未必还记得我。我想去看他,主要是想把自己翻译的诗给他一份,留个纪念。可能会讨老头子高兴:自己的学生里还有 跟他有同样兴趣的。但是这样携稿前往,一个危险是容易被误解为寻门路出版。说实在的,出版固然好, 但是我没什么动力。回头出版社要你代销,一堆书怎么拿得了?还是在网络上与同好分享方便。

买完票坐车过长江二桥到武昌给人送托我买的一瓶善存和鱼油。长江水似乎更为浑浊。可能天阴故。然后下午到广埠屯站那里中医院会见一个网友。这个网友是在 QQ上搜索加我的。一聊才知道是武汉的。她的网名似乎在哪里见过。后来我登录久未登录的新浪,赫然发现我曾经点赞过她的博客,怪不得她的网名似曾相识。可是等我打开她的新浪博客,无论是照片还是微博,似乎都没有特别之处,于是我又困惑了。也许我以前并没有点过赞,只是这次才看到其新浪资料,点赞 是用iPad的时候手指误点造成的。那么我又如何知道她有新浪呢?那是因为她发给我的一张照片有新浪水印。我或许是根据这张照片登陆新浪,搜索其网名,才找到其博客, 才误点了赞的。这是一桩无头案了。

可能是因为下午了,中医院大厅里门可罗雀,没有什么人排队挂号。本来中医院也没有西医院热门。好在那里有无线可以联网,等人的时候可以保持微信联络。选择医院接头很方便,不会找不到,还有座位坐,有厕所用,还没有服务生问你要点什么。网友到了以后,带我去逛附近的昙华林。我听说过昙华林这个名字,没想到离武昌户部巷那么近。这是一条老建筑街,看样子准备改造成一个特 色怀旧商业街。网络上已经有旅游攻略了。因为没想到要来,也就没有做功课了解一下应该看什么。听名字像是跟佛教有关,其实那里佛的影子都看不到。倒是有一 座小小的基督教堂。现在查维基百科,才知道还有两处西方宗教建筑,可惜当时不知道。路过一个很小的汉绣博物馆,里边的汉绣作品,模仿名画的,远看几可乱真。

武汉地域文学作家方方有本书《春天来到昙华林》,我以为是关于昙华林的散文,没想到却是小说。http://www.wakbook.com/Article/1x0000000001/138390x5506/

然后我们逛到户部巷,在户部巷吃的火锅, 165元,菜要多了,不想浪费,没下锅的打包回家,结果挨了老妹的骂,说我显摆在外头吃好的了,呵呵。

10/23

在家待到中午吃完饭下午去看一个朋友。朋友住在中国院子,是盘龙大道上的一个楼盘。里边房子皆独门独院两层小楼。建筑风格颇有点北京四合院的味道。整个小 区环境优雅,而且还有一个湖。武汉缺什么也不缺湖。盘龙大道之所以叫盘龙大道,是因为这里有被称为武汉之根的商代城池遗址盘龙城。我每次回去看朋友都经 过,但都没有去看,听说还在发掘中,遗址公园也仅仅初具雏形。盘龙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四千年以前,已经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百度百科有详细介绍。这里有个录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4dE5Tf1mo, 居然还有个歌:https://v.qq.com/x/page/s0112bmxt3c.html



10/24

晚从武昌站去北京。上车后才知道是南宁开出的。冥冥之中,似乎和广西总挂着钩。我是上铺,对面睡着一个年轻的广西女人。她大概是和老公和妈妈或者婆婆出门。他们说的话我一点也听不懂。

每次到北京,都有点杂念。我感到自己很可悲,北京闭着眼我能走路的地方还就是小学中学一代以及菜市口北到西单东到珠市口西到牛街。核心之核心。小时候哪怕在这个核心里,也有危险地带。记得比邻的柿子店就是要躲避的小流氓的地盘。

其他地方都是孤岛式的,怎么去得靠地图或车。问个路吧,绝大多数人先推定你是本地人,所以告诉你的方向常常让你找不到北。北京一些地方,对我来说如同外国,能不去就不去, 如海淀, 如三环以外,如燕莎一带。人和地有个交流互动。地如人有亲疏。

我在北京最舒服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其次是没提价时候的地铁。公交都提心吊胆怕坐过了。出租纯粹是个添堵的玩艺。

在北京的事就是处理杂务,同学聚会,见网友,公交看书。在公交车上一直在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些杂感: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触及的矛盾有,工业化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家族传统与个人自由的矛盾,无性婚姻与有性爱情的矛盾,上流社会与平民社会的矛盾。

她老公是家族传统和田园生活的护卫者,两者统一在他主张自己伤残不能生育的情况下建议老婆借精生子,延续家族,守住地产。观念颇超前。而老婆则坚持性爱统一,反对把别的男人当工具。

老婆虽然跟老公的客人出轨一次,但是这种性爱统一她是在家丁身上找到的。这种统一又蕴含着阶级矛盾。

我这个简装本后边有作者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该书盗版情况以及他怎样出廉价书与盗版书争市场。有些盗版书商还给他一定的版税,希望他能认可其版本。劳伦 斯坚持原则。不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老外盗版,盗亦有道,希望得到一个双赢的局面,哪里像现在中国的盗版,根本不会跟作者分羹。

该文更多的篇幅是谈性,爱,和婚姻的问题。我第一次知道劳伦斯对此有这么严肃的讨论。此文得看几遍才能看懂。

seas3.elte.hu/coursematerial/TimarAndrea/Lawrence.pdf

https://muse.jhu.edu/article/423466

10/25

早上到北京。两三年前认识的一个网友最近当了奶奶,让我给她带婴儿麦片。我们约好了在北京站北出口的一个楼梯旁边。之前还在网上侦查了地形,下载了平面 图,标出了位置给对方发过去,以为万无一失。等到了北京出了站,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过我们还是在原定地点若干米范围内互相看到了。下次再约人,最 好定为地下广场某个具体的店。

交待了东西, 到车站出门东边的公交站买了一个公交卡。北京的公交卡押金便宜,离开时可退押金和余额,也不用看身份证。此卡也可以用于打街头的插卡电话,所以很方便。没有什么电话好打而且呆几天就走的人,没必要买手机卡。

10/26

几个高中同学到一个同学在门头沟一带山村里租的民居改造成的会所看了看。此山村背山面京,西望山岭绵延,东望一马平川,视野开阔,风水极好。现在城市里殷实人家在郊外租屋或买屋享受田园生活似乎十分流行。中午在主人家吃炸酱面。下午返回城里。

10/29

高中同学聚会,肖村桥那里的外婆村餐馆。15人到场。在餐馆拍了一些菜的荒唐英文翻译:腊味合蒸 LaWei or steamed,手撕包菜 Hand bag food,胡辣汤 Hu hot soup,奶黃包 Milk yellow bag,绩溪水馅包 Jixi water filling package,干吃水饺 Do eat dumplings,拍黃瓜 Take the cucumber,蒜蓉粉丝蒸丝瓜 Garlic fans steamed sponge gourd。厕所里的公益广告的英文也很逗。节约用水,文明你最美,小便入池,文明你最美,等等,英文是 Saving water you are the best, Urinating into the pool you are the best。单独的小便入池那条,还配了个漫画,把小鸡鸡都画出来了,还用虚线表示尿液的抛物线。此人的前列腺一定好。

10/30

上午在鼓楼小街一个云南小馆见两个大学同学。还有一个家里有事来不了。这次聚会也是没有事先安排的,因为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云南小馆装修挺别致,餐桌和椅 子都是粗厚的木头制做的,风格古朴。墙上的镜框里镶着蜡染。不敢说服务员都是云南来的,但估计大部分是,所以挺地域化的。觉得挺亲切。北京就是好,什么地 方的饭馆都有。席间同学说的都是到美国看房的事。

下午的安排是去基督教海淀堂。几年前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在QQ上加我。我虽然不认识她,但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就加上了。后来我发现她是一个自拍迷,或者请人拍迷。空间里有上千张照片。也怪不到她,人家长发如瀑,身材高挑,直鼻杏眼,眉追柳叶,加上照相机或者手机好,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挂历级别的。后来我知道 她就在北京,而且是个信徒。两年前去北京,曾经约了教会见面,但是因为她母亲来北京,就取消了。这次本来也没打算约,但是赶上一个星期天有空,就微信她说 我想去看看她的教会。本来我从美国带了一个学校教会标记的新水杯想带给她,去北京的时候又忘了,再说也没想着可能见着。惜乎。她说好。到了教会,超大。好 几百号人。散会的时候,我四下寻么,正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听见一声“方老师”。只见旁边座位上站起来一位女士,定睛一看,果然是人如其照。今天她上身 穿了一件黑色紧身皮夹克,下边是一条杏红色皮裙,足蹬黑色高跟鞋,肩挎橘色皮坤包,显得气质高雅,落落大方。女士笑盈盈地走过来,主动跟我握手,并说下边 是一个慕道会。她一张口,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性格开朗,平易近人的女士。我说我很愿意跟她一起听这个慕道会。原来她一直慕道,未曾受洗,打算在下个月受洗。 这个教会参加二十多次慕道班,写一篇心得,交两张照片就可以受洗了。今天的慕道班讲什么是教会,还颇有见地。慕道会后,我们同路搭地铁,路过一家快餐店, 我说你不急的话,我们可以到快餐店边吃边聊。女士欣然同意。吃饭的时候她向我咨询美国教会的情况,我略微介绍若干。我们又谈起邪教在中国的发展。旁边一 桌,两个男士,也在谈圣经。后来她说,那可能就是邪教的人来我们教会拉拢新教友的。正谈间,右边一桌来了个小伙子,听见我们说话,就插进来问,你们作为基 督徒怎样看待三自教会。他自我介绍说是民族大学宗教学的研究生。对于他的问题,我没有明确说什么。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妙。餐后我和女士乘地铁同路十多站 各回各的家。路上她说:方老师,我说的那个事您好好考虑考虑。原来刚才吃饭的时候,她说要把一个堂亲介绍给我。我暗自发笑:她自己还待嫁闺中呢。何况她的 堂亲,年龄恐怕大不了她多少,对我来说都是小字辈。我可没有杨振宁的本事。

海淀堂旁边有个咖啡厅,英文叫做3W, 中文就叫做三大不六咖啡厅。

坐地铁经过一站换车,柱子是青花瓷的设计,很有特色。拍了照片却忘了哪个站。后来得知是八号线的北土城站。

10/31

去牛街一带。在菜市口北京银行那里发现一块碑,从而了解到一点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知识。菜市口西边一点,是辽代的南京安东门遗址。安东门为辽南京的东门,也就是说,菜市口是辽南京城的东郊野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菜市口是处决犯人的刑场了。

牛街那里的宣武医院现在是高楼耸立。我进去挂了个骨科,因为我肩颈疼。跟医生一说,医生指着贴在桌子上的症状描述单,问:跟这个一样不一样?我说差不多。医生啪地给我开了个处方:照核磁共振,900多元。我说去哪儿照。得预约,一个礼拜。我说明天我就离开北京了。白花挂号费。

在牛街回民店买点北京点心带到武汉去,结果后来谁都不爱吃。酸了吧唧的。东西不便宜。以后不能再怀着思旧之情买这类东西了。口味已经变了。我印象牛街应该有一些回民小吃部的,结果都没有,都是外卖。有家大饭馆,人挺多,乱得很。不过楼梯拐弯处挂着一幅王维渭城曲的书法还不错。

到牛街礼拜寺里转了一圈。看见一个木牌子上画着不同时间的钟。可能是时区吧,但是每个钟下写的名称我都不熟悉。现在我知道是礼拜时间表。这些名目是不同时刻的礼拜的名称撇夫尼,榜搭,沙目,底盖雷,主麻,虎夫滩。这些名称怎么来的,搞不清楚。跟阿拉伯语的名称对不上号。据说中国穆斯林用的是波斯语称呼每日的晨晌哺昏宵五个礼拜。主麻是星期五,全天都是礼拜日,所以表盘上没有指针。


去南城的时候,顺便去了一趟北京大观园。因为今年年龄突破六十,可以买半票了。大观园位于北京南菜园。最早是苗圃,后来为南菜园公园,后来改为大观园,用作拍电视剧外景地。不管这个院子多么忠实于红楼梦,对我来说就是个花园而已。地方不大。转一圈一个小时足以。没有特殊活动的时候,这个地方可看的就是建筑和里边的家具和假人。对我这个年岁的人来说,激发思古之情是不可能的。倒是在园子里看见三个大学生年龄的女孩子,激发我做了几首诗:



老朽迟来大观园,宝哥不见怡红院。
稻香村里菜犹青,潇湘馆中竹寂然。
芦雪庵浮寒鸭水,蘅蕪院隐暖日轩。
暮色遥见红衣女,活脱大荒袍一毡。

Old, I'm late to visit this Garden of Grand View
Brother Jade has long from his abode departed
Crops in the Rice Village are still verdant and new
Bamboos of Daiyu’s place are quite deserted
The Snowy Reeds Pavilion floats on duck cruised water
The Spicy Herbs Yard sun-bathes in secludedness
At dusk I see a maiden dressed in red color      
What a picture of a cloak in the wilderness

末联或可改为:暮色遥见红衣女,雪中访梅拢翠庵。但是那就有两个庵了。好在芦雪庵又叫芦雪亭。

芦雪亭浮寒鸭水,蘅蕪院隐暖日轩。
暮色遥见红衣女,雪中访梅拢翠庵。

The Snowy Reeds Pavilion floats on duck cruised water
The Spicy Herbs Yard in seclusion bathes in the sun's glow
At dusk I see a maiden dressed in red color      
Reminding me of Brother Jade begging for plum flower in snow



池边美女发如柳,大观园里倩影留。
昔年姐妹今何在,纵有枯骨亦难求。
活在当下是正经,时光如梭不停休。
待到韶华离君去,几人白首忆今秋?

Her hair is delicate as the willow by the pound
Her pretty figure in the garden is photoed around
Where are the sisters of years gone by?
Even their bones are hard to be found.
Here and now is the art of life
Time flies like the shuttle of the loom
When the color fades from thy face
How many white heads recall this autumn in gloom?
附件 1 : 1612020155b2cf2711d5614554.jpg (2016-12-2 12:30, 37.22 K )



作者: 胡拉     时间: 2016-11-25 20:50
喜欢看老方的游记。
老方年年回国,乍不弄个老婆回来?国内也有好女人的。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6-11-26 23:04
胡拉兄弟好呀!

老方过惯了快乐的单身汉生活,其实也不错。人过中年后,找到知心知底的伴侣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要看运气。
作者: 胡拉     时间: 2016-11-28 21:04
老方每年一篇回国游记,好像火鸡一样不可少。但此文较前几年味道淡了,
不会是因为年老荷尔蒙少了感慨少了吧?

章主持依然站立不倒,也有年把了,好样的。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16-11-29 11:41
主要是现在都用微信分享了,不习惯长篇了。而且写也就是描述一些情景。没有主题。准备修改扩展,因为谷歌相册里有按天排列的照片,可以帮助我回忆起来。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6-11-29 21:20
胡拉兄弟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可说出来就逗乐,幽默浑成。

站立不倒有啥难的,有人来就欢迎,没人来就自娱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6-11-29 21:25
我不是微信迷。听人兴高采烈说我现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微信都加入了,好像是什么大喜事。其实分离了几十年,都是陌生人了。重新联系时新鲜,不多久就没啥意思了。
作者: 胡拉     时间: 2016-11-30 19:34
老方的东西还是有市场的,继续补充。老方实际上是个不凡的人物,
希望下次回国能带个媳妇回来,国内不缺好女人的。

本人有一哥们,折腾二十年,换了好几个女人,对于婚姻万念俱灰。
最后五十老几终于找了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女子,虽说平民之女,但性情温和,老实本分,婚后第二年抱个儿子,现在开心得一塌糊涂,逢人便说终于找对了女人。男人六十老几还不是照样找女人生孩子,看看特朗普。
作者: fanghuzhai     时间: 2016-11-30 22:22
把十月的部分修改完了。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